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真情與期待1(1 / 3)

第三章 真情與期待1

引言:坐大近乎肩挨肩的車上,我顫巍巍地隨時著車在狹窄的路上。塞車真無趣,塞車真可恨。車上雜遝的人聲,窗前被寒風猛刺的臉頰,也驚不斷心中幽靜與溫暖。我輕輕

地撫著膝上的書包,我想,即使是明察秋毫的包拯也參不透它曾任針線在裏頭穿梭。

結局往往是簡單的

成功者的背後 成功的花,人們隻驚羨她現時的明豔。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冰心《繁星》 成功與失敗,兩種不同的結局。鮮花、掌聲、榮譽是成功者的專利,而與失敗者無緣。渴望成功的人們羨慕成功者,羨慕他們做出的傑出貢獻、非凡業績、不朽功勳,但是又有多少人熱心關注那些成功者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事情往往是這樣,畢局很簡單,過程卻很複雜,而人們偏好注重結局。 居裏夫人說過:"在成功者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鮮血,他們的名字不是用筆,而是用生命寫成。"我國著名京劇藝術家"蓋叫天('敢叫天'的諧音)"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起初,他並不很出名。他的成功靠的是奮鬥,不懈的奮鬥。從立誌創業到實現夙願,幾經風雨,幾經波折。從演《花蝴蝶》不幸折腿右臂到演《獅子樓》折斷右腿,曆經多次磨難。當接錯了腿骨而不能站立走路時,蓋叫天硬是忍痛折斷了接錯的腿骨,讓醫生重新接骨。皇天不負有心人,蓋叫天最終登上藝術的高峰,名留京劇藝壇。這就是蓋叫天,這就是一個成功者背後鮮為人知的驚心動魄的一幕,這足以使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的心靈為之震撼。我們不能不被蓋叫天擺鬥過程中所付出的辛勞所折服,我們不能不對他表示我們由衷的敬佩。結局往往是簡單的,而奮鬥的過程卻要經?quot;過“一番寒徹骨”,不然哪會有"梅花撲鼻香"? 人們偏好注重結局,注重成功。殊不知,成功是要用時間、生命去換取,成功是要付出超人的代價,成功的花兒是要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哺育。每一個成功的人,他們從有生之年到一息尚存,都在像春蠶一樣努力工作著,使有限的生命無窮延伸。魯迅能成為文學大師,那是因為他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和工作上。愛迪生能成為發明大王,那是因為他每天工作18小時以上,等於延長了生命,居裏夫人能成為鐳的"母親",那是因為她把精力都投入到了實驗室。從400噸鈾、瀝青、礦物質和200噸化學藥品、800噸水中,曆經千辛萬苦,承受無數次失敗的苦痛,才捕捉到了一克珍貴的鐳。

青春年少,壯誌未酬,我渴望成功。也曾有焚膏繼晷的精神忘我地學習過,也曾用背水一戰的決心努力過,也曾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概奮鬥過,我所做的一切都為了圓夢,圓我心中光輝燦爛的大學夢。夢沒有圓,我失敗了,結局往往就是這麼簡單,但我很坦然。"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它已飛過。"我注重付出,注重為了圓夢我所付出的汗水、心血,因為付出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法布爾是這樣說的。而如今,我不也是一隻蟬嗎?為了圓夢。"失敗的人啊!你沒有悲觀的

權力。"(尼采語)從頭再來需要的是一種勇氣和膽量。我無悔於選擇--複讀,執著於追求--成功。我深知結局很簡單,但奮鬥的過程尤為重要,也更有價值,因為那是一筆寶貴的終生受用的精神財富。 足跡 回道圓夢的路途,一串清晰連續的足跡在我眼前呈現.. --題記 2001年1月5日星期五陰 市裏第一次模考眼瞅著就要到了,我的心受著期待與畏怯的輪輾,既盼望早點參戰,試試整裝後我的實力到底增長了幾何,又怕再次被打進萬劫不複的地獄;希望用輝煌的戰果拂去父母額上的愁雲,又恐戰敗使父母感到希望依舊渺茫。這趟黑暗的旅程到底還需我傾注多少汗水才能望見一絲曙光?我的心依舊沒找到平靜的窩。 "尋夢路上,我幾經彷徨。" .. 2001年5月20日星期日雨 二模和一模相比,我的語文、英語和綜合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可望著依然在低空徘徊的數學成績,我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滴滴的雨聲結實地打在我的心坎上,引出我的淚水,衝刷我的付出,這就叫心碎的感覺?我付出的無數個白天黑夜難道全都隨風而去,隻留給我澀澀的痛楚?這叫我怎能甘心?難道要我就此放手?那將意味著桌上這所有浸透我汗水的稿紙將被怯懦的狂沙吹走,不,不,我決不能被打敗,我要奮戰到底! "人不是為失敗而生,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 .. 2001年6月30日星期六雨 再次與心魔交鋒後,我仍然站在勝利之巔,雖然鏡中的我稍顯疲憊,但遮掩不了我勝利的笑容,輕瞥被我拋在身後?quot;煩躁綜合症",笑道:"心中裝有執著信念的人豈能被你這'空心'的敵人打倒?"噢,在時間的磨礪下我的實力與日俱增,在煎熬的鐵外向錘下我的毅力在延展,在焦灼的鍛燒下我的自信在成長。我相信:我有能力擁抱七月的驕! "我似乎聽見花開的聲音。" .. 2001年7月28日星期六晴 接到成績單的刹那間,望著大大的625分,我卻出乎意料地平靜,沒有常在夢中歡呼雀躍的那種激動、興奮。望著同窗羨慕的目光,我腦海裏閃現的卻是昏黃燈光下、黎明小徑上我苦讀的身影。 "結局是這樣簡單。" ..

靜靜地回顧往日的足跡,在我的記憶中它們似乎都是那樣的深,惟有今日的感覺是最輕

最輕的。這一段經曆告訴我:人生路上隻有奮鬥的過程是最複雜、最艱難的,而結局往往很簡單。 一條線的啟示 美國福特公司一台大型發電機出了故障,專家斯坦梅茨用粉筆在電機殼上劃了一條線,讓修理工將其劃線部分線圈減少了16圈,排除了故障。事情往往這樣:結局很簡單,過程卻很複雜。 劃一條直線就排除了故障,且獲得了一萬美元的酬金,這個結局的確簡單。但是,斯坦梅茨如果沒有精湛的專業技術,沒有高超的智慧和創新精神,即使再用兩天兩夜的時間觀察核算,能解決這個令工程們花費了三個月都沒有解決的難題嗎?可見,結局雖很簡單,解決問題的過程卻並不簡單。 當鮮豔的五星紅旗在悉尼上空徐徐升起的時候,我們聽到了熟悉的國歌,看到了體育健兒燦爛的笑容和激動的淚花,聽到了全場雷鳴般的掌聲和熱烈的歡呼聲。試想,孔令輝、陶璐娜、王麗萍等一批優秀運動員如果沒有平時的刻苦訓練、嚴格要求所形成的競技實力,能在奧運賽場贏得那看似簡單卻很關鍵的"一球隊"、"一環"和"一步"嗎? 當濃濃的黑暗籠罩大地時,第一隻燈泡如啟明星一般照亮整個世界,我們看到的也許隻是一個簡單的燈泡,可你是否想到過愛迪生發明燈泡過程的複雜和艱難?他曾經每天工作18小時,用了無數試驗材料,嚐試了上千次的失敗。 當我們為陳景潤攀登科學高峰,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歌德巴赫猜想"而感到驕傲、歡呼時,是否想到了他日夜遨遊在數學王國裏,專心致誌於數學研究,僅用於研究計算的草稿紙就裝滿了幾麻袋,連上街還在思考問題以至撞到電杆上? 當我們聆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時,是否想到了這位在音樂寰宇中創造了一座又一座高峰的作曲家麵對困境旱的呐喊--"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當我們為我國的"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呼嘯著奔向浩瀚無限的宇宙,又準確返回、成功著陸那激動人心的時刻歡呼時,我們是否想到了那些奮戰在科研第一線的專家和研究人員?是否想到了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殫精竭慮、忘我工作和無私奉獻? 一條線給我們啟示也許還有很多,新的世紀卻在不知不覺中悄然而至。 新的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一個充滿希望與挑戰、夢想與奮鬥的新世紀、它需要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回首百年,我們心潮澎湃;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新世紀賦予青年一代新的曆史使命,黨和人民對跨世紀新入寄予厚望。我們慶胸懷遠大理想,積極開拓創新,奮發圖強,立誌成才,成為中國未來的"斯坦梅茨",去攻克科研和生產中的一道道難關,用我們的智慧和汗水創造祖國輝煌的明天! 不僅僅是一條線

看畢這則材料,我覺得斯坦梅茨真的挺能幹。人家那麼多人幹三個月還測解決的問題,他卻劃一條線就解決了。為什麼對於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差別這麼大呢?這恐怕不是所謂的"運氣"或"偶然"吧!而導致這些差別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他那豐富的經驗、

高超的技能和超出常人的艱苦努力。 由此,我想到了18世紀的偉大數學歐拉。歐拉28歲的時候,參加了慧星軌道的計算研究,幾個有名的數學家花幾個月計算出來的問題,歐拉用自己發明的方法,三天就解決了,轟動了數學界。或許你會說,歐拉有天賦,有運氣,但是讓我來告訴你,歐拉就是由於長期學習工作的勞累,28歲就右眼失明了。或許他比別人機遇好點,但是如果沒有他所積累的豐富知識。如果說歐拉機遇好,那麼,為什麼幾乎在數學中的每個領域,你都可以看到歐擔的名字和他創立的定理、公式?由此可見,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才,他之所以成為人才是與其不懈的努力分不開的。 世界杯足球賽上的每一次進球,都是由於球員數年的艱苦訓練和在比賽中的頑強拚搏,才使他們實現了世界杯賽場上的完美一射。奧運冠軍沒有平時超常的訓練,沒有經過一次次心理上挫折、失敗的磨煉,怎麼能站在最高領獎台上?這看似簡單的一幕幕情景,背後卻包含了如此之多的複雜而豐富的故事?quot;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複雜的過程,怎能有美好的結局? 當今世界,是知識經濟的世界,我們為了立於不敗之地,更應該使自己成為高素質的人才。那麼我們如何成為這種人才呢?隻有努力、超乎常人的努力。或許你所做出的成績隻有一條線那麼簡單,但已足以引以為榮而無怨無悔了。 劃一條線簡單,但怎麼劃?劃在哪裏?卻並不簡單。這就不僅僅是一條線的問題了。世界上的許多事情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