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晉公子重耳流亡(三)(1 / 3)

第六章 晉公子重耳流亡(三)

一場玩笑引起的戰爭

魯宣公十七年春,晉景公派遣中軍帥郤克出使齊國,動員齊頃公參加一次新的抗楚同盟。郤克抵達齊國後,正好遇到在齊國修聘的魯國、衛國、曹國的使者。有趣的是,這四位使者都是患有殘疾或形象醜陋之人:晉國使者郤克瞎了一隻眼,魯國使者季孫行父是個禿子,衛國使者孫桓子是個跛子,曹國使者公子首是個駝背。這麼四位同時晉見齊國國君,真夠一台滑稽戲了。

齊頃公的母親叫蕭同叔子,是個頗不嚴肅的貴婦人,聽到有這麼一幕戲好看,無論如何要她兒子創造條件讓她一飽眼福。齊頃公也正是鑒於晉國新近被打敗,不足戒懼;魯、衛、曹都是小國,平時即不在眼中,因此才輕易地答應了一個老太婆的侮辱別國國格、侮辱來使人格的要求。四位使者晉見的日子到了,齊頃公為了把這出戲扮得更滑稽,特地從自家的士大夫中瘸、眇、禿、僂各選一位,以對等的原則去迎接使臣;又讓他母親、夫人、妃子等等一群貴婦隱藏在左右偏房,拉起帷幕,以便看得更為真切。所以使者一進宮,滿院都是女人的盡興的嘲笑聲:

“瞧!這個人隻不過是獨眼龍而已。哈哈哈!”

“看那個禿子,頭上還有瘌痢呢!”

“你是跛子嗎?不會是偽裝的吧?”

“駝背,你的背上駝著什麼?不會是藏著偷來的錢吧!”

“人們都說你們是世上最好看的外交官,你們說是不是呀?”

“哈哈哈……”

郤克等四人進齊宮麵見齊國國君,遭此非禮和譏諷,氣憤至極,拂袖而去。他們出宮後達成口頭協議,決定回去後勸說各自的國君派軍討伐齊國。

消息迅速傳開,人們可以明顯地感到戰爭前的緊張氣氛。齊頃公聽說魯國與晉國準備組成聯軍進攻齊國,決定先發製人,親率大軍征伐魯國。正當齊頃公攻占魯國的一座城池後,正欲乘勝進軍,就聽說衛國大夫孫桓子帶兵突入齊國邊境,連忙回師反擊。齊軍的一個回馬槍,便把衛國的孫桓子打得大敗而逃。孫桓子率軍敗退至衛國的新築,無顏見國君。羞愧之下,他隻得到晉國去請救兵。這時,魯國的司寇臧宣叔也來到晉國,懇請晉國伸出援助之手。他們二人事先買通了晉國的眇目大夫郤克,讓郤克帶著去謁見晉景公。

見到晉景公,孫桓子和臧宣叔淚水奪眶而出,懇求景公出兵相助,說:“大王,千萬別見死不救啊!我們兩國社稷的安危存廢,全在您的一句話。”晉景公礙於臉麵,答應給他們兵車700乘,士兵25000人。這時,郤克發話了:“主公,兵車700乘,士兵25000人,這可是城濮之戰的兵力啊。那時,有先君文公的遠見卓識和英明領導,有先軫等傑出將帥的過人謀略和治軍方略。現在情況大不一樣了。鄙人連跟先君、先軫他們做仆役都不夠資格。所以,請增加兵力,以達到擊退齊軍的目的。”“增加多少呢?”晉景公問道。“兵車增加到800乘,士兵增至60000人。”郤克回答。“好吧。”景公表示同意。

於是,郤克率上、中、下三軍60000人,戰車800乘,奔向魯、衛兩國。齊國軍隊聞訊,連忙向東撤退。晉軍尾追至靡笄山(在今山東濟南西南)。

齊頃公見晉軍來勢洶洶,有必戰之信心,說:“郤克不知天高地厚,他難道沒有想到,現在的晉國霸業已經中衰,晉軍早已不是城濮之戰時的晉軍了,這分明是來送死!今夜,我將派人前去約戰。明天拂曉,就與晉軍一戰。”當夜,齊頃公果真派信使到晉軍軍營,對郤克說:“久聞大名,實在敬佩。您用晉國國君的軍隊來侵蝕敝地,這是對我國君的冒犯。我國君的軍隊雖然不夠雄厚,但想與貴軍在明日開戰,決一勝負。”

郤克發出冷笑,說:“我們晉國和魯國、衛國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他們派人告訴我們,說貴國遲早要進攻他們,以解除心中的怨氣。我們晉國國君不忍心看見自己的兄弟被人欺負,便派了眾多的臣子來請命於貴國。現在,為了不讓這麼多的士兵久留在貴國的土地上,我們隻有前進,不能後退。因此,對於貴國的約戰,我們樂意奉陪。請你回去轉告頃公,晉國的郤克絕不是貪生怕死之人。我倒很想在戰場上與他一見高低呢!”齊國信使聞言,連夜策馬回到齊營,將郤克的話稟告齊頃公。 齊頃公聽說晉國應戰,高興地說:“晉國大夫郤克的慷慨應戰,正是我所希望的啊!即使郤克不應戰,我也是要與晉軍打一仗的。”於是,雙方互下戰書,在鞍(今山東濟南西北)擺開了作戰的陣勢。

為了殺一下敵軍的威風,齊軍大將高固揮舞大刀,率輕騎縱馬衝入晉軍陣地。這時,正好有一名晉軍將領乘著戰車從軍營中出來。高固大喝一聲,向他擲去一塊大石頭,打中對方的腦袋。這名晉軍將領應聲倒在車上,血流如注。高固生擒了這名晉軍將領,迅速折回。快到軍營時,高固砍掉一根桑樹,拴在戰車後麵,然後圍著齊軍營壘跑了一圈。邊跑邊叫:“不怕死的弟兄們,快來買我剩下的勇氣吧!”高固的行為使齊軍將士無比振奮,人人摩拳擦掌,準備與晉軍血戰到底。齊頃公得知此事,捋著胡須說:“我有這樣的猛士,安得不勝!”

翌日,天剛破曉,微風習習。大戰開始前的戰場一片寂靜。很快,雙方的主帥登場了。齊頃公乘坐的車子由邴夏駕著,逢醜父在車子的右邊護駕。晉國方麵,郤克乘坐的車子由解張駕著,鄭丘緩在車子的右邊護駕。齊頃公求勝心切,對左右護衛說:“我暫且不吃早飯。等我前去消滅了晉軍,再吃不遲。”說罷,齊頃公自恃齊軍勇猛,不等戰馬披上護甲,就領兵殺向晉軍。隻聽見殺聲四起,戰場上煙塵彌漫。眨眼間,血流成河。戰馬的嘶鳴,進攻者高亢入雲的喊叫,受傷士兵的呻吟,戰車猛烈撞擊的巨響……所有這些聲音,全都彙在一起,讓人毛骨悚然。

激戰之中,晉軍統帥郤克的手臂被箭射傷,駕車的解張也中了好幾隻利箭。郤克的血從傷口湧出,濺到鞋上。但他仍然沒有停止指揮作戰,前進的戰鼓敲得咚咚響。郤克用受傷的右手擊打戰鼓,鼓槌和鼓麵均被鮮血染紅。後來,郤克實在是有些受不了了,他對身邊的人說:“我快支撐不住了,我傷疼難忍。我想……”駕車的解張打斷郤克,說:“從戰役打響的那一刻開始,敵人的箭就射穿了我的左手和胳膊。我用右手把箭折斷,又繼續為你駕駛戰車。血把戰車的左輪染成了黑紅色,我咬緊牙關,一聲不哼,難道我不痛嗎?你身為晉軍統帥,請忍耐一下吧!軍隊的靈魂,在於我們中軍的戰旗和戰鼓,它決定進退,它是士氣的象征。這個戰車,需要有一位統帥鎮守,片刻也不能離開,負責指揮三軍作戰。隻有這樣,才能打贏這場戰役,你怎麼能夠以自己的傷痛為理由,來敗壞國君的大事呢?你身披甲胄,手執兵器,本來就是預備著犧牲在沙場的。現在,你的箭傷還不至於死亡,怎麼能夠臨陣脫逃呢?身為主帥,你要全力以赴,恪盡職守,勝利打完這場戰役。恕我說了這麼多難聽的話。如果冒犯了你,我願引頸受刀斧之刑。”

郤克麵紅耳赤,左手緊握馬的韁繩,右手用力擊打戰鼓,拉車的戰馬快飛了起來。晉軍見主帥衝鋒在前,也跟著猛衝。晉軍士氣大振,把齊軍打得潰不成軍。

再說三軍司馬韓厥。戰前之夜他夢見父親子輿對他說:“明天乘戰車,要避開左右兩邊。”按當時的製度,軍隊的主帥才能站在戰車中間,左邊馭手,右麵車右,自己則拿著鼓錘擊鼓指揮進軍。其他將領乘車作戰,都要站在車的左邊,主射,馭手居中,右方是車右,用短兵配合。韓厥因為作了那樣的夢,所以站在車中央做馭手追趕齊頃公。兩車相去不遠,齊頃公的馭手邴夏說:“射後麵車上的馭手,他好像是個貴族將領!”頃公說:“既然看出他是個貴族將領,還要射他,這是不合禮法的。”於是,第一箭射中韓厥左邊的助手,掉下車去;第二箭又射中了車右,死在車中。晉軍另一軍官綦毋張兵車沒了,招呼韓厥過來要上他的車;立在左邊和右邊,都被韓厥用胳臂肘拐到了後邊,以保證安全。車右死了,韓厥彎下身去,輕輕放倒在車裏。就在這麼個瞬間,被追得走投無路的齊頃公君臣搞了偷梁換柱的把戲,齊頃公同逢醜父互換了位置。頃公的戰車又跑了一陣,終於掛到一棵樹上停了下來。逢醜父戰前即被毒蛇咬傷了胳臂,無力推車,所以被韓厥追上了。

按照當時禮節,在戰場上俘虜敵國的國君,先要雙手擎著絆馬索表示要絆住戰馬,然後再拜稽首表示禮敬,還要獻上一杯酒表示慰勞——真個優待俘虜!韓厥麵對齊侯的兵車如此表演一番,然後致辭,說:“我家國君讓我們替魯、衛向您請求寬容,又命令我們不要長時間使軍隊逗留於貴國,小臣不幸,正好充軍旅事務,不能逃避,而且戰爭中也不敢偷懶,怕給兩國國君丟麵子。我幹得很不像樣子,現把情況報告如上。”說完這麼一套公式化的詞兒,就要上前去拉齊侯的馬。正在這時,假充齊侯的逢醜父說:“大夫且慢,我身體失和,喉嚨幹渴,得讓人到附近華泉給我取一杯水。”韓厥同意,於是逢醜父讓齊頃公趕緊下車,裝做為他取水的樣子,奔向遠處他的一輛後備車乘,上車便逃。韓厥覺察情形不對,可是為時已晚,他怒衝衝把逢醜父上了五花大綁,放到郤克麵前,講了事情經過,又認了放跑齊侯的罪過。郤克一聽也火冒三丈,跳下車來就要砍下逢醜父的腦袋,逢醜父見周圍圍了許多晉軍將士,就大聲號哭,說:“從今以後,誰也不要當忠臣代替國君受辱了,隻有我這麼一個人,即將被殺了頭……”逢醜父這麼一宣傳,晉軍將士竟有許多人點頭、讚歎,還有暗中為之掉淚的,總之換取了同情心。郤克見此情景,當眾說:“這個人豁出死來放走他的國君,我把他殺了,不吉利,現在我當場宣布釋放他,以激勵那些忠於國君的人們!“周圍一片歡呼,都用戈、戟敲打盾牌表示讚同,郤克也覺得心情格外暢快。

齊國既然戰敗,就要賠款講和。齊頃公讓大夫國佐(又稱賓媚人)把紀甗和玉磬獻給晉侯,答應歸還侵占的魯、衛土地。並且說:“如果這樣還不能講和,那麼就聽憑晉人所為了。”這其實是說,如果晉人不和,齊人就準備傾國一戰了,郤克銜恨甚深,明確表示不同意,他的條件是:第一,必須讓一個叫蕭同叔子的女人到晉當人質;第二,齊國的所有耕地都必須一律改為東西壟。國佐回答說:“蕭同叔子是我君的母親,推而廣之也是晉君的母親,讓人家母親當人質是講孝道的嗎?你能以不孝號召諸侯嗎?”又說:“先王治理土地因地製宜,你要齊國土地東西壟是為了兵車行走方便,以便隨時進攻齊國。您想聯合諸侯,卻又有無限的領土要求,諸侯會擁護你嗎?如果一定要堅持這兩條,那麼我還有另外一套辭令,就是:我們將收拾殘兵敗將,背城一戰,如果幸而戰勝,也許聽從你的意見;不能戰勝,當然非聽不可了!”這時魯、衛的軍帥都在旁,一起說服郤克,說:“齊把我們都恨透了,因為戰死的都是他們的親人。如果您不答應講和,齊會對我們施以更厲害的報複。你們得到了寶物,我們收回了土地,還要求什麼呢?”郤克見大家態度如此,隻好緩和,說:“其實我們都是應魯、衛兩國請求才來的,隻要我們找到向國君彙報的藉口,事情怎麼辦都行。”秋七月,晉國軍隊和齊國佐在爰樓地方訂立和約。魯國收回了喪失的土地,魯成公非常高興,親自出國去慰勞晉軍,對三軍帥獎賞給卿的車、服待遇,對其他軍官獎賞大夫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