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短暫與永恒1
引言:好一個亙古的比喻。你也許感慨於它的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著一絲痕跡。我卻跋山涉水,在時空裏淘盡沙礫,找到了這個比喻的真諦: 唯有風,可以穿越荊棘。 狄金森把人生描繪成籬笆牆的內外,我們一層又一層地爬過,事實上,這層層籬笆綴滿荊棘,我們通過時,往往遍體鱗傷,身心俱毀。這時,你看到,風在牆外千縈百折,不屈地呼嘯而過,空氣中凝結下壯觀的痕跡。
穿越荊棘
生命如風。
好一個亙古的比喻。你也許感慨於它的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著一絲痕跡。我卻跋山涉水,在時空裏淘盡沙礫,找到了這個比喻的真諦: 唯有風,可以穿越荊棘。 狄金森把人生描繪成籬笆牆的內外,我們一層又一層地爬過,事實上,這層層籬笆綴滿荊棘,我們通過時,往往遍體鱗傷,身心俱毀。這時,你看到,風在牆外千縈百折,不屈地呼嘯而過,空氣中凝結下壯觀的痕跡。 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裏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回避。烈日暴雨來過,飛沙走石來過,我們布滿傷痕,還要麵對一片片荊棘的叢林。 梭羅說:“這兒可以聽到河流的喧聲。那失去名字的遠古的風,颯颯吹過我們的樹林。”或許垂問遠古,能把生命如風的真諦領悟。 蘇軾看見了風。這個曾經輝煌的文人因黃州詩案而開始落魄,流落四方,輾轉難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懶,看“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做他那個神鶴翩躚而舞的夢。麵對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見風在山頂呼嘯,盤旋,然後帶著撕身裂骨的陣痛穿越過漆黑的荊棘林。刹那間,他心中鬱結的塊壘,纏繞的苦痛隨風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記。 頓悟。 於是他逍遙紅塵,寄情山水,最終文名垂千古。隻是,那夜的風,已遺落於歲月,無人見得了.. 梵高看見了風。他在向日葵田地中懶散地躺著,糾結於一個難解的疑問與痛苦:耗盡心血的畫作,竟是一幅也無人理解,一幅也賣不出去!對於一個把藝術當生命的人來說,無人欣賞自己的藝術好比無人重視自己的生命,這是一種被輕視、被鄙視的痛苦!這是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挫折! 幸而他看見了一陣風穿過向日葵田地。那陣風被阻擋了,發出憤怒的吼叫。然而它們向前!向前!全然不顧被招搖的枝幹劃破的身軀,它們成功了。 於是他也成功了。 《向日葵》等畫作在他死後不久,直至今日,都是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品。 .. 關於風的故事太多。 在風吹著號角呼嘯而過一座又一座沉默的荊棘林時,相信很多睿智的眼睛看到了它在昭示什麼。 唯有風,可以穿越荊棘。 唯有學習風,我們才能藐視一切挫折,讓痛苦煙消雲散,讓快樂灑滿旅途!
鋒芒畢露
朝陽與落日總是更能令人感動,隻因那一刻它正午的鋒芒熔成了圓潤的輝光。 ——題記 曆史的演進一如浪潮,總有新生的力量站到風口浪尖,擎起前進的大旗,同時,老邁陳舊地慢慢沒入時間的深淵。然而在湧動的浪花背後是廣闊深沉的海洋,這一動一靜的轉換結合,構成了曆史和人生完整的美感。 “一事能狂便少年”。少年的鋒芒是調色盤中最耀眼的亮色。少年的杜甫麵對壯麗的山河朗聲宣告:“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目光清澈而熾熱,而在他前後,有李白的“興酣落筆搖五嶽,濤成吳傲淩滄州”,有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幽幽,獨愴然而涕下”,有李商隱的“桐範萬裏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這些年輕而有才華橫溢的心髒,有力地搏動,從而翻卷出大唐的萬千氣象,使大唐綻放成一朵傲視群芳的牡丹,使後人遠遠仰望遠遠懷想。 然而,花總是會謝的。漁陽鼙鼓終於讓大唐盛世成為了曆史。鋒芒地綻放常常是一種能量迅速耗散,當潮水漲起時潮落也就成為必然。餘秋雨說,唯有不張揚不激越的事物才能長久。我想,這便是曆史的法則。火燒島上的柏楊遭到長期的囚禁和妻子的拋棄,他開始重新思考自己,並最終從一個憤青成長為一個熱情卻不偏激的思考者。鋒芒畢露沒有錯,然而我們要找到一種更持久的方式。路途是遙遠的,若一路狂奔而去,我們很可能如古希臘馬拉鬆英雄一樣,在衝過終點後倒下;我們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雖然慢,但終會到達。這就是年少輕狂之後的思考和成長。 經曆了少年的意氣風發、鋒芒畢現與青年時的思考,人,終於要真正成熟起來了。他不再像年少時那樣刺目得不可接近;他開始散射出圓潤柔和的清輝。他漸臻圓滿。黃州的蘇東坡不再是那個傲世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員,他回歸成了“寂寞東坡一病翁”,他隻是一個淳樸真摯的文人。他在赤壁懷古,在林間穿行;他不再計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經由平麵的當下擴展到立體的古今。他的內核充實了。他敢於吟出“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他的前後《赤壁賦》,成為中華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地傳誦。這便是真正的成熟。不是抵抗,不是憤怒,不是針鋒相對,而是如山間的朗月,圓滿無缺,向世間灑下清朗的光芒,卻自生自落,不因外物而隨波逐流,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當我們年少時,要有綻放鋒芒,展現自我的膽略;在我們的成長中,我們要學會慢慢使自己圓滿,豐盈起來。成長,便是如是的一個充實的過程,當我們完成了這樣一個漸變,我們便能如朗月朝陽般,向世間投射出圓潤的光芒,我們便是曆史的大海中最純粹與豐滿的一滴水珠。
百善孝為先
店主站在櫃台後麵,百無聊賴地望著窗外,心裏卻盤算著最近一直不太景氣的生意。 一個小女孩走了進來,整張臉都貼在了櫥窗上,仔細地尋找著,過了一會兒,出神地盯著一條藍寶石項鏈看。 “我想買給我媽媽,您能包裝得漂亮一點嗎?”她說。 店主狐疑地打量著眼前有一雙清澈眼睛的小女孩,問:“你有多少錢?” 小女孩馬上從口袋裏掏出一個小袋,小心翼翼地打開,然後將錢攤在手心上,興奮地說:“這些可以嗎?”不待店主回答,她又說:“今天是媽媽的生日,我想把它當做禮物送給媽媽。我很長時間沒見媽媽笑過,我相信媽媽一定會喜歡這條項鏈的,她肯定會笑得特別的好看,因為項鏈的顏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樣。” 店主認真地聽完,拿出了那條項鏈,裝在一個精致的小盒子裏,用一張漂亮的紅色包裝紙包好,還在上麵係了一條綠色的絲帶。然後對小女孩說:“拿好啊,小心點。”說完拍拍小女孩的頭,微笑著目送小女孩滿心歡喜、連蹦帶跳的身影回家去。 在這一天的工作快結束的時候,店裏來了一位年輕的媽媽,衣著雖簡樸但不失韻致,她有一雙藍色的大眼睛,她把已經打開的禮品盒放在櫃台上,問道:“這條項鏈是從這裏買的嗎?多少錢?” “本店商品的價格是賣主和顧客之間的秘密。” 媽媽說:“我女兒隻有幾枚硬幣,這條藍寶項鏈卻貨真價實,她絕對買不起的。” 店主笑了笑,一臉的燦爛,輕輕地從媽媽手中接過禮品盒,精心地將包裝重新包好,係上絲帶,又遞回了媽媽的手中。 媽媽愕然。 店主說:“她給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價格,孝心無價,更何況,她還付出了她所積攢的一切。” “謝謝。”年輕的媽媽含淚說完,又笑了,有一滴淚在她眼角綻放光芒,晶瑩剔透,就像藍寶石。
累累碩果
生活就像一個魔方,很多事情都發生在人們的意料之外,很多人認為出人意料的事情都是偶然發生的,其實不然。隻要我們仔細分析其前因後果,就會發現它的必然性,發現其實一切都在情理之中,須知沒有付出哪會有累累碩果?
在今年揭曉的中央電視台第二屆“感動中國”的大人物中,有幾位似乎從來沒有進入過公眾的視野,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卻在過去的一年中,和閃光的人物一起感動中國。從繁華的城市走進大山深處,用他那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傾頹的教室,扛住了貧窮和孤獨的徐
本禹;危險中保全試飛樣機,驚天一落,創造了奇跡的梁萬俊;傳遞溫暖彙聚愛心,揭開艾滋病蓋子的桂希恩;毒販子嚇不怕、買不動、難不倒的邊境緝毒虎膽英雄明正彬..當這些原本平凡的人物名字出現在“感動中國”的揭曉榜上時,很多人都感到意外,但試問,如果沒有無私的奉獻精神,沒有堅守困境的頑強精神,沒有非凡的業績和舉動,他們何以感動中國?由此可見,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究其原因其實都在情理之中,隻有付出了才會有收獲! 不僅在國內,在國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關於看似意料之外實則盡在情理之中的例子,馬克思在窮困潦倒的時候仍能著成《資本論》;居裏夫人能成為全世界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牛頓發現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玻爾組建了世界上一流的量子物理學派;貝爾發明了電話..這些出人意料的累累碩果與勇於質疑、敢於創新的科學精神是分不開的,與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奮鬥是分不開的。 大到偉大的科學家和曆史人物,小到我們身邊的親人和同學,我們都可以發現“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事情,看著成績單上“黑馬”們的成績,在羨慕的同時你可曾想到成績背後那挑燈苦讀的夜晚,課堂上那全神貫注的表情,機遇隻屬於那些有準備的頭腦。 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不勝枚舉,從這些事情中我們看到了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統一,理解了“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真諦——沒有付出哪有累累碩果?
前後看
我問你,一滴水,有用嗎? 也許它潤不濕一片花瓣,也許它洗不淨杯盤碗碟,也許它衝不去濁泥與汙垢,也許它興不起半點波瀾,但這不是答案。你可曾看見沙漠中幹渴的旅人正把它期盼?你可曾聽到大海的咆嘯滿是它的呐喊? 有位哲人說得好:“水滴雖小,卻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彩。”萬事萬物都有它自身存在的意義,隻是..向前看?看到了別人的高大,自卑嗎?向後看?看到了別人的矮小,自滿嗎?錯了!腳下有自己的路,亦有自己的奉獻。 烽煙滾滾的古戰場上,無名小卒猶能衝鋒陷陣,戰功卓著的戰將自能運籌帷幄,明確的分工,嚴整的陣勢,恰是攻城守地的關鍵。穿越曆史的長廊,尋找那平凡而偉大的閃光點,歌舞升平的宴會,和樂安定的集市,是那人才濟濟的“貞觀盛世”嗎?征伐盜賊自有那驍勇善戰的秦叔寶,國事民生自有那“房謀杜斷”,唐太宗樂得垂拱而治,繡口一吐,便是一個盛唐。適當的位置,成就了那名垂青史的戰將、謀臣與君王。 青山綠水,衣袂翩翩,是那詩酒為伴的李太白嗎?“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杯酒之間,便留下滿紙華章。在朝為官,卻不諳官場的黑暗。即便鬱鬱不得誌,猶令高力士磨墨脫靴。不羈的詩仙,怎能忍受朝堂上的傾軋與黑暗?倒騎青牛,寄情山水,清風為伴,明月為友,找到自己的位置,詩仙才成為真正的詩仙。
每朵花都有其獨特的色彩,每顆星都有自己的燦爛,每縷清風都會送來涼爽,每滴甘
露都會滋潤稻田,正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價值,都有自己的社會奉獻。但能否找準適合自己的位置,才是關鍵。且不說班超投筆從戎,適當改變位置而換來更大的貢獻,更不說陶潛歸隱田園,適當變換角度而留下不朽的詩篇,現在這個高速運轉的地球,需要你充分的價值展現,睜開你理性的雙眼,向前看,看到時代的呼喚;向後看,看到社會的企盼。邁開腿,還等什麼?且去尋找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生命的閃光! 不是每條河都彙入大海,但它可以澆灌農田;不是每朵花都養在溫室,但它可以裝點山間;不是每個人都站在風口浪尖,但,位置對了,請盡情奉獻! 向前看,向後看,農民的笑容和領袖的臉——同樣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