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推銷大師的忠告1(1 / 3)

第一章推銷大師的忠告1

培養自身,做一個有魅力的人

認識自己,改正自身缺點,使自己不斷完善,讓自己做一個有魅力的人。原一平因此走上成功之路,這也是他給我們的第一個忠告。

推銷之一願一平

1904年,原一平出生於日本長野縣。從小他就像個標準的小太保,叛逆頑劣的個性使他惡名昭彰而無法立足於家鄉。23歲時,他離開長野來到東京。1930年,原一平進人明治保險公司成為一名“見習業務員”。

原一平剛剛涉足保險時,為了節省開支,他過的是苦行僧式的生活。為了省錢,可以不吃中午飯。可以不搭公共汽車。可以租小得不能再小的房間容身。當然,這一切並沒有打垮原一平,他內心有一把“永不服輸”的火,鼓勵他愈挫愈勇。

1936年,原一平的業績成為全公司之冠,遙遙領先公司其他同事,並且奪取了全日本的第二名。36歲時,原一平成為美國百萬圓桌協會成員,協助設立全日本壽險推銷員協會,並擔任會長至1967年。因對日本壽險的卓越貢獻,原一平榮獲日本政府最高殊榮獎,並且成為百萬圓桌協會的終身會員。

原一平50年的推銷生涯,可以說是一連串的成功與挫折所組成的。他成功的背後,是用淚水和汗水寫成的辛酸史。

認識自己

有一次,原一平去拜訪一家名叫“村雲別院”的寺廟。

原一平被帶進廟內,與寺廟的住持吉田和尚相對而坐。

老和尚一言不發,很有耐心地聽原一平把話說完。

然後,他以平靜的語氣說:“聽完你的介紹之後,絲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願。”

停頓了一下,他用慈祥的目光注視著原一平,很久很久。

他接著說:“人與人之間,像這樣相對而坐的時候,一定要具備一種強烈吸引對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這點,將來就沒什麼前途可言了。”原一平剛開始並不明白這話中的含義,後來逐漸體會出那句話的意思,隻覺傲氣全失、冷汗直流。

吉田和尚又說:“年輕人,先努力去改造自己吧!”

“改造自己?”

“是的,你知不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要改造自己首先必須認清自己。”

“認識自己?”

“隻有赤裸裸地注視自己,毫無保留地徹底反省,最後才能認識自己。”

“請問我要怎麼去做呢?”

“就從你的投保戶開始,你誠懇地去請教他們,請他們幫助你認識自己。我看你有慧根,倘若照我的話去做,他日必有所成。”

吉田和尚的一席話,就像當頭一棒,把原一平點醒了。

隻有首先認識了自己才能去說服他人,要做就從改造自己開始做起。

把自己改造成一個有魅力的人。

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一般推銷員失敗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不能改造自己、認識自己。原一平聽了吉田和尚的提點後,決定徹底地反省自己。

他舉辦“原一平批評會”,每月舉行一次,每次邀請5個客戶,向他提出意見。第一次批評會就使原一平原形畢露:

你的脾氣太暴躁,常常沉不住氣。

你經常粗心大意。

你太固執,常自以為是,這樣容易失敗,應該多聽別人的意見。

你太容易答應別人的托付,因為“輕諾者必寡信”。

你的生活常識不夠豐富,所以必須加強進修。

人們都表達了自己真實的想法。原一平記下別人的批評,隨時都在改進、在蛻變。

從1931年到1937年,“原一平批評會”連續舉辦了6年。

原一平覺得最大的收獲是:把暴烈的脾氣與永不服輸的好勝心理,引導到了一個正確的方向。

他開始發揮自己的長處,並開始改正自己的缺點。

原一平曾為自己矮小的身材懊惱不已,但身材矮小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後來想通了,克服矮小最好的方法,就是坦然地麵對它,讓它自然地顯現出來,後來,身材矮小反而變成了他的特色。

原一平意識到他自己最大的敵人,正是他自己,所以,原一平不會與別人比,而是與自己比。今日的原。一平勝過昨日的原一平了嗎?明日的原一平能勝過今日的原一平嗎?

隻有不斷地努力,不斷改正自身的缺點,不斷完善自己,讓自己做一個有魅力的人。

處處留心,客戶無處不在

作為推銷員,客戶要我們自己去開發,而找到自己的客戶則是搞好開發的第一步,隻要稍微留心,客戶便無處不在。這是原一平給我們的第二個忠告。

做個有心的推銷員

有一次,原一平下班後到一家百貨公司買東西,他看中了一件商品,但覺得太貴,拿不定主意要還是不要。正在這時,旁邊有人問售貨員:

“這個多少錢?”問話的人要的東西跟他要的東西一模一樣。

“這個要3萬元。”女售貨員說。

“好的,我要了,麻煩你給我包起來。”那人爽快地說。原一平覺得這人奇怪,一定是有錢人,出手如此闊綽。

於是他心生一計,何不跟蹤這位顧客,以便尋找機會為他服務。

他跟在那位顧客的背後,他發現那個人走進了一幢辦公大樓,大樓門衛對他甚為恭敬。原一平更堅定了信心,這個人一定是位有錢人。

於是,他去向門衛打聽。

“你好,請問剛剛進去的那位先生是……”

“你是什麼人?”門衛問。

“是這樣的’剛才在百貨公司時我掉了東西,他好心地撿起來給我,卻不肯告訴我大名,我想寫封信感謝他。所以,請你告訴我他的姓名和公司詳細地址。”

“哦,原來如此。他是某某公司的總經理……”

原一平就這樣又得到了一位顧客。

生活中,顧客無處不在。如果你覺得客戶少,那是因為你缺少一雙發現客戶的眼睛而已。隨時留意、關注你身邊的人,或許他們就是你要尋找的準客戶。

生活中處處都有機會

有一天,工作極不順利,到了黃昏時刻依然一無所獲。原一平像一隻鬥敗的公雞。在回家途中,要經過一個墳場。墳場的人口處,原一平看到兒位穿著喪服的人走出來。他突然心血來潮,想到墳場裏去走走,看看有什麼收獲。

這時正是夕陽西下。原一平走到一座新墳前,墓碑上還燃燒著幾支香,插著幾束鮮花。顯然,就是剛才在門口遇到的那批人祭拜時用的。

原一平朝墓碑行禮致敬。然後很自然地望著墓碑上的字——××之墓。

一瞬間,他像發現新大陸似的,所有沮喪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躍躍欲試的工作熱忱。

他趕在天黑之前,往管理這片墓地的寺廟走去。

“請問有人在嗎?”

“來啦,來啦!有何貴幹?”

“有一座××的墳墓,你知道嗎?”

“當然知道,他生前可是一位名人呀!”

“你說得對極了,在他生前,我們有來往,隻是不知道他的家眷目前住在哪裏呢?”

“你稍等一下,我幫你查。”

“謝謝你,麻煩你了。”

“有了,有了,就在這裏。”

原一平記下了那一家的地址。

走出寺廟,原一平又恢複了旺盛的鬥誌。第二天,他就踏上了開發新客戶的征程。

原一平能及時把握生活中的細節,絕不會讓客戶溜走。這也是他成為“推銷之神”的原因。

敬你尋找潛在客戶

在尋找推銷對象的過程中,推銷員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與正確的判斷力。細致觀察是挖掘潛在客戶的基礎,學會敏銳地觀察別人,就要求推銷員多看多聽,多用腦袋和眼睛,多請教別人,然後利用有的人喜歡自我表現的特點,正確分析對方的內心活動,吸引對方的注意力,以便激發對方的購買需求與購買動機。一般來看,推銷人員尋找的潛在客戶可分為甲、乙、丙三個等級,甲級潛在客戶是最有希望的購買者;乙級潛在客戶是有可能的購買者;丙級潛在客戶則是希望不大的購買者。麵對錯綜複雜的市場,推銷員應當培養自己敏銳的洞察力和正確的判斷力,及時發現和挖掘潛在的客戶並加以分級歸類,區別情況、不同對待,針對不同的潛在客戶施以不同的推銷策略。

推銷員應當做到手勤腿快,隨身準備一本記事筆記本,隻要聽到、看到或經人介紹一個可能的潛在客戶時,就應當及時記錄下來,從單位名稱、產品供應、聯係地址到已有信譽、信用等級,然後加以整理分析,建立“客戶檔案庫”,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隻要推銷員都能使自己成為一名“有心人”,多跑、多問、多想、多記,那麼客戶是隨時可以發現的。

推銷員應當養成隨時發現潛在客戶的習慣,因為在市場經濟社會裏,任何一個企業、一家公司、一個單位和一個人,都有可能是某種商品的購買者或某項勞務的享受者。對於每一個推銷員來說,他所推銷的商品及其消費散布於千家萬戶,走向各行各業,這些個人、企業、組織或公司不僅出現在推銷員的市場調查、推銷宣傳、上門走訪等工作時間內,更多的機會則是出現在推銷員的八小時工作時間之外,如上街購物、周末郊遊、出門做客等。因此,一名優秀的推銷員應當隨時隨地優化自身的形象,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牢記自身的工作職責,客戶無時不在、無處不有,隻要自己努力不懈地與各界朋友溝通合作,習慣成自然,那麼你的客戶不僅不會減少,而且會愈來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