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取士·泰勒也是一個豁達大度的人。他讓批評的雨水流下他的脖子,而為這件事情大笑一番——而且當眾如此。有一段時間,他在每個禮拜天下午到紐約愛樂交響樂團舉行的空中音樂會休息時間,發表音樂方麵的評論。有一個女人寫信給他,說他是“騙子。叛徒。毒蛇和白癡”。泰勒先生在他那本叫做《人與音樂》的書裏說:“我猜她隻喜歡聽音樂,不喜歡聽講話。”在第二個禮拜的廣播節目泰勒先生把這封信宣讀給好幾百萬的聽眾——幾天後,他又接到這位太太寫來的另外一封信,“表達她絲毫沒有改變她的意見。”泰勒先生說,“她仍然認為,我是一個騙子、叛徒、毒蛇和白癡。”我們實在不能不佩服用這種態度來接受批評的人。我們佩服他的沉著,以及他對自己的堅定信念。
管理是一種客觀職能,它取決於任務,也取決於文化條件,從屬於一定社會的價值觀念和生產習慣。
——[美]德魯克查爾斯·舒偉伯對普林斯頓大學學生發表演講的時候表示,他所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在一個在他鋼鐵廠裏做事的老德國人教給他的。老德國人跟其他的一些工人為戰事問題發生了爭執,被那些人丟到河裏。“當他走到我的辦公室時,”舒偉們先生說,“滿身都是泥和水。我問他對那些把他丟進河裏的人怎麼說?他回答說:‘我隻是笑一笑。’”
舒偉伯先生說,後來他就把這個老德國人的話當做他的座右銘:“隻笑一笑。”
所以說,當你成為不公正批評的受害者時,這個座右銘尤其管用。別人罵你的時候,你可以回罵他。可是對那些“隻笑一笑”的人,你最多能對他作出多大的攻擊呢?林肯要不是學會了對那些罵他的話置之不理,恐怕美國也不會出現他這樣的一位偉人。他寫下的如何處理對他批評的方法,對我們將有極大的啟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麥克阿瑟將軍曾經把這個抄下來,掛在他總部的寫字台後麵牆上。而丘吉爾也把這段話的原文鑲了框子,掛在他書房的牆上。這段話是這樣的:“如果我隻是試著要去讀——更不用說去回答所有對我的攻擊,這片店不如關上門,去做別的生意。我盡我所知的最好辦法去做——也盡我的所能去做,而我打算一直這樣把事情做完。如果結果證明我是對的,那麼即使花十倍的力來說我是對的。也沒有什麼用。”
最後,卡耐基還是認為:“盡你最大的可能去做,然後把你的破傘收起來,免得讓批評你的雨水順著你的脖子後麵流下去。”
人的一生中要經過無數次的選擇。但重要的選擇往往能決定人的一生。
工作,將深深影響你的一生;它可能造就你,也可能毀滅你。
如果你的年齡是十八以下,那麼你可能即將作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兩項決定——這兩項決定將深深地改變你的一生;這兩項決定對你的幸福、你的收入、你的健康,可能有深遠的影響;
卡耐基是這樣認為的:
第一,你將如何謀生?你將做一名農夫、郵差、化學家、森林管理員、速記員、獸醫、大學教授,或是其他什麼樣的職業。
第二,你將選擇誰做你孩子的父親或母親?
這兩項大決定,關係到人一生的命運。卡耐基說:“每位小男孩在選擇如何度過一個假期時,都是賭徒。他必須以他的日子作賭法。”
那麼,我們該如何更好地選擇呢?首先,如果可能的,試著去找尋你所喜歡的工作。有一次我請教大衛·古裏奇(輪製造商古奇公司的董事長),成功的第一要點是什麼,他回答說:“喜愛你的工作。”他說:“如果你喜歡你所從事的工作,那麼,你往往能夠超水平發揮。”
我們的地位向上升,我們的責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責任愈重。權利的擴大使責任加重。
——[法]雨果我們不妨看看愛迪生的所作所為。這位未曾進過學校的送報童,竟然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
愛迪生幾乎每天在他的實驗室裏辛苦工作十八小時,很少走出那裏。但他絲毫不以為苦。“我一生中從未做過一天工作,”他宣稱,“我每天都很快樂。”
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
由此,卡耐基得出結論:“每個從事他所無限熱愛的工作的人,都可以成功。”
但你對於想從事哪種工作尚沒有一點兒概念,往往會影響你的一生。艾得娜·卡兒夫人曾為杜邦公司雇用過數千名員工,現在是美國家庭產品公司的工業關係副總經理,她說:“我認為,世界上最大悲劇就是,有那麼多的年輕人從來沒有發現真正想做些什麼。我想,一個人若隻從他的工作中獲得薪水,而其他一無所得,那他將是可悲的。”卡兒夫人說,甚至有一些大學畢業生跑到她那兒說:“我得到達茅斯大學的學士學位,你公司裏有沒有適合我的職位?”他們甚至不曉得自己能夠做些什麼,也不知道希望做些什麼。因此,難怪有那麼多人在開始時野心勃勃,充滿玫瑰般的美夢,但到了四十多歲以後,卻一事無成,痛苦沮喪,甚至會走上死亡的邊緣。事實上,選擇正確的工作,甚至對你的健康也十分重要。瓊斯霍金斯醫院的雷蒙大夫配合幾家保險公司作了一項調查,研究使人長壽的因素,他把“正確的工作”排在第一位。正好符合了蘇格蘭哲學家喀萊爾的名言:“祝福那些找到他們心愛工作的人,他們能夠幸福的生活。”
卡耐基曾和柯哥尼石油公司的經理保羅·波恩頓探討過這方麵的問題。他在過去二十年當中,至少接見了七萬五千名求職者,並出版過一本名為《獲得工作的六個方法》的書。卡耐基問他:“今日的年輕人求職時,所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他們不知道他們想幹什麼,”他說,“這真是叫人萬分驚駭,一個人花在選購一件穿幾年就會破損的衣服上的心思,竟遠比選擇一件關係將來命運的工作要多得多——而他將來的全部幸福和安寧都建築在這件工作上。”
明白了這個問題,我們該如何去做呢?卡耐基認為,你可以利用一項叫做“職業指導”的新行業。它也許可以幫助你。也許將會損害你——全賴你所找的那位鋪導員的能力和個性而定。這個新行業距離完美的境界還十分遙遠,甚至連起步也談不上,但其前程甚為美好。你如何利用這項新科學呢?你可以在你住處附近找出這類機構,然後接受職業測驗,這樣,你就能更深一步地去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的能力和愛好。
這類機構能夠幫助你找到多條路徑,但下決定的還是你。記住,這些輔導員並非絕對可靠。他們之間經常無法彼此同意。這種情況下,也許會影響到你的一生。例如,一個職業輔導員曾經建議卡耐基的一位學生作一位作家,隻不過因為她的詞彙很廣。真是讓人不可思議!事情並不那樣簡單,好作品是將你的思想和感情傳達給你的讀者——要想達到這個目的,不僅需要豐富的詞彙,更需要思想、經驗、說服力和熱情。建議這位有豐富詞彙的女孩子當作家的這位職業的輔導員,實際上隻完成了一件事:他把一位極佳的速記員和一位優秀的作家之間畫了等號。
卡耐基想說明的一點是,職業指導專家——即使是我和你,也並非絕對可靠。你也許該多找幾個輔導員,然後憑普通常識判斷他們的意見是否可靠。
卡耐基總愛說一些令人擔心的話。但如果你了解,多數人的憂慮、悔恨和沮喪,都是因為不重視工作而引起的,你就不會覺得奇怪了。關於這種情形,你可以問問你的父親、鄰居,或是你的老板。智慧家約翰·史都家·米勒宣稱,工人能不能適應工作,是“社會最大的損失之一”。是的,世界上最不快樂的,也就是憎恨自己沒有一個很好的“用武之地”。
由機智和經驗合成的掌握尺度的能力是一個管理者的主要才能之一。
——[法]亨利·法約爾我們所說的在陸軍“崩潰”的那種人,他們就是被分派到錯誤單位的人!他們是那些在普通任務中精神崩潰的人。威廉·孟寧吉博士,是我們當代最偉大的精神病專家之一,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主持陸軍精神病治療部門,他說:“我們在軍中發現挑選和安置的重要性,就是說要使適當的人去從事一項適當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使人相信他所做的工作是一項堅巨的任務。當一個人沒有興趣時,他會覺得他是安排在一個錯誤的職位上,他便覺得不受欣賞和重視,他會相信他的才能被埋沒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發現,他若沒有患上精神病,也會經常發脾氣的。”
的確,為了同一個原因,一個人也會在工商企業中“精神崩潰”,如果他輕視他的工作和事業,他就很難能做出什麼成績。
我們拿菲爾·強森的情況來說。菲爾·強森的父親開了一家洗衣店,他把兒子叫到店中工作,希望他將來能接受這家洗衣店。菲爾對這項工作一點興趣也沒有,所以懶懶散散的,提不起精神,隻做些分內的工作,其他工作不聞不問。一有空,他就溜掉了。他父親十分傷心,認為養了一個沒有野心而不求上進的兒子,使他覺得自己後繼無人了。
沒過多長時間菲爾告訴他父親,他希望做個機械工人——到一家機械廠工作。一切又從頭開始?這位老人十分驚訝。不過,他還是答應了兒子的請求。他穿上油膩的粗布工作服工作,他從事比洗衣店更為辛苦的工作,工作的時間更長。但他每天幹的都很有勁。他選修工程學課程,研究引擎,裝置機械。而當他在一九四四年去世時,已是波音飛機公司的總裁,並且製造出“空中飛行堡壘”轟炸機,幫助盟國軍贏得了世界大戰。如果他當年留在洗衣店不走。他和洗衣店——尤其是在他父親死後——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恐怕他不會有出頭之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