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學會欣賞別人3
一說起回憶,腦子裏想的隻有童年,或許,我們這些還沒有畢業的學生,也隻有童年是美好的。初一、初二、初三,我們幾乎過盡了灰色的生活,留下的回憶隻有灰色,可是,灰色也是美好的,因為在其中,我們嚐盡了酸甜苦辣,這也是一種快樂。 在我心中,最美好的回憶是初三,那一年,也隻有那一年,我才懂得了什麼叫母親,什麼叫母愛,什麼叫幸福。 那一年,我上晚自習,因為,害怕媽媽的嘮叨,爸爸的訓斥,也隻有學校是我的避風港,那裏,有最好最好的玩伴,最好最好的老師,盡管沒有最好最好的飯菜,我也高興無比! 我們家在離學校很遠的地方,因為晚自習下的晚,所以媽媽必須從很遠很遠家跑來接我,那時,家裏還沒有汽車,媽媽隻有騎著那輛上了年紀的自行車趕來,使上渾身的勁,也走不了幾步,每天和同學們說說笑笑到門口,卻總不見媽媽來到,等到媽媽趕來時,我和她的戰爭就此開始,而這場戰爭的引發者,正是我,這個等急了的,害怕了的,小女孩。 沒有人知道媽媽的海量,我的其中一句話,足可以將一個人刺傷,更何況合在一起,而媽媽一句話都沒說,在我的吐沫飛滿天的時候,她隻說:“很晚了,回家吧!”而這時,聽到這句話,我竟有一種想哭的衝動,或許,就在這個時候,我了解了母愛! 以後,我不再讓母親來接我,而是撒了慌,和母親說一路有人做伴,很安全,雖然媽媽一直的想接我,可是,我還是推辭了!其實,一路上,隻有我一人,可是,我不害怕,為了媽媽,就像麥兜豬一樣,他既然可以為了媽媽去學搶包山,為什麼我不可以一個人回家呢?媽媽實在是太累了,而且,那輛破舊的自行車已不能在騎。 就這樣,媽媽不在接我,而是每天在我回家之後,給我做一道好吃的菜,然後對我說:“潔潔,累了吧!來,媽媽特地到商場給你買的菜,多吃點,學校的菜不好,你肯定吃不飽吧!”然後,媽媽狠狠的往我的碗裏夾菜,可能是彌補不能到學校接我的損失,可是她那知道,我不讓她到學校接我,是為了不用騎那破舊的自行車,可是,她卻又去商場,那地方也很遠啊! 可是,這一刻,我的心裏甜滋滋的,因為,我有一個這麼好的母親,這一刻,我對自己說:“這就是你最美好的回憶,記住,沒有這個回憶你的腦子就會徹底毀滅!永遠永遠!”
學會欣賞別人
在我的“學做人史”上,高高矗立著一塊重要的裏程碑,它的建成要感謝我的班主任兼英語老師,因為她的思想就是構築這個裏程碑的藍圖--她教我應該閉嘴!如果作為此碑的工程師,王老師,您能聽見,我在此要像小品中的範偉一樣對您說一聲:“謝謝啊!”
我從小的時候就特貧,我一直錯誤地認為這叫“侃侃而談”,覺得在聊天中把自己“偉大”的思想像英國傳教士一樣傳給別人是至高無上的重要,但中學以來與我的思想發生碰撞
的元素徹底改變了我--中學不像小學時的如此這般地閑,所以很少有人聽我扯一些與學習無關,並且他們無興趣的話題,另一方麵王老師不止一次地對我說:“柏翽,你能不能別叨叨了,listeningislearning!(聽著也是學習)起初,我認為這是完全錯誤的哲學,並且感到我幼小脆弱的心靈受到了強大的打擊,傷口久久不能愈合..當然,小樹苗的生成長大是需有一個在旁守候,隨時剪掉歪枝的人。 王老師就像上一段的描寫一樣對我思想教育了整個初一,使我根深蒂固的“話多”思維漸漸動搖。但真正引發我的“思想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索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讀書時發現當聽眾原來更加偉大。這使我想起了我們班友好、有人緣的同學更多地在扮演“聽眾”這個角色。與此同時,王老師的話又浮現耳畔:“柏翽,你是比較有知識的,可更應該多沉默,那樣更讓人覺得你穩重些。”“柏翽,如果你能管住你的嘴巴,你會更加有魅力!”“伯翽,你介意不介意坐下來倒口氣,歇歇?你可以換一種方法成為此地的焦點。”..諸如此類,不勝枚舉,以往的話我就閃,並且不對這思考過多,如今我真正理解了那句“listeningislearning”才明白。 在我頓悟的時候,我又想起了古時孔子不恥不問,活到老,學到老;伽俐略的“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當是時,吾深感慚愧,久久陷於往事的錯誤中沉思,不能自拔。拔出我的,是正覺百感交集時跳出來的王老師,她拍著我的肩,震憾著我:“曆史不能改變了,你應該展望未來!” 此後,我學會了沉默,學會了欣賞別人。欣賞別人,是善待他人的一種方式。是以人之長補已之短的明智之舉。就在我欣賞別人的同時,這個世界在我的眼中也變得更加美麗。 指導教師:柏樺
簡評:點評:寫老師的作文數不勝數,而本文作者自有獨到之處。作者“揪住”老師的一句話,你應當“閉嘴”,不“揪”到底誓不罷休,而且確實“揪”得有理“揪”得有據,耐人尋味,“揪”出了結果,“此後,我學會了沉默。”看看作者的步驟:1.“她教我應該閉嘴,”看似突兀,實則在讀者被震動的一刹那,被牽引著讀了下去。2.“我從小就特貧。”返回來介紹自己--如其不然,老師教我從何而起?當然,我的貧也不是無意識的貧(不同於那種為抬對方就故意貶低自己的低能做法),我認為這是“侃侃而談”,是把自己“偉大”的思想像英國傳教士一樣傳給別人。3.轉折:因為是中學了,我的聽眾少了,王老師說我:“聽著也是學習。”4.又一次轉折:我認為老師的話是錯誤的哲學,感到幼小脆弱的心靈受到強大的打擊。5.再轉折回來:我明白了小樹的生長需要有人在旁守候,隨時剪掉歪枝。6.接著連續引用了王老師的話。當然,不是無端引用,而是在我發現“當聽眾原來更加偉大”之後。這時候,老師的教誨就從回憶的庫房中滾滾而來:“柏翽,你是比較有知識的,可更應該多沉默,那樣更讓人覺得你穩重些。”“柏翽,如果你能管住你的嘴巴,你會更加有魅力!”“柏翽,你介意不介意坐下來倒口氣,歇歇?你可以換一種方法成為此地的焦點。”這時讀來,王老師那些話何等撼人心魄!當然,更撼動了作者。被撼動的作者想起孔子的話,想起伽俐略的話,慚愧得不能自拔,而“拔出我的”是王老師。她拍著我的肩,震撼著我,“曆史不
能改變了,你應該展望未來!”作者在每一個恰當的時候都能恰當地引出王老師的話語,不可謂不巧妙。一波幾折則看出其思想之深度和真實。值的一提的是,作者平時做了有心人。王老師的話之所以一次又一次一串又一串地冒出來,從寫作講,叫積累素材;從做人講,是謹記師言。這是一篇期末考試作文,成文倉促,更可見蓄之既久,其發必速。與此同時,老師對學生的毛病的不″揪″到底誓不罷休的對工作的執著,對學生的疼愛,自然也就躍然紙上。此外,首段,像範偉一樣說一聲謝謝,所指不明確。是像範偉一樣誠懇?或是深沉?還是意味深長?
愛的回憶
母親,我想從心底為您唱出一支頌歌。但,我的曲子還未譜好,我的頌詞還未填成,我的舞蹈還未成型。媽媽,您卻已經老了。 放假期間,爸爸剛好出差了,生意上都是媽媽料理。有一天,我一個人在家實在無聊,腦中便產生了一個念頭——看照片。我可好久沒有看過家人的照片了,於是從抽屜中翻出幾本舊相冊來。打開第一頁,映入我眼簾的是我孩童時的照片,隻見媽媽搭著我的肩,微微一笑,“哢嚓”一聲,記下了美好的童年,當時的母親麵龐光潔,頭發烏黑,散發出青春的活力! 下一頁,是我們一家人的合影,那時我大概是7歲,爸爸抱著1歲左右的妹妹,媽媽摟著我的肩,照片中媽媽顯得有點勞累,有些憔悴。是啊,當時我家經濟還不怎麼寬裕,為了支撐這個家,爸爸到處奔波,媽媽在家趕家務活,還要寄錢給在外頭工作的爸爸,十分辛苦,但她仍以樂觀的態度麵對生活,你看,對未來的憧憬就在她發亮的眼裏。 再翻幾張,是我和媽媽2003年照的,因為學校要學生的照片,所以我同媽媽一起去照相。我細細一看,猛然發覺媽媽的臉上出現了淡淡的魚尾紋。那晚,我從自己房間裏跑去跟媽媽一起睡,我發現媽媽頭上有根白發,我便問媽媽:“媽媽,你營養不良啊?有根白發哦?”媽媽說:“為了這個家再辛苦也值。” 聽了,我鼻子一酸,替媽媽把那根白發拔了下來,眼中含著淚滴,心想:媽媽要永遠年輕,等我長大後一定要讓媽媽幸福。 看著照片,我看到了媽媽變化的外貌,更體會了媽媽不變的情懷!
九月的陽光
整個9月的空氣裏迷漫著的,都是感恩的氣息,從玩同到少年,再到風華正茂的青年,老師,一直都是最值得我們尊敬和感恩的。 記憶中,老師是嚴厲的父親,慈祥的母親,是動人的武俠英雄,又是火紅溫暖的太陽。
您用愛播種春天的陽光,為了享受秋天的喜悅,便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用生命栽培,白日裏您和風,輕撫著孩子的臉龐,朦朧夜色裏,您用春天的陽光,照亮我們的心房。
為了我們,您毫不吝嗇地散發出全部的陽光,全部的熱,全部的能量,您就想一隻紅燭,即使燃完了,照亮的光也不會散去,您默默地為我們,一切都在不言中,再苦再累,您都是快樂至上。 由於青春的衝動,我們犯下了很多錯誤,可是操場上瘋跑的我們,課堂上開小差的我們,不在隻是保證,而是用行動證明,未來,我們是您最棒的學生。 後來,我們都長大了,我也成了您。 這時我才知道:講台下,坐著永遠是別人,站著永遠是自己。 這時我才明白: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留下的是美麗。 這時我才清楚:黑板上,寫出的的是真理,暗含的是鼓勵。 其實,老師就是祖國的棟梁,您用彎著脊梁,托起了祖國的希望。 隻要有愛,人間處處春,隻要有愛,沙漠彼綠陰,隻要有愛,黃土也能煉成金。 感謝您,給予我們的愛,感謝您對我們的包容,給予我們的關懷,感謝您與我們風雨風雨同舟,感謝上帝,讓我們心心靠攏。 在這清澈,明朗,金黃的九月,祝福您春天的陽光,照遍世界各地方!
我的知己
我在這世上度過了14個春秋,交了無數個朋友.雖說朋友有很多,可知己卻隻有一個,她就是和我一起走過小學六個春秋的同學. 她長著一頭烏黑的長發,一雙炯炯有神的,迷人的大眼睛,高高的鼻子下有一張能說會道的櫻桃小嘴. 她的特長是體育,60米短跑和跳高是她的強項,每次比賽,她都能把這兩項的桂冠拿來.班上的同學羨慕得不得了.她學習成績也不錯,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她不是三好生就是表揚生.她還有一手好字,無論是鋼筆字還是毛筆字,她都是一等一的,可以說是一個全麵發展的好學生. 她最大的優點就是寬宏大量,不為一點小事斤斤計較.記得有一次,我們約好一起去諸暨玩,可那天我家有事,我就沒去,害她白白等了我一個早上.我想,明天去上學她一定不理我了.第二天,我忐忑不安地來到學校,等著她的責罵.她問我:"你昨天為什麼不來?"我回答她我家有事.她沉默不語,我想:暴風雨要來臨了!誰知她說"是這樣啊,沒事的,我們以後再去吧."我聽了這句話,那不爭氣的眼淚就掉下來了,我被她這種同窗摯情所感動,我握著她的手說"你是我永遠的知己!" 她還很搞笑,每次和她在一起,沒有悲傷,隻有快樂,我們一起講笑話,一起去鍛煉身體,無論到哪裏,都可看見我們的身影,都可聽見我們的歡笑! 她就是我的同桌,小荷中的一員---無敵美眉----方淑穎. 魚和水的故事
魚和水的故事,那兩句對白很經典,幾乎誰都知道,但卻很少人知道故事的全篇。
魚說:“你看不見我眼中的淚,因為我在水中。”水說:“我能感覺得到你的淚,因為你在我心中。” 這兩句對白很經典,幾乎誰都知道,但卻很少人知道故事的全篇。魚兒從小就是一個頑皮的孩子,她從不像別的孩子那樣安靜。她喜歡在水裏躥來躥去,先是個50米衝刺,然後來一個急刹車或是一個急轉彎。每每這時,水兒總是微笑地看著魚兒....有時,魚兒會碰到一些令人喪氣的事,但在這時,溫柔的水兒總是靜靜地傾聽著,撫慰著魚兒。白天,水兒把魚兒輕輕拋起,讓她躍出水麵,看看外麵的世界,然後再將她穩穩地接住。到了夜裏,水兒就成了最溫暖的搖籃,他總是輕輕地搖晃,哄著魚兒讓她入睡。在夏天的夜晚裏,水兒總是會將魚兒拖到水麵魚兒漸漸長大了,她發現心裏有一樣東西讓她牽掛——那就是水兒。一天,魚兒終於鼓足了勇氣告訴了水兒她喜歡他,水兒卻沉默了。“你為什麼不說話?”魚兒問。水仍舊沉默著,隻是開始輕輕地搖著頭。媽媽說魚兒不能愛水。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就好像斑馬隻能愛斑馬,花豹隻能愛花豹;條紋的隻能愛條紋,斑點的又隻能愛斑點,而斑點卻是永遠不能愛條紋的。魚兒不明白,如果條紋真的愛上了斑點,飛鳥真的愛上魚而魚兒真的愛上水,那又該如何呢?魚兒不明白,她吐著泡泡對水說:“我愛你!”水兒再次沉寂,魚兒沒有再說什麼,隻是靜靜地躺在了水的懷裏....許久,魚兒的開口打破了沉寂:“你看不見我眼中的淚,因為我在水中。”水說:“我能感覺到你的淚,因為你在我心中。”魚兒急了:“那你為什麼不愛我?”水卻隻能說:“我不能愛你,我居無定所,時常到處漂流,你和我在一起會很辛苦的。” 魚兒又堅定地說:“我不怕,我要永遠和你在一起!”可是,水終究逃不過漂流的命運,他流入了一條大河,魚兒一直寸步不離地陪著他。他們相擁著饒過暗礁和險濤,流過江湖,躍下瀑布,流入一條小溪中。一路上,水兒將魚兒輕輕拋起,又接住,再拋起,再接住,嬉鬧著。水流越流越暖,最後竟快斷流了! “太好了,我們終於可以定居了。”魚兒歡呼雀躍。“不行,水麵太淺,太危險了,乘現在還有退路,你趕快往回遊吧!”水兒緊張地說。“不,不管怎樣,我決不離開你!”魚兒堅決地說。為了減少水的蒸發量,白天,魚兒靜靜地躺在水的懷裏,不作任何運動。到了夜裏,星星全落到了水裏,魚兒才開始嬉戲,把星星一顆顆吞進去,又吐出來,再吞進去,再吐出來,樂此不疲。六月,火紅的太陽照射著水麵,盡管他們做了各種努力,可水兒還是在一點一點的蒸發。魚兒的脊背漸漸地露出了水麵,水兒努力地激起了波瀾,濕潤著她的脊背,不讓太陽將她灼傷。可是這樣,更加加速了水的蒸發。終於,最後的一滴水也離開了魚兒。魚兒躺在了龜裂的土地上,奄奄一息。魚兒的心髒在完成了最後一次跳動時,一滴眼淚從臉頰滑落。突然,天空劃過一道閃電,在幾聲響雷之後,大雨傾盆而下,魚兒又回到了水的懷抱,水兒呼喚著魚兒,可是魚兒再也沒有醒來,水帶著悲傷的心情載著魚兒像風一樣地奔馳,撕裂心肺的哭聲,任誰都可以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