第四章感謝你的敵人4
要學會等待
在這些平凡的日子裏,我們一定要學會等待。在等待中不斷成熟、在等待中豐富自己的經驗、在等待中鍛煉自己的能力。隻要我們能夠忍受等待的痛苦,並且在等待中不斷地培養自己的能力,就一定會等到“一鳴驚人”的一刻。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為人比較高調,對自己比較有自信,但這些人有一個通病:大事幹不了,小事又不願幹。
不管是個人的飛黃騰達,還是一個企業的如日中天,都源於這些平凡的人的不斷地積累。公司真正需要的不光是那些有過硬的專業技術的人,還需要那些能夠與公司一起成長的人,需要那些能夠在平凡中不斷成長的人。
那些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得很好的人,才可以真正在以後的工作中發揮實力。他們在以後的工作中也就能夠以一顆心平常心去對待其他的任何事情。也隻有在我們認真地去對待每一件事情的時候,才可能發現人生之路越來越廣,成功的機遇也會接踵而來。
在這個世界上,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人都注定是平凡的,這就需要我們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我們麵對的每一天、每一件事。
但是往往有些人對這些小事情不屑一顧。而實際上,小事情也往往蘊涵著巨大的機會,小企業也可以賺大錢;從小的方麵著手,也可以成就一番大事業。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就是一個很好的事例。由於他自己不斷的努力,重視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對每一件小事都賦予百分百的工作激情,他才由一個清潔工成長為國務卿。他當初進公司的時候,隻有一件事情他可以做——做清潔。就是這樣一份不被大家所看重的工作,他卻做得有板有眼,而且在工作中總結經驗。他發現有一種拖地板的姿勢,可以把地板拖得又快又好,而且工作起來還不是很累。鮑威爾的表現被細心的老板看到了,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老板斷定他是一個人才,於是破例提升了他。
很多年後,當鮑威爾寫自己的回憶錄的時候,他還記得自己所積累的第一個人生經驗: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積累和成功是有必然的聯係的。我們常說自己缺少機遇,但是機遇隻屬於那些有準備的人。什麼是有準備,不是你站在那個地方準備抓住機遇,而是你努力地為機遇的到來創造條件。就好像你把機遇當作自己生命裏的一個裏程碑,你為了到達那個目標就必須一步步地走過去,任何的投機取巧都是不可取的。正如孫悟空雖然經常去西天,但他還是不能帶著唐僧一個跟鬥就翻到西天去,很多事情,隻有親力親為,親手去做了,才會有成果。任何的等待我們都要相信是會有結果的。不要瞧不起手邊的事,正是這些平凡日子的積累才給了老鷹搏擊長空的能力,如果不肯飛上身旁的矮牆,總把目光盯在高高的半空中,老鷹也是無法上天的。等待和積累的力量是巨大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涓涓細流,一條條地彙集起來形成了浩瀚的海洋;片片樹木,一棵棵地生長起來變成森林。如果我們隻是在一個平坦的大道上不停地奔跑,而忘記了隨手摘取那些我們應該為了以後的路所需要的東西,那麼等我們可以借助工具前行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缺少了很多的元素。
另一種“眼高手低”,如果你去問今天的學生(從專科生直至博士):工作好不好找,相當一部分學生會說不好找;如果你去問今天的企業經理們,人才是不是很易得,同樣也會有相當一部分說找個合適的人才並不易。其中的原因,絕不是用“信息不對稱”所能解釋的。
我們以前過於強調幹一行愛一行,強調奉獻,像一顆螺絲釘擰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結果這樣壓抑了不少人個性、才能的發揮和人生價值與權利的實現。也許是壓抑得太久,反彈得太厲害,如今的人們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過於強調自身的價值,過分索取,卻忽視了責任和義務。一些大學生初出茅廬,實際經驗和業績沒多少,要價卻很高,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雖然這方麵的例子不具有太大的普遍性,但“眼高手低”卻是很多畢業生的共同現狀。畢竟是第一次走上社會,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以為自己本領在手,天下盡在掌握中。不過真正做起事來,若是心浮氣躁的人,就難免不知輕重深淺,小事不願做,大事做不了。如果謙虛好學,過幾個月或者一兩年也就好了,但很多人往往就是眼界太高,拿不起又放不下,最後懸在空中。
眼尖的你一定看出來了,其實這裏的所謂“工作經驗”,根本不是什麼真正的“工作經驗”,而更多的是一種態度,一種被社會現實打磨出來的直麵現實的心態。
在這個碩士、博士滿街走的時代裏,我們這個社會最缺乏的其實不是有才能的人,而是忠誠的品格。
當然,今天所說的忠誠,與以往隻知順從、唯唯諾諾的人身依附式的“愚忠”有著本質的不同。今天的忠誠,其實是一種“不卑不亢地對平等契約的嚴格遵守”。它包含了“從小事做起”的智慧、勇氣和人生態度。
我們需要的是另外一種“眼高手低”,即眼界要高,心懷大誌向,卻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古人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又說“於細微處見精神”,現代人說“態度決定一切”,一個小事都不願做、做不好的人,他能成就多大的事業呢?更何況,許多“大事”不都是由那些瑣碎的小事組成的嗎?
曾經看過一則故事,大意是:在某國,博士畢業生不容易找工作,因為很多企業不敢“高攀”。一位謙遜的博士,他求職時拿出了專科文憑,結果很快被錄用。沒多久,由於他幹得很出色,老板要提拔他,他亮出了自己的本科文憑;在新崗位上,他又因業績突出被提拔,這才亮出了碩士文憑。如是者三,最後他才露出了博士的廬山真麵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