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母親的照片1(1 / 3)

第一章 母親的照片1

引言:另一方麵,對同一個寓言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這並不是說,伊索或者我就錯了。作為寓言的敘述者,他發表他的看法,所以他才成為了作者。不然,我們誰不會講故事呢?作者的看法隻是一個寓言故事折射出來的人性光輝的某一個方麵。因為它永遠是有待完成,所以它才不朽。

寓言六則

這六則小寓言,可以插入《伊索寓言》第一卷至第十卷中任何一頁裏。如果讀者不那麼注意辨識,或許這六則小寓言可以作為贗品堂而皇之增加《伊索寓言》這本書的厚度。對了,伊索是位偉大的寓言作家,他打動我們,靠的是精簡的小故事,絕不是長篇大論。伊索了不起,甚至是偉大不朽,因為他創造了短小寓言這麼一種文學形式。我們這些後人雖然可以寫出比《伊索寓言》裏的故事更具寓意的故事,但是我們也隻是在伊索劃定的圈子裏打轉——這是我認為伊索偉大不朽的原因,他為我們思考人生提供了一種不朽的形式。 所有偉大的形式開拓者,都不會將他發明的文學形式窮盡,所以我們在今天才有機會續寫許多類似的寓言故事。我們誰也不會說,我們中任何一個人都能比伊索偉大,因為我們無法超越那個為我們劃定邊界的人。 如果我們自稱是比伊索更偉大的作家,那麼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隻要敢突破權威和世俗劃定的界線,創造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形式,那麼我們都會承認他確實是“偉大而不朽”。但是可以想象,在今天這樣一個貌似思想開放的時代裏,實際上每個人都為自己的思想劃定了界線,誰也不肯承認另一個人他在形式上的創新。大概我們隻想在同一種形勢下摸爬滾打,一直到這個世紀末到來。 另一方麵,對同一個寓言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這並不是說,伊索或者我就錯了。作為寓言的敘述者,他發表他的看法,所以他才成為了作者。不然,我們誰不會講故事呢?作者的看法隻是一個寓言故事折射出來的人性光輝的某一個方麵。因為它永遠是有待完成,所以它才不朽。 故事之一狗和山羊 狗和山羊是很要好的朋友。一天,狗得到一根骨頭,它跑去找山羊,對山羊說:“山羊兄弟,我這兒有一根骨頭,我們一起享用吧。”山羊搖了搖頭,說:“謝謝啦,還是你一個人慢慢享受吧。”狗不解,它問山羊:“為什麼?這骨頭可是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你不吃,真的是太可惜了。”說完,帶著失望的表情,轉身欲走。這時山羊抓起一把青草,朝狗喊:“狗兄弟,這才是我的美食呢。”狗想了想說:“山羊兄弟,剛才我確實誤會你了。我忘了你們山羊是吃草的。” 這就是說,有人不顧客觀事實,喜歡拿自己的愛好強加到他人身上去。 故事之二老板與員工 員工向老板遞交辭職報告。老板說:“還是繼續跟著我幹吧,工資穩定,基本上沒什麼風險,要是你自己去創業,肯定是要破產的。”員工說:“不,我還是想創業。”三年過後,員工創業失敗,這時老板跑過來說:“你看,當初沒有聽我的話,現在破產了吧?趕緊收手,回頭還來得及。”員工說:“不,我還是要繼續創業。”又是三年過去了,員工創業成功,事業蒸蒸日上,公司規模超過了老板公司的規模。這時老板跑過來說:“啊呀,你真是不得了,太厲害了,我就說你會發達嘛!不過你發達了可不要忘了我,我曾經善待過你的哦。” 這就是說,有人隻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做人反複無常。我們要學會冷靜地觀察,靠自己的頭腦去生活,不要被任何人蠱惑。 故事之三獅子兄弟 一對獅子兄弟約定一起捕獵,平分獵物。有一天,獅子弟弟說:“從今天開始,我要一個人去捕獵了。”獅子哥哥不同意,因為它經常在該捕獵的時候睡懶覺,一旦獅子弟弟走了,他就要挨餓了。也正是因為這樣,獅子弟弟才想要離開哥哥,獨立生活。於是獅子哥哥說:“你一個人去捕獵怎麼行?能捕到獵物嗎?不餓死才怪呢。” 獅子弟弟滿有把握地說:“不,我會過得比現在還好。”就這樣,獅子弟弟留下哥哥一個人走了。

這就是說,該獨立的時候就要獨立,不然就會繼續被人利用,而且利用你的人還會私下裏罵你是笨蛋,覺得你是老實人可以愚弄、好欺負。 故事之四獅子兄弟續篇 獅子弟弟離開哥哥後,不小心掉進了獵人的陷阱裏。獅子哥哥跑過來說:“我就說了嘛,離開我你肯定不行,你就在井底等死吧。”說完它就走開了。 這就是說,有人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對那些不配合他的人,他會抓住一切機會落井下石。 故事之五聰明的獅子弟弟 獅子弟弟在井底餓了三天三夜,頭昏眼花,以為自己要餓死了。這一天,獵人來了,他看到獅子,大失所望,說:“我要一頭獅子幹嘛?真倒黴。”獅子弟弟說:“獵人先生,你把我救上去,我每個月給你提供一隻野兔。”獵人想了想,同意了。就這樣,獅子弟弟終於脫離險境。 這就是說,勇敢機智的人會想辦法脫離險境。 故事之六印度人和美國人 一個美國人在印度旅遊,看到印度人把牛當作神靈一樣對待,就嘲笑印度人:“你們把我們放在盤子裏吃的牲畜當作神明一樣對待,真是太可笑了。”印度人反駁說:“你們美國人將神牛烤著吃,真是褻瀆神明,對神明大不敬。” 這就是說,有人喜歡拿信仰取笑別人。人與人之間並不是試圖相互理解,人們常常將自己的觀點當作世界上唯一的真理,相互攻擊,相互嘲笑。如果上麵哪一則寓言與伊索所講的寓言巧合,那麼也絲毫不奇怪。兩條平行的鐵軌雖然永遠不會相交,但是通往不同方向的兩條鐵軌,會在某一個地方相交。

母親的照片

提起母親,我總是管不住自己的眼睛,任憑那追憶的淚水從臉頰滑落.. 從母親在我十八歲的生命中匆匆逝去那年,對母親的思念就隻能是青塚間那一縷縷青煙,對母親的記憶也隻有她臨終時留在我眼底的那張牽掛不舍的定格影像,因為母親沒有留下一張讓我小心翼翼、加倍珍藏的照片。 蹉跎歲月讓我無奈的靈魂逐漸增加對母親的愧疚。難道那個年代我就不能請一個攝影師到家裏給母親照一張相?盡管當時很難請到,盡管我是個足不出戶的“小家碧玉”。現在的我看來,這些都不是合適的理由。我真不孝! 去年春節,我去三叔家拜年,在三叔家的平櫃上看到一張黑白照片,上邊密密地排了三排人,有二十幾個,其中在第三排左二的就是我的母親。手捧著這張已經發黃破舊的老照片,看著照片上的母親,我又禁不住淚眼婆娑。 自打我記事起,母親就是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父親在我的記憶中就成了我生命中理所當然的母親。其實我已經大多記不起我上學以前的事情了,真正的記憶就是我在二姑家裏住著那時候開始的。那時我六七歲的樣子,母親沒有能力照顧我們姐弟,父親就把我送到二姑家,我清楚地記得當時父親一次次送我的情景。說實在話,幼小的孩子哪一個肯離開自己的父母,父親把我送到二姑家以後,我拽著父親的衣角死活不讓走,然後父親就開始連哄帶嚇硬是把我撂下,我哭天喊地叫著,二姑沒辦法就把一條大概有兩尺多高、三尺多長的木凳往家門口一橫,我沒法去追父親,就扒著木凳跺著兩腳或者兩腳幷住上下跳著哭著喊著要爸爸。上學前我幾乎是在二姑家長大的,所以對“母親”這個詞比我對“二姑”這個詞要陌生的多,仔細回想起來當時我根本就沒有母親這個概念。 到了上小學的年齡,我回到了村裏,這才每天能看見母親。母親那時的病時好時壞,大

腦就是時而清楚,時而糊塗,所以我在初中畢業以前的書包就沒有往家裏放過,都是在同院的三大媽家裏,放學後就在三大媽家裏寫作業,玩耍,等父親農業地回來後我才回家。在這段時間我隻是能看到一個很直觀的母親,明白自己也有一個母親,但是我享受不到其他孩子應該有的母愛。不過那個年齡對母愛不母愛是沒有想法的,就覺得該吃飯時有父親給我們蒸的窩窩頭,(那時候我家裏的生活條件極差,能吃上窩窩頭就算是給我們姐弟改善生活),改穿衣服的時候有二姑給我用表哥們的舊衣服改造下的,或者是拾掇表姐的舊衣服,反正覺得有吃有穿,餓不著也冷不著。 我真正覺得母愛是一個女人特有的天性還是在我高中畢業以後。由於家境的原因,我沒有再繼續深造就在家裏照顧生病的母親。我清楚地記得,我母親當時的起居就已經很不方便,起來坐下都需要我的扶持,如果要去院子裏走走或曬曬太陽,她自己一個人是不能獨立行走的,或者我扶著,或者自己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扒著牆慢慢挪動,行動非常吃力。除了照顧有病的母親,家裏的一切家務就有我承擔了起來。洗衣,做飯,照顧弟弟,那時父親在離家很遠的林業地勞動,早晨和中午都要去送飯,所以我除了做完家務之外,還要跑到老遠的地裏給父親送飯。母親看我每天忙裏忙外,有時會對我說:“孩,歇息歇息,不要累著。”母親每每在說這話的時候,我的眼眶總會濕濕的,心裏總會暖暖的,原來我也有母愛。 在我高中畢業後的第二年母親就去世了。我是看著母親離開這個世界的。在之後的十幾年裏,我雖然會想起母親,但都是淡淡地掠過,沒有什麼特別的回憶。在步入中年以後,有一種思念的心弦在我的心裏彈撥的很強烈,對母親痛徹的思念愈演愈烈,我想看到母親,但在那貧窮的年代母親沒有給我留下任何的影像資料,隻能靠我大腦裏僅存的一點對母親的零散的印象來滿足我日夜瘋長的回憶。 在搜索這些被親情覆蓋的模糊影像的時候,我的心中有一種淒楚的自信,我自信我能夠記得母親定格與我的記憶的樣子。母親長得很漂亮,一頭烏黑齊耳的短發,常穿一件深藍色的大襟布襖,一雙黑色塑料底平絨布鞋,這種打扮是當時那個年代農村婦女的定妝照,很土。不過母親皮膚細膩,膚色很白,雖然白皙的臉上有幾道淡淡的歲月刻痕,但是想起來還是很洋氣。 我不是那種有超強記憶的人。兒時的記憶我幾乎沒記住多少,但是我記得母親的樣子。我非常感動,認為這是上天對我的一種悲憫與恩賜,讓我還記得母親,記得我有母親的過去。我一直很自信,以為母親的樣子在我的心裏很清楚,我也常常在心裏跟母親說話。直到在三叔家裏看到母親的照片後,我才真切地發現我的記憶其實是模糊的,照片上的母親才是親切的、清楚的。 這是一張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全家照,照片裏的母親比我記憶中更加清秀,美麗,我算了一下那時母親也就二十出頭,我雙手捧著照片仔細端詳著母親,我發現我長得果然很象她。因為在我的生命成長中的確多次聽到過這樣的話:你長得很像你母親。曾幾何時,我沒有對這些話語有過太多的在意,但現在無論如何不會再忘記。 照片裏的母親站在最後一排,溫情中帶著一縷微微的笑意,母親比我的記憶年輕了許多,兩條長長的發辮耷拉在前胸,發梢的兩個蝴蝶結顯得十分耀眼。時間的距離已經遠離了照片,照片上的母親永遠都不會有歲月留下的痕跡,青春永遠留在了那個美麗的年齡。從三叔家帶回的那張照片,我就像在灼燒的沙漠遇到綠洲的一位尋求者,手捧著那張泛黃的陳舊的照片楞楞地看著。第二天我把那張照片拿到照相館放大後洗了一張,並把母親的照片專門重新洗了一張。到底是現代的科技水平,洗出來的照片比原來的底片要清楚得多明得多,而且經過電腦技術的加工處理後照片上的汙漬破角也麵目一新。中年的我歡喜的竟像小孩一樣在老公麵前侃侃而談,我這個已經有兩個孩子的母親看著母親的照片不住地喊:“母親——,母親——”此時此刻,我已是滿麵淚水,此時此刻,我已知情到濃時。 母親的照片現在擺放在我的桌子上,我每天都要仔細地看母親幾眼。瘋狂的病魔過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