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微笑(1 / 3)

第一章 微笑

朋友

有人說:“朋”字是兩彎清朗的月,因為彼此明亮,才成為“朋友”。自從與您相識,您就成了明亮著我的那彎清朗的月。 明亮了我的生活。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每當我遇上不順心、不樂意之事,隻要我走近你,那一切的不如意、不開心都會化為灰燼。您讓魯濱遜告訴我——在逆境中更應奮鬥不息——讓我明白了如何更好地對待生活。 明亮了我的心情。進入高中後,來自學習上、同學上的各種壓力,壓得我喘不過氣來,使我的心情變得一塌糊塗。您,又是您,您讓桑提亞哥哥告訴我——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打敗——打開了我的心扉,使我重新振作起來。 明亮了我的未來。麵對陌生的高中,我的心中煩燥而又茫然。怎樣乘帆才到達成功的彼岸,心裏一無所知。這時,是您,還是您,讓保爾·柯察金對我說——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使我的未來充滿像火焰般閃爍的希望。 衝浪文學社,您是我永遠的朋友,人生有您做知己,足矣!

擦鞋男孩

國慶節那天,我到縣城去。剛下車來到西門橋時,就看到橋的人行道上,幾乎擺了一排看手相和擦皮鞋的攤位,嚴重的影響了交通。我不由地抱怨這些人不遵章守紀,亂設攤點。忽然一個稚嫩的喊擦皮鞋的童聲引起為我的注意。循著聲音望去,一個顯眼的攤位上,有一個男孩,正倚在橋欄上賣力的喊著:“擦皮鞋”。 那個擦皮鞋的男孩和我年紀相仿,一套破舊而整潔的學生服罩在瘦小的身上,腳上穿的,也是一雙不起眼,卻很幹淨的皮鞋。一看他那蠟黃而沒有血色的臉,就知道他營養不良。他的眼睛不停的隨著行人的腳步而晃動著,真希望有一雙髒皮鞋靠近他的攤位。 我走過他的小攤時,我們的眼神交彙了。我看得出,他的眼睛和臉上正流露出一種渴望得到溫暖,渴望重返校園,渴望過上充實的生活的神情。我的心顫抖了。 觸景生情,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隨時都在說要為”希望工程“捐款”。可就是沒有注意到自己身邊還有那麼多需要溫暖和幫助的人。

關心幫助他人,曆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美德。早在兩千多年前墨子就提出了“兼愛”思想。然而改革浪潮衝擊下的今天,卻有不少人談漠了,忘記了,不要說陌生人,就連自己的親屬,甚至父母也漠然視之。究竟雷鋒精神哪兒去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精神哪兒去了。

一步之差

隔著橫豎的幾十根鐵棍做成的欄杆,忠看到新的臉消瘦了許多,兩腮長出了胡子,雙眼無精打采,一個月了隻有忠一個人來探望他, 想起過去的種種,他才明白他邁出的這一步已讓他無盡的悲哀。從小到大,新和忠形影不離。他們“桃園二結義”,承諾要永遠共進退,永遠站在同一個立場。 就在高三年的下學期,新對忠說他喜歡上了一個女孩子,但是新萬萬沒想到那個女孩子竟是忠剛剛談上的女朋友,原本今天忠想把這個喜訊告訴新,但是萬萬沒想到..這對忠來說無疑是晴天暴雷直辟腦們,夏日寒流漫布全身,前後未有的衝擊力一下子使忠不知所措。但是他知道在愛情與友誼之間不可兼得,所以他毅然放棄了.. 幾天後,新和那女孩走在了一起。忠清楚地知道那女孩是為了他才這樣做的,但忠並沒有後悔。 就這樣,他們的友誼與日俱增,但是因為女友的事忠一直處在萎靡不振之中。學習的尖子生一下變成為中等生,高考忠差一分沒上大學而新卻上了重點大學。 幾年後,新當上了市級幹部而忠則留在農村當上了生產隊長。新剛當上幹部的頭一年回到了久違的故鄉。 新向忠訴盡官場是非,道盡百般不平。他對忠說他已經不想再當這官了,最終在忠的勸導下新再次抱者滿腦熱情投入了工作中。 當新第二次回來的時候引起了全村的轟動。一輛豪華的奔馳車中走出一個西裝革履、戴者黑色墨鏡的中年男子。他旁邊還有一個高跟鞋,頭發上還打著摩絲而且穿著超短裙的年輕女秘書,這個男子就是新。 看到兩鬢斑白的中,新撇開那女子和忠擁抱在一起。在飯桌上新向忠訴盡自己官場體會,說是官場就是得會做人。 忠立馬打斷新的話,向新講了許多廉潔之類的大道理,就一次次的爭吵中,新將桌子掀了,氣衝衝的離開了忠家。 那以後,忠就再也沒有見到新,直到電視上的那次宣判大會上.. 在陰暗的鐵窗內,新在自我懺悔他似乎已知道自己失足的地方。 就是他再次走進官場的那一步,那條線、那條永遠的線..

微笑

曾經看過一篇報道,說的是一位攝影師在一個繁華的街頭把相機倒架在肩上,拍了近5卷膠卷,結果洗出來的相片中沒有一張臉是燦爛微笑著的。 當今社會,欲望的膨脹、工作學習的壓力、精神生活的貧乏、心靈世界的空虛,使發自內心的微笑在人們的臉上越來越難以看到了。難道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人反而從日益提高的物質生活中卻尋求不到生活中真正的快樂了? 其實,能否感受到生活中的快樂,不是取決於生活本身,而是取決於我們每個人對生活的態度,取決於我們每個人是否擁有一種健康的心態。我想,當我們在生活中感到自己並不快樂或者看到別人不快樂的時候,嚐試著來一個微笑,然後看一看生活是否會因這一個微笑而有所改變。 不妨給自己一個微笑吧! 微笑有著極其大的魅力,當你不開心的時候,先放下一切念頭,讓你的牙齒曬曬太陽,你會感覺放鬆很多。老爸說過:偶爾的哭泣會洗清眼中的髒東西。那麼我想,經常笑一笑會不會清洗掉心中多餘的東西呢?人們常說,笑總比哭好!嗯,一點都沒錯,當你有什麼不順心的事的時候,與其傻傻的哭泣還不如開心的笑,人嘛,總有十之八九不如意的,獨步人生,我們會遇到種種困難,用樂觀的心態麵對現實,用微笑激勵著自己去擊敗困難,讓微笑帶給你勇氣、帶給你信心和希望,這樣你就會發現你的微笑將會產生出無窮無盡的魅力,你的生活,你的心態也會因這樣一個燦爛的微笑而因此改變。 也請給別人一個微笑吧! SHE的《保持微笑》中唱到:我們要保持微笑,給孤單的人一些擁抱..微笑有時不僅僅是為了自己,它有大多時候是為了你身邊的人。朋友在孤單時,你給他一個微笑;在繁華街頭碰到一位迷路的異鄉人時,你給他一個微笑;父母工作不順心時,你給他一個微笑;孩子在沒有考出好成績時,你給他一個微笑..都將會讓他們感受到,雖然生活中有些許不如意,但真情溫暖,時時彌漫在他們身邊,為他們帶去溫暖,增添信心。 給自己一個微笑,讓自己擁有一份坦然和勇敢,這是怎樣的一種豁達啊;給別人一個微笑,讓他人擁有溫暖和信心,這是怎樣的一種鼓勵啊。微笑,它簡單而快樂,豐富自己也溫暖他人,讓我們一同試著微笑一下吧!如果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被笑臉所包圍,生活還怕不夠和諧、幸福、美滿嗎?

悲哀

我自幼在懸崖峭壁上長大,東臨碣石,西觀滄海,後來考古學家發現了我的存在,我從此便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他們把我當成寶貝,說我是幾億年前的生物化石,所以耗資數萬把我帶回了一個溫暖舒適的家,每天麵對眾人的嘖嘖讚歎。

與我相比,我的那些同類們真可謂是處在水深火熱中。他們有的還呆在山上,整天風餐露宿;有的被孩子們踢來踢去,已經遍體鱗傷;而有的則早已被碾成了渣子,粉身碎骨了。我嘲笑他們出生卑微,都是一群一文不值的家夥。 我終日吃喝玩樂,家中常有新麵孔出現,也總有老住戶消失,我從原來的主展台移到了次展台,然後就被丟棄在一個角落,我眼睜睜地看著別人把掌聲和讚美給了新來的那個住戶,隻留給我一個冷漠的背影。 終於有一天,我被狠狠地扔到了大布袋裏,那白色亮得刺眼,我開始睜開眼睛,看世界,看自己。 我聽見“轟隆隆”的聲音離我越來越近,隻覺天旋地轉,地動山搖,接下來我看見了那些昔日談天說地的夥伴。 他們告訴我:“我們注定生於天地之間,毀於人類之手,我們都隻不過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這就是頑石的悲哀。

“陽春白雪”

走進上海博物館的二樓,仿佛踏入藝術的殿堂,一股神秘而又清新的氣息撲麵而來,一幅幅中外經典畫作所透出的滄桑、典雅、活力跟靈氣,使我油然而生敬意。 手指滑過一幅幅佳作,目光與畫“意”相遇,心隨大師而湧動。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仿佛讓我置身於古代繁華的鬧市;徐悲鴻的奔馬猶如帶我馳騁在千裏的原野上。“蒙娜麗莎”的微笑,“向日葵”的花瓣,伏爾加河上的纖夫,鄭板橋的勁竹..,大師筆下的一草一木、一顰一笑..無一不使我胸生愛意,心神蕩漾。 藝術有雅俗之分,高雅藝術就象那陽春三月的白雪,我想說——我愛“陽春白雪”! 與高雅藝術為伴,是我的最愛。 手裏握著價格不菲的門票走進大劇院,坐在寬敞的音樂大廳,貝多芬的交響曲、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一首首迷人的音樂和著觀眾的心,牽引著觀眾的靈魂一起奏響,這一時刻是多麼的美好。我常常在思考,是什麼讓我對音樂如此癡迷?我想應該是音樂的魅力使然吧,音樂有著一股特殊的韻味,音樂中融有作者的情感,融有作者對生活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等生活萬象的詮釋,當聽眾與之產生共鳴,就會沉醉其中吧。 文學也是我的心愛,常常忙裏偷閑,沏一杯香茗,或躺在床上,或拿隻小凳坐在樹下,手捧心儀的作品,細細品嚐,讀到特別喜歡的地方,有時禁不住朗誦起來,這種感覺真是無與倫比,隻可意會不可言傳。而我對文學我尤其鍾愛《紅樓夢》。《紅樓夢》代表著我國古典小說的最高成就,小說所展示的廣闊的社會生活背景以及所塑造的眾多人物形象,讓讀者對它的興趣一直不減,對它的研究一直不斷,整部書都散發著神秘的氣息,人們一直在努力解開書中的一個個“謎團”,也正因為它的“謎團”太多,所以才鑄就了一門專門的學問——“紅學”。我對《紅樓夢》的喜愛,可能也緣於這個原因吧。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與高雅藝術為伴,它能滋養你的身心,修養你的品行,陶冶你的情操,引領著你感受生活,享受人生。當今社會,很多人對物質生活孜孜以求,對低俗的東西趨之若騖,而與高雅藝術的距離是越來越遠。對這些人我隻是想說:也許在物質生活上我還不夠富有,但我寧可犧牲物質上的利益,也不願舍棄藝術,因為我的精神世界少不了它。林逋“梅妻鶴子”,蘇軾“侶魚蝦而友麋鹿”,而我將一生與藝術為友。我愛“陽春白雪”!

青雲山

一 不知怎的,人在車中顛簸,其感如回幼年坐於搖籃之感,眾生皆頓覺奇異.便向窗外望去.原來,車正行於一段石板路上,路兩旁皆有舊屋,當然新小洋房也隱約閃現其間.路人亦有,偶爾抬頭觀望一下,但並不如我們以為的那樣驚奇行於色.畢竟這是通往其功能與上的必經之路,旅客多了,這裏的人們也就見多了,新鮮之感也就沒了.人們看慣了,見多了,也就習慣了. 倒是我們這批今天在車上要呆2個多小時去青雲山踏青春遊的學生們,倒覺得眼前這一切新鮮的很.石板路,在那鋼筋水泥澆鑄起來的都市,幾乎算是消失殆盡,連年幼裏那對於石板路小巷子的最初的那點兒淺薄的記憶,也被光陰洗滌的如舊照片那般昏黃,模糊了. 而這沿路的舊房子以及青山翠柳,在那高樓林立,繁華喧囂的都市也早已被高層建築,仿真花木以及到處都有的芒果樹所代替.是的,芒果樹,榕樹在都市裏到處都是,那是常見了.因為一個是人們心中的市樹,而另一個則是會結出人們喜愛的果實.於是那到處可見的榕樹與夏日裏到處彌漫的芒果的日子裏,都市裏的人們似乎忘了,忘了那嫵媚多姿的柳,挺拔的鬆鶴偉岸的柏. 車依舊在去青雲山的路上奔走著,而我好奇地我們也依舊笑著,鬧著,看著 二 "走,接著去一線天吧!"於是,我們這些"勇士"們便繼續前行,在次向青雲山更深處進軍. 一線天,顧名思義,其以陡,窄,險出名.於是我們這一行人也變踏著那窄窄的隻容下半個腳掌的石階前行.我們這一行人,皆為女子,巾幗不讓須眉嘛!遠望去好似一隊紅色娘子軍. 山路蜿蜒崎嶇,常是本到山前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行走在山徑之間,穿梭於綠樹紅花之中,不僅心升"深山深深深幾許,峰回路轉入佳境"之歎! 三 "你看,那樹長得好高啊!" "是啊,馬上便得到眾人的響應與讚同."

"那時因為為了得到陽光,它們必須努力地向上長,超過其它的樹."有人一語道破天

機! 是啊!人與自然本來就是相似,且相通的.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生存法規自然也適用於自然. 龍潭雖非山之頂峰,但大部分的景色也大致可一覽無遺了.放眼望去,滿目青翠欲滴,側耳聽之,鳥鳴聲聲醉人心. 四周皆是連綿起伏的山巒,那鬆柏的濃綠染遍了山間,其中花朵那嬌小的影子也若隱若現,如嬌人.俯視山下,眾生小如沙石.清流似銀帶,纏繞山間. 風拂過,花木婆娑,似輕舞,似嬉鬧,沙沙之聲溶於片片落葉之中,山水之間頓生無限情趣. 觀賞之間,無人不歎於自然之奇,奇於樹之曼妙之姿,驚於林石之怪.有些樹生於石縫之中;有些石眠於樹根之懷;有樹形似龍,有石酷似虎,有草形如蛇,有山姿似獸.. 自然之景,皆為風畫成,雨雕之;心中的自然之景,隻在於個人的所求所思所悟而已! 四 山花爛漫紅如火,人兒笑聲似鳥啼. 佳人羞花兩相應,粉紅佳人玉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