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血糖的日常護理調血糖2
足部保健運動
幹洗腿:用雙手先緊抱一側的大腿根,稍用力從大腿自上而下按摩一直到腳踝,後再從腳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部。用同樣方法按摩另一條腿,以促進血脈流暢。
甩腿:一手扶牆或者扶樹,先向前甩動小腿,腳尖向上向前抬起,然後向後甩動,腳麵繃直,腿也伸直,兩腿輪換甩動,每次甩80~100次,以提高肌肉力量,促進血液循環。
揉腿肚:以兩手掌緊挾小腿肚旋轉揉動,每側20~30次,兩腿交換6次,以疏通血脈增加腿部肌肉的力量。
扭膝:兩腳平行靠攏,屈膝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順時針揉動數十次,然後再換另一方向揉動,可治療下肢無力、膝關節痛及疏通血脈。
扳腳趾:端坐,兩腿伸直、低頭,身體向前彎,以兩手扳腳趾20~30次,可鍛煉腰腿.增強腳步力量,防止腳部無力。
搓腳:將兩手掌搓熱,然後用兩手掌搓腳心各100次,可防止足部酸痛、乏力、麻木,促進腳部血液循環。
蹬腿:入睡前平躺在床上,雙手緊抱後腦勺,由緩到急地進行蹬腿運動,每次3分鍾,然後換另一條腿,反複8次,可使腿部血液流暢。
揉紙球:在一個大盆內放入兩張廢紙,單足踩入盆內,用單足將紙揉成一個紙球,然後換紙,再用另一隻腳重複揉搓。此方法不僅適用於糖尿病患者,也非常適合運動能力較差者,可提高足部各關節的靈活性,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
糖尿病患者應慎重燙腳
很多人有燙腳的習慣,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燙腳,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應特別慎重。當人體的皮膚遇到較高溫度的熱水,局部的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血液會把熱量帶走,使局部不致受到傷害。足部皮膚感受到高溫時也會迅速避開,以避免長時間的接觸熱水,而糖尿病患者這種功能已大大下降。據有關數據顯示,每年因燙傷引發糖尿病患者發生足壞的占一定的比例,給糖尿病患者帶來巨大痛苦和損失。不僅僅是糖尿病患者需謹慎燙腳,老年動脈硬化患者的足部同樣存在上述情況,所以也應謹慎燙腳。
糖尿病患者不可忽視“香港腳”
“香港腳”,又稱“腳氣”,是夏秋季節常發的疾病,主要表現為腳趾縫間發癢難忍,起水泡,皮膚破潰。此病對於正常人來說,隻是一個小病,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卻是不容忽視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染上此病,易誘發肢端壞疽。由於血管病變導致腳部的血液供應減少,抵抗力低下,易引起感染。稍有不慎即可發生潰瘍、壞死而帶來嚴重後果,嚴重者將導致截肢而終生殘疾。
從耳垢可知察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耳部耵聹腺及皮脂腺分泌旺盛,形成耳垢較多,且與糖尿病的嚴重程度成正比。糖尿病患者的耳垢中葡萄糖含量多在0.1微克以上,而健康人的耳垢中不含葡萄糖或含量甚微。因此,凡感耳癢且耳垢異常增多者,應考慮是否患有糖尿病,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以便早期診斷與治療。
注意肢體缺血的早期症狀
糖尿病患者易出現肢體潰爛壞死而導致災難性後果,但如早期治療多可避免,因此要定期到血管科去檢查肢體供血情況以便發現早期的肢體缺血。此外,更應注意肢體缺血的早期症狀,如肢體發涼怕冷、麻木、行走後酸困無力或疼痛、皮膚顏色的改變等,出現其中一個症狀就要及時到血管科就診。千萬不要坐失良機,造成終生遺憾。
防治糖尿病,生活細節最重要
糖尿病患者每天應做什麼
(1)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嚴格遵守製定的健康飲食計劃,每天定時定量進餐。
(2)注意口腔衛生,每天堅持刷牙兩次。
(3)每天堅持定時服用降糖藥物,不要漏服。
(4)每天監測血糖並做好記錄,如果連續幾天血糖太高或太低應去醫院進行檢查。
(5)每天用溫水洗腳,並仔細檢查雙腳有無紅腫和破潰現象。
(6)選擇適宜自己的運動,每天堅持運動,時間約為30分鍾左右。
(7)要有規律地生活,戒煙、戒酒,去掉一切不良嗜好。
四個3分鍾,健康不打折
搓手3分鍾
先是兩手手心互相搓,直到手心感到微熱,再將手背互相搓,最後手指交叉,相互揉搓。因為人雙手上的穴位密集,經常揉搓這些穴位,可對其所相對應的內髒起到保健作用。
彎腰3分鍾
在起床後或臨睡前,雙腳站立與肩同寬,而後逐漸低頭彎腰,雙手觸地,1秒鍾1次,1分鍾30次。剛開始可以少彎幾次,逐步增加。這項運動可以增加腦血管的抗壓力,對於困擾很多人的偏頭疼,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冷水浴3分鍾
用冷水擦洗全身,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剛擦時會覺得很冷,但5分鍾以後就會發熱,感到很舒服。長期堅持,可以預防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
仰臥呼吸3分鍾
全身放鬆仰臥在床上,吸足一口氣,使肚子鼓足,然後慢慢呼出。如此反複數次。這個動作可以運動全身內髒,使血管神經得到緩和而有節奏的運動。既有利於消食化痰,也有利於安穩睡眠。
糖尿病患者怎樣預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葡萄糖利用率下降,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導致多係統損傷,這些是糖尿病易發生感染的基礎。為了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引起的感染,必須及時、有效地控製血糖,糾正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在積極有效地對原發病進行康複治療的基礎上,要保持皮膚的清潔,定期洗澡,防止皮膚感染。注意手足保護,有了外傷及時處理。注意會陰部衛生,防止泌尿統感染。有膽石症者,應及時處理,防治膽道感染。定期檢查肺部,防止肺炎症的發生。注意飲食衛生,不吃不潔和腐敗變質食物,預防腸道感染。
生活細節TIPS:熬夜當心熬出糖尿病
現代社會是一個快節奏的社會,人們常常會為了工作加班加點。很多熬夜族發現,如此緊張地工作,不但沒有累瘦,反而“越緊張越胖”。對於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來說,如果不保持正常的體重,則會增加患糖尿病的幾率。精神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的人是肥胖的高危人群,因為精神緊張引起內分泌失調,脂肪重新分布,同時,還會導致便秘,進多出少。而生活緊張、事務繁忙,會大幅度增加腦力勞動的時間,不斷地減少體力勞動,從而減少了脂肪消耗的機會,這樣體重自然會隨之增加。一般在三個月至半年左右,這種內分泌的失調就會表現出來,因此,對於那些長期通霄達旦地熬夜一族,一定要時時給精神放個“假”。此外,為了控製體重,還需養成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讓身體處於一個規律的狀態中,這樣才能使你遠離糖尿病的危險。
血糖不穩,最好不要蒸桑拿
蒸桑拿可起到活血通絡的效果,但對於血糖不穩定的糖尿病患者來說,蒸桑拿的這些好處反倒變成了危險。因為桑拿房裏溫度高,導致血管舒張,容易出汗,甚至可能造成脫水,引起糖尿病人的血糖變化。而注射了胰島素的糖尿病人,如果蒸桑拿,會使胰島素吸收加快,出現低血糖反應。另外,蒸桑拿的浴室通風不好,浴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一些不適反應,如浴後頭痛、惡心、心慌等,就是我們常說的“暈浴”。
失眠越重,血糖越高
糖尿病人常合並失眠,而這往往又沒有引起患者足夠重視,導致血糖越來越難控,出現失眠越重血糖越高的尷尬。能引起糖尿病人失眠的原因很多,由於血糖高,口渴飲水多,夜間小便次數多,影響夜間睡眠質量;病史長,年齡大的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腎小管功能減退,可能導致夜尿增多;前列腺肥大的老年男性夜尿多;有的患者睡前喜歡喝咖啡、茶等飲品,導致精神興奮,晚上失眠;老年瘙癢症或糖尿病皮膚病變引起瘙癢等等多種因素都能導致糖尿病人失眠。心理負擔過重、憂慮、心煩亦可導致失眠。另外,失眠也會引起糖尿病人情緒波動,間接加重血糖的難控。糖尿病需要終生服藥,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精神負擔,極易引起情緒波動,加上失眠帶來的焦慮、煩躁等,更容易導致血糖升高。找到失眠的原因,並給予恰當的治療,血糖往往迅速下降,降糖藥物劑量和種類也會隨之減少。很多失眠的糖尿病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失眠好了,睡得香了,血糖也控製好了,這對患者來說可謂“一舉兩得”。
生活細節TIPS:吸煙對糖尿病的危險
吸煙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危害極大,因為煙中含有煙堿刺激患者血糖升高,而且對血管神經危害很大,故對有心血管並發症的患者能加重病情,引起心動過速,血壓上升,血液黏滯,組織缺氧等症狀。吸煙者發生血管病變的危險性是非吸煙者的兩倍。糖尿病患者發生血管病變,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心血管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危險性本來就已經高於非糖尿病者,吸煙將導致這些糖尿病並發症加快出現或者進一步加重。吸煙還會破壞肺組織中的一些天然防護係統,使得肺髒清除廢物的能力下降,這樣可以使糖尿病患者易發生感冒、流感、支氣管炎,以及其他呼吸道感染。
糖尿病患者染發要慎重
對染發的危險就像對待吸煙一樣,滿不在乎的大有人在。不過,糖尿病患者特別是伴有各種並發症的患者,對染發劑中的有毒物質的解毒功能下降,可能更敏感,更易受到損害。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心髒病者應慎重對待染發,患有哮喘等過敏性疾病、瘡癤、皮膚潰瘍、血液病及腫瘤病人不應染發。永久性染發時,會引起毛囊的萎縮,頭發由粗變細,最後脫落。染發次數越多,損傷也越嚴重。染發導致的過敏比較常見,其症狀為頭皮癢、紅腫、皮疹、水皰,甚至波及整個麵部及全身。個別人用後甚至立即出現過敏性休克,如不能及時獲得救治,將會危及生命。染發可誘發白血病,經常染發的人群發生乳腺癌、皮膚癌、膀胱癌、淋巴瘤以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的幾率也會增加。
對付糖尿病不要怕麻煩
早發現,早治療
當發現自己出現“三多一少”現象征兆時,應馬上去醫院內分泌科做進一步檢查,看空腹、餐後血糖和尿糖是否正常。
好心態恰似良藥
經過醫院檢查確診患上糖尿病後,不要驚慌失措,要有一副從容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好心態如同一味良藥,因為愉快是比吃藥還重要的治病要則之一。隻要控製好血糖,糖尿病人也可以頤養天年、長命百歲的。
按醫囑服藥
聽醫生的話,按時、定量吃藥。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隻要調理得及時、恰當,科學用藥和堅持適當的鍛煉,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
食定量,科學膳食
糖尿病人最怕餓,但又不能吃得太飽。這就需要科學地選擇膳食,以粗糧青菜為主,用小碗盛飯,吃完馬上離桌,決不留戀桌上的美味。在三餐間加少量水果和堅果以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但要多樣少量化。
及時測血糖
注意檢測血糖,隨時調劑飲食。平時,你可以在家裏用血糖儀自測血糖,為保準確,每半年去醫院測一次,發現血糖不正常,要找出原因,調劑飲食和用藥,保證血糖的穩定。
運動是最好的醫生
飯後一小時可進行適當運動,這樣,能抑製餐後血糖高峰在短時間內逐漸降下來,在多種運動方式中,散步最為適合好。既不需要器材和場地,強度、速度也可自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