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請還給我們一片藍天1
引言:女孩意外的走進了一片楓葉林,片片楓葉讓她癡迷。她頓思,‘如果能永遠呆在這兒,度過美麗的人生,那該有多美好啊!’可這時,一場大雨撲滅了女孩還未成熟的夢。大雨瓢潑而下,可美麗的楓林卻沒有一處避雨之地。女孩輕輕的歎了口氣,離開了夢想中的楓林。從此,她再也沒有回來過這片曾讓她如此心動的楓林。
曾經的夢
女孩意外的走進了一片楓葉林,片片楓葉讓她癡迷。她頓思,‘如果能永遠呆在這兒,度過美麗的人生,那該有多美好啊!’可這時,一場大雨撲滅了女孩還未成熟的夢。大雨瓢潑而下,可美麗的楓林卻沒有一處避雨之地。女孩輕輕的歎了口氣,離開了夢想中的楓林。從此,她再也沒有回來過這片曾讓她如此心動的楓林。
幾十年過去了,女孩早已成為白鬢滿銀的老人。一個秋日,她與老伴相伴來到湖邊散
步。一片楓葉飄到了她的腳邊。她慢慢地拾起飄落的楓葉,微微的笑了..老伴奇怪了,問她,“為何笑?”她說:“曾經,我夢到自己闖入了一片美麗的楓葉林,那兒讓我癡醉。夢醒後,我慶幸自己得襖了美麗奇遇的楓葉回憶。”說著說著,一陣風把她手上的楓葉吹走了。她輕輕的搖搖頭,“不屬於我的永遠都會溜走,不過擁有過,又何必在乎那結果呢?” 注:這篇文章藏著蘊意,一個夢!寫了夢中的美麗,但夢與現實仍然存在著遙遠的距離,希望沉醉與夢中的人們,夢醒後,不要失望,不要歎氣,擁有過美麗,又何需其他?
讓生命閃光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公交車司機心髒病發作了。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分鍾裏,他做了三件事:把車慢慢停到路邊;打開車門讓乘客們下車;關閉車的發動機。之後,他便一睡不醒了。 一絲感動掠過心頭,畫出一道優美的虹,照亮了我整個心靈。那是生命的品格在閃光。 讓自己的生命去燃燒、去發光吧。她照亮了別人,也溫暖了自己。她賜予自己以高尚;贈予他人以感動;留予世界以文明。她是梅,於世間冷暖中傲然獨立;她是燭,於世態炎涼中溫暖人心;她是菊,微笑著麵對“無邊落木蕭蕭下”,享受著“此花開後更無花”。在那亞曆山大燈塔上閃爍著的不是熒火,而是生命之光哪!熒火隻能指引正確的航向,而生命之光可以指引正確的人生坐標。 古希臘一位哲學家說過:“要愛別人。”那位司機若不是深愛著身邊的人,怎能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為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著想?愛之偉大亦在於此罷。愛兮,暴君仁也;愛兮,愚人知也;愛兮,匹夫王也。讓世界因愛發光,愛,正是生命之光。 愛在哪裏?一句問候、一聲叮嚀,甚至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處處都透露著愛,彌散在空氣中,層層將你包裹起來,保護著你,讓你盡可能地不受傷害。愛就像你身上的一盞明燈,使你在無邊的暗夜中不至於跌倒、碰壁。慈母手中線哪,一針一針縫的是愛;仁父肩上擔哪,一步一步走的是愛。愛是最無私、最感人的奉獻。是這世上最華麗、最濃厚、最鏗鏘的一首樂章。 所以,讓自己的生命去盡情地放射愛的光輝吧。 今夜未央,愛不再彷徨!
心的回歸
諸葛孔明曰:“非寧靜無以致遠。” 現在應該可算作是夜深人靜之時了。回想就此過去的一天,居然發現滿腦子都是些吵雜的人。斷斷續續的畫麵輪轉中,隻有吵雜依舊。心不靜啊!
也許是受曾國藩《治心經》的影響,我開始向往心靈平靜的生活,並且厭惡一些很世俗的東西,對它們不屑一顧。或許我可以自比為周敦頤或者劉禹錫,但我不想,因為我不
是他們。我是一個生活在21世紀的新新人類, 隻是我很向往那種生活態度罷了。 僅此而已。 可惜的是,如陶潛般的古代隱士,可以找個深山老林去“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而我不可以。鋼鐵澆鑄的城市仿佛囚籠般掩在我心頭,看似留給了我一條出路,但無論我怎樣努力,都無法逃脫。正如新一說的那樣:“我有不能離開的理由。” 於是我開始掙紮,像一隻籠中鳥,不停地撲楞著翅膀,直至遍體鱗傷。然後,麻木地、沉痛地、無奈地,睡去。 可是,麻木並不等同於寧靜。在可悲的矛盾之下,我和我所向往的生活越離越遠。我無力阻止什麼,所以隻好繼續麻木下去。麻木,真是人類最悲哀的情感了。它意味著被同化,失去生命的激情。如同一具玩偶。 更可悲的是,即使我們成了玩偶了,我們也無從得知在線的那一頭操縱著我們的,究竟是什麼。它如此朦朧,像是暗夜中一點昏黃的燈。那也許是一個信念,告訴我們——要活下去。 是的,無論你是麻木亦或充滿激情,首先都必須活下去。不同的是麻木的人最終隻能沉淪。 但這些都不是寧靜。 寧靜是一種豁達、一種睿智。就像一座燈塔,在黑暗中為你指明方向;又似仙樂,在紛雜中使你的心沉靜。冷靜地思考問題,沉著地麵對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才是寧靜的生活態度。 倘真有一天,我有此境界。我想我便無法再在這塵世生存下去了。因為那時的我將是如此“另類“,仿佛我本不屬於這個時代一般,堙沒在一片喧囂之中。 不管怎麼說,這是一個由吵雜統治的世界。即使偶有寧靜豁達的人出現,也不過是滄海一隅罷了。可笑的是,其實許多許多人都向往寧靜的生活,到頭來卻發現——做不到。心靈的航船已在空曠中漂泊了太久太久。驀然回首,不要說“那人“,就連”燈火闌珊處“也早已消失在了人生的航線上,隻剩一片潺潺的漿聲。 失去燈塔的航船,難免觸礁沉沒。於是人們拚命地睡去,想在夢境中“眾裏尋她千百度“。卻發現.. 這個世上有太多迷失的人、麻木的人。他們或在等待、或在追尋,為的隻是從那鋼鐵的叢林中,得到心靈的回歸。
一隻沒有自由的獅子
我作為一個高貴的獅子,是因為我比別的動物更加凶猛;作為一個高傲的獅子,是因為我比別的動物對於人類更有反抗力,威脅性。因為人類是地球的統治者,當他們捕捉別的動物時,它們都會束手就擒,而我們卻會反抗人類。
我一出生時,父母隻對我說了一句話便被貪婪的人類抓走了。那句話就是:“兒子,
你要好好地活下去,要小心一種叫人類的生物。”那時我不明白為什麼父母對我說這句話,但我還是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如今我終於明白父母當時說的這句話。因為比起人類,我們捕殺動物並不算殘忍;人類以追殺動物為快樂,當無情的子彈落在任何動身上,都會結束它的生命。 今天,我像以往那樣在草原裏尋找我的獵物,不過我今天十分不幸運。因為今天一天我都沒遇到獵物,我十分饑餓,我多麼渴望能有一塊肉掉到我的麵前。老天對我真好,我麵前有一塊血淋淋的肉,我迫不及待地跑過去。突然麵前的草地陷了下去,我和草地一起陷下去。“啊!謝天謝地,這並不深。”我用力向上跳。哎?怎麼跳不過去?不行,我一定要出去,要不是我一定會餓死在這裏。”我繼續跳,但都沒有成功。很快,我因極度饑餓和極度疲憊倒在地上。 我隱隱約約看到兩個用兩隻腳走路得很高大的動物。他們說:“就一個?算了,把他賣去馬戲團吧..”我又一次倒在地上. 等我再次醒來時,已經在一個巨大的鐵欄裏,我用鋒利的爪子瘋狂地抓鐵欄,用鋒利的牙齒咬,可是都沒有用。我已意思到自己失去了自由,永遠都要關在這裏。這時有個人走來,打開了鐵欄。我以為是放我出去,誰知他卻有繩子綁住我,把我拖到一個巨大的帳篷裏。裏麵有一個人拿著鞭子,還有很多像樓梯樣的道具。 那個拿著的鞭子的人看著我,指了指對麵的樓梯。我不明白什麼意思,還是站在原處。那個人拿鞭抽我,不斷把我逼到那個地方,我沒辦法,隻能上去。他滿意的點了點頭,有指了指幫邊的圈,然後把鞭甩了甩。出於害怕挨打,我隻好跳了過去。沒想到那個人竟然向我扔了一大塊肉,我狼吞虎咽的吃起來。我開始喜歡這裏,因為可以不勞而獲得到食物。他有重複這些動作,我有重複做,有可以吃肉了。很快一天結束了,我有回到那個鐵欄裏。 晚上睡覺時,也不知道為什麼總也睡不著,是缺什麼呢?是缺草原上和諧的風嗎?草原上綠色的草嗎?還是鳥兒們的歌聲,昆蟲的演唱嗎?我不禁回到那自由自在的草地上,天是那麼的藍,地是那麼的綠。不知道什麼時候,眼眶裏湧出了幾滴淚水。 我每天過著這樣的日子,除了訓練,吃肉,睡覺就什麼也不能做。我開始討厭這樣不勞而獲的日子了,但我卻永遠也不能出去。我甚至想趁訓練時逃跑。 一年後,我實在不行了,訓練時我趁那個人休息時,悄悄溜了出去。但最後還是被抓了回來,而且還被狠狠地打了一頓,我的右腳差一點就瘸了。我不敢在逃跑,不過那草原上的自由我還是很懷戀。一想起草原就想逃跑,去尋找自由。不過又想到人類的殘忍,我十分憂鬱。眼看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好我永遠也跨不出這個鐵欄,得到真正的自由,即便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