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向古代帝王學手段1
光武帝劉秀:忍得弑兄之仇
故事回放
劉秀,即光武帝。公元25年建立東漢,曆史上出現的“光武中興”就是他統治時期。
先說西漢末年,王莽篡位,貪婪無度,統治秩序極其混亂,人民苦不堪言。當時,劉秀及其兄長劉寅奉朝廷之命率領綠林、赤眉兩支起義軍適時打起反王旗幟,積極響應朝廷號召,以圖將來大業。但起義軍內部不和,經常為權勢而爭鬥不已。劉秀之兄劉寅是最早起兵反抗王莽的,威名遠揚,眾心擁戴。特別是昆陽大捷後,劉寅、劉秀兄弟更是聲名大震,這自然遭到當朝皇帝——更始皇帝劉玄的猜忌。公元23年,綠林軍內部為爭權奪勢,設計謀害了劉寅和其得力大將劉稷。劉秀得知後,雖然說悲痛萬分,可他卻不能流一滴淚,因為他還要走好下半局“棋”,消除更始皇帝對自己的猜疑。
一天,更始皇帝劉玄正擬好聖旨,準備召劉秀回來。突然得知劉秀不召而至,便想乘機借劉寅之罪,然後名正言順地治劉秀的罪。更始皇帝劉玄瞪著一雙挑剔的眼睛,看劉秀如何行事。
隻見劉秀單身進殿,行三拜九叩大禮,伏地道:“陛下,微臣未能追隨陛下左右,失之督察臣兄劉寅,致使劉寅大逆不道,冒犯了陛下,臣以為劉寅罪該斬首。微臣的將軍之職,乃是陛下封賞,願竭盡全力,以效忠陛下,並以補兄長之過。”
劉秀的這一招,令包括劉玄在內的所有人都麵麵相覷,他們根本沒想到劉秀會伏地謝罪,並深深自責。劉玄隻好支吾其辭地說道:“念在同族情分上,你就替你兄長收了屍吧!”
“謝陛下!”劉秀謝恩退出大殿。來到劉寅的大司徒府,劉秀見侄兒和嫂子潘氏哭得淚人似的,他的心裏也猶如刀割,但他見有兵丁雜人在場,不僅不哭泣,而且也不按照禮數去劉寅的靈前痛哭一場,隻是麵若冰霜,冷冷地說道:“劉寅冒犯聖顏,既已被誅,就不必過分悲傷了。當今皇上皇恩浩蕩,並不連帶他人,這就該知足了。我未得皇命,不能離開,劉氏塚墓在春陵,誰願扶柩歸葬?”
劉寅的家人本指望劉秀回來之後,能為劉寅討個公道,不成想劉秀竟是這個態度,一家人頓時寒了心。劉寅的妻子潘氏,更是萬萬沒想到一向與劉寅交好的三弟一下子變得這樣無情,當即拉下臉來,命人套車,裝上棺木,即刻離開了大司徒府。眾人不肯再與劉秀說一句話,劉秀一個人回了宮廷。
劉秀的這一“韜晦”手段,雖然暫時保住的性命,但劉玄始終對他不相信,不僅不加封他的昆陽之功,而且再也不提讓劉秀重回軍營去帶兵。劉秀知道劉玄對自己仍不放心,便繼續慎行韜晦手段。於是,劉秀整日就在自己的府內,起居飲食,一如即往,臉上沒有絲毫不滿的情緒。甚至為了繼續麻痹劉玄,以顯示自己碌碌無為,劉秀特意請劉玄賜婚,假裝沉湎於女色之中。
這樣,劉秀終於騙過了當時已被擁立為帝的劉玄和諸多參與謀殺其哥哥的將領的眼睛,保住性命並漸漸取得他們的信任。劉玄及親信見劉秀婚後整天閉門不出,與妻子纏綿,覺得此人意誌已經消沉了。便想再利用沒有“野心”又具備治軍天才的劉秀出征,為自己打天下。就這樣,劉秀再次被封為破虜大將軍、武信侯,派他去河北巡視州郡。按說,在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掉劉寅之後,劉玄應該不管三七二十一將劉秀一起殺掉,但劉玄手段的修煉畢竟欠火候,關鍵時刻心“狠”不下來,從而為自己埋下了後來的殺身大禍。
劉秀趁此良機在河北境內積極發展自己的勢力,並將河北定為自己的立足之地。更始三年(公元25年)初春,劉秀勢力已成,便公開與劉玄決裂。同年6月,劉秀登基,是為光武帝,建國號漢,史稱東漢。此後,劉秀率軍一舉進攻,殺了劉玄,自己當上了東漢的開國皇帝,這才有了封建治世上的“光武中興”。
手段點撥:
喪兄之痛不可謂不大,但劉秀卻能忍此大悲痛,強裝笑顏,不露絲毫痕跡。假使他當時發一時之怒,非但不能為慘死的兄長報仇,反而白白搭上自己的一條性命。隻有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才是上上之策。據史書記載,當時的劉秀隻有32歲,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可他竟然能把手段練到如此高度,相對於其先祖劉邦來說,真可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