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 鑄劍師之祖歐冶子(1 / 2)

一代鑄劍師歐冶子為越王勾踐鑄有寶劍五柄,頗得越王的賞識,也因為這五柄寶劍,歐冶子名聲大振,享譽天下,世稱鑄劍師之祖。

一代巔峰的超越永遠是最為艱難的,歐冶子的地位更是無人撼動,其弟子幹將和其女兒莫邪同鑄劍師,卻沒有一把劍勝得過歐冶子的巔峰之作,湛盧劍。

湛盧劍,鑄劍所需的神鐵(鐵母)和聖水(冰冷的泉水)。歐冶子在湛盧山頂,辟地設爐,用了三年的時間,終於煉成了。“……劍之成也,精光貫天,日月爭耀,星鬥避彩,鬼神悲號。”鋒芒蓋世的寶劍。歐冶子將它獻給越王。越王愛撫之下,命名“湛盧”。從此,歐冶子就同他的湛盧劍一起名揚天下,故以劍名山。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上悠悠幾千年的曆史文化積澱,使湛盧山不僅具有秀麗多姿的自然奇景,更有著燦爛豐富的人文景觀。

湛盧是一把劍,更是一隻眼睛。

君有道,劍在側,國興旺。

君無道,劍飛棄,國破敗。

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

歐冶子鑄成此劍時,不禁撫劍淚落,因為他終於圓了自己畢生的夢想:鑄出一把無堅不摧而又不帶絲毫殺氣的兵器。

所謂仁者無敵,湛盧劍是一把仁道之劍

巨闕,歐冶子所鑄,巨闕鈍而厚重。闕:通“缺”,意為殘缺。但其堅硬無比,故號“天下至尊”,其他寶劍不敢與之爭鋒。

勝邪,歐冶子鑄劍之時即認為劍中透著惡氣,每鑄一寸,便更惡一分,故名“勝邪”。

純均,據傳為一把尊貴無雙的劍,相劍師薛燭曾經因為見到此劍而色變,大感鑄造此劍的人,有些鬼斧神工一般的技藝。

魚腸,劍名魚腸,為專諸刺王僚時,置之魚腹中而得名。劍雖利刃,然未有諸書所謂之神。所謂為歐冶子、幹將之流所鑄雲雲,皆諸家附會之妄言,未見正史。

鑄劍師之祖歐冶子之外,亦有無數的鑄劍師崛起,隻不過他們的名聲並沒有超過歐冶子,即便是他們的劍可以與之相媲美。

遠古的一個黎明,天色黑白交際的一瞬間,一雙手緩緩揚起。雙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劍柄,隻有劍柄不見長劍劍身,但是在北麵的牆壁上卻隱隱投下一個飄忽的劍影。

劍影隻存片刻,就隨著白晝的來臨而消失,直到黃昏,天色漸暗,就在白晝和黑夜交錯的霎那,那個飄忽的劍影又再次浮現出來,遂名承影。

一把把名劍,如同一件件藝術品,訴說著鑄造他們的汗水,和等待他們主人時的孤獨。

七星龍淵、泰阿、赤霄等等,每一把劍都是一個鑄劍師的心血,這是他們付出感情鍛造而成,與那些打鐵匠手中的鐵鍬不同,一個是藝術,一個是生活。

大夏王朝,九州現今唯一的統治者,與上一次的大秦帝國不同,沒有焚書坑儒,對於北地和南部群島的人也是施以懷柔政策,讓九州範圍內的人免除了兵燹之災。

對九州的百姓更是有免稅等各種政策,使大夏王朝達到了民心所向,夏天子的讚譽更是源源不斷,一時間,大夏王朝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