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使命(1 / 3)

第一章 使命

家園

魚兒喜歡清澈的河水,那是它們的家園。 花兒喜歡肥沃的土壤,那是它們的家園。 鳥兒喜歡寬闊的天空,那是它們的家園。 毫無疑問,兒子喜歡生活在母親的身邊,因為那是他的家啊。可是,“為什麼有的人要殘酷的把母子倆分開呢?他們妒忌他有濃濃的母愛嗎?他們本身就是冷血動物嗎..”當我仰望著共同的天空,想起被那道海峽分開的土地的時候,常常歎出了這樣的遺憾。 當台灣的親人打電話或寄信回家的時候,總會問起最近怎麼樣了?在那裏過得還好嗎..每次交談,總會提起這些問題。我們是多麼想看看對岸的親人,但現在隻能隔海相望,卻不能團聚。隔著淺淺的海峽,望著對麵一派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的景象,我是多麼期盼能與親人度過這個美好的夜晚,哪怕隻有一會兒,也很快樂。

終於有一天,我們的親人從彼岸回來了。現在,我已經忘記了她的稱呼,也忘記了她的外貌,幾乎忘記了她的一身,但唯一讓我永遠忘不了的是——對大陸的思念。她回來的時候,一旦坐下來聊天時,她總會說起以前的日子,是那麼的甜美,是那麼的幸福。但是今日不同往日,她掩著麵歎息:孤身在外,我已習慣寒冷,習慣寂寞,風拂過,不覺得冷。歲月流逝,滄海桑田,即使帶走了那段難忘的往事,帶走了我年輕的麵容,卻永遠也帶不走我對大陸深深的思念啊!此時此刻,我已淚流滿麵,沉思:雖然大陸母親和台灣兒子長期隔海相望,卻是骨肉情深。哎!兩岸本是一家人,血濃於水的親情怎能容忍這一小撮分裂勢力的割斷呢?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副對聯——念同胞山河抬望眼,思祖國日月寄歸心。這種盼統一骨肉相

聚的民族心聲如此強烈。 提起大陸和台灣,就會想起了中國地圖。在中國地圖上,有那麼一隻雄雞挺胸地站在中間,它的旁邊還有一個不引人注目的雞蛋。顯而易見,雄雞就是大陸,而小小的雞蛋就是台灣。有人說:“如果沒有雄雞大陸,哪來的台灣寶寶。”雖然台灣寶寶離開了大陸母親,但是台灣永遠都是大陸的,居住在台灣的人民永遠是中國人。 我雖然不是居住在台灣,沒有離開大陸,但我也懂得離開大陸的滋味,是那麼難過,那麼傷心。因為離開了大陸,正如離開了母親。離開母親的兒子也許會把皎潔的月光當成母親的思念,把閃閃的星火當成母親的微笑,把柔和的清風當成母親的關愛,也把波濤拍岸的聲音當成母親的呼喚!有了母親的思念,母親的微笑,母親的關愛,兒子不再孤獨、寂寞。有人說,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的稱謂,母親的懷中是最溫暖的地方。母親似旭日帶給兒子溫馨似活土,帶給我養分似甘泉帶給我滋潤。 同胞們無論能不能和我們在一起,無論是生與是死,他們始終都渴望跨海回家,回到屬於自己的土地。我載著寄托,遠遠的聽見孩子們娓娓聲道: 我本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硫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灣。 我胸中還氳氤著鄭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 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母親! 聽著同胞們的哭喊聲,我不禁也流下了眼淚。 我渴望停止這一切:可否讓天使展開笑顏,不要讓悲傷占據純真的眼,讓硝煙、悲傷、仇恨遠離我們;讓和平之花芳香四溢;讓我無憂無慮的展翅翱翔;讓和平之晝在人間盡情蕩漾。我要看到:台灣與大陸牽手同舟共濟,一起共享快樂,共度春秋。用大家從內心深處發出的笑聲編織成美麗的世界。

綠色的使者

綠色,象征著春天的來臨;綠色,象征著一個地方的環境;綠色,象征著茂盛的森林。 我想做春天的來者,因為我想讓整個世界從春天開始,沒有一點汙染;我想做一片樹葉,因為我想讓每個城市都充滿綠色,讓人們生活在綠蔭下。我還要將我自己唯一的裝飾品——葉綠素,與太陽結合製造出人類所需的糖和蛋白質。我還要不斷地為人類製造出氧氣,並且,我還要製服許多對人類有害的汙染..總之,我要把我奉獻給人類。 現在,每一個城市都經汙染,就連我的故鄉的新鮮空氣也消失了(我的故鄉是一個村莊)。

我的故鄉是在大海旁邊。小時候,大海幾乎是我們玩的遊樂場所,在那嬉戲,在那玩水,是多麼的幸福快樂。但現在呢,你走向那大海,未看見大海,就先聞到了一股股臭味。那為什麼有那臭味呢?因為大海是人們養植的地方——養龍須菜、紫菜、牡蠣..雖然這些東西給老百姓帶來了金錢,帶來了快樂,可對於世界來說是一種不幸。這些龍須菜啊牡蠣啊都會有臭味。這可不是一般的臭味,它會讓你想嘔吐,會讓你渾身不自在,甚至會讓你不想在那

裏多呆一秒。那是多麼可怕的事。那臭味不僅來緣於植物,它更是讓人們汙染了。居住在海岸的人,常常把垃圾倒在大海裏。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大海就存在了不少的垃圾。如果這樣延續下去的話,也許大海會變成垃圾推了。我不驚歎息:“為什麼這些人要破壞環境呢,破壞環境不就等於在破壞自己的家園嗎?至今我還是想不明白,那些人為什麼要這樣做?那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嗎?但我相信這帶來隻是一種麻煩,一種危害。” 現在居住在城市裏的人因為環境的關係,出現了一種空氣汙染過敏症。這樣的病情並不嚴重,但需要天天呼吸新鮮的空氣才能治好它。說到這裏,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有一篇文章——《小狐狸賣空氣》。那是講了小狐狸從深山來到了城市裏。但是住了幾天,小狐狸的嗓子幹幹的,鼻子癢癢的,渾身不舒服。結果,小狐狸得了空氣汙染過敏症。他又重新回到了深山,天天呼吸新鮮空氣,病很快就好了。聰明的小狐狸就想:“我為什麼不把新鮮的空氣運到城市去賣呢?”於是,小狐狸就把空氣裝進大葫蘆裏,運到城市去賣。一開始小狐狸的生意好得不得了,但漸漸的,他的空氣就沒人要了。因為居住在城市裏的人知道了要這種新鮮的空氣並不難,隻要人們合心協力,種多些樹木,少扔點垃圾。這樣,新鮮空氣自然就有了,而且滿天飛呢。從此以後,人們生活在綠色的環境當中。看完這篇文章,我想:如果現實生活中能像寫作中的一樣,那該多好啊。每天生活在不被汙染的環境當中,不會聞到那可惡的味道。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想啊想,我沉醉在幻想之中,我是多麼的希望能有這樣的世界。 為了我們人類萬代依賴生存的自然環境,為了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讓我們從平凡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自我做起,節約社會資源,愛護自然環境,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我們隻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就一個簡單的動作,我們就會有一個美麗美好的地球。 人類隻有一個地球,地球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條件,保護地球生態環境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保護地球生物,尤其是綠色植物,保護地球上的生命,保護屬於人類的隻有一個地球是地球人最神聖地使命。 請大家一起保護綠色家園吧,還給大自然一個蔚藍的天空。

夜晚獨思

吃完晚飯,我正準備做作業,爸爸對我說:“夢夢,今天晚上我和你媽媽要去你舅舅家一趟,你一個人在家,不要出去,把門鎖好..”爸爸囑咐了我許多話後,就和媽媽走了。 家裏隻剩下我一個人。以前,晚上家裏總是有人陪著我做作業,我從來沒有一個人在家呆過。爸媽剛走出家門,我立刻站起來把門牢牢鎖好,然後才開始寫作業。但總覺得房間裏空蕩蕩的,我從來沒覺得有這麼寂靜,不知怎麼的,我的心裏直發毛,甚至在做作業時,精神也總是不能集中,過了好一會兒,我才做完了所有的作業。

這時,我聽見遠處傳來一陣狗叫聲,我的神經一下子繃得很緊,細聽,隱隱約約能聽見有人向我家走來的腳步聲。我高興極了,猜想一定是爸媽回來了,我跑到門前卻不敢開門,兩手扶著鎖,準備隨時給爸媽開門。可一會兒後,外麵又恢複到了寂靜,我聽見外麵一點聲

音也沒有,心裏感到十分恐懼。我急忙跑到窗口把窗戶都關得嚴嚴實實的,然後又跑到臥室裏把家裏所有的燈全打開,這才使我慌亂的心稍稍得以平靜。我坐在椅子上,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好。屋子裏靜悄悄的,牆上的掛鍾“嘀嗒嘀嗒”地響著。這時我不自覺地想起同學們平時講的鬼故事:什麼一雙雪白的腳呀,血紅的手呀,長長的白發呀,黑麵撩牙呀..一個個地在我的眼前出現,我的心怦怦直跳,連大氣都不敢出,心裏麵在默默地祈禱:爸爸媽媽快點回家吧! 我見已經十點多了,便上床睡覺去了。我匆忙脫去衣服,“咚”的一聲跳到床上,用被子蒙住頭,心想:“唉,爸爸媽媽們怎麼還不回來?”沒辦法,明天還要上學呢,我強製自己靜下心來,後來不知什麼時侯才進入了夢鄉..

夢永遠是虛幻的

我一直做著一個夢,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這個夢都會一直做下去。因為我夢見在天地的大舞台之間,我是最閃耀的一顆星,擁有那麼多掌聲和祝福。擁有那麼多關注。這或許是很不現實,但是開在角落的花朵,也同樣渴望關注。 上帝不可能眷顧到每一個人,他太忙了,不可能把他創造的每個生靈都創造的盡善盡美。一定會有一些不起眼的人們生活在自卑和向往中。向往成為那麼多人的朋友,向往擁有關懷的掌聲,向往每個人心裏那個又寬又大的舞台,向往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誰會願意整日生活在自卑中,頭頂上永遠是烏雲密布的天空呢? 中央電視台廣告中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們不僅生活在別人眼中,也同樣生活在自己眼中。在心靈舞台上,永遠都在為自己打開,等著你去跨越。上帝給了我們生命,可是命運卻在自己手中緊握。當成功邁出了第一步時,你會發現,生長在角落的花朵也同樣擁有陽光。 夢永遠都是虛幻的,並不真實,但我們的渴望卻是真真切切的,我們應該去努力,撥開遮擋陽光的烏雲,去尋找自己的幸福。而那個夢,就讓它活在每個人的心裏,讓更多的人追求它,成就它。

美麗的鄉村 我愛你

當城市的喧囂淹沒了心靈深處那顆渴望自由,和諧的靈魂時,那麼,在這隆冬時節,也許最好的選擇是丟下背負著的壓力,走進質樸的鄉村,感受寧靜,感受美好,感受一切最純潔的東西。 不知道是否是我太感性的緣故,一到這個偏遠但卻安詳的地方,我便激動地開始唱歌,感覺整個身心都融入了這個空明的世界。

我們沿山路走到一個“農家樂”。看,那些漂亮的姑娘們已經在門口迎接我們了!她們跳著歡樂的舞蹈,唱著動聽的歌曲。笑得如花兒一般燦爛。盡管我聽不懂她們唱的是什麼,

但我能感受到老鄉們對我們這些外來客的歡迎,以及一顆樸實無華的心。 我不由自主地走進她們的隊伍中,當她們友好地牽起我的手時,心裏麵突然產生一絲暖意,盡管那手粗糙不堪,但是這種溫暖,這種快樂是與任何東西都不可比糜的。 畢竟是冬天,寒風還是不合時機地刮了起來。老鄉邀請我們進屋,然後端來了一碗碗香甜的糯米粥。不知道是在城市裏呆久了還是怎麼的,連這一小碗東西都覺得比山珍海味更好吃。環繞四周,隻是一些簡單的陳設:古老的木櫃,搖幾下就能發出“吱吱”聲的檀木椅,還有,還有廚房裏那已經開始散落架子的蒸籠裏放著些許白色的香餑餑,原來,除了雞鴨魚肉外還有這麼簡單,但又無比美味的東西。 下午天氣轉好了一點。我們便走出房門,走進黛青色的大山中去。 一路上,我們碰到不少鄉民,驚訝的是,他們每個人都微笑著向我們打招呼,我被那些淳樸真誠的笑臉感動了。 長路依舊漫漫,枯草仍然瑟瑟。我深吸了一口氣,哦!原來這裏的空氣是那麼地清新,自然,不含任何雜質,我的心又一次被觸動了。 “哈哈,你抓不到我!”是哪裏傳來那麼童稚的聲音?回過頭,我的眼眸裏出現了這樣一則畫麵:幾個幼小的孩童正在快樂地做著遊戲,中間是一個眼蒙著土布的小孩。嗬嗬,那麼無憂無慮的童年,比起都市裏那些坐在遊戲機或電視前的所謂“小公主”“小皇帝”的孩子來說,這種單純又滿足的生活可真叫人向往。 我盡情地欣賞著這醉人的景色,這是內心的純淨在向我呼喚嗎?這迷人的大山,好似一首深邃的哲理詩句,,宛如一支優雅的詠歎調。我的心靈生出幾許欣慰。 寒風吹拂著我的臉龐,輕撫著我的思緒。其實,隆冬裏鄉村的至美有許多我們未能發覺的財富;其實我們埋怨一切的醜陋與虛偽,往往隻是因為我們心靈的不夠純淨,目光不夠深邃,感覺不夠敏銳,還因為我們用用一些世俗的約定捆綁住了我們的思想;其實,隻要用真心去感知,就會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領略了大山的美麗,我們沿上來時的山路往回走。一切的一切都忽然變的那麼熟悉。唯一不同的是路上的鄉民漸漸少了,也許是天色晚了的緣故吧。而地裏依然封凍著,可表皮已濕濕的,滲著星星點點的水滴,像一個壯小夥幹完了重活,正在擦汗水。 逐漸走到了山腳。孩子們已經放學了。他們背著老式的軍用包,身上穿的是縫有補丁的衣服,腳上是一雙破舊的草鞋。但孩子們毫不在意這些,依舊哼著歡快的小曲,享受隻屬於自己的歡愉。農家的小院裏傳來了叮叮當當的敲擊聲。原來農民正在修理農具。鬆了的加跟鐵絲;壞了的換上新把。別說,還真像那麼回事。 吃過農家飯,我們即將離開這絢爛多姿的地方,心裏難免有些不舍。正要上車之時,一位年過花甲的老大娘從屋裏蹣跚著走出來,手裏還拿著幾個紅色的小布狗。她說:“你們好不容易來一趟,來,這是我特意為你們準備的禮物,你們可不要嫌棄啊!”頓時,我的眼眶濕潤了,老大娘的這一舉動徹底感動了我,也讓我看到了一顆最最純樸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