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為谘詢師打造良好基礎1
一、個體心理
學習心理的煩惱
自高自大心理
重點中學的優等生往往都是家裏受寵、學校被捧的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他們大多一馬平川,春風得意,很少遭遇坎坷挫折。因而,他們大多目空一切。這種自高自大的心理使他們總是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因而往往會為偶爾的幾次考試失敗而沮喪,從而開始由自我欣賞、自我陶醉轉化為自我懷疑、自我怨恨。當怨恨在心中結成塊壘,他們就很難取悅自我,往往由極端的自傲心理轉化成極端的自卑心理。
李春蘭從初一到初三的成績在班上都是遙遙領先,是同學、老師和父母公認的優等生,而且,在中考中以全市總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升入本校高中部。讓李春蘭感到失望的是,上了幾周課後,高一的幾個教主課的老師與大肆宣傳的什麼全國名師、著名特級教師的稱號並不怎麼名實相符,見解不見得高明多少。
不久,李春蘭在上體育課時不慎把腿摔傷,住院治療了一個多月。當時她對功課也沒太在意,班主任派了三個學習成績好的同學來為她補課,補了一次後李春蘭覺得特沒勁,就謝絕了老師和同學的好意。她想依靠她的底子把拉下的功課自習應該沒有問題。但沒有想到重新回到學校,既要補舊課,又學新課,還要進行綜合社會實踐,學習的壓力特別大。而且麵對全新的高中老師,對他們的教學方法也很不適應,期中考試成績下來,全班50名同學李春蘭排名第22名,這是李春蘭根本沒想到的,她再也不像以前那樣高揚著頭了。
老師的壓力、學校的壓力、家庭的壓力,所有的評判標準都集中到一點那就是成績。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李春蘭身上,希望她兩年後考一所好的大學,將來找一份高薪而又舒適的工作。李春蘭也能理解和體諒父母的苦衷,可她現在覺得自己太弱小了,無法承受這麼大的壓力,自己調節不了。有一次她的同桌拿著一把小刀把自己的手劃破了,她看著同桌的血流出來的時候,她竟然感覺特舒服、特放鬆。
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逝去,李春蘭越來越無法擺脫心理的緊張以及情緒的波動。在後來的幾次考試中,她的總分一次比一次低,而班主任每次公布成績時都要念總分、名次,每次聽到自己的總分和名次時李春蘭都感到抬不起頭。每當回到家,看到父母為她準備的一切,李春蘭心裏總有說不出的滋味。
李春蘭在情緒最低落的時候,感到已沒有勇氣去麵對新一天的學習,想到第二天的學習,她就感到困惑,感到恐怖,感到真的好累。她原來以為自己很聰明,現在她認為自己是最愚笨的。想到以後的高考,看看自己的現狀,李春蘭甚至冒出過自殺的念頭。李春蘭恨死了那次體育課,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使自己無法進入好的學習狀態,李春蘭真的很著急但又不知今後該怎麼辦。
焦慮恐懼心理
從表麵上看,那些重點中學的優等生們長期處在被褒揚、被欣賞的位置,因而,他們的內心一定充滿著成功的喜悅。但是,深究起來,便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在激烈的學業競爭中,優等生們大多有較高的目標定位,但當預期的目標受諸多的因素製約而未能實現時,他們強烈的自尊心便會受到傷害。他們擔心被人瞧不起,害怕考試名次再往下跌,以致造成人際交往障礙和應試能力下降。
陳夢有一個很光榮的履曆,從小學至高中都是當班長,學習成績也很突出,周圍都是一片讚揚聲。進入高三後,學校很重視她,準備介紹她入黨。也許是擔任班務及社會工作多的緣故,陳夢看到自己在同學中的成績排名漸漸不像以前那樣突出了。陳夢心裏開始有失落感,並感受到一種莫名的威脅。高二上學期一次摸底考試,不少同學的學習成績與她的差距開始縮小,特別是其中一位她覺得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女同學,總分竟高出她15分,陳夢感到心裏很不是滋味。慢慢地覺得幹班務工作沒勁,書看不下去,行動懶散。高三下學期開學後,陳夢十分注意那位女同學,她幹什麼,自己就幹什麼;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維停頓,老是不由自主地注視那位同學;繼而產生失眠,成績開始下降,測驗中幾門不及格。陳夢十分焦急,主動到學校谘詢中心求助。
嫉妒敵視心理
優等生較高的目標定位和角色定位,使他們總是千方百計地維持其唯我獨尊的局麵,很難容忍其他競爭對手。
因而在優等生群體中,嫉妒心理的表現也較為突出。他們對競爭對手的長處、優勢和榮譽多有不滿情緒。雖然適度的嫉妒可以成為激發人拚搏進取的內驅力,但是有的人卻會走向極端,因嫉妒而產生厭惡他人、憎恨他人、仇視他人的心理。而敵視心理的產生往往會使他們對競爭對手采取不道德的攻擊報複行為,如無中生有、惡意低毀,甚至還會傷害他人。
封閉排他心理
當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後,心理上大都會出現閉鎖性,即出現隱秘的心理特征。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許多自己的事有意回避父母與師長,有了自己的心事但不輕易告訴人。過去自己的抽屜從不上鎖,這時也上起鎖來。表明他們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內心活動。
這種閉鎖、隱秘的心理特點,一般來說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如果這種閉鎖排他心理與其內傾的氣質聯係起來,變得抑鬱、憂慮、苦悶和不安,那就可能產生閉鎖心理障礙。有些優等生為了保住自己第一的寶座,很少與其他同學溝通。這種閉鎖心理往往使他們和其他同學產生隔膜,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強烈的孤獨感,並且會出現越孤獨越排他的惡性循環,使得行為更加怪僻和偏執,形成嚴重的人格缺陷,影響他們的成長進步。
麗麗是某外語學校的高二學生,人長得漂亮,英語也學得特別好,尤其口語更是呱呱叫,有一次市裏領導來看望外教,還請她做口譯呢。去年12月舉行全市中學生青春之星英語演講大賽,學校把麗麗和她的另外兩名同學作為奪冠的種子選手,派了外教和英語尖子教師對她們進行強化培訓和指導,麗麗更是信心百倍,在備賽期間放棄其他所有功課以英語演講大賽為中心進行反複地演練和完善。
在正式比賽的時候,第一場的大賽和第二場的半決賽,麗麗都發揮正常,成績穩居第一名,在第二場隻剩下他們三個本校同學的最後決賽中,麗麗由於兩個小問題回答不準確而屈居第三。決賽完畢,緊接著是盛大的頒獎儀式,市教育電視台進行了現場轉播。市長親自給冠軍掛上金牌,冠軍神采飛揚,亞軍、季軍緊緊拉著冠軍的手,表達著欽佩與祝賀。但後來當記者當麵向麗麗表示祝賀並采訪時,她卻說,不值得慶賀。
據說,麗麗氣得當天晚飯都沒有吃好。她責怪評委不公,問她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她認為那個冠軍做了手腳;她不認為青春之星英語演講大賽季軍是榮譽,對她而言反而是恥辱。這次英語演講大賽對麗麗的副作用很大,她的學習不像以前那樣努力和上進了,以前的那種活潑和朝氣、那種陽光心態都不知跑到哪裏去了。本來和同學交往就少,現在更成了孤家寡人一個,放學回來就把自己關在書房裏,有些同學來電話問她學習上的問題,她連電話都不願接。吃飯時也很少像以前那樣說笑,更多的是悶悶不樂。
以上幾種不健康心理是優等生群體心理障礙的突出表現,另外還有猜疑心理、刻板心理、支配心理等不良心理存在。這些心理障礙並不是獨立存在的,他們大多交互作用、惡性循環。隻是在不同的時段、不同的場景,某種心理障礙會愈顯突出,因而需要家長和老師全麵認識,並從根本上幫助那些優等生盡快走出困擾他們的心靈誤區。
愛情心理的困惑
慧賢是個初出茅廬的女孩,大學畢業,剛剛走上工作崗位。她人如其名,聰慧賢淑,美麗可人。大家都說她一定會找上個好對象。不久,有人給她介紹了一個各方麵條件都不錯的小夥子,周圍人都覺得他們很相配,可沒多久兩人就分手了。不久後有好心人搭橋,可還是沒有成功。大家都有些疑惑不解,慧賢自己很苦惱,於是,她來到我的心理谘詢室。
慧賢對我說,別人給她介紹的幾個小夥子,品貌家世,條件都不錯,可是自己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是提不起興致,愛不起來,到底該怎麼辦啊?我起身給慧賢倒了杯水,開導她別著急,慢慢說。由此,我一點一點地了解到慧賢心中最隱密的故事:
我心裏已經有了一個男人。
我畢業分配到現在的單位,人地生疏,什麼都不懂。他作為我的直接領導,給了我很多關心和幫助,我很感激他。一天晚上,我們在單位值班,我們談到很晚。他對我訴說他婚姻如何的不幸,他的妻子如何對他不滿,自己如何痛苦不堪。我很同情他。後來又有一天晚上,他請我吃飯,明確表示了對我的好感:“你是個賢慧的女人,誰能得到你的愛,一定是最幸福的人。”接下去,他再一次訴說他婚姻的不幸,說到動情處,眼淚都掉了下來。有道是男兒有淚不輕彈,看他這麼傷心,我也流下淚來,心中有了一種異樣的感覺。就在這時,他突然握住了我的手,我下意識地想縮回去,卻又一動沒動,有一種觸電的感覺讓我眩暈……
此後,他多次和我幽會,給我寫了許多浪漫動人的情書。我被征服了,感到了一個成熟男人的愛。就這樣,他偷走了我的心,這是我的初戀。
可是,他將近40歲,是個已婚的男人,他有家,有孩子,有老婆……於是,在一次幽會中,我提出這個問題。他說他已經準備離婚,要我別急。聽到他的許諾,我放心了,暢想著我們美好的未來:他會離婚娶我……就這樣,我放棄了幾次更應該屬於我的愛的機會。
前一陣子,我又問他,什麼時候能離婚?他苦苦哀求我,讓我別逼他,他說要慢慢來,急了怕他妻子鬧起來影響不好,怕周圍壓力讓我們愛不成。他說恨不得立刻就和我在一起生活。他淚水橫流,跪在我的麵前,痛苦萬分地說如果我不相信他,不等他,他就隻有去死了。當時,我的心又軟了,我們又抱在了一起……”
麵對這心靈不設防的純情女孩,我直言相告:
聽你說完這些,我雖然不敢斷言這個男人是個感情騙子,但至少可以看出他是個不負責任的男人。
他怕這怕那,為什麼不怕沒有離婚就和一個姑娘談情說愛給妻子帶來的傷害?為什麼不怕對你的名譽造成怎樣的影響?
為什麼不怕他的魚和熊掌兼得的行為會耽誤你的青春甚至一生?
他是個自私的人。在他怕這怕那之中,想維持的局麵就是:進,他可以在外麵享用你的純情愛意;退,他可以在家裏享受孩子老婆的幸福溫馨。
他進退自如,而你呢?
隻能在進退兩難中苦苦掙紮……”
聽到這裏,慧賢深有所悟。
經過心靈的陣痛之後,慧賢終於走上生活的坦途,與一個挺不錯的小夥子相攜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作為心理谘詢師,在為她感到欣慰之餘,我想提醒那些陷入愛情誤區的人,隻有自己才能救自己。而越是早一些自救,就越能早一步走出愛的誤區。
慧賢的癡情使她不忍斬斷情思。一段時間後,她又一次和我講述她在雷區穿行的故事:
我和他的事讓他的妻子知道了。他妻子來我單位鬧了個天翻地覆,我那些日子真是心驚膽戰,一方麵想逃避這種隨時要爆炸似的險境,一方麵又期望他能夠履行自己的承諾,離婚娶我,那樣我也就豁出去了。
可是,事情的發展真是太讓我寒心了。他迫於家庭和社會的壓力,表示要痛改前非,並且答應了妻子的約法三章,他的家庭又恢複了和平。我雖然覺得很難過,但沒有恨。可是,他居然在沒人的時候又想和我重溫舊情,以圖一時之歡。我算看透了他的真麵目:厚顏無恥。我恨他。
說到這裏,慧賢淌下了苦澀的淚水。
我說:
“你不必感到恨。一個姑娘愛上一個有家室的男人,就像踩進雷區,危機四伏。現在,你應該感到慶幸,因為你終於看清了事情的實質,慶幸自己終於沒有踩響炸雷炸毀自己,慶幸自己終於經過雷區走向新的坦途。你在這段情感曆程中隻是交了一筆有點昂貴的學費。它會給你的一生帶來更有價值的收獲,你會懂得把握更成熟的愛。”
中年男人成熟的魅力對年輕女孩很有吸引力,年輕女孩的青春活力對中年男人也具有特別的誘惑力。因此,已婚的中年男人和未婚的青春女孩,在一些特定的條件便可能產生戀情。
在我的心理谘詢個案中,這樣的戀情故事的開頭大致有三:
一是始於男人的誘惑。
二是始於女孩的傾慕。
三是男女之間相互吸引。
但不論開頭如何浪漫癡情,往往都是一個並不美麗的結局:最終受傷的總是癡情的女孩。所以,我奉勸這樣的癡情女孩,你必須想明白,不要走入愛情的誤區,淪陷在溫柔的陷阱中。
日常心理的危險
我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前幾天,學校叫我們去聽了一場有關艾滋病的宣傳報告,回到宿舍後,我發現我的胡子沒剪,而我的剃須刀又恰好沒電了。我隻好借用了同宿舍人的電動剃須刀,結果我發現自己嘴上長了一個小疙瘩,還不小心給弄爛了。這讓我非常後怕,很擔心會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現在,我每天都活在痛苦當中,我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