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智 慧 的 聲 音4(1 / 3)

第十章智 慧 的 聲 音4

社會賦予每個人成功的權利

安妮·弗勞爾斯:曾任杜克大學副教務長

今天,我們所有的人,無論是男是女,都處在重要的十字路口。因為在我們目睹著社會發生的一切其他變革的同時,也看到了女性發生的變化。現在,女性渴望著就業,渴望著進入高等院校深造,從而為活得更加充實、更加富足創造條件;女性渴望著在社會上同男性一同工作,而社會的曆史過去恰恰是由男人撰寫的。那些嚴肅認真的人們,假如她們想要證明自己是這個國家的未來必不可少的人力資源的話,就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理解和鼓勵。我們已經經曆了這樣一個時代,即主張女性更適於吟詠詩歌而不是參與政治——我們已經跨越了這樣一個時代,那時女性更在意贏得讚譽,而不是戴上學士帽。現在確實已是一個嶄新的時代。

多年以來,我國的女性就不同於其他許多國家的女性,她們要求獲得受教育的權利。而這僅僅是一個程度問題,即女性應當接受多少教育以及有多少女性要求接受教育。建國初期,某些知識是為那些促使我們的先輩來到這片土地的思想的永存所必不可少的。兩百多年前。本傑明·富蘭克林本傑明·富蘭克林(1706~1790年):美國政治家、哲學家,這裏是指他曾創辦賓夕法尼亞大學一事。在創建一所男女都能申請入學的高等學府時。就曾熱情而鮮明地主張男女都應當擁有受教育的機會,用他的話來說。教育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二百二十四年後的今天,我們在此要求兌現富蘭克林的許諾。早期的那些開端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到了上世紀的下半葉,女性的入學願望才因專門麵向女性的高等教育機構的設立而被激發出來。

現在有些人到處指責我們攻擊領導層男女人數上的不平等現象以及困擾著許多企業、工廠和教育機構的歧視女性的行為。進入領導決策層的女性人數確實很少,事實上,人們隻要掃視一下統計數據,就極易變得灰心喪氣。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承認,也確實隻有與其總數極不相稱的少數女性具備合格的條件,才能夠在高級職位上任職。在教育方麵並無捷徑可走:要獲得成功也無捷徑可走,不論這些夢想看來是多麼富有價值,也不論它們對於急於開發全部可用人力資源的社會是何等重要。婦女已經遭受了狂風般的批評和爭論的打擊,但我決不相信社會中存在著某種企圖排斥女性或置女性於社會底層的凶險陰謀。我無法相信,無論男人,還是女人,會是反女性的。我寧可相信,正是兩性之間的某些差異形成了各種對男女的不同態度和角色期望,人類思想和人類行為的微妙之處已使我們陷入了一種極大的困境。文化傳統、性別角色期望以及各種習俗造成了我們所麵臨的各種問題。

盡管女性從中學畢業的可能性大於男性,但她們卻較少能夠進入大學深造;而一旦進入大學,她們則比男性更可能在四年之內獲得學士學位,女生的平均學分和學術成就也始終優於男性。然而,到了研究生這一層次。女性卻大量地被排斥或自我排斥在教育體係之外。我們追蹤的結果是,教育層次越高,女性的人數就越少。

就個人而言,我能夠坦然麵對我一生中所遇到的眾多問題,例如核彈、任期四年的總統、總統謀殺案、總統辭職、電視、月球之行等——但是,探討女性問題卻令我有點無所適從。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曾受到統計數據、風俗習慣、外界壓力、社會製約和公共輿論的打擊。同各位一樣,我也曾聽說過這些統計數據,並且尤其令人感興趣地發現,女性在統計時被列為少數人群。但是,這一新出現的少數人群至少蘊含著一個意味深長的不同之處:這是一個占據著世界人口很大部分的少數人群啊!

這一少數人群若要獲得成功,與她們自身的個人態度很有關係,你們未來的成就取決於你們對自己的看法和態度。過去,在多數情況下,女性都依賴男性而得到某種成就感。她們將丈夫的、或者兄弟的、或者父輩的、或者其他某個男英雄的成功視若自己的成功……

同時,女性一直是靠她們的品行而不是她們的成就來得到別人的承認,並且希望以此得到這種承認。美麗、魅力,你們用這類形容詞來描繪成功的女性,但這類形容詞同用來描繪成功男士的形容詞是極不相同的。根據若幹研究的結果,那些才智過人、受過教育並富於家庭責任感的女性將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種煩惱,一種使她拋開家庭的苦難,而不是把工作當作一種滿足、一份享受——事實上,她在工作中得到了樂趣,但同時也感到了內疚。當她自然而然地享受工作的樂趣時,她並不理解自己的感受。我們必須學會理解這種由艱苦工作和個人成就所帶來的快樂,並且理所當然地享有這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