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優孕才能優生1(1 / 3)

第一章 優孕才能優生1

優生

優生,就是生優,即采取一係列措施保證誕生的下一代是素質優良的。優生是關係到人口質量的大事。在我們控製人口數量的同時,必須提高人口的質量。人口的質量,既要靠後天良好的培養教育,也要靠選優去劣的優生措施來保障。避免和減少癡呆兒、嚴重殘疾兒的出生,減輕因"出生缺陷"給家庭和社會帶來的負擔,對提高人口質量、促進我國現代化、保證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對於有關優生的認識,我國曆代醫家學者早有論述。如2000多年前《列子》就提出:"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用近代科學知識來解釋,即指親代的形體、性格、行為,甚至聲音等特征,都會遺傳給子孫後代。後漢《馮勤傳》中說,馮勤的祖父,因自己矮小,怕孫子像他,故給兒子娶了一個又高又大的媳婦,生下的馮勤也是又高又大。這是古代運用優生學的先驅。

優生學在近一個多世紀發展很快。1883年英國生物學家高爾頓首次在他的《人類天賦的調查》一文中提出"優生學"這一術語,其原意就是"健康的遺傳"和"孕育健康的孩子"。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優生學已經能夠預防和發現遺傳病,並對有缺陷胎兒進行預測和防止出生。試管嬰兒等現代科技的問世,為人類優生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那麼,又怎樣才能達到優生的目標呢?

優生的物質基礎是"精氣"

中醫學認為"精氣"是生命的本原,是先身而生,具有遺傳特性的一種特殊的精微物質。古人認為,人體最初就是由精氣的變化而形成的,如《莊子》說:"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李向《金匱真合論》說:"夫精者,身之本也。"俞嘉合《醫門傳律》又說:"氣聚則形成,氣散則形亡。"古人以唯物論的觀點論述了生命的本源起於物質,即"精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的物質。

精氣形成具有生命的形質體,是通過生殖機能,由父母媾精之精來形成的。即由父體和母體的陰陽二氣相互搏擊、合二而一,而變成初具形質的"精"(即胚胎),在母體胞宮內受母血滋養、發育,再分化成形體各個部分。如《內經》說:"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元代朱震亨《格致餘論》說:"父精母血,因感而合,……陰陽受媾;胎孕乃凝,所藏之處,名日子宮。"父母之精結合,形成胚胎發育的原始物質,這裏的"精",是指稟受於父母的精氣,亦稱為"先天之精"。《內經》又說:"人始出,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發長";"人之始生,以母為基,以父為……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髒已成,神氣合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這些都概括地論述了男女媾精之後,胚胎在母體內生長發育直至成為人的過程。

具有生殖作用的精,中醫學稱之為"先天之精"。父母之精結合是構成新的個體的最基本物質,也是優生的物質基礎。就個體的體質因素而言,雖然"後天"的因素有影響,但主要與先天稟賦有關,即父母的體質因素,通過精子和卵子裏的染色體(主要成分是核酸),遺傳給後代,形成子女體質的個體特性,包括個體外形、容貌、性格、體內外環境的應激能力,以及智力等方麵。因此,優生的物質基礎是"精氣",即稟受於父母的"先天之精"。

有統計說明獨生子和頭生子比較聰明,並認為除了與出生後的教養因素有關外,父母年輕時精氣充盛,是優生的物質基礎。

優生的關鍵在於腎

中醫學認為,腎具有藏精、主生殖的機能。

精氣是優生的物質基礎,而腎對精氣有閉藏作用,這正如《內經靈樞·本神》說的:"腎藏精。"《素問·六節髒象論》說:"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腎對精氣的閉藏作用,使精氣在體內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生理效應,不使精氣無故流失而影響肌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能力。

腎所藏的精氣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稟受於父母的生殖之精,它與生俱來,是構成胚胎發育的原始物質,即是《靈樞·本神》所說的"生之本,謂之精"。後天之精是指出生之後,來源於攝入的飲食物,通過脾胃運化功能而生成的水穀之精氣,滋養髒腑組成以後,有餘部分藏之於腎,即《素問·上古天真論》說的:"腎者主水,受五髒六腑之精而藏之。"先後天之精均藏於腎,從而保持腎中精氣的充足。這就為腎主生長發育、主生殖的機能,提供了物質保證。

再則,腎有主生殖的機能。腎中精氣的主要生理效應是促進肌體的生長、發育和逐步具備生殖能力。《內經》對此作了較詳細的論述。《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二七而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七八,……天癸竭,精少,腎髒衰,形體皆極。"此段論述,指出了在人體的生長、發育及衰老的生理過程中,腎中精氣的盛衰起著關鍵作用。就生殖機能而言,女子二七,男子二八,腎中精氣不斷充盛,產生了一種促進性腺發育而至成熟的物質,即為"天癸",於是女子按期排卵,月經來潮,男子產生精子,性腺的發育漸趨成熟,具備了生殖能力,"陰陽和,故能有子"。清代石壽棠《醫原》說:"山無不草木,人無不生育,女子要經調,男子要精足。"隻有在"天癸"的作用下,才能經調、精足,才能生育。而隨著腎中精氣的衰退,女子七七,男子七八,天癸竭,生殖能力亦隨之下降以至消失,即"形壞而無子"。由此可知,腎具有主生殖的作用。

綜上所述,優生的物質基礎是精氣,而精氣藏於腎,腎又主生殖,故優生的關鍵在於腎。

最佳優生條件

現代科學認為,人類的一切正常性狀或疾病,除意外事故外,都是遺傳、環境或兩者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對精、卵質量產生影響的,也仍然離不開遺傳和環境兩大因素。在研究如何避免出生缺陷、提高下一代人口素質工作中,優質的精子、優質的卵子、優質的受精條件、優質的孕育環境、優質的出生監護是優生應具備的幾個基本條件。而在這眾多的優生條件中,精、卵質量則被認為是確保生出健康聰明的寶寶的最佳優生條件。

優質的精子和優質的卵子的結合,才能形成優質的受精卵,優質的受精卵就是健康聰明的寶寶的生命開始。要想有個健康聰明的寶寶,有些精子與有些卵子是不該結合的。這裏指的是兩類人群:近親血緣的男女或帶有同型致病基因的異性。近親血緣的男女,因為他們可能攜帶有相同的致病基因,當兩個本來單獨存在但不會因此發病的致病基因結合後,便可能在受精卵中配成一對時,就形成了遺傳病。這就是為何要禁止近親結婚的道理。此外,帶同型致病基因的異性也不能結婚,原理與近親婚配者類同,即兩個攜帶相同致病基因男女結合後,便有機會生出一個遺傳病者。

精子、卵子以及受精卵的形成及生長,都應有良好的環境條件。如果外界條件惡劣,如嗜煙酗酒之時、大量接受放射線之時等,傷害了精子或卵子,這時勉強受精,所形成的胎兒便可能出現不測。要想優生,在這些惡劣的外界環境中,一定要禁止性交或實行避孕。優質的孕育環境,還包括男女雙方的健康情況,要求女性在受孕時,男女雙方的健康情況處於最優狀態,不存在有傷害精、卵或受精卵的不利因素。優良的心境也是優質孕育環境的重要方麵之一,因為在性結合時雙方的心情和性欲都處於最高水平時,才會產生優質的精子和優質的卵子的結合,從而形成優質的受精卵,所以,男女在達到性高潮時,雙方的生理反應對於優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此外,受孕時女性在生理方麵也要處於最佳狀態,這就是處在最適懷孕年齡和條件,如果有些女性尚未成熟,也不是懷孕的最佳時機。

在分娩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異常情況,對胎兒及母親均可產生輕重不等的影響,分娩監護就是為了避免由產傷引起的出生缺陷。在分娩時,由於產傷所致,會發生各種出生缺陷,受嚴重影響的胎兒還可導致死亡,所以優質的分娩監護也是達到優生目的的重要條件。

所以,如果能切實地按上述三項措施一一做好,便可能達到優生的目的。再加上出生後的優育和優教,"三優"協同進行,則後代的質量必定會一代比一代強。

遺傳

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或是人類都離不開遺傳因素,在民間有諺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其內涵所在就是遺傳,在自然界的萬物中都是遵循著一定遺傳規律來繁衍後代的,如同類的動物隻能產生同種的後代,並繼承前代的基本特征。牛生小犢,山羊生羔,貓的後代是貓等等,在人類個子高矮,眼睛大小,鼻子高低,甚至連走路姿勢都與父母親有相似之處,這種親代和子代之間以及子代各個體之間存在相同也存在差異現象。遺傳與變異是生物界存在的普遍現象,它們之間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在人類,遺傳性保持著人類本身形態和生理特征的恒定,這樣才使人類世代相繼繁衍。

你想了解遺傳的奧秘嗎,什麼叫遺傳,為什麼會遺傳,遺傳的物質基礎是什麼等等,我們要從細胞與遺傳基因談起。

人體細胞與遺傳基因

人體生命的存在,最基本的單位是細胞,眾多的細胞(約100萬億)組成了人體中各種各樣的組織結構和器官係統,維持著人體正常生理的機能。每個小生命的開始都是由一個細胞進行分裂生長發育為胎兒的。

遺傳基因在哪?是在細胞中的核內,有一種顏色較深的物質,叫做染色體,生物遺傳的密碼信息,就貯在其中。人類染色體共有23對(46條),在染色體上載有所有的遺傳基因。基因是遺傳的基本單位。基因有以下特征:

(1)基因的穩定性,能夠"忠實地"複製自己,沒有這種穩定性,生物的種族就無法延續了。

(2)能夠控製細胞的新陳代謝,這也是維護生命所必需的。

(3)基因也能發生"突變",使生命已進化和發展。

所以說遺傳是有規律的,人類可以利用基因遺傳規律性揚長避短,不利於人類生存的盡量控製遺傳,使中華民族後代越來越優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人類基因素質提高人的素質,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源泉。

什麼是遺傳性疾病

遺傳疾病是指由於遺傳物質改變(如基因的突變或染色體畸變)而造成的疾病。人類已發現約4000種,而且每年新發現的遺傳病約100種以上,也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因素,而且程度不同地代代相傳。

我們已熟悉人類遺傳的奧秘在於細胞核中的基因。基因掌握著遺傳的"大權",它們可以從結構上、形態上、數量上發生改變,也就是如果來自父母的許多信息,通過基因由染色體攜帶傳給下一代。在人的23對染色體上約有5萬對基因,經常由於某種原因出現個異己分子,也是很自然的。可以這麼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程度不同的帶有幾個有缺陷的異常基因,換而言之,我們幾乎人人都可能是一種或幾種的遺傳病基因攜帶者,並不表現出異常症狀,隻是因為在受孕時父母其中一方的某個基因有異常。又被另一方正常情況而取而代之,也就是被正常的基因所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