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正在流失的親情1
引言:世界上存在的感情有三種:親情,愛情,友情。友情可以放棄,愛情可以選擇,而親情卻是你一輩子也不能選擇和放棄的感情。
正在流失的親情
世界上存在的感情有三種:親情,愛情,友情。友情可以放棄,愛情可以選擇,而親情卻是你一輩子也不能選擇和放棄的感情。
當我們在友情和愛情之間忙的不能轉身的時候我們卻忘卻了親情,當我們陶醉在愛情的甜蜜和友情之間時我們容易忽略了親情,然後隻有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親情才體現出了它不同於其他感情的一麵。
還沒放假的時候我弟弟妹妹正在高考的階段,我也很為他擔心,但是也不過是偶爾發短信問問情況,有好幾次他給我發短信我都因為忙於一些事情而草草回答,敷衍了事,現在他高考完了,我也回到了家,可是我們見麵的時候卻少的可憐,有好幾次我們一大家子人在一切吃飯的時候我們才能見麵,但是坐下來之後卻相對無語,我們之間居然了解甚少,少到我們坐在一起都無話可說,沒有話題,我才發現我們之間似乎已經好久沒有過交流了,多麼尷尬的情形啊!我開始感到深深的恐懼,對我們之間這種無言感到恐懼。
看到和他一屆的妹妹和他聊的那麼開心,我的心開始劇烈的疼痛,我和我的弟弟妹妹究竟怎麼了,我們從小一起長大,而當我們長大之後卻又顯的那麼陌生,我們之間究竟怎麼了?我在電腦前思考了好久,是不是我錯了,可是我錯在哪裏?
或許我跟他們交流的太少,或許無論什麼感情,友情和愛情都是靠時間來培養,難道親
情就可以例外嗎?不是,也許親情也是需要我們花費一些時間去交流和處理的,沒有時間的蓄積就不會有深厚的感情。現在麵對我的弟弟妹妹,麵對我們之間的無語我有的不僅是恐懼,更是一種遺憾和愧疚,我對他們了解太少了,從小過慣了公主般被寵愛的生活,從來沒有想過去為別人著想,從來沒有想過去試著了解別人,以自我為中心,我做為姐姐,做的真的很失敗,有的時候我懷疑我是不是姐姐,為什麼我的弟弟妹妹比我更懂的關心和體貼,很多時候我還需要他們來給我關懷和照顧,也許我真的該思考了! 孩子的自信源自父母的信任與支持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三分鍾都座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現最差;惟有對他,老師表現出不屑。
然而她還是告訴她的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鍾,現在能坐三分鍾了。其他同學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隻有寶寶進步了。” 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讓她喂。 兒子上小學了。 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第40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淚。 然而,當她回到家裏,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並不是個笨孩子,隻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
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一下子舒展開來。 她甚至發現,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像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時,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 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總是被點到。 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聽到。
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她發現兒子在等她。
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隻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了。
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時,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
她有一種預感,她兒子被清華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給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考取這所學校。 她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突然轉身跑到自己的房間裏大哭起來。 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 可是,這個世界上隻有你最能欣賞我..” 一句鼓勵的話可改變一個人的觀念與行為!
甚至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一句負麵的話可刺傷一個人的心靈與身體! 甚至毀滅一個人的未來!
一個大學生眼中的校園同性戀
在大學校園中,沒有人把誰是同性戀或是異性戀掛在嘴邊。假如一群朋友聚會時看見兩個男生摟在一起親吻,或者一個男生坐在另一個男生腿上,我的感覺就像看到一個女孩子坐在她男朋友腿上一樣,不會引起特別的注意。”新疆師範大學大三男生常坤說。 “他們也和我們一樣,學習、生活、談情說愛。我們不可能見到每一個異性都產生感情,他們也不可能見到每一個同性就這樣。”常坤口中的“他們”指的是同性戀大學生,“我們”則指包括常坤自己在內的異性戀大學生。 22歲的常坤是新疆雪蓮花艾滋病教研項目的協調人。2005年,為了推進“新疆同誌活動組項目”,常坤開始通過網絡大量接觸“同誌”,至今已與近70名同性戀者有過交流,其中有不少是大學生。 在他接觸到的同性戀大學生中,有的人會在朋友圈子裏公開自己的性取向,甚至站出來建設同性戀網站,組織以同性戀為主題的誌願工作;有的則隻願意化名之後在網上以同性戀身份活動,而現實生活中,沒有人知道他(她)的實際性取向;有的人甚至一直不明白或是不肯承認自己是同性戀,徘徊在對同性的愛慕和跟一個異性結婚的未來之間。 常坤說,很多同性戀者還都是在隱藏自我的狀態下,這樣選擇主要是由於社會壓力較大和自我認同不足。常坤在網上接觸到的同性戀大學生,不少會對這個話題采取回避的態度,不願深談。 在對校園異性戀的調查中,常坤也發現有的人對同性戀的了解限於“道聽途說”,結果就以訛傳訛,不解者有之,批判者有之,認為“和我無關”者更是大有人在。 2005年,常坤在北京參加了一次愛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舉辦的暑期夏令營。他戲稱這個夏令營是“北京同性戀異性戀大學生聯誼會”。半個月的時間裏,一群大學生,有同性戀也有異性戀,一起討論誌願工作,同桌吃飯,同屋就寢,最後一晚玩遊戲到淩晨。臨別的時候,大家都依依不舍。 “這個群體是一種人類發展的正常現象,可是現今卻人為地產生了許多錯誤認識和評判。我認為,作為一個積極生活的人,他們在沒有妨害他人和社會進步發展的前提下,有選擇自己所喜歡所向往的生活的一切權利。”在自己的博客上,常坤如此寫道。
一個女大學生的追悔
愛情,是一種感覺,它來了,你和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婚姻,是一種契約關係,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遇到的合適的人,這完全靠緣分;性,是女人的最後一道防線。對待自己的“第一次”應該慎重,應該留給你的丈夫。 齊瞳,本市某大學四年級女生,在同學眼裏特立獨行的時髦女生,在得知本報正在采訪這個選題後,勇敢地站到我們麵前,用她在校期間的四段情感經曆,講述自己對性與愛的理解。 初戀:瘋狂得令人後怕 記:初戀的印象還深嗎? 齊瞳:太深了,現在想起那一段,覺得自己簡直是瘋了。(大
方地笑,直搖頭)他是我的高中同學,其實那時也隻是借本書,一起順路回家而已。可上了大學,大家都有體會,似乎一夜之間,身上少了約束。大一時班幹部每天都會從郵箱裏捧回一大疊信,然後在上課前把有信人的名單公布在黑板上,當時我們都有點傻傻的虛榮心,暗地裏常常會攀比,仿佛誰的信多、誰的電話多,就能證明誰更有人緣,尤其是異性。所以,
A就順理成章地成了我公開的“遠方的戀人”,原本朦朧的感覺也就突然因為相隔兩地而被無限誇大、瘋狂滋長起來,就這樣突然有一天,我一人懷揣著160元(剛夠買一張單程火車票),坐上了去廈門的火車。記:不上課了?齊瞳:我是我們寢室最勇敢的女孩,大一那年,在大家都還沒談戀愛的時候,就有了這個舉動,所以室友當然全力支持。整一個星期,所有的課,不點名的就混,抽點名的她們輪流替我頂,有次很滑稽,老師連點我們寢室好幾個女生,因為第一個冒充了我,所以第二個隻能冒充第一個,依次類推,老師不知道,但底下同學都笑傻了。記: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出遠門的情景嗎?齊瞳:瘋了,當時真是瘋了,一個人坐了26小時的硬席卻一刻都沒合眼,耳朵裏,一路回放著我們兩個最愛的《青春無悔》,莫名其妙地被自己感動得熱淚盈眶。 更有意思的是,當時有無數曾經看過的電影情節在腦海裏回放,是它們鼓勵著我一步一步實施著我的浪漫行動———直到走下廈門的站台才打電話告訴他“我來了”;我們在黃昏、在陌生的城市街道上相擁而吻;他帶我去學校附近的小旅館,我們相望、親吻、沐浴.. 似乎什麼都順理成章,其實,那中間的每一道步驟都是我們兩個的第一次,新鮮、刺激、生疏,但是因陌生而產生的害怕卻被不知從哪來的巨大勇氣壓倒,就這樣,我們在一起了。記:你覺得你愛他嗎?齊瞳:嗬嗬,一樣東西,隻有當你得不到的時候,才覺它完美。我對A的感情就是這樣。其實現在回想起來,與其說當時我在愛他,倒不如說我是愛上了“愛情”,我根本就是在被自己的感覺感動,後來當我發現他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樣時,自然就提出了分手。A問了我千萬次“為什麼”,我始終沒有回答他,其實到現在,我自己都沒有找到答案。 二戀: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傷害 記:就這樣結束了? 齊瞳:是啊,那段愛不真實,所以來得洶湧澎湃,去得也立竿見影,和他分手不久後,我收到了一個中學裏的男孩的來信。那是我有生以來收到的最沉重的一份信,整整28張信紙,他細細描述了6年來對我的感情,那樣的情景讓我聯想起《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記得他在信中的一句話———“不論你愛不愛我,請相信,我始終是最愛你的人。”我是個跟著感覺走的人,因為那封信,我做了他的女朋友。 坦率地說,我很迷戀B的身體,他高高瘦瘦,皮膚黑得特別有味道。我那時經常去他學校,他們那兒(寢室)出入很方便,有時晚了,我就幹脆住下,(不好意思地笑笑),他的寢室裏還住著另一個男生,可因為我們晚上在一起,隻能把他擠到隔壁寢室。我很喜歡B,直到有一天發現自己懷孕了。記:有其他人知道嗎?齊瞳:隻有寢室裏的小姐妹知道,他陪我去醫院打胎,我記得當時遇到個中年女大夫,她人特別好,給我做完手術後自己還掏出300元關照我多買點吃的,她甚至還掉了眼淚,說你們這些小孩子,動了那麼大的手術,也不敢讓家人知道,還要上課,多麼傷身體。記:打完胎立刻就回學校上課了?齊瞳:是的,星期三下午他陪我一起去的醫院,他站在門外,我在裏麵,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我們的孩子..(眼圈紅了,好不容易冷靜了下來) 那天下午正好沒課,回來後我不吃不喝整整睡了一天,第二天上午體育課考“800米”,想來想去還是沒請假。那天我覺得身體狀況還好,也沒有理由不參加考試,何況,我喜歡跑步,她能讓我暫時忘記煩惱。 我一直很想去醫院,感謝那位連名字都沒記下的女大夫,還有我的同學,她們都待我很好,幾個人輪流回家讓媽媽熬雞湯帶回學校。可失掉了孩子的痛我無法忘記,這種痛苦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以至於後來我一看到他就難受,我無數次地嚐試解脫,卻無能為力。 所以,在失去孩子不久,我離開了他。 我現在想,如果當初不是因為這次意外,我應該是會嫁給他的.. 三戀:一刹那間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