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解答
生命之歌
生命的最後一支歌在夕陽中唱起後,他走了,沒留下一點遺憾。 ——題記 清晨的公園裏,一個患有癌症的男孩在輕聲歌唱,他歌唱生命。盡管他剩下的時間不多了,但他不自卑,他不相信世上存在著永恒。他認為沒有一樣東西是永恒的,生命,也是一樣的。“人總是要死的!”他常常自我安慰。 公園的那頭,有一個女孩在跳著優美的舞姿,如身後桃花的飄落——翩翩飛舞。 這天,男孩無聊的在閑逛。忽然他聞到一陣噴鼻的花香,這花香吸引著他來到了一棵桃花樹下,也看到了那女孩——她正在跳舞。男孩沒打斷她,一直在旁邊靜靜的等她跳完。“你跳得真好,如你身後的桃花。”“謝謝!”女孩羞答答的抬起頭說道。這時,男孩看清了她的臉:一張美麗的麵孔上鑲著兩顆無神的眼珠。男孩大吃一驚:“你是盲女?”這句話一出口,男孩就後悔了,他知道他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哦……對不起,我不是有意的。”“沒事。”女孩似乎很輕鬆。……就這樣,他們認識了。 他們相約在夕陽的黃昏來到了這兒,男孩歌唱,女孩伴舞。 …… 像這樣過了很久,直到那一天。 “桃花真美,像你一樣。”男孩無意中說道。“可惜我看不到。”女孩說著低下了頭。“對不起。”男孩的心如一陣刀絞的痛,他知道他又一次刺痛了女孩的心,盡管她不在意。一種強烈的欲望從男孩心中升起.. 過了幾天,女孩興奮的告訴男孩,有人願意獻出眼珠了,她將看見光明,看見這美麗的花花世界了。男孩由衷的笑了。女孩哪裏知道,那一對眼珠是男孩獻出來的。 …… 這一天的黃昏似乎更早到來,男孩對女孩說了很多:“曾經我不相信永恒,但我現在明白世上存在永恒,那便是友情。我要走了,永遠都不回來了,我將永遠的珍藏我們的友誼。”女孩哭了。說完男孩唱起了生命裏的最後一支歌,女孩依舊為他伴舞,但是帶著一串淚珠…… 他還是走了,走得那麼輕鬆,沒有遺憾,他把他生命裏的最後一支歌獻給了她,他無悔。 女孩的手術成功,她看見了萬物,也知道了真相。她來到了公園,奇怪的是今年的桃花沒有開。 女孩的眼眶模糊了,一滴淚從她的臉頰落下,夕陽中,她似乎聽見了男孩唱起的那一支歌……
滿意的自己
人,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能拓寬人生的寬度。於是大多數人都明智的選擇後者,暗暗立定自己的鴻鵠之誌。然而,這隻是一個開端,就像你在荒原裏百無聊賴時得了一張通往遠方城市的地圖,你決定往那兒走,但路需由你自己開辟,前途未知——那地方你可能一時半會兒到不了,也可能永遠也不能到達。
人生就是這樣,不可能所人都載而歸,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人畢竟是環境的產物,因而總要受到某些製約——無論是環境條件,還是自身的因素。當你所處的環境不容許你實現你的
理想,或是你的自身條件不足時,你的理想將暫時不能實現,甚至理想將成為空想。有了這些限製性因素,好比是讓你戴著腳銬來跳舞。能不能跳好這支舞,關鍵在於你是否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在你所處的不斷變換的每個環境中做最好的自己。 首先,你應該了解客觀的環境條件——要知道,給你的是木材,你永遠也製不出金雕工藝品,但你可以把他雕琢成八麵玲瓏的木雕藝術。當然,你還應該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實力,知道如何在所處的環境中向目標邁進一步。在這樣的量力而行,給自己一個清醒的定位之後,再做到盡力而為。 世界上赫赫有名的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一生換的職業很多,卻因為他是力爭上遊,力爭做最成本行業好的,結果鮮花和掌聲就始終伴隨著他。12歲時,他是一家紡織廠的工人。小小的他決心做全廠最出色的工人。他這樣想,也這樣做了,最後,他成為了全廠最出色的工人。後來,命運又安排他當郵遞員,他想的是怎樣做全美最傑出的郵遞員,他又成功了。安德魯.卡耐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依據環境和自身的地位,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爭做最好、塑造最佳的一生。他的座右銘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做到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做最好的自己,雖然不能保證一定會實現你的理想,但可以保證的是,不這樣做,你一定不能實現你的理想。 趙括把用兵打仗看作兒戲似的,談起兵法來,就眼空四海,目中無人,卻不知自己實際上是一個隻會紙上談兵的庸才。長平之戰時,秦軍將領白起針對趙括沒有實戰經驗,不顧實際環境,隻會照搬照抄兵法的弱點,采取了誘敵入伏,分割包圍的方法將趙軍引入絕境。四十萬趙軍,就在紙上談兵的主帥趙括手裏全部覆沒了。 我們也隻有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爭做到最好,才能更好地實現自我,發展自我;也隻有做到最好,才會有機會領略“一覽眾山小”的心境。所以,是工人的就要先做好工,是農民的就要先種好地,是軍人的先當好兵,是做生意的,就先當一個最好的商人。即使,實現不了最初的夢想,我們也可以拍著胸膛說:雖然我還不是所用人中最好的,但我是最好的自己! 正如道格拉·拉赫在他的是中寫的:“如果你不能是一隻麝香鹿,那就當尾小鱸魚——但是要當湖裏最活潑的小鱸魚。” 量力而行,盡力而為,讓我們做一個自己滿意的自己吧!
奸雄
世人皆唾罵其“奸”,我獨愛其“雄”。我心目中難得的英雄啊,讓我的思維插上翅膀,穿越浩渺的時空,來到你的身旁,領略你那不為世人所知的內心吧。 “多疑狡詐,心狠手辣”,這就是幾千年來人們對你的評語嗎?你不以為然地笑笑,又投入到繁忙的政務中去了。你認為,這是你無可避免的評價嗎?是的,我相信。試想那個戰亂紛爭的年代,豪傑並起爭霸,而且,“一將功成萬骨枯”!英雄,這是你的無奈,也是你的必由之路啊!對於一個在千軍萬馬中打拚的英雄,你不應該受到人們的求全責備。可是,當我如此義憤填膺地為你抱不平時,你唇邊的淺笑沒有消失,你專注於卷宗的目光沒有遊移,嗬,我懂了,英雄,在你麵前,我為自己的淺薄而羞赧。 可是,你還是歎了一口氣,將目光停駐在那本厚厚的兵書上。這是郭嘉留下的那本書吧。你在懷念聰明善謀、忠心耿耿的他嗎?你不會忘記他的遠見,而他,亦不會忘記你的提拔。當初慧眼識英才的伯樂,憑著不計出身的見地,發現並培養了這匹千裏馬。郭嘉,即使九泉之下,又怎能不感激你的知遇之恩?
你知人善任,而自己,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縱觀三國,蜀有孔明,吳有公瑾,而你,幾乎是憑一己之力獨當一麵,成就了三國鼎立的局麵!你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軍事、政治還有文學!英雄,你的眼裏露出了驕傲的微笑。你無需謙虛,你有資本自信———即使被
世人們斥為“自大”! 英雄啊,不能理解,為什麼人們要用有色的目光打量你?時勢造英雄,人們為什麼要如此看重亂世加在你身上的陰影?“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你的壯誌,你的才能,為什麼要被“梟雄”兩字抹殺?英雄,你的目光不屬於近,而在於遠,不是嗎?孟德,天下英雄,本應隻你一人!▲
審視
下麵是多年前某些專家對其領域的斷言,當時聽起來很有道理。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變得愚蠢透頂。 從古至今十大愚蠢斷言: 10.“沒有理由讓某個人在家中配備一台計算機。”(1979年)——肯尼斯·奧爾森(Kenneth Olsen),DEC(數字設備公司)的奠基人和總裁。 9.“飛機是個有趣的玩具,但沒有軍事價值。”(1911年)——費迪南·福煦(Ferdinand Foch),法國陸軍元帥,軍事戰略家,第一次世界大戰指揮官。 8.“無論將來科學如何發達,人類不可能登陸月球。”(1967年2月25日)——李·弗雷斯特博士(Dr.Lee Forest),三極管發明人和無線電之父。 7.“(電視)上市6個月之後,不可能還有市場。每天盯著個三合板盒子,人們很快就會厭煩。”(1946年)——達裏爾·紮努克(Darryl F. Zanuck),二十世紀福斯公司總裁。 6.“我們不喜歡他們的聲音。再說,吉他樂隊也正在退出舞台。”(1962年)——英國德卡唱片公司(Decca Records)拒絕了披頭士樂隊。 5.“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吸煙是有益的。”(1969年11月18日)——《新聞周刊》援引洛杉磯外科醫生G·麥克唐納博士(Dr.Ian G.MacDonald)的話。 4.“這個.電話.缺點太多,無法作為通訊工具。這種玩意兒對我們沒什麼用。”(1876年)——西方聯合公司(Western Union)的《內部備忘錄》。 3.“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第二世紀)——托勒密(Ptolemy),古埃及天文學家。 2.“今天沒發生什麼重要的事。”(17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英皇喬治三世。 1.“所有能夠發明的,都已經被發明了。”(1899年)——查爾斯·杜埃爾(Charles H. Duell),美國專利局局長。 看過這些,再看一些和你一樣的青少年所說的話。這些話你聽見過,它們和上麵那些斷言同樣可笑: ●“我家沒人上過大學。想上大學沒門!” ●“沒有用的。我就是沒法和我後爹相處,我們不是一路人。” ●“做個聰明乖巧的人是件很乏味的事。” ●“我老師總是挑我的錯。” ●“她這麼漂亮,我敢打賭她一定是個蠢蛋。” ●“除非認識當權的人,否則你不可能脫穎而出。” ●“我?苗條?你開玩笑!我家可全是胖子。” ●“這兒找不到工作,沒人願意雇個十來歲的孩子。” 思維定式是什麼? 上麵兩組斷言的共同點是什麼?首先,它們都是關於事物本質的一種感知。其次,它們都不準確,或不完整,雖然說這些話的人認為他們自己是對的。
感知的另一種表達是思維定式。一個思維定式(以下也簡稱定式)是你看事物的固定方式、觀點、參考係統或信仰。你可能已注意到我們的定式常常遠離事實,結果就產生了局限性。
例如,你可能認為自己缺少讀大學的素質。但是,回想一下,托勒密不也同樣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麼? 再想一下那個認為自己沒法與繼父相處的女孩,如果這是她的定式,她還能與繼父搞好關係麼?看來不行,因為這種想法限製了她。 定式就像眼鏡,當你用不完整的思維定式來觀察自己或自己的生活,就像戴著度數不準的眼鏡。鏡片影響你所看到的一切。結果,你怎樣看世界,你也就得到怎樣的世界。如果你相信自己是個啞巴,這個信念就會讓你成為啞巴。如果你相信你妹妹是個啞巴,你就會到處尋找並找到證據,在你眼中她就是個啞巴。另方麵,如果你相信自己既聰明又靈巧,這個信念讓你所做的每件事都顯得更完美。 有個名叫克裏斯蒂的少女告訴我她如何熱愛美麗的山脈。有一天她去看醫生,驚奇地發現其視力竟然大有問題。戴上隱形眼鏡之後,她為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而讚歎不已。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我發現,山脈、樹木、甚至路邊的指示牌都這麼豐富多彩,我以前想都沒想到。真奇怪,直到親身體會到事物的美妙時,我才知道我過去的視力多麼糟糕。”事情經常如此。由於自己錯誤的思維定式,我們不知錯失了多少美妙的東西。 對於我們自己、他人和周圍的生活,我們都有思維定式。讓我們來一一審視。
俘獲心靈
4月15日,我們高級中學的一隊學生風塵仆仆地來到蓬壺鎮觀山村這個純樸寧靜的地方,進行一連三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剛開始,我們還擔心村民怕麻煩不願收留我們,可出乎意料,村民們都爽快地領我們回他們的家。 經過不長時間的相處,我已深深地感覺到村民的熱情好客,並親身體會到農民的不易。在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地裏,僅是除野草一項,就讓我們體驗到下田幹活的辛苦。我們在一邊七零八落地挖著野草,體溫慢慢上升,一會兒,大家都累得精疲力盡。可抬頭一看,農民阿嬸在前邊麻利飛快地幹著活,身後已經整理出幾攏整齊的菜畦,大家都讚歎阿嬸的能幹。在歸途中,我不經意地望了一眼阿嬸的手,啊!我不由一愣,那是一雙怎樣的手啊,粗大,布滿皺紋,並且包著厚厚一層老繭,有幾個手指還缺了一半指甲。除了吃驚,一股敬佩的感情湧上我的心頭,在我們擁有如此龐大人口的國家,就是這樣的手養活了我們每一個人,我的腦海又浮現剛才那塊灑過我們汗水的土地,我從未想過,那麼有限的糧食竟要農民付出那麼多的時間與汗水,那些普普通通、極廉價的糧食裏包含了農民如此多的辛勤勞動。從今天起,我再也不會輕易地浪費糧食了。 第二天早上是星期一,我們參加了觀山小學的升旗儀式。站在寧靜的操場,聽著雄壯的國歌,望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晨曦朦朧的山村,鋪著石子的泥路,綠油油的田地,和藹可親的麵孔,還有那兩隻對著我“汪汪”叫的小黑狗,飛快地掠過我的眼睛。我覺得我一下長大了,一陣感動俘獲了我的心靈,這純樸的鄉土。
永遠的譚嗣同
(一百年前,譚嗣同為變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義、殺身成仁。滄海浮生、歲月如潮,譚嗣同永在時間裏輪回,吾國吾民永遠銘記。) 春風無色黯河山,東航不敢望馬關 神州病骨似秋草,六朝古道啼血鳥 國破方知人種賤,馬關條約不忍看
連年戰亂烽火寒,三軍揮淚灑台灣 青山幽徑橫屍骨,驛路橋邊聞鬼哭。 百年風雨血倒流,青山白骨無人收 金鑾殿內鬱蒼蒼,君臣相顧淚沾裳 何處猶唱後庭曲,一曲悲歌訴興亡 亡國條約亡國恨,何堪此時亡國聲 回首故國與山川,滿目蒼夷有誰憐? 南海舉子萬言書,石破天驚動地文 陳述維新與變法,雪雨紛紛繞宮門 巨風吹浪紫焰開,雷霆波湧向天拍 皇都少年與袖鬥,喚得日月不沉淪 提倡西學廢科舉,西宮太後淚如雨 祖宗之法不能變,亡國不能亡祖先 君王一去入瀛台,風卷落花掃芳塵。 道是天公感秋色,染得晴空透碧紅 嗣同今年三十餘,從此不見結發妻 國之昌盛需流血,流血請從嗣同始。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刑場吟哦萬人驚,三十三年化碧土 黃河嗚咽向天注,抽刀一斷斷紅塵 可憐閨妻守空房,夜聞黃梅雨敲窗。 花冠不整小窗開,疑是君郎化蝶來 但見池塘淡淡風,煙柳何處覓郎蹤 小徑一片殘花色,不是花紅是血紅 卻把相思入哀箏,怨曲重招斷頭魂 曲中有恨細細思,君在黃泉可聞知? 纖指玉手十三弦,破鏡分飛幽恨傳 賤妾獨剪巴山雨,暮雨朝雲血杜鵑 恍然湖上有歸船,一簾幽夢半湖萍 聞君江上和琴聲,翻作蝴蝶澆風鈴 朱弦琴聲九天來,風吹庭竹蒙玉塵 陰陽相隔分歧路,和妻淺唱回五聲 曲終人散魂已遠,畫船東去櫓聲遲 攀折柳條題血書,隨江悠悠隨君王 “前塵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層灰 來世化作采蓮人,與君相逢橫塘水” (借譚嗣同還魂,樹一有血有肉有情有愛之人,錚錚鐵骨與柔情似水,真英雄耳。其妻曰:“前塵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層灰。來世化作采蓮人,與君相逢橫水”意思就是:今生把你遺忘,來世再續前緣。譚嗣同為英雄被銘記,被妻忍痛忘記今生之情,其實,兩者一樣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