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無助
無助
快樂, 美麗 ——是我以為的高中。
爭吵, 鬥心眼 ——是我看見的高中。 是我的以為太美麗, 還是現實就是如此。 我該知道的, 又為何 ——如此無助,迷惘? 我該清楚的, 又為何 ——如此痛心,失望? 選擇了希望, 又為何 讓我失望? 或許, 不該以為的, 就不要以為。
“無言”的冰峰
因為夢見你離開 我從哭泣中醒來 雪花 把我包圍 月亮 對我微笑 滿天星星 向我述予星語 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隻知道這個世界 是廣闊無邊的
理想的彼岸-----是成功 遺忘過去 努力奮鬥 一步一步登上無言的冰峰 我在心中默默的許下願望``````
乞丐的帽子
在擁擠的大街上,在黑壓壓的人群中,一個手托著帽子的中年人在艱難地走著。他的臉上已有了幾絲皺紋,顯得無精打采的,他的衣服破舊不堪,而他的帽子就更破爛了。他,是一個流浪者,一個可憐的乞丐。 他把他的帽子口朝上地放在手上,手不停地在發抖,以此來向遊人要錢。可是日複一日,他帽子裏的錢越來越少,沒過幾天,他就倒在了地上,他痛苦著、呻吟著,他感到他的時間已不多了。突然,一個過路人把他的帽子踩了一下,連聲對不起也不說就匆忙地走了,乞丐立即抱住了他的帽子,並用手拍打它。他為他的帽子可憐,突然他回想起自己年輕時的經曆。 他年輕時本是一個魔術師,他周遊過世界,在世界許多地方都表演過他的絕活。有一次,他在台上表演“空中取花”,他用嫻熟的手法很輕快地從帽子裏抽出一張紙牌來,隨後紙牌變成了一束美麗的鮮花,台下的觀眾們鼓起了熱烈的掌聲,他把這束鮮花送給了觀眾們。乞丐想到這裏,不緊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因為他覺得,他手中的這隻帽子是他的命根子,它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然而,在現在,他的帽子隻是一個裝錢罐,不能再給他帶來很大的財富,隻因為,他的魔術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了。社會在進步,人們已不再相信那些魔術了,所以他就成了一個乞丐,一個可憐的乞丐。 最後,他就隻能永遠地呆在那裏了..
又再見雨
又再見到雨了! 我看到了雨。看到了它畏懼室外的寒冷,都拚了命向往室內溫暖。它們拚命,它們瘋狂,它們失去了理智。我不知道它們是否注意室內外隔著一片冰冷玻璃。它們瘋狂於室內,但總在劈裏啪啦之後,水珠成了水花——水珠破碎了,水花濺向了四麵八方,也留下那長長的痕跡,我想問:是它的淚痕嗎?但那冷酷的玻璃仍是那麼的屹然不動。我不懂水珠破碎後,對玻璃怨恨嗎——它們破碎的不隻是自己的形態,更多的是自己的夢想..
我坐在座位上,手托著腮幫,早已失去光彩有雙眼,凝神那可能為水珠怨恨的玻璃,看著一顆顆的水珠,變成了一朵朵的水花。此時我的臉頰似乎也掛著水珠。雨珠是冰冷的,
但臉頰上的為何熱乎? 昨夜的暴雨帶來了今天的後遺症——雨水仍在空中狂奔亂竄。它們在尋覓何處的容身。閃電與雷聲夾雜在昨夜的暴雨。似乎還記得上一次閃電響雷時,是她的一條短信讓我不再恐懼:“勇敢點,不要害怕打雷閃電!”我愈加的害怕,我不再害怕那雷電,害怕的是她的離去。她的離去帶走了我內心的所有充實,同時也帶走了了我的靈魂..我跑到雨中,去尋覓她的蹤影。她的輪廓總在雨簾在構畫。但每次當我衝上去時,懷中緊抱的卻隻有那滴滴的水珠,她又在前方出現.. 也許在人生旅途中,每個人都隻是獨來獨往的。但上天讓我遇見了她。她陪我走了人生的一段路。可能是上天造物弄人,要不為何剛剛給予,卻又讓我們匆匆淚別——但或許這隻是怨天尤人吧! 是我給了她太多的過錯,而又是她留給了我太多的寬容。然而,感情路上的寬容是雙向的。她隻是一味的給予,而我卻隻是一再的傷害。直到她傷痕累累,才明白了自己的凶殘。但當我醒過來時,她早已無處尋蹤。終於我才明白:愛情並不能讓我為所欲為! “並不是每個人生的過路人,都有為之哭泣的價值!”也許我就是那個不值被她哭泣的人。但她卻是一下值得我去追求,我去愛的人。人生也許就是這麼矛盾。但我願意在這矛盾中去為她改變,為她付出我的一切——至少這是我願意的。 今晚的雨又在紛飛。紛飛在我的臉上,飄進我眼中。紛飛在她手上,飄進她的心裏。 雨,你會幫我帶給她我的心聲嗎——我還在等她!
深夜的暢想
坐看晚景變幻成夜色,似乎很緩慢,因為此時此刻我感覺不到白色在退隱,黑色在傾泄;似乎又很敏捷,才覺霞光鋪天,餘暉在樹,夜已從我背後悄悄襲來。 等到夜色四合,黑暗已成定局。我仰天,隻見山頭吐月,一霎間,清光四射,從密密麻麻的枝葉間篩灑而下,地上一片光影斑斕,卻依然掩不去那沉甸甸而陰森森的山影。 為何以重簾遮目,讓夜色溜過如煙? 沿著青石小路信步而下,那是一番天.山.海的世界。天,是灰渺渺的朦朧;山,是鬱青青的連綿;海,是碧湛湛的深邃。天外有天,最深處是彩雲追月時忽現的明亮;山外有山,最遠處是翠微淡成的一嫋青煙。 迎著風,我在其中俯仰天地,仿佛遁入仙境,有種飄飄欲仙的感覺。塵世間多少繁蕪,從此不必再牽掛.. “嘩..嘩..”,隻是那湛藍的海水,閑不住寂寞,將我的遐思打斷,把我的目光吸引。不知是山擁著海,還是海抱著山,山與海纏綿在一起,主宰著海邊的世界。 海上的風總是那麼肆無忌憚,在海麵上狂呼亂竄。掀起海水,吐著白浪,奔騰而來,呼嘯而去。把海吹成了千畝藍田,無數的百合花此開彼落,不小心撞上礁石,留下一串餘聲嫋嫋,在浩渺的海上經久不肯消去。
海潮與風聲纏綿在一起,撼天震地,那洶湧的氣勢似乎在宣告著它的傲慢與不屑,仿若在吞噬著塵世的喧囂,沉澱著人們的思念,過濾出安靜的靈魂。原來,在它麵前,也有一份難得的靜謐。 向前看,是沉默;驀回首,是燈火。夜,也有離去的時候!
狼的自語
我是狼, 一匹被狼群遺棄的狼。 默默的生活在一個無人的荒原上。 遠離了寒冷的森林和狼群的引導。 聽不見狼嗥和馬鳴風蕭, 惟有寂寞、孤獨與我相依為命。 我是狼, 一匹有著寒冷、犀利眼睛的狼, 再也不堪忍受孤獨的日子, 逃離了這個令我憂鬱的荒原。 卻看不到夥伴, 常尋不到獵物, 因為,隻有自己孤軍奮戰。 我是狼, 一匹無拘無束、自在瀟灑的狼。 雖然孤獨、冷落甚至饑餓, 而且遠離了鮮花、夥伴和安撫, 但是,這充滿溫馨的大地啊! 還不失帶給我生機、快樂和溫暖。 在這賴以生存的星球, 能給我生命的延續? 我------- 終將回歸狼群, 成為無可匹敵的狼。
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在九江,它雖沒有美國紐約的繁華,也沒有水上海港—-威尼斯的絢麗與多姿,更沒有日本東京的古樸與典雅,但我卻愛它,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更愛這些勇於創新
與探索、勤勞質樸的人。 大家都知道,九江有一汪美麗的甘棠湖,那就是我們的母親湖。在那幾年裏,我們這位母親並不美麗,她顯得是那樣憔悴與蒼白,那樣的憂慮與無奈!汙泥濁水,小魚小蝦不願把它當作自己可愛的家園,就連具有頑強生命力的野花野草也不願在她的懷抱中生根發芽,母親麵對此情此景她流淚了,她傷心的向我們傾訴與呐喊,那聲音曾經久久地回蕩在我們每個人的耳畔與心田。 如今的甘棠湖,清清的湖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是那麼碧綠,那麼透明!微微的波紋閃爍著點點金光,仿佛一塊翡翠鑲嵌了許多金片,一閃一閃,讓你覺得她是那樣輕柔、可愛。湖堤上,梧桐樹、柳樹像一個個英勇的戰士,挺起身子,守衛著生育它們的這方土地,守衛著我們的母親湖。隻聽“啪——”一條魚躍出水麵又鑽了回去,給這如詩如畫的景色又平添了幾分生氣。每當夜幕降臨,湖壩燈火輝煌,猶如繁星灑落人間。此時此刻,我的心潮起伏澎湃,我仿佛看到了母親欣慰的麵龐,我仿佛看到了母親那深情的目光,我更仿佛聽到了母親無比激動與亢奮的心!“孩子們,感謝您,您用那勤勞的雙手、辛勤的汗水改變了我的生活,改變了更多人的生活。” 是呀,母親您說得對,我們現在的生活好起來了,電腦、電話進入了家庭,家家都有電視有線、電話購物、網上購物、家庭就醫,一卡通、一線通、電子商務等好多名詞躍然在我們麵前,坐在家裏我們就可以周遊世界,通過因特網我們可以看到“埃及的金字塔、法國的埃菲爾鐵塔、日本的富士山、莫斯科紅場的列寧陵墓,我還可以在美國的唐人街上漫步。”隻一會工夫我又變成了一個悠閑自得的小旅行家,好浪漫,好愜意呀! 朋友,你能說我的家鄉不美嗎?麵對此情此景,我信心百倍。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真正的本領,把家鄉建設成祖國960萬平方公裏土地上的一顆明珠,讓天下的遊客都來遊覽觀光!
迷戀,友情,愛情
我想多談一談有關少年人的事。我們會經曆所有的年齡層,但我們通常在很年輕的時候會第一次相當迷惘地發現一種心情:迷戀。我愛你:I love you;Ich liebe dich——在所有的語言中,這句話聽起來都是迷戀的。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我不建議把這3個字到處宣揚。這3個字經常是依說話者的意思而定。在波裏尼西亞中部,“我愛你”大概意味著“我要和你性交”。但是在多數的例子中,一 個小男生在初戀的時候對小女生輕聲細語說一句:“我愛你”,這時候的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性交,遑論他敢提出這建議。
在進入這個題目之前,先簡短來段離題的說明。世界有3大文明: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和中國文明。我們這個世界一再受到大小戰爭、經濟蕭條、愛恨、嫉妒和權力欲、憐
憫與冷酷、理性與無知的影響。在這個猛烈的大海中,經常有新的改變浪潮蜂擁而來。這些改變浪潮可以在宗教裏感受到,也可以從我們這一章的主題中感受得到。談到這個主題,當然首先會想到男女關係(我們都是這樣被教育的),然而很明顯的,許多我們要談到的感覺和過程,也會和同性的相處有關——不隻本章,整本書都是如此。因此,在談到關係時,我寧願隻說“伴侶”,而不願次次都指明伴侶的性別。 迷戀、愛情及其表現形式,在許多方麵都受到文化的影響。在某些文化中,愛情的理想形式是寬廣而普遍的,較少針對某一個個體。在某些宗教團體裏,愛,隻是針對上帝或眾神。在西方世界,愛很早就開始了,而且當然是針對個體而起的愛。小男生愛上鄰家小女孩,乳臭未幹少年愛上他的女老師,甚至有母親對於兒子的照顧近乎一種迷戀形式,其熱烈程度足供戀愛中的男女學習。兄弟姊妹之間或堂/表兄妹之間的迷戀,通常標誌著那種心底第一次出現搔癢的感覺。還好,這種形式的感覺往往曇花一現,否則今天許多人仍會坐在女老師懷裏或是迎娶他們的姐妹或堂/表姊妹。 然而,有些形式的迷戀在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而且有時可能持續很久。不論年紀,沒有人躲得過丘比特的箭,也沒有人是命中注定要迷戀的。安養院的看護人員都知道,80歲的老先生和老太太在他們的生命中第一次談起戀愛,不是什麼不尋常的事。古希臘人稱“迷戀”為“馬尼亞”(Mania,在英文裏就是“癡迷”的意思)不是沒有道理的,這是一種被眾神植入的精神疾病。 丘比特的箭,確實是個美麗的比喻。一次精準的發射足以徹底改變世界。 迷戀會突襲所有的人。它很難控製,或根本就不可能控製得住。在許多例子中,迷戀的感覺極其強烈,以至於身陷其中的人會極度迷惘。如此一來,他們的思想與行動當然會受到影響。在強烈的迷戀階段裏,很難理智地思考和判斷,這會造成對環境做出負麵或輕視的反應,尤其是成年人(甚至是已婚的人)陷入此類情緒危機時。從來沒有經曆過這種感覺的人,或是沒有從書中感受、從交談中認識到它的人,傾向於認為,倉促愛上一個人是不穩定的情感,甚至是不可靠的情感。媒體有關這類的報道多得不勝枚舉。例如,美國總統肯尼迪和克林頓的政治對手一直在尋找獵物,想要證明——證明什麼呢?基本上隻不過證明了這兩位先生在他們的生命中經曆過必要的迷戀階段而已。為了打擊這些總統或總統候選人,所想到的或是想不到的證據和說明,都會引用上場。在英國,對挖出國會議員的愛情故事或王室對運動的熱度持續在發燒。20世紀90年代的比利時,政治人物的愛情故事紛紛出現在媒體的頭條。 愛使人痛苦,流行音樂這麼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