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突破心理障礙的束縛1(1 / 3)

第一章突破心理障礙的束縛1

我是誰?

我在懵懂無知的八歲時,曾經麵對過什麼心理障礙?

我在二十歲的花樣年華時,又會遭遇到哪些美好然而煩心的選擇和困惑?

到了我風華正茂的中年時期,是否一切都順利呢?

如果,一切都順利。我安然到達了老年的彼岸,那麼,在金色的夕陽中,我是不是完全依靠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曆就可以解決問題?

而這,正是本章要告訴你的。

一、青少年心理發展問題

兒童心理疾病看護

(一)孩子怕“生”也是病

阿梅是一位單親媽媽。為了兒子丁丁能夠早日成才,阿梅可真是煞費苦心:書法班、繪畫班、作文班、英語班、圍棋班、鋼琴班……凡是市麵上流行的課外輔導班一樣都不落下,統統給丁丁報上。丁丁雖然隻有10歲,可能是父母離異的緣故,較之同齡的孩子明顯早熟,再加上天性柔順,對媽媽的“成才大計”絕對是言聽計從。當然,丁丁也曾向媽媽提出不願寫字畫畫,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請求,但每次都被阿梅厲聲拒絕,幾番碰壁之後,丁丁再也沒有“非分之想”了。阿梅也很滿意自己對兒子的嚴格管教,盡管丁丁對媽媽明顯流露出敬畏的神情,但阿梅認為,為了孩子的將來著想,適時樹立家長的威信是極有必要的,尤其是像她這樣一位同時兼顧父親角色的單親媽媽。隻是,最近一段時間丁丁的情況似乎有點兒不大對勁了。

阿梅帶丁丁去參加一個好朋友的婚禮。為了給新人祝賀,同時也是為了在眾人麵前顯示自己兒子的才藝,阿梅要丁丁現場彈奏一支鋼琴曲。盡管丁丁不太樂意,但迫於媽媽威懾的目光,隻得乖乖地走上台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他剛剛彈出幾個音符以後,突然不可抑製地劇烈嘔吐起來。由於事先沒有任何預兆,在場的人都大感意外,阿梅更是匆匆告辭,帶著兒子急奔附近的醫院就診。體格檢查、抽血化驗、拍X光片,阿梅在醫院裏折騰到了大半夜,結果,醫生卻告訴她丁丁的身體非常健康,沒有查出任何毛病,嘔吐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一般性的腸胃受驚。此時,丁丁早已恢複常態,在候診室的長凳上甜甜地睡去,剛才的一切好像全都沒有發生過。看著兒子熟睡的樣子,阿梅一顆懸著的心暫時落了地。

然而,事情卻遠遠沒有結束。接下來的日子,阿梅發現丁丁越來越安靜了,不愛說話(本來話就少,現在更少),不願出門,害怕與外人接觸,即使看見媽媽也是一副怯生生的樣子。更讓阿梅擔心的是丁丁嘔吐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每次都是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突然出現噴射性的嘔吐,而且不分時間地點,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有時是在考試的前夜,有時是在老師叫他發言的課堂上,有時甚至是和他心愛的小狗道別時……

看來,丁丁真的病了。可是,盡管阿梅訪遍市內各大醫院,醫生們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隻是肯定丁丁發育正常,各係統沒有發現器質性病變。難道丁丁真的得了什麼“怪病”?就在阿梅陷入一籌莫展之時,一位剛從美國回來的心身疾病專家了解到丁丁的情況,主動和阿梅聯係,並最終為他們揭開了謎底。

原來,丁丁患的是一種心身疾病,叫做神經性嘔吐,又稱心因性嘔吐,是一種單純由於精神因素引起的嘔吐現象,不伴隨任何髒器的病變。此病可見於各年齡階段,主要以兒童和青年女性多見。誘發嘔吐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環境和精神心理因素對於該病的發生、發展以及結果起著直接的影響作用。像丁丁這樣生長在單親家庭中的兒童,父母離異本身就給其心理上帶來很大創傷,再加上家長教育不當,隻注重智力培養而忽視親情的溝通,長期禁錮於狹小的空間,社會生活受到限製,缺乏與外界的交流,這種環境和教育的缺陷,最終會導致兒童性格、情感、智力、能力發展的障礙,表現出自卑、膽小、軟弱、易驚恐等,一旦遇到不良刺激便可發病。

拿丁丁的某些症狀來說,麵臨考試或是當眾發言時嘔吐,是精神過度緊張從而情緒過激的表現;與自家的小狗分離時嘔吐,是對以前某種不愉快或是可怕的回憶產生的反應;由於經曆過親人離別的痛苦,以後每當和自己心愛的人甚至是物分離時便會聯想起上述情景而嘔吐;被迫登台表演時嘔吐,則可理解為當迫於某種壓力而從事自己並不情願的事情時,由於害怕不舍作會帶來更加不利的結果,隻能以嘔吐作為一種變相的反抗形式。

經過專家的解釋,阿梅總算找到了丁丁的病根。

可是,如何補救呢?“亡羊補牢”還來得及嗎?專家建議阿梅:心病還得心藥醫,神經性嘔吐需要長期的心理治療和特殊訓練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根據以上分析,丁丁致病的心理和社會因素已經非常明確,接下來阿梅需要做的,就是積極與醫生配合,改變原有不科學的教育方式,減輕丁丁的心理負擔;設計丁丁能夠接受的各種活動,引導他與同齡兒童更多接觸;增加丁丁與自己的溝通機會,重建良好的家庭氛圍;爭取丁丁的完全信任,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堅定信心,盡快恢複正常的精神生活。同時,專家也提醒阿梅,心理治療需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切忌操之過急,要求過高,更不能麵麵俱到同時進行,否則會欲速不達。另外,定期複查也是鞏固療效預防複發的重要措施,需要經常與醫生聯係。

專家的話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為深深陷入絕望中的阿梅重新點燃了希望,她堅信,母愛的力量協同專業醫生的治療,一定會讓那個曾經健康快樂的丁丁重新回到她的身邊……

(二)不願長大的孩子

某天,在中學初二當班主任的朋友英打電話給我,說她的一個學生超的母親想見我,我滿口答應。

第二天,母親來到我的工作室,向我介紹孩子的毛病:學習成績差;特別喜歡看動畫片和兒童節目;非常聽父母的話,做什麼事情都很被動,讓他幹什麼就幹什麼,和同學相處很好,但學習無精打采……

通過母親的介紹,我大概了解到一點信息:家長眼睛盯著分數,除了學習,很少培養孩子的其他素質;孩子對學習興趣不大;母親嫌孩子性情太溫和,缺乏男子漢氣概。

我建議下次帶超來做輔導。

過了兩天,母親帶兒子來見我。第一眼見到超,覺得超個頭很矮,根本看不出讀初二了,我坐在他右側和他說話的時候,他的眼睛不敢正視我,直直地看著前方,說話聲音如蚊子般細小,需要我重複問他並貼上耳朵,才能聽見他說什麼。

我的潛意識裏冒出一個認識:這是一個缺乏磨煉的孩子。我問媽媽,在家裏,孩子有自己做家務或單獨做過什麼重要事情嗎?媽媽說,從來不做家務,媽媽代買一切東西,從來沒有單獨做過任何重要事情。

通過談話,我感覺超是典型的和平型性格,與人為善,喜歡服從。

然後,我開始用NLP給超調整,一般在淺度催眠情況下就可以進行,結果我才讓超呼吸、放鬆不到2分鍾,他居然睡著了。這是我輔導學生以來第一個被催眠睡著的人。

我詫異,不知道是我的催眠功夫了得,還是超的睡覺功夫厲害。

20分鍾後,他睡醒了,我開始用“銜接法”給超進行學習興趣調整,我發現超在我調整過程中,始終嗬欠不斷,一副睡不夠的樣子。效果顯然不理想。

我還嚐試用NLP的複製優秀法、烙印信念法、借力法等來給孩子增強學習動力,發現小超仍舊一副懶洋洋的樣子,完全沒有從中獲得動力。

在輔導超的學習方法時,超說他晚自習寫作業提不起勁,我教他方法:可以戴表和時間賽跑,可以頻繁更換功課等。說到這裏,超似乎產生了共鳴,說老師不允許他頻繁更換功課,要求他寫完一門作業再換別的功課。

我說,我幫你跟老師說說。

次日,我跟老師聯係,建議靈活對待不同性格的學生,比如允許超頻繁更換功課來寫作業,以提高寫作業的興趣等。老師說,不是我不給他更換,而是整個晚自習,他不停地換,一個字都沒寫又換一門功課,整個教室靜悄悄的,唯獨他一個人動個不停,所以我怕他影響別人,就規定他必須寫完一門功課,再換另一門。而後麵的介紹給了我啟發,超在班裏個頭最小,同學們都叫他小弟弟,逗他玩,讓著他,從來不把他當做同學平等對待,老師也把他當做小孩看待;而超顯然認同了大家的看法,也把自己當小孩,比如他喜歡玩毛毛蟲,他一下課就去校園裏抓毛毛蟲玩,每次都玩得津津有味,專注地研究半天;一下課便興奮不已,一上課就昏昏欲睡。有段時間,老師為了鍛煉學生,讓超做組長,每天負責收發同學的作業,並登記收發情況,剛開始幾天,超認認真真,一絲不苟,堅持不了幾天,超開始耍小聰明,登記時,本來叫“王玉芳”的簡化成“玉芳”。再後來,“玉芳”變成了“芳”。再後來,隻剩下編號,連一個“芳”字都省了,老師看了苦笑不得,隻好把他的組長撤職了。

媽媽曾告訴我,超在家裏特別喜歡看少兒節目。我意識到,這是一個不想長大的孩子。

躲在小孩的世界裏,可以不必努力學習;可以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可以享受同學、老師、父母的照顧;可以逃避分數的壓力;可以生活在童話般快樂的世界裏。因為個子小,為他逃避現實提供了有利條件。

我突然想到,不想長大的想法會不會真的影響他長高。爸爸媽媽都很高,兒子沒理由這麼矮。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打碎超的自我意象,把他從童話世界裏拉出來,讓他像一個15歲的小男子漢一樣去麵對自己,麵對學習,麵對生活。

一般來說,一個人長到15歲,無論大腦功能還是行為能力,應該接近於成人,而超顯然離成人的標準很遠。

後來,我主動約超的老師、媽媽再見麵。

這次,我直奔主題,用烙引信念法和複製優秀法,給超建立男子漢的自我心象。然後要求身邊所有的人今後都要把孩子當男子漢看待。

如何做個男子漢?我建議,媽媽給孩子20元錢,讓他安排好一家人一天的生活。說到做到,次日,超一大早上市場買菜,然後回家做飯,把一家人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我問超的感受,他說很有成就感,很開心。

孩子需要成長,而生活中,孩子成長的機會常常被父母“糊塗的愛”剝奪了。

我期待超早日“長大”,走出童話的世界,回到正常的世界裏來。

青春期心理看護

(一)“完美”的少年

一天,一父親來電,聲音急切,說他15歲的兒子華逃學在家已經一個星期了,整天在家看電視、打遊戲,動不動向父母發脾氣,有時與離校的不良同學混在一起,怕見班裏的同學,懶惰、自私、好麵子。問他逃學原因,孩子不肯說。

逃學在家的日子,父子關係急劇惡化,兒子比父親高大強壯,完全不聽父親的教育,父親措手無策,四處找心理醫生未果,好不容易從朋友處獲悉我的電話,如抓住救命稻草般,但又苦於無法帶出孩子來,前後努力了2個多月,終於有一天,兒子想裝寬帶,父親把來見我作為條件,兒子總算是同意了。

父親預約我的第一句話是,他對兒子徹底絕望,隻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讓我救救他的孩子。

我頓覺責任重大。

見華第一麵,我覺得小夥子很帥,像韓國明星一樣的發型和黑邊眼鏡,裝著也很講究,皮膚白淨,斯斯文文。而且表現十分得體,很有禮貌,與父親在電話中介紹的類似“無賴”的形象相差甚遠。

我先從華的發型談起,果然,華崇拜韓國偶像車太賢,所以做一樣的發型。然後從明星談到韓劇、從韓劇談到科幻片,一談到科幻片,華說,他對發明創造很感興趣,於是,我和他談發明,從原子世界到宇宙空間,從克隆技術到時光隧道,從外星人談到地下金字塔,我發現華知識特別淵博,而且對未知世界特別好奇,果然,他說想將來成為一名發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