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1 / 2)

大宋年間,哲宗駕崩,膝下無子,文武百官商議袁冊立其弟端王為天子,帝號徽宗。

徽宗做端王時袁身邊有個叫高俅的親隨。這高俅從小遊手好閑,若論仁、義、禮、德,全然不會。偏偏因他毬踢得好,深得端王喜愛。端王即位不到半年,便封他做了殿帥府太尉。

高俅到殿帥府上任時全府上下都來參拜,唯獨少了一名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半月以前,王進生病,不能來衙門管事。高俅聞此大怒,喝道:“大膽!竟敢抗拒官府,搪塞本官,裝病在家,快與我拿來!”

王進哪敢違抗袁隻得抱病前往殿帥府袁參見太尉。高俅問道:“你這廝就是都軍教頭王升的兒子?”王進道:“小人正是。”高俅喝道:“你不過一個小小教頭,如何敢小看我鑰你仗誰的勢袁要推病在家,安閑快樂!”王進道:“小人不敢!其實患病未痊。”高俅罵道:“賊配軍,你既然抱病,如何能來?”王進道:“太尉傳召,怎敢不來!”高俅大怒,喝令左右:“給我拿下這廝,用力打!”左右將領與王進交好袁皆為其說情。高俅喝道:“今日看眾將的麵子袁暫且饒了你這廝,明日與你算帳!”王進謝罪後袁抬頭一看袁認出是高俅遙出了衙門袁歎道院“俺的性命難保了!卻道是誰,原來是他!真是冤家路窄!當初他學使棒時被我父親一棒打翻在地袁躺了幾個月。今天落在他手裏,怕是沒好日子過了。這可如何是好?”回到家中,對娘說了此事。娘道:“我兒袁‘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隻是,逃到哪裏是好?”王進答道:“母親言之有理,孩兒正有此打算。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鎮守邊庭,他那裏招賢納士,何不去投奔他?”當下母子二人收拾了行李袁連夜逃出了東京,往延安府奔去。一路上袁母子二人夜住曉行,已有一個多月了。

一日,天色將晚,母子二人錯過了投宿的地方。正發愁間,看到一所大莊園,拜見了莊主,請求借住一宿。莊主太公盛情相待,安排他們住下。

次日,王進的老母因路途勞累,犯了心痛病。莊主太公勸他們多住幾日,還差人去抓了藥來,醫治王進的老母。王進拜謝了。

母子二人在太公莊上住了五七日,老母的病才痊愈。就在王進收拾行李要離開的當日,來後槽看馬,見空地上一個後生赤著膊,剌著一身青龍袁約有十八九歲袁正在那裏使棒。

王進看了半晌袁不覺失口道:“這棒使得好袁不過有破綻,碰上了真好漢袁怕是要吃虧。”後生聽了大怒袁喝道:“你是何人?竟敢笑話我?我可是受了七八個有名的師父指點的,不信打不過你!你敢不敢與我較量?”

正在這時,太公來了,對那後生喝道:“不得無禮!”後生道:“這廝笑話我的棒法。”太公道:“客人可會使槍棒?”王進道:“頗曉得些。敢問太公,這後生是府上什麼人?”太公道:“是老漢的兒子。”王進道:“既然是府上的小官人,若他愛學,小人指點他一二如何?”太公道:“如此甚好。”說罷,便讓那後生來拜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