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手部保健與護理1
手部皮膚的保養
一、正確削剪老繭
由於長時間的勞動和對手掌的摩擦,手掌部的老繭,即胼胝也就逐漸形成了,其實,這也是手掌部皮膚對勞動中局部摩擦所形成的一種保護性反應。因此,一般來說,手上長滿了老繭,是有利於勞動的,不必太在意,但如果老繭形成太厚,對觸摸物體則有影響。正確處理辦法是:先將手在溫水中浸泡,使其軟化,然後用清潔快刀片一層層地削剪,一次不宜削得過深,以免損傷健康組織,若有出血,可用75%乙醇消毒後,塗上紅藥水包紮即可。
二、手起皰怎麼辦
平時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勞動鍛煉少,經過一次較強的勞動之後,手上常常起疤,多數是水疤,也可能是血瘡,如果隨便找個針將其刺破,很容易導致感染,萬萬不可這洋做。正確的方法是用75%乙醇將局部消毒一下,再用無菌的注射針頭在水皰基底部將其剌破,待液體流盡,塗以紅藥水幹燥即可。
三、保暖防凍
為了擁有一雙漂亮的手,請保暖防凍,冬季室外活動時可戴上手套,並做搓手。按摩、跑步運動。此外,適量的飲酒也可增快血液循禦寒防凍。《攝生三要》言:“酒能動血,人飲酒則麵赤,手足俱紅,是擾其血而奔馳之也。”膳食中有些佐料如蔥、薑、胡椒粉等做湯,不僅能調味,也可溫中散寒,有一定的禦寒效果,助你保護手。
四、手皮膚皸裂的處理
手部皮膚尤其是掌部角質層較厚,無皮脂腺冬季汗液分泌減少,又缺乏皮脂滋潤。經常接觸泥灰、化肥、農藥、石堿、肥皂等刺激性強、脫脂、吸水的物質,再加上冬天易把肌膚水分抽幹,手部皮膚也最容易出現問題,典型的就是幹燥甚至皸裂。患有手癬、手足多汗症、慢性濕疹、銀屑病等均可促進皸裂的發生、發展。
手皮膚皸裂即指手部皮膚的幹燥和裂開。無論是體力勞動者還是腦力勞動者,這種情況均可發生。若引起疼痛、出血甚至合並感染,則妨礙學習、工作。
為了預防手部皮膚皸裂的發生,應盡量減少勞動中的直接摩擦,最好戴手套,經常用溫水洗手,局部塗搽潤膚油、護膚膏、蛄蜊油或動物油類。用刀片輕巧削去增殖明顯的角質層,再塗上角質剝離劑,並積極治療原有的皮膚病。
手皸裂後不僅疼痛、出血、影響美觀,也妨礙學習、生活。根據病情的輕重可貼用橡皮防裂膏等。常用的藥有:2.5%厚子紅皸膏(血竭2.5克、羊毛脂30克、凡上林70克,10%白及軟膏白及粉10克、凡士林100克),紫草白及膏(紫草250克、白及120克、凡士樸1500克、麻油500克)。0.1%維生素A酸軟膏兩草橡皮膏(甘草、紫草、當歸、白藏等量摻入橡皮膏基質中)等。此外,對嚴重皸裂者可用白及硬外貼。
五、防燥護膚
防止皮膚水分蒸發可用油脂保濕法,即皮膚塗以凡士林一類的礦脂,可以把皮膚密封起來,使皮膚裏的水分不會蒸發掉。為了潤澤皮膚,避免幹燥,洗手時可多用多脂肥皂或中性肥皂,或使用含有鵝胰髒的肥皂,俗稱胰子或黑肥皂,然後用清水將皂跡洗淨,搽些脂類護膚膏以潤澤皮膚。中醫傳統使用香油、蜂蜜、蠟、蛤蜊油之類,在配合活血收斂的中藥如白芷、鬆香等,熬成軟膏外用。冬季每晚用熱水洗臉或洗手足,可以改善手的血液循環,所以冬季用溫熱水冼臉洗手,也是皮膚的一種保健法。
也可以在營養方麵注意,可以試試服用維生素A,維生素E,多吃些糙米、胡蘿卜番茄等,或塗含有維生素E的護手霜,或者直接塗維生素E在手上。
此外,充足的陽光照射,手的幹或摩擦,同樣也可促進汗腺、皮脂腺的分泌,促進手部皮膚的血液循環,增進皮膚代謝,起到潤膚防燥的目的。
六、手部護理小秘方
①滋潤肌膚:首先以抗菌劑噴灑雙手,充分按摩後,以溫水及清潔劑清洗幹淨。每次洗完雙手後,用幹淨毛中擦幹,最後塗上護膚乳液,可補充水分及養分,滋潤保濕你的雙手。
②美白護理:將芳香油滴上數滴在雙手。稍微推勻後,在用塑膠保護套套住(兩手各一),再套上布製手套。您即可坐下來,靜候15~20分鍾,之後用溫和的洗手劑技溫水清冼雙手(塑膠保護套可丟棄)。
③用醋或淘米水等洗手:雙手接觸洗潔精、皂液等堿性物質後,用食用醋水或檸檬水塗沫在手部,可去除殘留在肌膚表麵的堿性物質。點飯時將淘米水貯存好,臨睡前用淘米水浸泡雙手10分鍾左右,再用溫水洗淨、擦幹,塗上護手霜即可。堅持用淘米水洗手,可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④用牛奶或酸奶護手:喝完牛奶或酸奶後,不要馬上把裝奶的瓶子洗掉,一定要記得“廢品”的利用。將瓶子裏剩下的奶抹到手上,約15分鍾後用溫水洗淨雙手,這時你會發現雙手嫩滑無比。
⑤雞蛋護手:雞蛋一隻,去黃取蛋清,加適量的牛奶、蜂蜜調和,均勻敷手,15分鍾左右冼淨雙手,再抹護手霜。每星期1次,可去皺、美白。
七、日常手部護理
①深層清潔:選擇含有蛋白質的磨砂膏混和手部護理乳液,按摩手背和掌部。蛋白質及磨砂粒能幫助漂白及深層潔淨皮膚,去除死皮和促進細胞新陳代謝。如果每星期兩次深層潔淨手部肌膚,效果更好。
②舒緩修護:擦適量護手霜,可滋潤及補充手部肌膚水分。用有舒緩作用的手部修護乳塗抹於手部,注意選擇含有維生素及蛋白質的產品,能幫助促進細胞新陳代謝及迅速改善皮膚彈性,令皮膚柔軟潤澤。
③手部按摩:塗抹油性的滋潤護膚膏於手背上的指節及粗糙位置,可軟化粗糙皮膚及關節,還能充分滋潤手部。然後,再混和一些護手霜及手部按摩油按摩雙手。
④深層護理:塗上手膜後,用保鮮紙、熱毛中或棉手套包裹約10分鍾,透過熱力加強手部肌膚吸收營養物料,有助保護皮下組織及深層滋潤肌膚,令雙手恢複柔滑潤澤。
⑤完美保護:塗抹防皺、潤膚霜,加強潤澤肌膚及鎖緊已經吸收的養分,讓雙手皮膚迅速回複嬌嫩柔滑。另外,每天早晚使用護手霜,效果更佳。
手掌運動與保健
一、運動手掌
有人根據中醫學及藏醫學理論研究出以電阻的高低為依據,在手掌上測出眾多的低電阻點,其中用於保健的點有159處,而且這些點又有一定的分布規律,通過對這些點的刺激就能產生連鎖反應,起到保健效果。
手掌對手掌互擦至發熱,使兩隻手掌中與內髒機能有關的經絡和穴位被刺激,以強化內髒功能;接著,將一手掌放至另一手背上按摩36次,完畢後,對換也做36次,反射性地刺激頭、頸、肩、眼、鼻、背等部位,對治療肩痛、眼疲勞有益。
此外還有一個手掌運動的方法:或站或坐,或躺,法則自然,全身放鬆,平心靜氣。以兩手掌心相對,保持一定距離,若持球狀。凝神掌中,兩掌運球兩極,上下左右緩慢轉動。球體可大可小,兩手的位置也可交換,但需始終保持掌心相對。呼吸自然,閉目養神。每次做5~10分鍾,每天早、晚各1次即可。能達到增補元氣,平衡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健腦益智,延年增壽的效果。
手掌是末梢神經的集中區,手撫摸的觸覺極為靈敏,因此按摩有強化神經係統之功能。手掌對手掌互相快速摩擦30~50次,掌熱後,以右手掌心向左手前臂內側從手指末端向肘部反複推擦50~100次;然後以同樣方法雙手互摩發熱,再向右臂內側反複推摩。早、晚各1次,可改善心肺功能,防治動脈硬化,且效果非常顯著。
二、拍手保健防病
①手足相對應而且經絡相通:即足三陰通手三陰(如足太陰脾經通手少陰心經,足厥陰肝經通手太陰肺經,足少陰腎經通手厥陰心包經,手陽明大腸經通足陽明胃經,手少陽三焦經通足少陽膽經,手太陽小腸經通足太陽膀胱經)。由此看來,拍手不但可使雙足發熱,而且拍手的強烈震動和按摩作用,還能起到疏通經絡、調正氣血、促進循環等功能。
②使用大的力量來拍手,發出的聲音清脆響亮,方法是十指張開,兩手的手掌對手掌,手指對手指用力拍,是“實心掌拍法”,它的優點是:打擊麵完全,刺激量大,治病的效果理想。拍擊的場所最好在空曠之處,也可以戴上手套以減少噪音。飯後需要隔半小時方可施行。
③人體經絡是健康的總開關,拍手是疏通經絡開穴療病的好方法。因為手是全身主要經脈的集中區之一,十二正經的一半在手上,而且治病的經絡要穴五輸穴(井、滎、輸、經、合穴)均在小臂或小腿以下和手指端腳趾端。
④利用手掌上的反射區,不斷地反複震蕩刺激而促使神經中樞做出調節,這樣有利於祛病保健康。如患感冒,拍手拍到汗流浹背即好;心髒功能不佳、心律不齊,拍手二三個月會有改善;手指酸麻或顫抖的拍手一二個月會痊愈;高血壓的拍手血壓會下降:低血壓的拍手血壓會上升;痛風、頭暈、頭痛、過敏性鼻炎通過拍手可逐漸痊愈;便秘的人練拍手功可逐漸改善而趨於正常。
⑤手掌、手背、手指皮下是微細血管的密集處。一手呈握拳狀(不必用力),用各指第二段關節角均勻按壓另一手背(稍用力),每次2~3分鍾,反複多次,可使所有經絡和血管通暢,預防中風。因而拍手的強力按摩,有暢通、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
⑥手掌中心溫度高於體溫0.2~0.8℃。雙手的勞宮穴可隨意念發出強烈的氣能(一般人經過訓練都能做到)並可接收“天地之氣”,因此雙手合十重複拍擊,有調整身心、溝通能量、祛病健身的妙用。
⑦手與心、腦有極密切的關係。手的發展對腦的功能進化有重要作用,所謂十指連心(腦),心(腦)靈手巧。活動手指有增智開慧的效果。拍手是手部全麵的活動和操練,對健身健腦開智有獨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