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對愛情談條件
美麗愛情故事
寫這些文字時,我已經穿著寬大的工作服,坐在深綠色的工作台前.每天麵對的是產品的質量和數量,公司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仿佛和外麵隔了音。深夜才會想起思念的影子。時間長了,斷斷續續的記憶卻縈繞不去。如何評斷愛情,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答案。隻能讓記憶停留,或者離開大學的第一節英語課,他第一次見到蘇瑩。是一場洪水的爆發,他呆呆的望著台上的女孩,年輕的心第一次變的忐忑不安。他相信那是故事的開始,人生的第一次歡喜,他整節課都在紙上寫著一個名字,蘇瑩。 他在台上坐介紹,他說來到這裏他遇見了生命中最值得遇見的一個人。他用餘光看蘇瑩。蘇瑩含笑問道,未來準備如何生活。他楞了一下,然後說和親愛的人一起去西湖。說完,他有點羞澀,因為蘇瑩說過,希望有一天能和自己心愛的人一起去西湖,見證古老的愛情。 他的英語並不好,那些介紹自己的話,他在底下練習了很久。他希望的女子是能和自己在月夜下,輕撫額發,伏案齊眉的人。而那個身影,從遇見蘇瑩便無法塗改。很多次,他在蘇瑩的宿舍樓下徘徊,想念著窗裏的人在溫暖的燈下,是否會想起思念她的人。 也許是微細牽連的問題,也許是愛好相同的原因。漸漸的,蘇瑩和他熟悉起來。每每下課,他習慣和蘇瑩做一些簡單的交流。從教室到操場,從操場到宿舍樓。十分鍾的路程,卻是他每天的期待。他很少談起感情,有一次蘇瑩問那個他生命中最值得遇見的人是誰,他笑,不說話,隻是看她。蘇瑩頓了頓,低下了頭。他想,那一刻,蘇瑩應該體會到什麼。 晚上,他在日記裏寫了四個字,靠近一點。他望著日記想,是不是有一天幸福來了,這些文字也都會是呢喃情語。沒有人知道他喜歡蘇瑩。他把秘密埋的很深,他不希望任何人滲進他們的故事裏,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 蘇瑩生日的時候,他跑遍了全城,最後在一家離市區很遠的禮品店買到了一個鐲子,鐲子是墨綠色,是蘇瑩喜歡的顏色。那個鐲子花了他兩個月的生活費。離開時,他身上連車費都沒了。他沿著大路,徒步走了一個多小時回到了學校。 那是他第一次去蘇瑩的宿舍,裏麵露著溫和的燈光。他敲門,無人應答。輕輕再敲,門開了,他看到了蜷縮在床角的蘇瑩。他站在那裏,蘇瑩望著他,眼裏帶著淚光。蘇瑩說:他和我分手了,在我二十三歲生日的時候。我聽到的不是祝福。
蘇瑩是有故事的,大學的戀人,畢業出國深造。在她二十三歲生日時,接到了大洋的分手電話。很雷同的小說故事,卻是在生活中。他輕輕的坐到她的床邊,這樣的距離一直在他的夢裏。很近,他能聽見她的呼吸。他穩著情緒,說,蘇瑩,生日快樂。他想這樣的時刻,他不是她的學生,她也不是她的老師。他拉起蘇瑩的手,把那個墨綠色的鐲子帶到蘇瑩的手上。然後,他的眼淚一滴一滴的落了下來。他沒有想到自己是這樣的脆弱,脆弱到不忍看見喜歡
的女子一點難過。 那一晚,他沒有寫日記。他不知道該怎樣寫,蘇瑩的憔悴,他的脆弱,墨綠色的鐲子,冰涼的淚。很多東西,像一個個殘缺的詞語,無法拚湊。後來的情形,他一直都無法記起,隻是一些模糊的片段。蘇瑩瑟瑟發抖的身體,蘇瑩清香的頭發,蘇瑩帶淚的吻。他想那是一場黃梁夢,他想記得,卻無法記起;他想忘記,卻又害怕忘記。 蘇瑩的笑依然,隻是除了他,沒有人知道笑容背後的傷。很多,他想問那晚的事,卻都被蘇瑩打斷。蘇瑩的手腕上並沒有帶他買的鐲子。他在大雨傾盆的夜裏出去喝酒,一個人的寂寞,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他的憂愁,他想思念究竟有多重,他想還要多遠才能和幸福同行。他給蘇瑩發短信,打上去又取消,反複幾次。他終於抱頭大哭。 大醉之後,他想有些東西是不是真的無法得到。他在操場上看見蘇瑩和另一個男子在一起。那個男子是藝術係的老師。他靜靜的站在那裏,眼裏沒有任何風景。蘇瑩和那個男子談笑風生,他看著是一刀一刀的往心裏割。天黑的時候,他坐在操場上,是夏雨滂沱之際。他哭著,臉上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一場雨,從開始到結束,他看到了自己全部的痛苦和悲哀。 他開始逃課,很多時候一個人坐在圖書館,寫字。他習慣坐在靠左窗的位子,那裏讓能讓他看到陽光。他不想在黑暗裏沉淪。他的字,是從骨子裏開始的哀傷,在網上很受歡迎。他一直在一個文學網站上,那是個純淨的網站,吻雪,他寫的愛情故事,一個一個的在上麵綻放。他把所有的傷所有的淚融進了故事裏。他看自己的故事,一直到淚流滿麵。很多人問他為何文字如此傷感,他不語,那是青春愛戀裏的第一個果實,留給他的除了痛苦就是悲傷。 是一個秋日的下午,他知道了蘇瑩的婚訊。他沿著操場走了又走,來來回回。悼念著他和蘇瑩的印記。校園廣播放著陶喆的歌,拉拉拉,天在下雨,拉拉拉,雲在哭泣。是的,雲在哭泣。他的世界走到了末日,愛情就要泯滅。 他忘了該怎樣說服自己的理智。他看著蘇瑩,平靜的說,蘇瑩,你知道的,我愛你。他從來沒有那樣平靜過,仿佛一場溫和的春風吹過。教務室的老師驚呆了,藝術係的那個男老師,用幾近吼叫的聲音喊到,你,你滾出去。 悲傷的時候,他喜歡聽遊鴻明的歌。那個聲線,唱出的是愛情對男人的殘忍。他想是不是應該離開,或者去看一場電影。愛情最後的陪葬,是音樂還是電影。他望了望校園,落葉覆在路邊,一地的蒼涼。 蘇瑩沒有結婚,這是他要的結果。 蘇瑩說,失去愛情時,每個人都要時間療傷。我們不是一條路上的人,即使想要同行,也隻能陌路相望。那些話,他聽得很清楚。最後,他拉著蘇瑩的手,說,蘇瑩,你等我好不好,他沒給你的,我給你;你失去了他,你還有我。我知道,我們能在一起的。 蘇瑩第二天離開了學校,他的世界成了一座空城。蘇瑩去了日本,那個有著櫻花的國度。在地圖上,兩個版塊緊密相連,可是卻隔了山,越了洋。他看著那些日記,仿佛看見最初的日日夜夜。 他與蘇瑩擦肩而過。 我與蘇瑩擦肩而過。 九月,他開始學習彈吉他。失去愛情的日子裏,他越來越習慣一個人。他每天練琴,寂寞的時候,彈到兩手發麻。一個月,他的琴弦斷了兩根。換弦的是個女孩,有著清秀的眉眼。女孩說,彈琴的時候,可以帶上護指。他抬眼,看見碎碎的笑容,像夏天午後的陽光。 再次見到女孩是在學校的迎新晚會上,女孩坐在台上彈唱。是他喜歡的歌,遊鴻明的《五月的雪》。他靜靜的看著台上的女孩,傷感的旋律像一陣風,緩緩的吹到心底。他想原來真的有首歌可以讓你想起往事,不論是前世還是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