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吉他夢(1 / 3)

第一章 吉他夢

引言:眼前的一切都違背了我的初衷,我想要的生活並非如此.我所渴望的生活是對酒當歌,在那落葉與蔓草間,青山與碧水間,藍天與白雲下抱一把吉他,日日歌唱.而不是悶在窄小的空間內,終日麵壁.我想著有一天,我能坐在林中草地上,唱著歌,想著自己的心事,品味山水之樂,讓一切憂傷與煩惱都隨之而去,一切的艱辛與勞累都煙消雲散.在那一刹那,天地間隻剩下歌聲,隻剩下自己.

曆史漫漫

巴爾紮克曾經說過一句話:“問號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 的確,不管你是踏上曆史的足跡去尋找,亦或細心觀察於周圍的生活,都不難發現發問精神的可貴,發問的重要性。 衛國大夫孔文子聰敏好學,而且不以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終受封諡號為“文”。清代大學者,思想家戴震,學習時,他總是向老師頻頻發問,不得答案,“誓不罷休”;生活中,他善於向他人請教,最終使自己的學問,思想都超過了朱熹。 吊燈在風中來回擺動,這是多麼平常的事啊,可伽利略卻由此產生了疑問,並問出個所以然來,終於讓他發現了擺動的快慢與物體的重量無關,和線的長度有關。正是秉著“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伽利略成了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

夠了,夠了,漫漫曆史長卷中,像這樣的事例還少嗎?發問不僅能夠使我們學到許多未知的東西,還可以鍛煉我們,的思維能力,鞏固學到的知識。但在我們的生活中,不乏存在一些不勇於或不善於發問的人。而在這些人當中,有的是不去思考,也就無問題可問;有些人卻是有問題要問,但礙於麵子,怕人笑話,瞧不起,而把問題“隱藏”下來;還有的人根本不把那些問題放在心上。久而久之,這些人的知識漏洞越來越大,問題屯積得越來越多,思維能力會越來越弱,知識麵會越來越小.. 上述事例,無不在證明著發問的重要性,發問精神的可貴。問題是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增強思維能力,擴展知識的麵的重要因素。所以,願我們都具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 教師點評: 開頭引用民言,引出論題,並用大量的事實作論據論證條理清晰,中心明確。文章簡短,但論證有力,並能敘議結合,突出中心主題。

少女夢

電腦前,坐著一長發及腰的女郎,此人是誰?原來是大詞人——李清照是也。此時,她

正整理著她先前寫下的詞。忽然,一首《如夢令》顯示在電腦屏幕上: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歐鷺。 少女時代遊溪賞花的畫麵又浮現在李清照的腦海裏,李清照決定重返故跡去看看。 次日,陽光明媚,李清照出門重溫她少女時代的夢。一路走來,李清照驚詫無人來此“仙境”時,一股惡心的氣味飄來,李清照雖厭惡這氣味,但遊溪興誌未減,李清照越走近小溪,那股惡心的氣味就越強烈。但為了重溫少女時代的夢,她還是勉強走來了。可是,昔日溪旁的亭子,已成了垃圾堆;塑料袋、易拉罐、食品包裝袋..飄浮在水麵上,“黑”荷葉成了小溪的一大“亮點”,惡心的氣味不時從“黑”荷葉裏散發出來。李清照無法把眼前的景象與昔日少女時代美麗的小溪風光聯係起來,她驚呆了。等她回過神來,憤然寫下了另一首《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今日重返舊路。 垃圾成堆, 臭源荷葉深處。 嘔吐,嘔吐, 不見昔時景物。

風中飄搖

吉他,青春的六弦琴,精致的琴身上綴著幾根細長的琴弦,悅耳清脆的聲音如風一般繚繞在耳邊,如泉水一般流瀉在心中,在我的腦海中久久飄搖,久久地.. 眼前的一切都違背了我的初衷,我想要的生活並非如此.我所渴望的生活是對酒當歌,在那落葉與蔓草間,青山與碧水間,藍天與白雲下抱一把吉他,日日歌唱.而不是悶在窄小的空間內,終日麵壁.我想著有一天,我能坐在林中草地上,唱著歌,想著自己的心事,品味山水之樂,讓一切憂傷與煩惱都隨之而去,一切的艱辛與勞累都煙消雲散.在那一刹那,天地間隻剩下歌聲,隻剩下自己. 為了忘記現在,我來到一片幽靜的小花園,坐在大石頭上,調好琴弦,開始彈奏.木吉他的聲音,空遠而又憂鬱.我輕輕地彈著吉他,吉他也在輕輕地彈著我.那一個個的音符,深深地敲刻在我的心上.我變化著和弦,變換著節奏,輕輕地唱著那一首首的歌,那一段段的回憶.我唱著,吉他也在唱著.刹那間,一切都如同雲霧一般彌散開來,我仍舊唱著,唱著,忘記了一切.

靈動的音符如一滴滴的泉水,在這寧靜的空間內漾出一圈圈的波紋.聲音時而隱約時而

婉轉,仿佛在傾訴著一段段的往事.不斷前行的音樂如小溪一般流暢,我的心也如同湖麵一樣平靜.我知道,我是一個沒勇氣的人,為了躲避現實藏在這個地方,任憑如雨般歌聲的洗滌.但是現實實在太殘酷了,我隻能用音樂為自己建造這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在這裏沒有風浪沒有失敗.我快速滑動著手指,撥出一個個的滑音,彈出一個個美麗的黃昏與海灘,每一束鮮花都在盛開.我知道,在這個世界外麵,蒼老的樹木正在任憑狂風的折磨,冬天正在掩埋著一切.

一切都像一場夢,我彈著一個個的故事,讓心靈得以釋放.一切的美好最終都會成為過去,我希望,不要等到夢醒了才後悔.倚著一片青蔥,嚐著甜美的回憶,突然間我和吉他產生了共鳴,心隨著吉他的顫音一起顫抖.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在枯萎.我知道,我舍不得目前的一切,但終究我會失去目前的一切.臉上的微笑永遠都將定格在畫麵上,隨風而去.無數的篇章,我努力地寫著完結篇,力求每一個音符都能撥動每個人的心弦.撥片滑出一連串的琶音,透著無奈與悲哀.. 琴聲在滑出最後一個和弦後停止了,一根琴弦應聲而斷,但琴聲卻永遠地回蕩在這如夢般的世界裏.. 點評:生活的單調,學習的繁重,競爭的激烈,讓作者感覺到了心靈的疲憊,於是輕撥琴弦,訴說心聲,營造一個空靈而又靜謐的空間,讓自己的心靈得以釋放.此文意境優美,情感真實,不足之處是文中情感略顯消頹。

遇見

轉眼間,自己已是初三的學生了.踏上了初三的軌道,這才知道,初三的生活真猶如打仗一般,自己就像一個經受磨礪的戰士.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挑戰總是迎麵而來,與你相遇. 學業上很艱苦,一天九節課,早出晚歸,披星戴月.六點半,鬧鍾就叮叮叮地響個不停.十分不情願地起了床,就要開始一天的學習了,邊聽英語邊刷牙.來到學校,朗朗的書聲就要響起了.就這樣一節一節課地"熬"下來,晚上七點半才回家.一天的學習還沒算完,再看兩三個小時的書,直到上下眼皮開始打架.啊,終於可以去就寢了! 初三的測驗往往兩三天就來和你碰一次麵,對於一張張花白的試卷,不得不讓人麻木.再想想,初三的老師們也挺忙的,每節下課都被同學們追著問問題.我們"爭搶"老師的現象也就時常出現.抱著一本本教材,輔導書,聽到下課鈴就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趕到辦公室,然後聽到上課鈴才不得不離去.如此學習生活,雖然忙得不亦樂乎卻讓我倍感充實.當然,麵對考試分數和成績排名,麵對各種競爭,壓力和困難也常來找你的麻煩.當你與它們相遇的時候,就又得鼓起勇氣,敢於麵對了. 初三的體育課也真讓我刻骨銘心,感覺體育老師就象發號司令的"奴隸主",而我們隻能乖乖地照他的話去做.在初三和體育課相遇,就不是一件樂事了.可怕的體能訓練,高強度的力量練習,讓人感到艱辛,難熬.但當我汗流浹背,終於堅持下來的時候,我就會有一種滿足感.高興自己能夠堅持下來,暗暗讚歎自己竟有如此能耐.

其實體育鍛煉和學習是一樣的,很苦,很累,但是苦和累是不會占據全部的.即使有困難,

有難受的時候,但肯定也會有欣喜和快樂的時候,會有滿足感和自豪感,這是我們朝目標繼續前進的動力.老師常常說:"付出和收獲是成正比的."隻要有認真努力,就一定有回報.現在的困難不要緊,明天一定是陽光燦爛,沿途一定是芬芳撲鼻.須知道:"未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相遇困難,又何曾不是相遇快樂呢

假如有一天

若有人問我:假如有一天我流落荒島,身邊隻有一本書,我希望那是一本什麼書我會告訴他:我希望那是本教人如何在荒島上生存的書.因為身處荒島的我們,最需要的是生存.生存是一切的基礎.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的主人公保爾察柯金曾說:"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們隻有一次."事實上,書中的保爾一次又一次麵對重重困難,一次又一次地陷入逆境之中,他卻一次又一次的戰勝了死亡.他明白,隻有生存著,才能搞好革命,隻有生存著,才能更好地為理想而奮鬥.我們不難從中看到:生存是一切的基礎.斯賓諾莎說過:"自由人最少想到死,所以他的智慧不是關於死的默念而是對於生的沉思."是的,真正的智者總是把生存當作其餘一切的基礎.沒有生存,一切都是徒勞的. 也許有人會認為,身處荒島的我們需要的是精神上的享受,但一個連生存都無法保證的人,縱然有再高的誌向又能怎麼樣呢鴻鵠之誌是以生存為基礎的.在沒有學會填飽肚子之前就想去填滿腦袋,這是不切合實際的.就像一個不會走路的孩子想去跑步一樣,是不可能的.

居裏夫人說過:"科學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其實,這又何止是科學的基礎呢沒有生存作為基礎,一切都是空話.著名文學家韓愈曾譜寫出一曲曲壯麗詩篇,但"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結果落得個英才早隕的結局;著名詩人李賀,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但卻在三十而立之際病逝;《多伊娜》圓舞曲的作者奇普裏安波隆貝斯庫,是一個享譽音樂界的少年奇才,卻在二十歲之前就病故了,留下的作品寥寥無幾.由此可見,沒有生存為基礎,精神上的富足隻是瞬間的光華,這是一種不符合實際的追求,是難以長久的.一切還是要以生存為基礎. 現實中的我們難道不需要以生存作為一切的基礎嗎不,我們當然需要.在高樓林立,科技發達的城市中尚且如此,又何況是一個環境惡劣,荒無人煙的荒島上呢 生存的基礎地位向我們陳述了生命的可貴,生命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生命的火焰在靈魂中不息的燃燒,綻出朵朵燦爛的火花,生命的清泉在靈魂中奔流不息,敲擊出曲曲動人樂章,生命可貴,無論我們身處荒島或是繁華都市,生命的價值都不可輕視. 阿拉伯有句諺語說得好:"有健康的人,就有了希望;有希望的人,就有了一切."這句話無疑在一次奠定了生存的基礎地位.

假如有一天,我流落到一個荒島,我希望我身邊有一本教人以生存的書.因為生存是一切的基礎.

逆境中的站立

假如你流落到了一個荒島,你會選擇哪一本書陪你度過無聊的日子如果是我,我會選擇的毫無疑問是《魯濱遜漂流記》. 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是新一代的天之驕子,在得到父母親友百般關愛,學習各種文化知識,享受舒適生活的現況下,我們其實也失去了很多.我們失去的,就是麵對逆境時的機智與勇氣.像書中魯濱遜那樣的堅毅是我們所不具備的. 在擁有眾多體育器材的今天,我們或許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格.但這就足以支撐我們在一個荒島上生存下去了嗎答案是,不能.僅僅擁有體質上的強健而不具備精神上的堅強是無法支撐一個人走下去的. 或許你會問,我們怎麼會流落荒島呢在高科技發達的現代,流落荒島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但是,朋友們,所謂的荒島指的不僅僅是一個孤立無援的小島,還代表著生活中的種種艱難困苦,失敗逆境,這些,才是真正的"荒島". 當今社會,死亡率隨著生活的舒適程度一步一步高攀.而自殺又占了其中不小的比例,這是因為什麼經調查表明,當今中學生中有高達七成的人曾經想過自殺.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因為一兩次的考試不及格,有的是因為老師的斥責,還有的是因為與最好的朋友吵架.而這許多許多的原因歸根結底不過是一個理由:在生活中遇到了失敗或是逆境,被這些困難險阻嚇得不知該如何是好,於是便想到了死. 這不恰好證明了遇到逆境時,我們這些在良好環境中長大的驕子的不堪一擊嗎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光從老師課本那裏尋找,是永遠也找不到的,就像勇氣,就像堅毅.而這些,恰好又是在將來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生存下去的必需法寶. 我們需要在先人的身上學會堅毅,學會在逆境中生存並成長,就像流落荒島德魯濱遜一樣,不被困難所擊敗.也隻有那樣,我們才能在經受了種種困苦之後,在遙遠的將來獲得成功. 隻有堅毅,我們才能生存,才能在種種逆境中生存,不被激烈的競爭淘汰,最後攀上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