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調理常見疾病的藥膳與食療1
調理感冒的藥膳與食療
(1)雙花飲
【原料】金銀花15克,蜂蜜50克,大青葉10克
【製作】將金銀花,大青葉放入鍋內,加水煮沸,3分鍾後將藥液潷出,放進蜂蜜,攪拌和勻,即可飲用。
【食法】頻頻當茶飲。發熱重、服1劑不退者,1日內可連飲2劑以上。
【功效】清熱解毒,解表退燒。外感風熱、發熱重、咽喉紅腫者。
(2)藿香粥
【原料】藿 春15克,粳 米 50克
【製作】①藿香若用鮮者,宜用30克,先煎取藿香汁;若濕重,可加入蒼術10克同煎,取藥汁。②將粳米煮粥,待粥成時,加入藥汁,再煮沸即可。
【食法】一般供夏季暑濕天午餐或晚餐當飯食。
【功效】芳香化濕,開胃止嘔。
【適應症】濕邪外侵肌膚、內困脾胃所出現的頭重身重痛、昏悶不適、胸脘痞脹、嘔吐泄瀉、食欲不振、精神困乏等症。
(3)紫蘇粥
【原料】粳米50克,紫蘇葉、白糖各適量。
【製作】用粳米煮粥,紫蘇葉煎湯調入即成。
【食法】食用時可加入少量白糖。
【功效】解表健胃。
(4)牛蒡粥
【原料】粳米30~50克,牛蒡根30克。
【製作】粳米煮粥,再將牛蒡根煎湯兌粥內。
【食法】溫、冷食均可。
【功效】疏散風熱。
(5)蔥豉黃酒湯
【原料】豆豉15克,蔥須30克,黃酒50毫升。
【製作】豆豉加水1小碗,煎煮10分鍾,再加洗淨的蔥須,繼續煎煮5分鍾,然後加黃酒,出鍋。
【食法】趁熱服。
【功效】解表和中。
(6)香薷飲
【原料】香薷10克,厚樸5克,白扁豆5克,砂糖少許。
【製作】香薷、厚樸剪碎,白扁豆炒黃搗碎,放入保溫杯中。
【食法】以沸水衝泡,代茶頻飲。
【功效】解表清熱。
【禁忌】感冒患者的飲食中可多供給清淡食品,忌食油膩、粘滯、酸腥食物。
調理支氣管炎的藥膳與食療
(1) 牛膽黑豆
【原料】黑豆250克,橘紅末 80克,牛膽1克。
【製作】將黑豆、橘紅末放入牛膽內,拌勻,放在陰幹處,陰幹即成。
【食法】每次服製黑豆7粒,早、晚分服。
【功效】清熱消炎,化痰止咳。急、慢性支氣管炎。
(2)絲瓜糖漿
【原料】絲瓜藤90~240克。
【製作】取絲瓜藤,切碎浸泡後,煮1小時以上,濾過藥渣,加水再煎,將兩次煎液合並,濃縮至100~150毫升,加糖適量。
【食法】每次服50~100毫升,日服2~3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解毒。慢性支氣管炎。
(3)蘇子粳米粥
【原料】蘇子10克,粳米50~100克,紅糖適量。
【製作】將蘇子搗成泥,與洗淨的粳米、紅糖同入砂鍋內,加水煮至粥稠即成。
【食法】每日早晚溫熱服,3~5日為1療程。
【功效】降氣消痰,止咳平喘,養胃潤腸。
【適就症】適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所致的痰多氣逆而咳喘,胸悶諸症。還可用於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等症。
【禁忌】氣虛下陷,大便稀薄的病人忌食。
(4)清蒸茄子
【原料】茄瓜500克,生薑4片,大蒜3個。
【製作】將茄瓜洗淨,切成條狀;生薑洗淨,切片;大蒜去衣,拍爛。把茄瓜拌入薑、蒜、醬油、生油、鹽、糖,放入大碟中,武火隔水蒸熟即可。
【食法】隨量食用。
【功效】清熱化痰。
【適應症】急性支氣管炎屬痰熱者,症見咳嗽,痰多,色黃而稠,咯吐困難,胸膈不利,微熱口渴,大便不利,舌苔黃,脈數。
(5)絲瓜炒魚片
【原料】鯇魚肉120克,絲瓜500克,生薑3片。
【製作】將絲瓜去棱,洗淨,切片;鯇魚肉洗淨,切片,用薑、鹽等醃製。起油鍋,下絲瓜炒熟,調味,下魚片略炒至剛熟即可。
【食法】隨量食用。
【功效】清熱解暑,化痰止咳。
(6)秋梨白藕茶
【原料】秋梨1個,白藕250克,白糖20克。
【製作】將秋梨洗淨,去皮、核,白藕洗淨去節,共切碎搗爛絞取其汁,加入白糖調勻。
【食法】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生津潤燥,止咳化痰。適用於風熱咳嗽。
(7)黑芝麻薑糖汁
【原料】黑芝麻250克,白蜜120克,生薑120克,冰糖120克。
【製作】先將黑芝麻炒熟,攤冷,生薑搗爛取汁,去渣;白蜜蒸熟,冰糖搗碎蒸後,與白蜜混合調勻。再將芝麻與生薑汁拌後,再炒,攤冷。再拌白蜜冰糖,裝瓶收貯。
【食法】每日早晚各服1匙。
【功效】補腎納氣,止咳平喘。
【適就症】慢性氣管炎以喘咳為主者。
(8)大蒜炒肉
【原料】大蒜頭10個,豬瘦肉90克。
【製作】將大蒜切成薄片,豬瘦肉切片,按炒菜常規,炒熟即成。
【食法】佐餐吃用,每日1~2次。
【功效】解毒殺菌,祛痰止咳。
【適就症】慢性氣管炎咳嗽。
(9)海蜇拌白蘿絲
【原料】陳海蜇皮120克,白蘿卜60克,冰糖少許。
【製作】先將海蜇洗去鹽味,白蘿卜切成細絲;兩者混合,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取汁,餘下之海蜇、蘿卜絲,拌入冰糖。
【食法】佐餐日飲汁2次。
【功效】祛痰止咳。
【適就症】慢性支氣管炎。
調理高血壓的藥膳與食療
(1)海帶決明湯
【原料】海帶30克,草決明15克
【製作】將海帶洗淨鹽,浸泡2小時,連湯放入沙鍋,再加草決明,煎1小時以上,飲湯,海帶可吃。
【食法】血壓不太高者,1日1劑,病重者,可1日2劑。
【功效】清熱明目,降脂降壓,高血壓。
(2)百合玉竹粥
【原料】百合20克,玉竹20克,粳米100克。
【製作】把百合洗淨,撕成瓣狀,玉竹切成4厘米長的段,粳米淘洗幹淨。把百合、玉竹放入鍋內,加入粳米和清水1000毫升。把鍋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煮45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當早餐食用。
【功效】滋陰潤燥,生津止渴。適用於心肝失調之冠心病患者食用。
(3)西洋參燉豬心
【原料】西洋參5克,豬心一隻(約250克),三七1克。
【製作】將西洋參及三七放在豬心裏,用棉線紮緊,放到杯子裏加蓋隔水燉,45分鍾後取出杯子,待杯子冷卻到溫熱時再開蓋。
【食法】晚上睡前喝湯,次日晨起後吃豬心適量和參渣。每三天一次。三個月後改為西洋參10克,三七2克,每七天吃一次。
【功效】長期服用對冠心病的控製可有一定好處。
(4)蓮子栗米苡米粥
【原料】用蓮子、苡米各50克,粟米100克。
【製作】煮粥。
【食法】經常服用。
【功效】食療高血壓。苡米甘、淡,微寒。含苡仁油、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和氨基酸等。功能利水滲濕,祛風濕,清熱排膿,健脾止瀉。粟米又叫小米,新小米甘,鹹;陳小米苦,寒。含蛋白質、脂肪、澱粉、鈣、磷、鐵、維生素B、B、粗纖維、尼克酸、胡蘿卜及多種氨基酸等。功能和中益腎、除熱解毒。所含高纖維素能降低血脂水平,對防止動脈硬化有益。
(5)山楂丹參粥
【原料】山楂30克~40克,丹參15克~30克,粳米100克,砂糖適量。
【製作】將山楂、丹參放入砂鍋煎取濃汁,去渣,加入粳米共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白糖,稍煮即可。
【食法】兩餐之間當點心溫熱服食。不宜空腹服。7~10日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行氣,養血散瘀,生新血。適用於冠心病、心絞痛等。
(6)洋蔥湯
【原料】洋蔥湯:大的洋蔥10隻,小的則要用15隻。
【製作】洋蔥洗過之後晾幹,剝除最外邊的細薄皮層,再用剪刀把裏麵的薄皮剪細,放入陶瓷茶壺,加入8份水,用火煮,沸騰後用文火煨,煎至水的顏色如茶,隻剩下一半為止。
【食法】每天代茶喝1~3杯,連續3天服用後可量一下血壓,一般一星期後血壓即能恢複正常。
(7)玉米須粥
【原料】玉米須50克(鮮品100克),大米100克,蜂蜜3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