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孕婦妊娠期的養護1
母嬰護養與保健懷孕的知識
女性排卵過程
女性從13~14歲卵巢發育成熟後便開始排卵。一般情況下,每月排出一個成熟的卵子。如果這個卵子與精子結合,便為受精卵。受精卵如果在子宮內著床便發育成胎兒。如果卵子未受精,便會隨經血排出體外。到下個月經期卵巢便又排出一個成熟的卵子。大小約0.2毫米,可算是人體內最大的細胞。
卵巢雖與輸卵管很近。但卻不直接與輸卵管相連接。卵子從卵巢排出以後,可直接落入輸卵管,也可能先落入腹腔,再進入輸卵管。
受孕的過程
女子體內的卵子在輸卵管壺腹部與精子相結合,也就是受精的過程。受精卵漸漸向子宮移動,經過4~5天的時間到達子宮腔。此時受精卵分泌分解蛋白質酶,有破壞子宮內膜的作用,在內膜表麵造成一個缺口並逐漸向內層侵蝕植入,而內膜上的缺口很快得到修複,把受精卵很快包裹在子宮內膜之中,這就是受精卵的著床過程。這時大約已是受精後的一周左右(7~8天),也就是囊胚的形成過程。囊胚植入後發育迅速,到第一月末時,胚胎就會長到約5毫米。
懷孕後的早期反應
受孕後一般兩周之內沒有什麼明顯的感覺,之後會出現常見的4種先兆症狀:
1.月經過期。如平時月經周期很準,近期在性生活之後月經到期沒來,此時應考慮是懷孕的可能。
2.小便次數頻繁。
3.乳房經常感到脹,或輕微脹痛。這種現象多出現在妊娠後第一個月末。
4.食欲反應。惡心,嘔吐,食欲不好、疲乏、貪睡等症狀出現。
當感覺到有這些變化時,就到醫院查個尿,做個“早早孕”反應等,一般為陽性,就可以進一步證實懷孕了。
“早早孕”試紙一般藥店都可以買到,可以自己進行檢查。方法:早晨起床,取尿放入杯中,將試紙標誌的一端按要求浸入尿液中1~5分鍾可看結果。然後對照說明觀察度紙顏色的變化。注意使用前先檢查一下試紙的有效期。
確定是否懷孕的方法
懷孕過程對於女性是較敏感的事,確定是否懷孕了是個較簡單的事。但您也要細心留意以下幾方麵:
1.月經過期10天以上。如果月經來的日期一直都是很準確的,這個月突然過了十幾天還沒來,就要想到懷孕的可能。
2.基礎體溫持續在偏高的水平。細心的女性在堅持測基礎體溫過程中,可以從圖表上發現,體溫到了該來月經時月經並沒來,但基礎體溫仍然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如果此現象持續15~20天以上,再加以自己身體變化的感覺,可能就基本可以確立懷孕了。如基礎體溫不規律,月經周期也不太準,但您可能會有身體發熱、乏力、困倦的感覺。
3.懷孕反應。大多數婦女在懷孕後,一般在月經過期10天左右就開始出現反應了,惡心、嘔吐、吃東西不覺得香,想吃酸的,行動有氣無力等現象,這些症狀多在晨起後幾小時內明顯。這就是早孕反應。
4.化驗檢查。以上的感覺,還必需加上科學的尿化驗的結果,就可以確立懷孕了。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在早期懷孕婦女,由於胚胎的絨毛膜細胞能夠產生一種內分泌素,叫做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進入孕婦的血流中去,並隨小便排出,所以在懷孕的早期孕婦的尿液中測到一定含量水平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就可以確定是懷孕了。這種方法簡便,較準確。
具體方法:隻用小量尿液加在相關反應試劑上,3分鍾內就可以作出確定,準確性在95%以上,一般在月經過期11~15天就可采用上述檢查法。
孩子應該哪天降生
婦女懷孕以後,要測預產期。人類推算妊娠期,即從受精到分娩,需要266天左右。但人們往往不能判定受精的準確日期,因此難以從受精之日開始計算。於是人們另辟捷徑,以末次月經之日開始計算妊娠期,實際上這時精、卵尚未結合,真正的受精時間要晚14天左右。266天加上14天,一共是280天。因此醫生都是按280天計算預產期。妊娠40周,胎兒從母體娩出。
我們知道,陽曆每月的天數都不相同,如果從末次月經開始一個月一個月地相加太麻煩,於是人們製定出一個公式,即:從末次月經的第一天算起,月份加9(適用於末次月經有1、2、3月者),或減3(適用於末次月經在4月及4月以後的月份者),天數加7。
怎樣用這個公式算出預產期呢?舉例來說,如果末次月經第一天為1999年2月4日,將月分加9,便是11月,天數加7,便是11日,預產期是同年11月11日。如果末次月經第一天是1999年10月15日,那麼就是月份減3,是7月,天數加7,是23,預產期便是2000年7月23日。如果末次月經第一天是1999年1月30日,月份加9是10,天數加7是37,怎麼辦呢?10月是31天,37減去31得6,那麼便是同年11月6日為預產期。
在農村,仍然習慣使用陰曆。陰曆沒有31天的月份,用陰曆計算預產期,月份仍加9或減3,天數要加15。
計算出的預產期,並不一定是個十分準確的分娩日期,僅僅是估算,實際分娩日期可以與預產期相差1~2周。這是因為婦女的月經周期不完全相同,而推算預產期的公式是按月經周期28天的婦女製定的。月經周期非28天的孕婦,可按自己月經周期長短相應加減。
有的婦女記不清自己末次月經的日期,可以在醫生的幫助下,根據早孕反應開始出現的日期,胎動開始出現的日期,以及子宮底高度來估計預產期。
妊娠怎樣劃分階段
整個妊娠期從末次月經的第一天算起,到分娩一共280天,共40周,28天算1個妊娠月,即孕月,每月4周。
根據妊娠各階段的不同特點,一般將妊娠分為三個階段:妊娠前三個月,即1~12周,稱為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四個月,即13~27周,稱為妊娠中期;妊娠後期為三個月,即28~40周,稱為妊娠晚期。
懷孕後孕婦應留意的主要事項
孕婦在懷孕初期就要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必要時,可做一下記錄。
1.末次月經日期。用於計算預產期,並依此判斷胎兒生長發育的情況。
2.早孕的反應情況。出現早孕反應的日期、程度、進食的數量、種類、方法。
3.第一次胎動日期。通常胎動是在妊娠後18~20周。以後可記錄每日次數、強度和位置。用於監測胎兒的發育。
4.陰道分泌物情況。有無血性分泌,量的多少,出血情況是否正常,常見於妊娠異位,先兆流產,胎盤剝離等病症,一定要注意流量、顏色及是否有其他組織細胞排出,發現上述情況應及時到醫院請教醫生。
5.妊娠期間有什麼不適,用過什麼藥物。最好將患病的症狀,有無發熱,診斷情況以及用了什麼藥品均記錄下來。
6.注意避免放射線及有害化學品的接觸。各種射線,尤其是X射線對胎兒的發育不利,如不慎接觸過,請記錄下照射的部位、時間、劑量等。如果接觸農藥、化工產品較多的人,也要作必要的記錄。
7.性交情況,在妊娠早期和晚期都是性交禁止期,即使在妊娠中期性交次數也不要過頻,以免造成流產、早產情況的發生。每次性生最好記錄下來。
8.體重。孕婦的體重變化最明顯,因此對體重的觀察一方麵可以監測寶寶的成長情況;另一方麵可以觀察自身的變化,根據體重的變化,調節飲食等。
9.每次產前檢查後,最好記錄下日期、血壓、蛋白質、血紅蛋白、浮腫等情況。
10.如有興趣,還可以把日常生活中有趣和不高興的事都寫在日記中,這是對情緒調節和疏導的有效方法。
產前檢查和產前診斷
什麼是產前檢查
產前檢查從月經停止及發生早孕反應時開始。在妊娠3個月左右時,要做一次較全麵的檢查。檢查包括以下內容:
1.詢問病史:①了解孕婦一般情況,如年齡、職業、住址。②既往史:如有無心、肝、腎等病史。③家族史,如夫婦雙方家族中有無傳染病、遺傳病史。④月經史,如初潮年齡、月經周期、來潮天數、末次月經等。⑤婚姻史,如結婚年齡、配偶年齡、配偶健康情況等。⑥妊娠及分娩史,如過去有無流產、早產、死產等情況,過去妊娠、分娩的情況。⑦本次妊娠經過,如早孕反應、病毒感染或服藥、X線檢查等情況。
2.全身檢查:檢查孕婦全身狀況、營養情況,測量身高、體重、血壓,檢查乳房發育情況,並檢查各髒器情況。
3.產科檢查:包括①腹部檢查,檢查子宮底高度、腹圍、胎位、胎心等。②陰道檢查,了解陰道有無黴菌或滴蟲,產道、子宮及附件有無異常。③骨盆測量。測量骨盆內外徑。
4.化驗檢查:必要的化驗有血常規、血型,尿常規,肝、腎功能及澳抗等。
產前檢查不是隻做一次就行了,而是要定期進行檢查,觀察胎兒的發育,及早發現異常,及早糾正和處理;同時了解孕婦的健康情況,及早治療各種並發症,並且綜合母胎情況,製定分娩方案。一般整個孕期的產前檢查應為9~13次,在妊娠6個月內應每月1次;妊娠28周後每2周1次;妊娠36周後為每周1次。如發現異常,應隨時就診。
哪些人需要做產前診斷
產前診斷是運用診斷預防先天性疾病及遺傳性疾病的技術,對宮內的胎兒進行特殊檢查,以避免一些遺傳病兒及畸形兒出生。這種檢查不是每個孕婦都需要做的,如孕婦有下列情況,應作產前診斷:
1.年齡大於35歲的孕婦,她們生先天愚型兒的危險性較高。據統計,25~35歲母親生先天愚型的機率為0.15%;35歲以上為1%~2%;40歲以上可達3%~4%。
2.生育染色體疾病患兒的母親,再次生育同樣患兒的機會增高。
3.夫婦一方為染色體易位攜帶者,其子代患染色體疾病的危險性較大。人群中大約每500人就有一個攜帶者,他們外表正常,但可能導致子代染色體異常。怎樣才能發現攜帶者呢?凡有下列情況之一可進行遺傳谘詢,必要時作產前診斷。
(1)有習慣性流產史,經檢查未能確定流產原因者。
(2)有多次死胎、死產史的孕婦。
(3)妊娠早期接觸過明顯的致畸因子者。
(4)家族中有嚴重危害或影響身體健康的遺傳病者。
4.懷孕早期曾患過風疹或或其他會影響胎兒發育的病毒感染者。
5.有羊水過多史以及本次妊娠羊水過多者。
6.醫生認為有必要進行產前診斷的其他情況。
產前診斷有哪些方法
產前檢查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1.B型超聲波:B超不僅能對早期妊娠、異位和異常妊娠做出診斷,而且對胎兒生長情況及生長速度,胎兒存活,胎兒大小,胎盤位置,胎盤成熟度,羊水多少等均可進行探查。對胎兒神經管畸形(如無腦兒、脊椎裂等)及胎兒體內結構異常(如心髒、腎髒異常等)均可做出較準確的診斷。進行B超診斷的條件是:①曾經生過一胎畸型兒。②羊水過多的孕婦。③羊水過少的孕婦。④懷疑雙胎者。⑤胎兒生長遲緩者。⑥需探查胎盤供血情況者。⑦胎位不清楚者。雖然B超是產前診斷的重要手段,但是現在不能肯定B超對母胎完全無害,因此不能濫用。
2.羊水檢查:胎兒生活在母體子宮內,漂浮於羊水之中。這樣,胎兒皮膚、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係統的脫屑細胞均懸浮在羊水內。把羊水細胞進行體外培養,使其生長繁殖,可供分析診斷。羊水穿刺一般在妊娠16~20周進行,這是由於此期的子宮內羊水量較多,在胎兒周圍形成較寬的羊水帶,易於穿刺又不容易傷及胎兒。此外,這時期的羊水有活力的細胞較多,易在體外培養。此時如發現胎兒異常,也可及時進行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