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恍然若夢入懷中(1 / 2)

第十七回恍然若夢入懷中

程至軍帳中,王毛仲正一人吃酒,程向王毛仲拱手道:“將軍,您傳喚手下來,您不是與鄭姑娘一起麼?今怎一人吃起酒來了!皇上近日也未有給將軍交待些甚麼事呀,將軍何不帶鄭姑娘一同遊山玩水,難得近日有清閑之日。後山桃樹上桃花開了,一山滿是鮮豔之色,我前日一人也去看那裏桃花了。人生不如意事多,將軍莫不是念起家裏,思念起您的老父親了!今時刻聽候差遣要為皇上辦事,常言道,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您若念起您父親他人,我今去將他老人家接來住就是了。”王毛仲飲罷一碗酒後,桌上放下酒碗兒,他道:“鄭姑娘方才我與她言起那桃花開了,她便一人至那裏去了,她也是那有心之人呀!桃花一簇開無主,不愛深紅愛淺紅。還有那句千葉桃花勝百花,孤榮春軟駐年華。”程坐下身來,拿起一碗酒飲罷,他惆悵道:“將軍還有這句呢,桃源隻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裏紅。自別西川海棠後,初將爛醉答春風。你說這些詩人寫的還就是好,字字句句都在妙處,念起時思量起來,比這壇美酒都還要醉人。”王毛仲道:“那時那日此門中,桃花樹下初相逢。隻見仙人種桃樹,未聞仙人看花紅。朝朝期待仙人顧,日日桃花笑春風。忽聞仙蹤一朝至,桃花人麵分外紅。桃花穀裏桃花仙,桃花美人樹下眠。花魂釀就桃花酒,君識花香皆有緣。”言到此處,王毛仲俯身拿起酒壇添滿酒碗兒,程接著王毛仲方才念的詩,他道:“美酒消愁愁不見,醉臥花下枕安眠。花中不知日月短,豈料世上已千年。”王毛仲道:“不入濁世凡塵染,情願枝頭做花仙。春來三月香風送,便是花奴問君安。嗬嗬!哎,這些文人詩人寫的詩,我今若是能寫它幾句,此刻死了也是甘心作罷,此生足矣。用字之妙處,可見作者自己,心裏是多麼的一番美景。心靈的美,做人魂靈的幹淨。”程安慰王毛仲道:“將軍,您也是英雄豪傑呀!如今年紀尚輕之時,便已是位居人臣。雖是官品不高,而今皇帝對您的信任,卻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差不多。你今又何來憂鬱愁苦呢?”王毛仲長歎了一口氣,他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今我又何嚐不想念起我那老父親來呢?功成名就,我當下已有了成就感,可整日渾渾噩噩,榮華富貴雖是一世享之不盡,可我心裏初衷隻是要做一個活心的人呀!我寧願不要這浮淺庸脂俗粉一般,世人眼裏的幸福。榮華富貴,終究是過眼雲煙,我本也是卑微低下之人出身。活就活個甘心情願做自己,活就活個轟轟烈烈,無論今後結局,自己的人生結果,投入角色才能發揮自己。可歎人生來之不易,又不能從心所欲盡展所長,了卻這畢生之所願。家父仕途做的那流產的官,後來家道中落,便是貧寒。我後來便成了一奴仆之人,無有了那體麵的冠冕堂皇,也無有了那能像士族一般,有一個安靜的學堂讓我讀書。緣分偶遇,便識得了當今聖上,當時他還是臨淄王爺時,蒙他器重賞識相提攜,我才能有今日之成就。可人心總是不足,世事總不能嚐盡人所願,時有那歡喜的愉悅,也總是有那悲苦的哀愁。”程道:“人生苦短功成難,心憂立誌夢憂圓。人生即使無欲無求,但人心之心家卻又是難安,故一念可成佛,一念又可成魔。”王毛仲坐了下來笑道:“嗬嗬,今日話多了,也不知怎的,今有了那麼多的話兒!”程道:“而今,將軍莫不是對那清燕姑娘有意思?”王毛仲淒笑道:“嗬嗬,你今講起笑話了,方才那話怕是你自己理會錯了。哈哈,我這去後山找她去,去了已有兩時辰了,怎還是未歸!”程道:“要不要手下今陪你去?”王毛仲道:“不了。”他走出了軍帳,程一人坐下來,執碗兒又吃起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