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四季的感動7
我是女生
我羨慕別人那一頭烏黑濃密的頭發,但我更喜歡自己黃黃的少少的短發,因為偶然爸爸說:聰明的腦袋不長毛。因為媽媽說:短發不用浪費洗發水。因為我喜歡無拘無束的清爽感覺。 我羨慕別人那一雙明亮有神的大眼睛,但我更喜歡自己小小的單眼皮的眼睛,因為爸爸說:大眼無光。因為媽媽說:小眼迷人。因為我喜歡自自然然的美麗。 我羨慕別人悅耳動聽的歌喉,但我更喜歡自己會跑調的歌聲,因為爸爸說:聰明人又在作新曲子了,因為媽媽說:多麼有味道的歌聲啊。因為我認為快樂是做人的根本。 我羨慕別人小鳥依人般溫婉寧靜的性格,但我更喜歡自己大大咧咧,毫不在乎的形象,因為爸爸說:灑脫、獨立的個性可以適應社會。因為媽媽說:我的女兒並不比男孩差。因為我覺香本性無法改變,矯揉造作反而讓人惡心。 我羨慕別人“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但我更喜歡和爸爸頂著太陽在足球場追著一個足球而瘋狂,因為爸爸說:生命在於運動。因為媽媽說:充足的父愛可以教育孩子。因為我覺得和最親近的人追逐幸福是最愜意的事。 也許在別人眼裏我一無是處,但是我的個性讓我樂觀、向上;也許在許多方麵我都不如別人,但是我絕不自卑,快樂與年輕就是我最大的資本。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每一天,都會有一個纖細的身影出現在教室裏,都會把一片歡笑灑在講台上,作為這個班的班主任,您總是那樣一個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而又像孩子一樣充滿活力與燦爛的好老師。
每一節英語課,都讓您講得有聲有色,你不僅是我們的師長,還是我們的好朋友,
和我們零距離的溝通、嬉笑。 她,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課堂上,她以詼諧幽默的口吻,帶動起班級的氣氛,同學們都充滿了學習的興致,十分的活躍。一整堂課下來,誰也不覺得累,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課堂上的歡樂氣氛中。當下課鈴聲響起時,同學們都會很奇怪的說著:“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呀!”“這節課太短了!”誰都不想下課了,仍想在那快樂的課堂上。 課下,她便成了我們的好朋友。她希望我們有好的成績,便和我們鬧著玩,在一屆臨近大考的班會上,她帶著燦爛的微笑走上了講台,很認真地說:“同學們,又一次大考臨近了,雖然我們班的成績一直不錯,但我認為大家會有更好的成績,所以希望同學們認真地對待這次考試,考好了,我要帶著大家出去玩,“耶!”同學們高興地叫喊起來。“但是,要是考不好..”老師麵帶神秘的微笑停了停,“殺無赦!”不知是哪個調皮鬼接的話。“對!”老師點頭笑了。“啊?!老師這麼壞!”“是呀,好殘忍!”哈哈哈..瞧,這就是她——作為我們的大朋友的作風。 她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歡樂、很多的鼓勵和很多的收獲,她是那樣出色的教師,那樣知心的大朋友。在學習上她扮演著兩種角色,一是那神聖的教師,二是我們知心的大朋友;她以教師的身份扮演著我們的朋友。 她是那樣的和藹可親;她是那樣的平易近人;她是那樣的幽默,她真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同齡人倪芸
倪芸,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紮著一條馬尾辮,麵色黝黑,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平凡的小姑娘,今天,沈老師把她請來做我班的小嘉賓,與我們進行了麵對麵的交流,於是,她的不凡便顯山露水了。 開始,麵對一個陌生同學,教室裏鴉雀無聲,同學們都不知道從哪問起。過了一會兒,周思敏勇敢地站了起來,一石激起千層浪,接著,同學們也自信地站了起來,接二連三地問了問題。 倪芸是個對待學習,態度認真的小女孩。一有不清楚的地方,就會主動去問同學或老師,如果他們的回答並不確切,她就去網上查詢資料,直到弄懂為止。 聽音樂,看書是她的愛好,最讓她自豪的是,她鋼琴通過了十級。但是沒有付出,怎麼會有回報,在三年級時,還有一個小故事呢!那時她不喜歡彈鋼琴,幹脆就不彈了,媽媽就用大膠帶把鋼琴的鍵,一層一層地封住,見鋼琴隻能看,不能用,她心裏很痛苦,最後,她一邊哭一邊把膠帶掀掉。從此以後,她天天練,終於有了成功的那一天。 倪芸的故事感動了我們,我們沉默了,我們不急,倪芸倒急起來:“你們可以問我的為人怎麼樣啊!”於是就自問自答起來:我的人為嘛!愛打抱不平,如果有男生欺負女生,我就忍不住拔刀相助,也就是比較衝動吧!” 倪芸,她不再是我想象中的那麼普通的女孩,她是一個會學習,愛看書,能說會道,有女俠風度的小才女。
可能憑我的一支筆是到不盡,說不完的,我建議你去接近她,她就是吳江愛德雙語實驗小學六(1)班的一位同學。
我敬愛的老師
當告別六年的小學生活,步入初中學習生涯時,我懷著忐忑的心走進新教室,隻見講桌前站著一位年輕的女教師,她烏黑的頭發自然的垂在肩上,微高的鼻梁下,是薄薄的嘴唇,苗條的身段,配上白色的襯衣及黑色的褲子,顯得格外精神,當她用溫和的目光看著我,微笑著用悅耳的聲音問我:“你叫什麼名字?軍訓時,你是不是就在我們班?”我的心一下子平靜了下來...... 她是小學啟蒙老師以後我遇見的又一個溫和、善良的老師。 她的口才很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如同廣播員一樣悅耳動聽,她思路清晰,妙語不斷。每當聽她講課,我都會被她磁性般的聲音吸引著,直到下課鈴響起...... 於是,我學到最多的是講標準一點的普通話。所以後來,我知道骨髓中的“髓”念做“suǐ”而不是“suí”,“發酵”不念“xiào”而念“jiào”...... 這個細節其實體現了一個老師的教學態度。 她的教學方法很奇特。 其他老師給學生抄寶貴的筆記,給學生分析詩、詞、古文,告訴他們哪裏好哪裏不好,告訴他們哪裏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接近考試,再給學生做一大片一大片的模擬考卷。她可不這樣,上課時候,她的筆記很少但很精細,並且讓我們寫在書上,以便複習。她隻需要我們理解不需要我們強硬地記憶。如果有誰死命地抄筆記,她反倒不高興。 她常常教育我們,惜時如金,使我們會利用分散的時間,比如:無論在路上行走,還是等班車的時候,無論是睡覺前的幾分鍾,還是刷牙時,都可以背幾個英語單詞...... 她的鼓勵教育法很得人心。 她喜歡聽學生即興演講,喜歡他們自由地發揮,並隨時鼓勵他們。她不會像某些老師一樣在學生講話過程中肆意地打斷。無論學生說的如何,她總會安靜地聽下去,微笑,點頭。直到學生說完,她還要問問:說完了嗎?然後,她認真地做點評。以她的水準,我們那些不入流的齷齪“演講”,絕達不到她的要求,可她總是大度地微笑著讚美...... 為了鼓勵我們踴躍回答問題,她的話總是鼓勵多批評少。對於一些說起話來支支吾吾的學生,她總安慰:“第一次是這樣的,以後會慢慢好起來的。隻要有一次成功,就會漸漸進步的!” 於是,我們膽子越來越大...... 她繼承了中華女性的謙虛,是個溫柔平和的老師。很少見她發脾氣。我們常想,像這樣一個溫柔的老師發起火來是什麼樣? 班上有個特別厭學的男生。她屢次耐心教育,那個男生也多次保證,以後一定好好學,但卻是口是心非,不見行動,成績反到下降了。她真的生氣了,極其激動地抓起桌上的書,狠狠地甩向那個男生,她的臉紅到了耳根...... 全班都嚇住了。氣氛窒息。我的心跳加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