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包容之難2
拷問靈魂
拷問意誌,拷問良心,拷問你做人的準則,請問:你能堅持多久? ———題記
童真無邪的孩子說:“心靈的選擇是把售貨員阿姨找錯的零錢送回去一樣簡單。”初涉人世的青年說:“心靈的選擇是麵對高官厚祿毫不動心,用鐵一般的意誌。”垂暮之年的老者說:“心靈的選擇是昔日的競爭對手落魄不堪時盡力拉他一把的寬容。” 九月菊選擇在萬物凋零秋風肅殺的季節開放,需要多大的勇氣來裝點這個季節,不與桃李爭豔,不與牡丹比香,為的是不讓這個季節冷落。高尚心靈的選擇。 駱駝不瞻望大海,不遠眺草原,不夢想森林,一心一意劃行在沙漠之海。為了人類行進中的方便,它甘願自己寂寞在茫茫無盡的沙漠而無半句怨言。奉獻心靈的選擇。 那個流傳千年的童話是否記得?母親為了兒子不幸因饑渴而死,用自己的鮮血澆灌結有果實的樹木。當兒子醒來尋找母親,母親已長眠於山崗,而滿山的樹叢也都變成血一樣的紅色,奪目耀眼。哪一個母親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寧肯犧牲自己。慈愛心靈的選擇。 紐約街頭那名潛逃的罪犯麵對手中的人質———一名即將臨盆的孕婦,毅然放下徒(屠)刀,立地成佛。當嬰兒的啼哭聲響在耳邊時,他終於鬆了一口氣:“一個多麼可愛的小生命!”生命的力量震撼每一個人。而那名罪犯的選擇又是多麼明智的舉措。良知未泯心靈的選擇。 獨自從這壁斷崖翻過,那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想使種族不滅,就得犧牲。那群老斑羚的選擇又需要多大的勇氣———做年輕羚羊的墊腳石墜入深不可測的峽穀而粉身碎骨。一場生與死的真正較量。所有的羚羊都是那麼從從容容走向斷崖。大無畏心靈的選擇。 心靈的選擇源於靈魂的拷問。在這個日益商品化、物欲橫流的社會,麵對大街上(的)壞人壞事你出手相助了嗎?麵對弄髒了你的衣服摔倒的小男孩,你出手相扶了嗎?麵對貧困山區那些孤苦伶仃的孩子,你解囊相幫了嗎? “人之初,性本善。”讓你的心靈來選擇,讓你平凡的名字被大家永記,使你心靈的兩片羽翼都光彩奪目。 一次心靈的選擇是一次生命質量的提高,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人生如瓶
“人不是可以注入任何液體的空瓶。”這是俄國文學批評家皮薩列夫的一句名言。細細品味,此話看似波瀾不驚,卻寓意深遠,振聾發聵。 人生就如一隻空瓶,但不可隨意向裏注入任何液體。 如果它裝滿了卑劣和庸俗,絕然裝不進偉大和崇高;一旦被虛偽和凶殘所占據,純真和善良便無法容身;有了自私和冷酷,便失去博愛和熱情.. 當今,我們為自己的房子、票子、位子整日忙忙碌碌;我們的生活一天好過一天,但我們的神經卻依然繃得緊緊的,我們的心情依然非常沉重,沒有一天感到輕鬆,感到歡樂。這是為什麼?這不由得使人想起一則故事。 一個自以為對禪理很精通的和尚,一直沒有開悟,便向一位大師訴說了自己的苦惱。大師對他的講述毫不在意,隻是一個勁兒地為他沏茶。杯子已經滿了,但大師還在不停地倒茶,水從杯子裏流出來,淌到桌子上,淌到求教的和尚身上。大師好像沒有看見,還在不停地為他倒著茶。 “大師,茶水已經滿了,杯子裝不下了。”和尚說。 大師麵無表情地說:“哦,倒空你的杯子,不就能繼續裝了嗎?” 是的,我們的人生之瓶裏,滿裝著欲望和為之奮爭不息的操勞,當然無法容納安寧與祥和;塞滿了無窮無盡的浮躁與煩惱,寧靜與歡愉當然被驅逐得無影無蹤。 一個想獻身於人類公益事業的人,他必將無暇去顧及自己物質上的私利。 兩次諾貝爾獎獲得者居裏夫人和比埃爾·居裏新婚燕爾,搬進了五層樓上的三間小屋。他們的會客室裏,隻擺著一張簡單的餐桌和兩把椅子。
後來,居裏的父親來信對他們說,他準備送給他們一套家具,問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家具。看完信後,居裏若有所思地說:“有了沙發和軟椅,就需要有人去打掃,在這方麵花費時間未免太可惜了。” 居裏對新婚妻子說:“不要沙發可以,我們隻有兩把椅子,再添一把怎麼樣?客人來了可以坐坐。” “要是愛閑談的客人坐下來,又怎麼辦呢?”居裏夫人提出反對意見。 最後他倆決定,不再添置任何家具了。後來,客人來了,看見隻有兩把椅子而沒有他的坐處也隻好快走。正如居裏夫人後來所說:“我在生活中,永遠是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正因為他們遠離人事的侵擾和盛名的渲染,才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攀上了光輝的頂點。 淡泊明誌,寧靜致遠。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就必須潛心學問,心無旁騖,矢誌不渝。 錢鍾書是個“名副其實”的人,他一生隻鍾情於書,博聞強記,學貫中西,辛勤探索,著作等身,飲譽海內外。但他一生深居簡出,甘於寂寞,淡泊名利。他拒絕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重金聘請,並拒領法國政府授予的勳章,拒當《東方之子》。一次英國女王訪問中國,國宴陪客名單上點名請錢鍾書出席,他竟稱病辭掉。事後,有人私下問及此事時,錢鍾書道:“沒有時間,也沒有什麼可說的。”真是大智若愚,大音若稀。 人生之瓶,注入高尚與純粹,人的一生將顯得光明磊落,冰清玉潔。
生命是一次旅行
是發源於深邃海洋的緣故,生命自其誕生之初便給人類帶來疑惑與不解,千百年來的探尋,人們也僅僅揭開了那神秘麵紗的一角。於是麵對著有海洋般深邃與神秘的生命,有人稱之為另一種海洋,這世間的人們便是海洋裏的泅渡者,夢想著到達彼岸的輝煌..卻也有人將生命比作一杯清茶,入口時的苦澀,回味時的甘醇以及數泡後的平淡像極了生命的曆程與感悟..也許對於生命之舟初下海航行不足18年的我而言,生命的確是一個太過沉重和深奧的話題,然而於我,我更認為生命是一次旅行.. 生命是一次旅行。伴著母親的痛苦,生命降臨人世間,伴著許是欣慰,抑或期盼的目光,你踏上了生命的旅程,旅程裏有你未知的痛苦與挫折,也有你從未企盼過的幸福與快樂。這一段生命的旅行因其神秘與不可預見而益顯美麗。誰又能說殘缺的生命與不足不是另一種完整與美麗?完整卻平庸,美妙卻空虛的生命難道不是另一種不足?生命的價值決非這段旅程的長度,而在於你與時間賽跑所創造的價值。"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王勃的才情與智慧,沒有因為他的早逝而蒙上陰影;生命旅程的過早結束,也未曾抹煞裴多菲"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的執著與追求;雪萊那"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希冀與渴望也並未隨著巨星的過早殞落而失去光彩..如果生命是一次旅行,你的才智能讓它熠熠生輝,如果生命是一次旅行,你所留下的印跡才是你生命的價值.. 生命是一次旅行,在漫漫旅途裏跋涉著的人們用自己堅定不移的步伐探尋著生命的真諦,生命的真諦是什麼?千百年來人們也從未停止過探求的腳步,從哈姆雷特"是生存還是死亡"的詠歎到"生命對於每一個人隻有一次"的警醒,直到今日對生命的深入求索,在實踐中,人們證明著生命的真諦.. 一直無法忘記屏幕上出現過孫雯那一張充滿堅韌且毫不動搖表情的臉,那一臉的朗然至今仍留在我的腦海。"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便是她始終不渝的生命真諦,"堅持就是勝利"是她的詮釋..
世界杯賽場上,一場場意誌的較量,一支支尖鋒的對決,又何嚐不是對生命的真諦的最佳詮
釋?在目睹了中國隊那三場不可謂不慘烈的拚殺之後,留在心中的已不再是對男足不爭的憤恨,留下的是對生命的真諦更深切的理解。"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信條在我的腦海裏日漸清晰.. 如果生命是一次旅行,聰慧而機敏的人們啊,請別為旅行的長短而憂傷扼腕,背上你的行囊,帶上你的信仰,用你的才智裝點你的生命之旅,用你的堅持,走完那生命征程..
曾經,我不想長大(高中)
兒時,我好想長大。 在幼兒園,透過圍牆的花格子,瞅見那些大哥哥大姐姐騎著自行車開開心心地一起上學、回家、逛街,心裏特別羨慕,有時還會愣愣地做白日夢,仿佛自己正在他們蹭,大人般 地,好一陣子一個人"臭美",就像扮了一回"過家家"遊戲裏麵的主角一樣。那感覺真是得意極了。 時間過得很快,今天,我終於成為一個"準大人"高中生,終於實現我的"成長"夢了。但是,現實並不是我想象的那樣,並沒有令我如何開心。作業多,功課難,時間緊,製度嚴,考試測試接連不斷,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瑣瑣屑屑,拉拉雜雜,成績不佳,回家挨罵.."慘"到這個份上的我,終於覺醒過來:小孩子就是小孩子,想什麼都是那麼幼稚,長大其實沒勁。 所以,一度我又不想長大。有時候靜坐下來,真想走進時光的長廊,去索回孩提時代的那一份天真和爛漫,尋一份有嬉有笑和無憂無慮。 但是,這種願望不現實。時光不會倒流,年輕的我隻會一天天不斷成長,一天天趨於成熟。於是在問題的另一麵我又有了新的感悟;今天,天真固然離我而去,但我畢竟收獲了成熟;童趣固然不再回來,但我畢竟增長了理性;人生的辛勞固然比兒時多了,但我畢竟因此提高了學識水平和能力。有得必有失,這也是生命的辯證法。 那麼怎麼辦呢?是慨歎"成熟"的代價太大,還是珍惜這一份新的擁有?是留戀往日那段無憂無慮的幼兒園裏的日子,還是把握住今天和將來的光陰?這種思考對人生是頗有意義的。就像四季的景色,春而夏,夏而秋,秋而冬,這是季令更替的必然。如果一個人夏來傷春,冬來悲秋,那麼,他永遠走不出"傷逝歲月"的陰影。但如果一個人能在送走東風之後迅即找到南風習習的溫馨,在拾起一片紅葉的同時為迎接白皚皚的瑞雪而翹首,那麼他的麵前會永遠有一片新天地。人生的命題也是這樣,常常要學會換個角度想。從這一麵想是山重水複,從另一麵想也許是柳暗花明;這一條胡同走不通,當然要從另一條胡同走。在成長的煩惱中剪不斷理還亂,那是由於你為往日的懷想所羈絆;隻有向前看,踏實走,你才有天朗氣清的心境,才有前程似錦的期盼。 有一個小故事是這樣的:媽媽叫女兒上街買半斤醬油,女兒拿了一隻碗去。後來,這碗太小了,還剩一點沒裝完,女兒便把碗翻過來,終於用碗底的燈盞窩把醬油裝完了。回到家,媽媽問:"孩子,醬油在哪兒?"女兒指著碗底說:"在這兒,媽媽。" 事情如果隻到此為止也就罷了,因為縱使失去的再多,總還有剩下的一點。這正如一個人的成長,雖然付出了告別童趣的代價,但總還是迎來了青春的靚麗。可故事並沒有到此為止-- 媽媽說:"半斤醬油就這麼一點點嗎?我的寶貝。""這一邊還有哩。"女兒把碗再一次翻了過來.. 讓我們回到題目上來吧。曾經,我是不想長大,可事實上我已經不可逆轉地長大了,而且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必須自覺不自覺地失去很多珍貴的東西。那麼,現在怎麼辦呢?我想,惟一的選擇應該是這樣的;走出一度困擾我的"成長煩惱",把握今天的自我,迎接明天的成功。 作為一個“大女孩”,我的碗同樣不能——更加不能再一次翻過來。
傾聽生活的答案
當你失意時,你是否會抱怨命運的不公嗎? 當你遇到挫折時,你是否會感慨人生之艱難,停滯不前嗎? 朋友,你不必這樣,換一個角度對待生活,你會發現生活也是如此多彩。生活有如七彩之光,既有鮮活的橙,又有厚重的藍,隻要你坦然麵對,它們一樣會點綴著你精彩的人生。朋友請你不妨聽一聽生活給我們的答案。 當你在黃昏時分,去湖邊走一走,你會發現垂釣者滿麵笑容,背著漁竿,手提空空的魚桶。也許你會驚訝,他們的笑容為何如此燦爛,噢,請你不要驚訝,他們會告訴你,他們是在享受生活,垂釣者之心不在魚而在漁,在這裏他們忘記了世俗的一切紛擾,在這裏他們回歸自然,放逐自我。朋友當你看著夕陽西下,映紅的晚霞照耀著金色的湖水中時,當你望著垂釣者那遠去的背影時,你是否還會抱怨生活的不公呢? “生活是美好的,你要學會發現!”這是垂釣者給我們的生活答案。 朋友,當你在清晨時分,走出戶外,呼吸那不帶任何雜質的空氣,你是否會感覺新的一天是如此美好呢?遠處一位環衛女工在掃地,你是否會鄙夷她呢?不,請你不要鄙夷,她是在奉獻生活,當她看到整潔的大道時,她會會心一笑,她同時也感受到了生活對她的回報。朋友試著將自己從狹小的空間掙脫出來,用自己的身心去感知每一處細小的偉大,你會發現,當你為生活付出了,你會喜悅無比,這種喜悅,是世界上任何東西都無法比擬的。 “生活是美好的,你要學會奉獻!”這是環衛女工給我們的生活答案。 朋友,生活的答案是如此豐富多彩,不要再去抱怨,不要再迷惘,隻要你用心去感知,隻要你用另一種態度對待生活,晴朗陰霾,同樣是一種風景;甘苦酸甜,同樣是一般滋味。請你記住,生活就如撒鹽於燭,迸發出七色的火光。 生活的答案是如此豐富多彩,朋友希望你能在生活中撐起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