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讀故事修身心
被隱瞞的捐款
班裏有位娃王的同學的父親因車禍突然去世,他那本來就不寬裕的家境更加艱難了。
同學們都覺得應該伸出援手幫他一把,於是悄無聲息地,大家把捐款集中到生活委員手中。同學們瞞著他,隻說,那是給災區的捐款,自願!
第二天早上,生活委員手中又多了10元錢,那是王同學一進教室就交上的。
智慧點評:
每一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 把心徑擴大一毫米
有一牙膏廠,產品優良,包裝精美,招人喜愛,營業額連續10年遞增,每年的增長率在10%到20%。可到了第11年,企業業績停滯下來,以後2年也如此。公司經理召開高級會議,商討對策。
會議中,公司總裁許諾說:誰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公司的業績增長,重獎10萬。有位年輕經理站起來,遞給總裁一張紙條,總裁看完後,馬上簽了一張10萬元的支票給了這位經理。
那條紙條上寫著:將現在的牙膏開口擴大1毫米。消費者每天早晨擠出同樣長度的長膏,開口擴大了1毫米,每個消費者就多用1毫米寬的牙膏,每天消費量將多出多少呢!公司立即更改包裝。第14年,公司的營業額增長了32%。
一個小小的改變,往往會引起意想不到的結果。我們常常生活在一種習慣裏,麵對生活中的變化,我們常常習慣過去的思維方法,思維有了定勢,心路就狹窄,許多事情會想不開。其實隻要你把心徑擴大一毫米,你就會看到生活中的變化都有它積極的一麵,充滿了機遇和挑 戰。
智慧點評:
隻要你把心徑擴大一毫米,你就會看到生活中的變化都有它積極的一麵,充滿了機遇和挑戰。
別忘了挖掘自己的金礦
當我們執著地挖掘我們自己的潛能時,成功的途中會不時地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美國田納西州有一位秘魯移民,在他居住地擁有六公頃山林。在美國掀起西部淘金熱時,他變賣家產舉家西遷,在西部買了九十公頃土地進行鑽探,希望能在上麵找到金沙或鐵礦,他一連幹了五年,不僅沒找到任何東西,最後連家底也折騰光了,不得不重返田納西。
當他回到故地時,發現那兒機器轟鳴,工棚林立。原來,被他賣掉的那個山林就是一座金礦,新主人正在挖山煉金。如今這座金礦仍在開采,它就是美國有名的門羅金礦。
這個世界上,每人都潛藏著獨特的天賦,這種天賦就像金礦埋藏在我們平淡無奇的生命中,一個人是否能有幸挖到這座金礦,關鍵看,能不能腳踏實地發揮自己的長處,去經營自己的人生。那種整天羨慕別人的活法而邯鄲學步的人,總認為財寶埋在別人家園子裏的人,是永遠挖不到金礦的。
每人都有自己潛藏著的天賦或能力,擁有自信的人才能發現它,肯定它。火山被掩藏的地層 裏,當充分的力量促使火山口爆裂時,那異乎尋常的潛能也隨之而湧出,散發著迷人的光彩。當我們執著地挖掘我們自己的潛能時,成功的途中不時地閃爍著耀眼地光芒。
智慧點評:
每人都有自己潛藏著的天賦或能力,擁有自信的人才能發現它,肯定它。
不可預料的生活
一天,拉比正在去學院的路中,忽然他看見一個帶了很多隨從的王子。
"在這麼美好的早晨,你幹什麼去,拉比?"王嘲諷地問。
"我想我不知道,閣下。"拉比茫然地說。
"你不知道要到哪裏去?你怎麼敢這麼放肆地跟我說話,猶太人?我教你怎麼正確的對待一個 基督教的王子!"隨後,他命令把拉比押到地牢裏去。
"我是怎麼告訴你的,閣下?"拉比叫了起來。"瞧你做的,正說明我是對的,我不知道我要到哪裏去。"
"這又如何?"王子好奇地問。
"你看,閣下,我早晨離開家想去學院--可結束時我在哪裏?地牢裏!"
智慧點評:
生活就有很多不可確定性,有錢的人並不一定一輩子都會有錢。
人無完人
季老總是大集團公司的董事長,可謂財雄氣大。可是他把下麵的各個公司,都交由他的子侄、女婿們管理了。而那些在業務開發方麵立有功勞的人,一個個還是當一般職員。
有一天,季先生看到很多人聚作一堆一堆的,竊竊私語著。季先生心裏很是納悶,便問他的助理時先生:"這些人都在談論些什麼呢?"
時先生告訴他:"季總,他們都在談如何離開公司,另謀高就,他們都不想在這裏幹了。""這就奇怪了,現在公司的經濟效益不是很好嗎!為什麼不想在這裏幹,難道還有比我們公司更好的公司嗎?"季先生不解地問時先生。
"季總,你原來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生意人,隻是靠了這麼多員工為您效勞,才使公司有這麼好的業績,經濟效益有這麼大。可是,當年為你立下汗馬功勞的人,一個個還是原封不動,沒有一點提拔。而你的那些親屬,隻因為你的關係,都被安排當了下麵各個公司的經理。那些員工再也沒有興趣為你奔忙了,所以都想另謀高就了。"時先生懇切地對季先生說。季先生聽了大為震動,立即采納了時先生的意見,將他平時最不喜歡的一個員工提拔了。大家聽了這個消息,十分振奮。都認為既然那個平時最不討季總喜歡的人都能得到提拔,那麼他們的提拔,也指日可待了。
智慧點評:
有能力的人應該重用,不重用那些有能力的人,離開是遲早的事情。
幸福就在心中
美國有位偉大的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是,人類可以經由 改變態度而改變生命。當我們身處逆境時候,也許會感到很痛苦、失望,各種糟糕的情緒接 踵而來,但是,如果我們改變自己的態度,苦中作樂,那麼我們會擁有與以前迥異的心情,會感受到久違的幸福。
他們認識的年代是新中國建立不久的時候,在那火紅的歲月,他們結了婚,生了孩子。可是由於丈夫是一個從事衛星研究的科學家,做妻子的不得不與之一起前往,她隨先生去了大西北,住在靠近戈壁灘的營區裏。營區生活條件很差,丈夫原本不讓太太跟著一起吃苦,但太太很愛丈夫,堅持來了。
部隊為他們找到了一間還算過得去的小木屋。由於營區處於沙漠腹地,整天悶熱難當,一點蔭涼都沒有,風沙又總是呼呼吹個不停,塵土到處飛揚;而且旁邊的住戶也出奇的少,隻有幾個當地的農民,日子實在難熬。
一次,她的丈夫必須外出兩周參加部隊的演習,一個人在家的妻子更是寂寞之極。於是她寫信給母親說她要回家。母親很快就回了信,信中寫道:"有兩名病人從醫院中向窗外望,一個看到的是熱鬧城市的人世生活,一個看到的是充滿陰霾的天空。"她將母親的話看了又看,理解了老人家的話,覺得很慚愧。"好吧!"她想,"我就去找人世間的熱鬧生活吧。"於是她走出屋外,和鄰近的農民交上了朋友,並請他們教她如何種地和觀察天氣。剛開始彼此還有些生疏,但是當他們了解到她真對這些感興趣時,他們亦真誠相待,熱情地接受了她。她因此迷上了大西北的神奇土地、悲壯的曆史和大西北人堅韌不拔的個性。不僅如此,她還開始研究起沙漠來,很快地,沙漠也從荒涼之地成為她眼中神奇迷人的地方。最後她成了沙漠專家,出了好幾本關於治理沙漠的書,而且由於與當地農民的頻繁接觸,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心情也比以前好多了。
中國有首歌曲的歌詞是這樣寫的:幸福在哪裏,它不在柳蔭下,也不在溫室裏,它在艱苦的工作中,它在知識的寶庫裏,幸福就在我們的心裏。隻要我們把握住了心中的幸福,就沒有什麼讓我們再悲傷,就沒有什麼難關過不去。
智慧點評:
真正的快樂,是對生活的樂觀,對工作的愉快,對事業的熱心。
在一個名字裏有什麼
當丈夫和妻子給他們每一個出生的孩子起名時,他們開始爭吵不休。她想讓孩子跟隨她父親的名字,他想讓孩子跟他父親的名字。最後不能達成一致,他們到拉比那裏要求調解。"父親叫什麼?"拉比問丈夫。
"南赫姆。"
"那你父親的名字是什麼?"拉比問妻子。
"也叫南赫姆。"
"那你們爭吵什麼?"拉比很迷惑。
"你看,拉比,"妻子說,"我父親是個學者和敬神的人,但我丈夫的父親是個偷馬賊!怎麼能讓我的孩子跟這樣的人的名字一樣?"
拉比想了想,於是說,"我的決定是你們的孩子叫南赫姆,剩下的交給時間。如果他成了一個學者,那麼就知道他是跟了外祖父的名字。如果他成了一個偷馬賊,那就很明白他是跟了他祖父的名字。"
智慧點評:
通天堂的路隻一條,通地獄的路有許多條。
國王的畫像
從前,有一位國王,雖然生得魁梧,卻是瞎了一隻眼睛,跛了一隻腳,所以他的臣民都很忌諱瞎和跛。
為了要使王宮懸掛國王威武的畫像,國王就召來了畫家,要他為自己畫像。
這位畫家手藝好極了,他畫的東西,維肖維妙。自然,國王瞎了一隻眼睛,畫像也畫成瞎了 一隻眼;國王跛了一隻腳,畫像裏也跛了一隻腳。大臣們看了心裏明白,都為這個倒黴的畫 家捏一把汗。
不出所料,國王看了大發脾氣,大聲怒吼:"你這家夥,鬥膽取笑寡人。來人呀!把這賤民 拉下去砍了!"
第二個畫家又被召進宮來替國王畫像,他有了前車之鑒,再也不敢如實地為國王畫像了。於 是他把國王畫得要多英俊有多英俊,他以為國王看了會滿意的。
大臣們看了,都不相信這就是國王。但既然國王斬了前頭的一個,是嫌畫得太像,這一個畫 得這麼美化,自然是判若兩人,弄不好可有欺君之罪呀!如果國王真是愛拍馬奉承,或許讚 賞有加。
豈料國王看了更加震怒,斥責這個倒黴的畫家道:"好哇,你想反了!竟把一個美男子立為 犯了篡謀之罪,當誅九族,來人,把這賊人淩遲處死!"
於是,全國上下,畫家人人自危,紛紛出逃國外。有一個畫家卻不慌不忙,在家裏若無其事 地飲著酒。
等得錦衣侍衛們將他拉進宮裏,他也不慌不忙地說:"不過就是為了畫一張國王的畫像嘛。"
"你可知道,前頭已經有兩個丟掉了性命。"國王告訴他。
"稟國王,那是兩個不中用的家夥。"第三個畫家說。
"好,就看你的本事了。你若畫不好,朕一樣毫不留情。"
過了幾天,畫家把畫像畫好了。兩旁的大臣都為畫家的命運,把心懸在喉嚨。
豈料國王看了,龍顏大悅,大叫:"好,這才像是寡人呀!"於是國王吩咐賞賜這位幸運的畫家。
原來,這畫家把國王畫成正在狩獵,把弓拉成滿月,一隻眼閉著正在瞄準射箭,而那隻跛了 的腳踏在大石上,枕著那托弓的臂彎,那箭直指前方。國王那隻好眼凝視前方,目光炯炯地洞察大地。
於是,這位畫家被譽為"天下第一畫師"。
我們不要逃避現實,任何事情來時,都要用歡喜心迎接,用智慧來完成,以增加我們的處事 經驗。如此不但不會怕事,更能以心來期待迎接,無懼於任何逆境的出現,那就反而會給我 們以消業障、積福慧的機會。有了這樣的處事態度,生命就會變得達觀開朗。
智慧點評:
我們不要逃避現實,任何事情來時,都要用歡喜心迎接,用智慧來完成,以增加我們的處事 經驗。
將迷霧吹散,就能找到路
想像中的困難往往比真正來臨時更可怕。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巨人總是欺負村裏的孩子。一天,一個17歲的牧羊男孩來看望他的兄弟姐妹。他問他們:"為什麼你們不起來和巨人作戰呢?"他的兄弟們被嚇壞了,回答說:"難道你沒看見他那麼大,很難打倒他嗎?"但這個男孩卻說:"不,他不是太大打不了,而是太大逃不了。"後來,這個男孩子根據巨人的特點,用一個投石器殺死了巨人。
小男孩沒有像其他人一樣,被巨人的龐大的優勢嚇倒,而是找出巨人致命的薄弱環節;沒有因為自己矮小,力量微弱,而放棄了戰勝巨人的成功機會。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老天不公平,不讓我們在生活中有所作為,而是我們自己總是被別人的優勢擋住了視線,而沉溺於自己的缺點、短處之中,不能自拔。這種無時無刻不伴隨著的心理狀態,在生活中,不正是彌漫在成功途中的迷霧嗎?
智慧點評:
麵對困難,我們不應該膽怯,應該靜下心來,找出解決困難的關鍵所在,然後解決掉。
成功在於懂得生活
陳德深是台灣繳納遺產稅最高的人,他所繳納的稅款為19億台幣,留下了近百億的遺產。他的遺產卻給後人帶來了糾紛,同胞兄弟們你爭我奪,鬧得矛盾重重。
在這個巨富的背後,有誰能會想到這樣一個事實:他生前並未娶妻生子,自己的生活也極端 吝嗇,上班都是乘公共汽車,沒有一幢屬於自己的房子,而且據他姐姐說,陳德深省到連內衣褲穿破了都舍不得換新的,平時開支更是刻薄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