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再說一遍我愛你2(1 / 3)

第二章 再說一遍我愛你2

心中的明天

午夜時分,我突然被一陣電話鈴聲驚醒,拿起話筒,是一位遠在千裏之外的朋友打來的,他問我:“有沒有想到明天?” 我一時愣住了。明天?它對於我來廉潔過是又一個普通的日子罷了,它的到來是那樣悄無聲息,我不會感到它的新鮮和特別。我忍不住問朋友:“明天你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事?”朋友在電話那端笑了起來,說:“沒有,我隻是突然對明天充滿渴望,希望它和今天有所不同。” 放下電話,我再也無法入睡。此時萬籟俱寂,大地似乎也沉沉睡去。但我知道,有一種我們無法觸摸的東西在匆匆向前奔去,你可以叫它時間,也可以叫它生命。在人生的河流裏,我們看不見它行走的姿勢,隻知道它一去不回。 明天是什麼模樣?太陽升起,河水東流,鳥兒高飛,鮮花怒放。大自然依舊是美好的。而人呢?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否能找到與昨天不同的感覺,是否能遭遇某種激情,心靈是否到達某一個高度?

曾經讀過歐文·斯通的《梵高傳》,被它的副標題《渴望生活》感動得淚流滿麵。今天回憶起來,其實自己對生活、對明天也同樣充滿了渴望,隻不過這種渴望已被日積月累

的平庸所消磨。 忽然對我的那位朋友產生了敬意,更對他充滿了感激。是他在我將要沉沉睡去的時候提醒了我:當我們每度過一個平凡的日子時,就應想到我們還有明天。或許明天依舊平常,但它畢竟是新的,是未知的,它會為我們帶來許多我們竟想不到的東西。就像一陣大風吹盡沙礫,我們明天會看到生活中更多的閃光點,而這也正是讓我們不斷前進的信心和理由。

春之韻

花開花落,刹那。 葉盛葉枯,轉瞬。 風起風息,片刻。 雲卷雲舒,須臾。 似乎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都隻有短暫的生命,隻能在那光耀閃爍的瞬間,才讓人得以將心扉暫且打開。可是,有一個精靈,她能用溫暖驅走嚴冬,她能令嫩綠代替枯黃,她能讓冰冷的心重新燃燒起生命的火焰,她能讓病殘之軀重新跳起歡快的舞步。她就是春。 春天有她自己的故事。遠古的時候,隻有夏、秋、冬、春天隻是個無所事事,四處飄零的精靈。後來,這個精靈在飄零的路途上碰到一棵柳樹,柳樹痛苦地抱怨:“寒冬一過便是燎人的夏天!沒有時間抽穗,沒有時間飽滿!沒有一個柳芽綻放、柳枝飄搖的季節!”於是精靈來到上帝麵前,她請求做一個季節,一個把時間留給柳樹的季節。上帝笑了:“除非你永駐人間!”精靈悟不透,上帝決定讓她試一試。精靈便把自己叫做春。 花兒在鳥的啁啾聲裏展顏,臉上尚殘留著嬌羞的露珠;葉芽悄悄地萌發,偷窺著花兒嬌美的臉龐,忙不迭地顯出可愛的嫩綠作為陪襯;碧空的白雲瞧見了,取笑芽子的多情,舒舒卷卷,聚聚散散,已經樂翻了天;頗有封建意識的風婆婆看到了,想狠狠地鼓起腮幫吹打一番,卻終究憐愛花的美麗和葉兒的稚嫩,隻是輕輕吹拂,以示“警告”,但這“警告”之下怎藏得住絲絲溫柔?好了,花朵也笑,葉芽也笑,連白雲也笑,婆婆忍不住了,“撲哧”一聲,把慈祥的皺紋放映在了湖麵上,一漾,一漾.. 呶,山坡上有人哩。赤腳小丫頭,背著竹筐,時不時俯下身去,細眉微顰,伸手摘下什麼。忽兒舒眉一笑,將手中的蘑菇輕巧地擲進竹筐。哈,采蘑菇的小姑娘!山花兒爛漫,小姑娘忽然俯身一嗅,摘下一朵,獻給了正在唱歌的溪水.. 有的人說,春天很美,一切都生機勃勃,看了,心曠神怡;聞了,沁人心脾;聽了,蕩氣回腸。也有的人說,春天好看是好看了點兒,可是太過輕浮,少了分量在裏頭,不踏實。其實,春天分量很足,有韻味兒。當你心灰意冷時,不妨去看看春天,春天裏的活氣能點燃你的思想;當你累於塵世俗界時,也不妨去看看春天,讓她幫你洗淨鉛華,回歸自然。

你會去品味嗎?拈下一片花瓣,放進嘴裏細細咀嚼,直到一絲甜意從舌底泛起。拔起幾根狗尾巴草,略略擺弄,幻化成一隻隻小動物。輕折下一截柳條,抽出木條,隻留下柳

條皮兒作嘧兒,唧唧嘟嘟吹出純真的快樂..平靜點兒,安心點兒,把自己放進春天的懷抱,有份輕鬆,有份肆意,有份溫暖,讓你覺著春天是個充實的季節,內涵豐富,可以依靠。 當春天悄悄離去的時候,她已永駐人間,留下甘美的韻味兒,流淌在每一個心靈之間,傳遞著這樣一句話:“留給自己時間,讓自己去萌芽,去飽滿,去綻放,去飄搖,去做一個令人讚許的‘樹蔭'。” [自鑒自評] 都是“溫室效應”惹的禍!天熱得早,春去得也早。看著人們日漸輕快的衣著和笑靨,彈指一揮間,春天竟已匆匆走過,剩下一個模糊的背影。就這麼走了嗎?我茫然地看看周圍,似乎沒有誰挽留一下。我想春天可不能就這麼走了啊,然而怎麼留得住。於是,我寫了這《春之韻》,算是回憶,也算是期盼。 春天是真的太短暫了,還是我日漸麻木了,以至對春光的消逝置若罔聞?這竟然讓我心慌,看不到生活中的美,看不到生活中的春天,不是沉淪是什麼。細細地觀察這快隱去的春天,回味春天裏的每一個情景,才發現,春天仍然存在,並且是那麼完整!春天孕育的嫩綠已長成油綠,卻掩飾不住春天賦予的氣息;春天綻放的鮮花已有殘敗的痕跡,但花落的暗香殘留,依然讓人嗅到春天的體香;那熾熱起來的太陽也在宣告:“我是從春天開始生長的!”春,還在。春,還在一股深深的韻味裏徘徊,就像上帝對精靈說的那樣:“永駐人間”。 我隻是表達一下“春去了,春卻還在”的意思,當然,四季的輪回沒法改變,除非地球離開軌道。我也隻是期望,春天的韻味能一直在你腮邊飄繞,去裝飾蓬勃的笑意。 [讀文雜感] 童話的春流動的韻 輕輕的,一個美麗的精靈走來。 在刹那的花開花落中,在轉瞬的葉盛葉枯中,在片刻的風起風息中,在須臾的雲卷雲舒中,“粉麵含春威不露,朱唇未啟笑先聞。”我能聽到她堅定的聲音:“我以上帝的名義,賦予人間永恒!”於是,純美的花兒綻開了最明媚的笑靨,碧綠的葉子挺直了最勇敢的身軀,飄逸的雲彩幻化出最空靈的舞姿,神秘的微風吹開最醇美的花香..於是,一切美麗而短暫的生命,在此光耀閃爍的瞬間升華至永恒。這個瞬間,叫春天。春諦造了永恒,也讓永恒暖暖地彌漫.. 春天,是柔媚而多情的;春之韻,是優雅而迷人的。春是秦淮河畔的歌女,“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春是叮咚作響的山泉,“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春是氤氳迷蒙的浪漫,“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春天有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美,它的磅礴,它的大氣,它的“一丘一壑亦風流”,都讓人陶醉,讓人神迷。於是,心就自然地走向春天,品味春天,享受春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山花爛漫時,

春之精靈,微笑著轉身離開。 春,卻永駐人間。 讀完這篇清新流暢的散文,心也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浸入春的情懷中了。作者以富於節律的語言,獨特的視角,將讀者帶入了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仿佛有一幅圖畫慢慢鋪展開了,那就是春韻,永恒的春之韻。終於,你也情不自禁地走進作者的筆端,和采蘑菇的小姑娘一起去擁抱春天!

悠悠我心

《天龍八部》》中玄慈方丈說:“門外千人縱不過為二字,一為‘名',一為‘利'。”不是嗎?我的文章怎麼才能出名?每當我搜盡孤腸,費盡心思之際,免不了被“名利”二字所包圍。 的確,叛逆的文章會成為醉人的詩篇。可如今的叛逆文章又是什麼呢?有一點批判社會的勇氣,有一點仇視世俗的膽量,有一點赤裸描寫的嚐試..這樣就會有人欣賞。茫茫眾生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看法,或小兒小女式的,或扭捏造作的,或多愁善感的。他們大都令我不敢苟同,一個人一個夢,正是少年愛劍又愛簫,我也做過手握綠沉槍,腰佩龍泉劍的夢。我也有過立德立言,萬古留名的想法,卻免不了有些小差池,壞了我的好事。我期許我能走上坦蕩的大路,我也希望文學帶給我的經由自己放射發散給別人。 想出名,想不與別人一樣,這成了我惺忪未醒之時的信念了。好一段混沌時日,我血氣的嘶喊,我依稀的愁恨,我如絲如縷的情懷,竟變成了遊遊蕩蕩幾番浮生!我再也不會置身於諸神的紀元,我的文字再也不是絕版的明信片,卻隻讓我的汗水涔涔而下。日升月落,風起雲湧,看到心中,我好難過。那些讀文色變的、欣賞有加的、不屑一顧的、扼腕歎息的人終不過是我腦中的浮雕。 沒錯,羅智成先生曾說過:“當有人欣賞你的作品,很可能他誤解了,很可能你對你經驗的發掘還沒有深到你理解的程度。”我的文字始終成為徘徊於優秀大門外的靈魂。歲月的流逝為我解決了這個待我看來無解的難題,也讓我有了如沐春風的更生之感。正所謂“無欲則剛”,我或可以寫出赤子的善良,或可以寫出自由的歡暢,沒有了想要不平凡的心,我卻得到了不平凡的真諦。更不會因背負太多的企圖顧此失彼了!大有百川浸海,包羅諸生之意。一切或許隻屬於我的靈光乍現吧!甘美思緒如水泄,羅網交織出優美的側麵。小黃燈書桌前,我細數往日的情懷,在經曆沉淪的磨難,我若有所知,若有所失。知的是一顆欲求平凡之心有多種要求,失的是一顆欲望知心與名利種種。正所謂有心人必莞爾,我還求什麼呢?曾經的跋扈炫耀,盡如夢幻泡影,讓它化於無形,可憐芸芸眾生,或纖手嫣然的,或含羞倚醉的,或大夢乍醒的,或幼稚悟事的,或酥軟充硬的,或趁風而行的,又算得了什麼,待我一笑盡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