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提線木偶(3)(2 / 3)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製作人偶和切割天花板。這是非常複雜的工作,但對於他來說,卻樂在其中,這是他最擅長的工作,他全身心投入,完全置身於自己的世界裏,外界的一切變化對他都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這是他這輩子最得意的作品,會哭會笑會發怒的人偶,他做得前所未有的認真。

這才是他做下這起案子的真正目的。

但這也是他最不想要的作品,他們是他製造的惡魔,所以,他讓他們在最後選擇自我毀滅。

他們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上,但為了一個特別的目的,他們必須來。

所有的準備工作大概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然後他撥打了電視台的電話,這是整個計劃的最後一步。

但是警察來得要比他預想的快得多。他感到惶恐,不知所措,他砸壞了電腦,從窗子跳了出去,很多痕跡來不及抹去。

“這就是凶手所做的一切。”鄭岩站在凶手藏身的那間屋子的窗邊,慢慢睜開了眼睛。

“鄭警官沒事吧?”看著鄭岩從一個屋子走到另一個屋子,臉上的神情不斷地變幻,甚至如同親臨現場一般繪聲繪色地描繪出了凶手的行動軌跡,連凶手的情緒和身體的戰栗都沒有放過,黃警官漸漸從不屑轉變為震驚。

“他沒事。”唐賀功搖了搖頭,“這叫共情,一種特殊的犯罪側寫,能描繪出凶手案發時的全部過程,甚至包括心理狀態。”

“那也太神奇了吧?”黃警官有些疑惑地說道,“犯罪現場還原我懂,我們在辦案的時候也經常用到。可鄭警官這種,連嫌疑人的情緒,有些事情根本沒有證據都能還原出來,這個……”

他有些為難地看著唐賀功,這種事情,實在讓人無法相信。

“心理學上有句話,叫人無法超越他的本性去做某件事。”鄭岩接過慕雪遞來的礦泉水,喝了一口,說道,“他在這裏做的事情可能沒有留下痕跡,但他在另一個地方卻留下過痕跡,而這兩個地方又是有關聯的,所以,聯係到一起,不難推斷出他當時的舉動和心理活動。這是很簡單的演繹推理。”他笑了一下,說,“我分析出來的都告訴你們了,現在我們來猜猜凶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誰先來?”

“拋磚引玉這種事情,當然是我來了,反正我老臉一張,不怕丟人。”唐賀功哈哈笑道,“我認為凶手作案是有預謀的。首先他選擇這個地方就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經過周密考慮的,利於潛伏,不易被人發現。其次,在作案前,他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包括準備了全套的作案工具,寫好了控製程序。再次,在目標的選擇上也不是隨意的,而是長期觀察的結果。你說過,他幾乎每天都在觀察這家人,充分掌握了目標的生活習慣,包括什麼時候會喝酒,什麼時候會喝茶,用哪裏的水。”

“那你覺得凶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鄭岩饒有興致地看著唐賀功。

“我覺得他歲數不大,但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唐賀功說,“我們看他選擇的目標,懶散,酗酒,靠政府救助為生,這種人與‘蛀蟲’無異。你剛才說他有愧疚的舉動,選擇這樣的人也應該是為了減輕愧疚心理。但同時也說明,他有一點兒疾惡如仇,但是棱角又有點被磨平,我推測,嫌疑人的年齡應該在四十歲左右,平時很老實,像個老好人。”

“頭兒剛剛說到愧疚,那我就分析一下凶手的心理吧。”杜麗微微一笑,說,“鄭岩剛剛說過,凶手對被害人有祭拜的舉動,這一點代表著愧疚,大家應該沒有異議了。同時,鄭岩也提到了,凶手在作案途中難以掩飾恐懼,中途多次試圖中止,這說明什麼?我認為這說明他殺人是迫不得已,至少在他看來是這樣。這種迫不得已又是從何而來?我覺得,這和他做下這個案子有直接的關係,很有可能是出於某種使命感而非他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