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雨夜思緒(1 / 3)

第一章 雨夜思緒

傾聽美麗

喜歡林清玄的文章,最初隻是因為在一張詩歌朗誦碟片上的一句話,每天定時打開VCD聽聽他的文章,於是喜歡上他的美麗的目光,我想找尋這種美麗。——題記 這種美麗很容易找到,在這本碟片裏的許多篇章中都可以聽到,如潺潺流水一般播放著、流淌著。她隱藏在“霧失樓台,月迷津渡”的意境中,她棲身於“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心情裏,她顯現在“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灑脫上,她飄蕩於“許共我,醉明月”的歎息內。我傾心聆聽,聆聽著那份美麗。 忽然,我又發現這樣的美麗也不容易尋找。隨著朗誦者的聲音忽起忽落,忽高忽低,時而渾厚,時而洪亮,讓我不禁產生一種錯覺。我似乎不再聽到那音樂伴奏的朗誦,而是在腦中浮現出昏暗的天空,頹敗的街頭,過往匆匆的人們呆滯的目光中帶著不相信一切的冷漠。我不禁害怕,難道這是林清玄的美麗?——這可是他寫的呀!但又為什麼林清玄的文字仍又那樣空靈灑脫?為什麼他仍擁有那美麗的目光和心境?我迷惑了。 冥冥中,朗誦者的聲音提醒了我:“月光雖曆經千年,但它不會變,變得隻是經曆千年人們的心啊!”是啊,林清玄始終擁有的美麗的原因在於他始終擁有一顆美麗的心。他能夠以孩子般純潔的目光看世界,他眼中的世界變得純淨。——我豁然開朗。 終於,我終於聽懂了林清玄的美麗,要有那美麗,就要有“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的意興,就要有“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湖麵般的平靜的心態。 我收起了碟片。我以為:心存美麗,並用心去時刻傾聽“美麗”,美麗便會永存。

我在想

或是子夜,星子閃爍著醉眼。或是霧濃,街燈迷濛在街頭。試圖把思維串成絲絲的喜悅,在深深的心窩裏。

拾起春泥的第一枚花瓣,悄悄的投入春光蕩漾的窄湖,讓心湖也隨著激起漣漪----於是我在想。歲月滲著辛勞,在我慈祥的媽媽底額上,寫下了抹不去的痕跡。是那段懵懂底年歲裡吧?!輕輕地替我拉上拂去的被子,晨雞已醒,斷續的催眠曲,仍然徜徉在我恬恬的夢中。阿!那個弱瘦的背影,那個蒼白的臉龐,何時方能綻出一朵醉人的笑容,彷彿枝頭上燦爛的春花。且讓我奉上永恆的祝福。 驪歌輕吟,鳳凰又鬧。我不願沉湎在離愁裏。細細的想著,這個多難的祖國,何時才能與夏日的炙陽一般強壯,海岸那邊的老家何日才能洗去血腥,也讓這第二季的綠意綴滿大地。肩上我們負著深重的擔子,這一代不能再昏昧了。讓夏日的蓬勃,儲滿我們的胸懷,背起槍隻,社過海峽,聞聞泥土的芳香,祭祭先烈的英魂,我們且欣喜的說:「回來了!」我們的國家也將如翠竹長青。 淒淒的秋詞唱過一遍又一遍,落葉也伴著流水悵悵的低吟:「秋來了!」遠方的知友總寄來一份藍藍的關懷:「讀出秋的憂鬱,寫出浪子的詩歌。」然而小窗獨坐,思潮洶湧。我將告訴友人,南台灣的女孩沒有強說的愁,更沒有做作的虛偽。在潤潔的皎月下,捕捉生命的側影,踩一踩詩的寧靜。第三季的晨昏,我在想著友誼的馨欣。 聽著北風的怒號,我化思維為力量,將生之喜悅,悄悄地寄給陌生的人。雖是份小小的心意,卻也帶著我又濃又深的祝福。在異國的深冬,或是銀白一片吧!而這美麗之島的人們,卻在為著街頭徘徊的孤童盡心,且期待著另一段的溫馨的時節再度來臨。 思維輕輕的引導著,我們是幸福的一代。

雨夜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杜牧 我喜歡獨自一個在夜裏傾聽細雨的聲音,雨是自然的精靈,我想。打開台燈,黃色的燈光灑上一片溫暖,泡上一杯香茗,細細地品,靜靜地聽.. 打開窗,清新的泥土芳香夾著淅瀝的雨聲飄然而入,嗬,隻可意會不可言傳,說不出的愜意,我要三分易安的婉約,三分東坡的豪放,三分耆卿的淡泊,一段納蘭的心緒,湊成十分的愜意再來傾聽著自然的雨聲。 春雨細小,使人溫馨,她清新而不嫵媚,纖小而不失豪勁,她總是細細地訴說,訴說春的幽遠和煦。夏雨的豪爽讓人痛快,她像驚世駭俗的佳作美文,忽而高山流水,忽而一瀉千裏,忽而崇山納壤,忽而大海吞流,讓人暢快淋漓。秋雨淒淒怨怨讓人愛憐,她忽而淺吟低唱,忽而如行雲流水,忽而欲說還休。冬雨不再矜持,但她儀態端莊雍容典雅。傾聽著四季的雨聲不覺感慨鏡花水月,滄海桑田。

雨是有靈性的,她似乎順乎人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雨同樣是溫柔的,不見“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麵不寒楊柳風”。雨還是妖豔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每當寒暑易節,總感慨世界險惡,紅塵滾滾,於是便更向往那“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杯中的茶已盡,不願再倒一杯。妙玉說過:“一杯為品,兩杯便成了解渴的蠢物。” 風屬烈性,雨屬知性。 風屬藝術,雨便近乎哲學了。 喜歡一個人在夜裏傾聽雨的聲音,傾聽著自然的旋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她使我思緒不斷,這思緒如同一片白雲,飄在我心靈上空,使之變得寧靜而高遠。 凡人多一分世故便多一分機智,多一分機智便少一分高雅。我倒寧願少一分機智多一分高雅。醉心於皈依自然的高雅。 夜深人靜,挑燈聽雨,會心之狀,不覺莞爾。 評析:這是一篇令人拍案稱奇的佳作,小作者的藝術敏感性、藝術積累之強之深厚已遠遠超出同齡人。讀書是藝術積累的重要前提,但思考更是更上層樓的不二法門,本文字裏行間時時閃現小作者的敏銳、機智與聰慧,“風屬烈性,雨屬知性。風屬藝術,雨便近乎哲學了”,哲理警句般的語言,或許能給我們的語文教學帶來一些思考,說老實話,這不是我們一般的語文教師能教出來的。

真摯熱情的鼓勵

既然想要擁有一方自己的天空,那麼延伸在我們腳下的就不僅僅是坦途,飄搖在我們頭頂的,除了悠悠的白雲,還有重重迷霧。 既然想與千裏馬並駕齊驅,那麼又何必埋怨萬裏征途? 隻有仰天長嘯,揚鞭奮蹄,才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既然想聳立高高峰頂之上,那麼就得勤奮努力,向上攀登,要有勇氣,有決心。 是什麼給你如此的動力,如此的豪言壯語呢? 是掌聲,是掌聲讓我能夠擁有自己的天空,是掌聲讓我能與千裏馬並駕齊驅,是掌聲給了我攀登高峰的勇氣。 掌聲是無言的,是真摯的,是熱情的,更是熱烈的.. 記得,那是個秋高氣爽的下午,我參加了學校舉辦的演講比賽。 演講開始前幾分鍾,我還在為確保成功做最後的準備。 演講時,我望著台下那一張張熟悉的麵孔,反而更加緊張了,心跳得很厲害,隻覺得兩腿在顫抖著。 這時,全場肅靜了,就連那河邊潺潺的流水聲,都能清楚可聽,我的心更慌,隻覺得這種悄然的靜,靜得可怕,我站在台上,一時呆住了,不知所措,很久沒能說出話。 突然,一聲清脆的掌聲傳入我的耳際,是他———校長在為我鼓掌,他沉穩而有力地擊著掌,像清泉注入我的心頭,似一種花的芬芳傳入我的鼻中,如洪波激蕩著我的心扉。 這掌聲開啟了我的思緒,在不知不覺中演講結束了,掌聲卻在我的腦海中久久地回蕩。 掌聲,是前進的動力,給了我麵向人生頂峰不斷探索的動力。

人需要掌聲,它能給人以信心。

讓我們擊響掌聲吧! 向著太陽,向著藍天,向著白雲,讓它們來傳遞我們的心聲!

電腦自述

嗨!朋友們,大家好!對於我,大家一定並不感到陌生。對了,我叫電子計算機,俗稱"電腦"。 我,誕生於20世紀這個知識經濟初見端倪的時代。能為您服務,我感到萬分榮幸。你瞧,我長著一個大大的腦袋——顯示器,一個長方形的身子——主機,一隻大腳丫——鍵盤,還有一線牽的手掌——鼠標。這模樣雖不怎麼漂亮,可是我的用途可大了。不是我自吹,要是沒有我,人類將無法進入高科技的信息時代呢! 記得,我剛出生的時候,可真是"胖"得叫人吃驚:高達30多噸的龐然大物,要150平方米才裝得下我。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現在的我可不同啦,運算速度也比剛出生時提高了幾千幾萬倍。近年來,我又有了新的"減肥"紀錄,我們家族的成員有的"苗條"得隻有一本普通筆記本的大小了。現在的我,你可要刮目相看嘍! 我們電腦家族的成員奮鬥在社會的各條戰線上,兢兢狄檔匚死嘧鞽齬畢住H嗣怯職鹽頤前滄霸諼佬巧稀⒎苫稀夢頤欠⒒幼鷗匾淖饔謾?/P> 坐在我們麵前,你隻要通過國際王聯網絡就可以輕輕鬆鬆地和在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的人交友談天。在過去的時代裏,這是人類做夢也無法想到的。利用我們,人類可以在互聯網上購物交易,輕鬆而又快捷。隻需輕鬆一按,你就能隨心所欲達到自己的目的。 我們電腦的優點還很多,這裏就不一一介紹了。親愛的朋友們,在信息時代即將騰飛之際,我們更期待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用你們的雙手把我們改造得更先進更完備,使我們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吧! 這,就是我——電腦的自述。

家鄉

我的家鄉是白洋澱,那也是小兵張嘎的老家,今年回家鄉,我對家鄉有了新的認識。 前幾年,由於缺水,白洋澱成了幹涸的大坑。1987年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為白洋澱引來了水,白洋澱又生機勃勃地活了起來。

回到家鄉的第二天清晨,我便約了兒時的夥伴騎車前往我日夜思念的白洋澱。一路上,林木茂密,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柏油路寬闊筆直。來到白洋澱大閘,哦,這裏萬頭攢動,人聲鼎沸。這裏有農民,也有城裏人,有賣食品的,有租遊船的。我驚奇地問:“這裏怎麼變得這麼熱鬧了?”夥伴告訴我:“咱這裏已開辟為新的旅遊點了!”我站在大閘上往澱裏望去,隻見水麵上停泊著排排龍舟,十分壯觀。夥伴搞來一條小劃艇,我們向澱中心劃去。大澱水清見底,成群的魚蝦在水中穿遊,五顏六色的水草浮在水中。遠處大片大片的蘆葦向水

天相接處伸展著。夥伴告訴我,如今,蘆葦塘承包以後,長勢非常好。蘆葦成了白洋澱地區人民發家致富的寶貝。 荷花也是白洋澱所特有的。我們的小船劃到了荷花潭,隻見四周有蘆葦的天然屏障,中間彌滿著鮮豔的荷花。粉的、白的,亭亭玉立,花瓣上露珠滾動,真是動人極了。快中午了,我們上了岸來到我的姑媽家。村裏青堂瓦舍連成一片,昔日搖搖欲墜的茅草土坯房不見了蹤影;姑媽家中的擺設也由往日的一張桌子、兩個凳子和一個火炕,變得“現代化”了,彩電、冰箱、新式家具,已遠遠超過了城市人的水平。姑媽說:“自從白洋澱有了水,這裏就一天比一天富足,我在這兒並不算是最好的。”白洋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上這地區人民的艱苦奮鬥,換來了白洋澱五業興旺的今天。 白洋澱變了,我的家鄉變了,更美了,更富了!我深信,隨著改革開放,隨著黨的富民政策,白洋澱會越變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