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和“傻”女友的簡單愛情(三)(1 / 3)

第五章 我和“傻”女友的簡單愛情(三)

人生真諦

閑來無事,翻出一本散文集。隨手打開一頁,正是一篇記念父親的文章。當看到其中一句“父親是一本書,做子女的也許要用一生的時間才能讀懂”時,一陣錐心刺骨般的隱痛頓時刺上心頭。屈指算來,父親離開我已有六年了。這六年裏,我無時無刻地不在思念著他。我甚至企求上蒼能夠給我一個機會,讓我重新做一回父親的女兒,那樣我必定將自己所有的孝心都給予他,讓他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父親。然而上蒼永遠不會給我這個機會,我也隻能在愧疚中緬懷父親了。 父親隻是個普通工人,沒有什麼文化,但他出生的家庭曾經是很顯赫的。他出生在江蘇一個大戶人家,屬於書香門弟,祖上遺留了不少田地和房產,父親兒時過著少爺般的生活。後來日本人來了,家產全部被搶光,家道中落、一貧如洗,全家被迫逃難到上海。為了一家人的生計,父親放棄了學業,不到14歲就給人當學徒、做小販..整日在外奔波勞累。解放後,父親為了獲得一份高收入,瞞著家人報名到外地油田會戰支援石油建設,從此一別上海40餘年。 父親的家世我也是成人後才得知,但在我很小時候,我就知道他的成份是地主。在那個唯成分論的年代裏,我好像天生就低人一等。別的孩子肆意欺負我,我不敢做絲毫抵抗,我怕他們罵我是“小地主”;小學每學期開學都要填成份,那是我最傷心欲絕的時刻。每次在我膽顫心驚地填上“地主”時,我都有生不如死的感覺。為此我曾經在心裏恨過父親很長時間,我恨他讓我小小年紀就要承受那麼多的屈辱和難堪! 記得有一次父親回上海探親,給我帶回一件祖母親手縫製的緞子夾襖,夾襖上還有祖母用金線精心繡製的花邊。當我穿著這件新衣服上學時,同伴們嫉妒得眼珠子都要瞪紅了。他們一邊朝我吐口水,一邊罵我是“小地主”。我一路哭著跑回家,將那件衣服狠狠地扔在地上,再用力地踩上幾腳。父親讓我撿起來,我倔強地就是不撿,父親氣得揚起手要打我。我一邊哭,一邊叫嚷著:“誰讓你不是貧農?你為什麼是地主?如果有貧農願意要我,我現在就不做你女兒!”父親揚起的手慢慢地又放了下來。那一時刻,我分明看見父親的眼角裏含著眼淚。 在兒時的記憶中,父親是很嚴厲的。他對我的要求非常嚴格,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女孩子從小就要受規矩。”他像培養一個大家閨秀般地培養我,我說話、走路、坐臥、吃飯乃至端碗的姿勢都必須按他的要求去做。小時候,他經常把我關在家裏,讓我背《三字經》、《增廣賢文》、《弟子規》、《千字文》等古文。而隻比我大一歲的哥哥,父親卻放任他在外麵自由自在地玩耍。於是,這樣一幅畫麵便在我腦子裏永久定格:父親拿著一把尺子,我像個受戒的小和尚一樣恭恭敬敬站在他麵前,一字一句地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背不出來,父親手裏的尺子就高高揚起,而此時哥哥正躲在一旁幸災樂禍地偷笑。經常是我一邊背、一邊哭。那時的我心裏想的就是:我怎麼命這麼苦啊?有個地主爸爸,讓我受這麼多的臭規矩。如果我有個貧農爸爸,保證我再不會背什麼“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了。

我漸漸長大了,地主成分已經對我的生活構不成絲毫影響。長大了的我發現父親是很疼

愛我的,我開始心安理得地享受他給予我的一切。記得上技校時的一個冬天的傍晚,寒流來臨,氣溫驟降。父親擔心我的被褥太薄,騎著自行車走十幾裏路來給我送厚被褥。途中天降大雨,父親怕被褥淋濕,脫下雨衣蓋在被褥上,自己則冒雨前行。當他來到我的宿舍時,嘴唇都凍烏了,一時連話都說不出來。我當時正沉迷於一本小說中,隻顧躺在床上,連句問候的話也沒對父親說,更不用說去送送他了。 有句俗語說:“年輕時犯的錯,上帝都會原諒。”而我對父親犯的錯,假如真有上帝,我想他肯定不會原諒我。在父親活著的有生之年,我從未給他買過任何東西。我送他的唯一禮物:一雙羊皮手套還是我在技校參加法律競賽獲得第一名的獎品。當我把手套拿給父親時,他眼睛都笑眯了,連聲誇讚:“還是女兒好,女兒有出息。哪像兒子,一點用都沒有。”他戴著那雙手套坐單位的值班車,有座位他不坐,偏要站著。他故意抓著上麵的欄杆,讓車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他戴著手套的手。當有人誇他的手套漂亮時,父親立刻得意洋洋地說:“這是我女兒獎的,我那個女兒可有出息了,別人都叫她才女呢。我女兒文文靜靜的,一點也不像別人家的女兒瘋瘋顛顛的。”父親的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而他仍舊興奮地自顧自說下去。連母親都看不下去了,對別人說他太虛榮。唉,一雙羊皮手套就能引起父親那麼多的滿足。可惜我對此認識得太晚了! 我參加工作後,父親就一直在山東會戰。退休後,他被反聘留在山東繼續上班。這其間,我結婚成家,生孩子,一心隻圍著自己的小家轉,父親被我漸漸地淡忘了。隻在逢年過節,我收到父親托人帶給我的禮物:毛呢大衣或羊皮靴時,我才會想起原來他還在山東。97年,退休已經5年的父親終於回到湖北,回來後他就再也沒有起來:胃癌晚期。在他住院的那段時間,我每去一次醫院,心靈上就要受一次煎熬,我後悔自己對他的關愛太少。坐在父親的病床前,我問他:“爸爸,我真的不是個好女兒,你怪不怪我?”父親笑著說:“傻孩子,爸爸怎麼會怪你呢?從小到大,你都是爸爸最喜歡的孩子。你哥哥就說爸爸偏心,爸爸是偏心,爸爸就是喜歡你比喜歡他多!” 病中的父親話特別多,每次我去看他,他都要嘮嘮叨叨說上半天。他對我說:“你小時候生了一場大病,差點就死了。醫生說你沒救了,不準備管你了,忙著去鬥私批修。你媽媽沒辦法,跑來找我。我正在上班,一聽就急了。我跑到醫院,逼著醫生搶救你。我說如果你們救不活我女兒,我就跟你們拚命,醫生嚇壞了。後來又說要給你輸血,我二話沒說就讓醫生抽血。那時我剛下夜班,頭昏得厲害。”聽著父親的敘述,兒時的往事如電影一樣在我腦海裏放映:上小學時,每逢下雨天,父親都會到學校接我。怕雨水濺濕了我的褲腳,就一路背著我回家。路上還邊走邊說:“有誰要小女孩啊?我家賣小女孩。我的女兒又聰明又漂亮,你們買不買呀?”趴在父親背上的我就連聲高叫:“不賣,不賣!要賣就賣哥哥。”父親接著又說:“你哥那個臭小子,沒人要的!”說這話的時候,他根本就沒注意到哥哥就走在他身旁。 還記得有一次,大概是我四五歲的時候吧,我在水渠邊拔野花,一不小心掉進水渠裏。水流湍急,一下子將我衝出好遠。父親當時正在很遠的地方,他突然感到胸口一陣疼痛,預感到我要出事,於是就拚命地往前蹬著自行車,一把將我從水裏撈上來。我上來時已經昏迷不醒了,他再晚來一步,我恐怕就不在人世了。 在父親生命的最後日子裏,他已經有些神智不清了。有時我去看他,他都感覺不到我的存在。然而在父親的追悼會上,哥哥含淚對我說了這麼一件事:父親臨死前兩天,突然回光反照。他把哥哥叫到身旁,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一直說爸爸偏心,爸爸是偏你妹妹,所以你妹妹才那麼任性。你妹妹有得罪你的地方,你不要怪她,要怪就怪我,是我把她給寵壞了!以後你一定要多照顧你妹妹,你是哥哥,你妹妹有事你一定不能不管。”啊,父親,我深深摯愛的父親,你讓我怎麼報答你對我那如海洋般深隧的愛呢?

寫到這裏,我已是淚流滿麵。父親是一本書,我做女兒的就是一位讀者,我想我隻能用一生的時間細心地去讀這本書,才能夠品嚐出這本書中的酸甜苦辣,才能夠感悟到其中所蘊

含的人生真諦!

塵封母愛

小時候,我可以在母親的背上無憂無慮的長大,是母親編織了女兒的夢,點燃了心中那盞燈,伴我走過人生那坎坷的路程。 我想不起病重的母親是怎樣背著我走路,我是怎樣在母親背上長大,可想而知,有病的母親比健康的人更艱難。是母親讓我學會了人之初,做人做事的道理。當時我不懂母親的心,她的愛她的溫柔,她的關懷和牽掛,不懂事的我在母親的包容下慢慢地長大,當我知道和讀懂母親的時候,母親含著眼淚,帶著多少擔憂與牽掛永遠的離開了我。 我唯一的靠山倒了,但是母親教會了我在逆境中學會堅強,勇敢地麵對困難和失敗,適應任何環境而求生存,這就是我的母親留給我的無比珍貴的財富和愛。 母親雖然走了,可她永遠活在我的心裏,我永遠懷念她,她是我地唯一,無人取代,也是我的最愛,更是難忘的愛! 我想不起小姨媽在母親有病的時候是怎樣抱著我,還是背著我,我不知道,從小姨媽對那段往事的回憶中,我才知道別人對她的冷眼,天寒地冷的無奈.. 我才知道她的棉衣前襟是明亮發光的,而且經常是濕地;才知道燒無煙煤時熏黑了的臉上那雙有黑有大的眼睛的明亮。那時候小姨媽隻有十六歲,一個失去父母關愛的小女孩,能在姐姐病重的時候撐起一個家,還帶著一個不滿周歲的孩子,可想而知,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每當小姨媽講起那段往事,我就想起那苦難無助地童年,小姨媽無私的愛,讓我永遠難忘。小姨媽的人生很苦,很少有人去關她,可是她卻為我們這些沒有母愛的孩子現出了她的青春和所有的愛。 我母親去世後小姨媽也經常照顧我,關心我。她不但關愛我,還有我的三姨家兄弟妹們。還在我母親沒有去世時,我的三姨媽由於有病去世了,留下四個孩子,最小的才兩歲,她為了照顧這四個孩子,就和我三姨父結婚,把他們養大成人,現在孩子們都有了自己的家,可是小姨媽由於勞累過度,而病倒了,現在病在床上不能自理,當我今年回家看到小姨媽時,我很慚愧,她為我們付出的太多了,可我們又給了她什麼,她看到我時那含淚的笑容,我才體會到母愛的無私和偉大,也許她不求我們什麼,能常回家看看足矣,可我們卻做不到,當我們愛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可曾想過,我們把愛孩子的十分之一去愛母親,她就足矣,往往這一點也做不到,說句心裏話,我們欠母親的無法補償,更無法用語言表達。 我有這兩位母親,雖然我的人生很不幸,但我有她們給我的無私的愛,我永遠是幸福的,她們對我的愛我永存心裏。

一方

一方是鄰家小娟的表妹,在隔村住。她是小娟家的常客,每逢節假日她都會來小娟家,也到我家。 認識一方是很小的時候,她五六歲,我七八歲。小娟帶她來我家時,我並不在意這個紮著羊角辮,一笑有著兩個深深酒窩的小女孩。她初到我家還很膽怯,拽著小娟的衣袖不敢做聲。但看到了我的玩具(其實就是一個泥做的不倒翁)後,便沒了膽怯,走過去拿在手裏不肯放下。我很在意我的玩具,是不允許外人碰的。結果,弄得一方大哭。小娟商量我讓她玩一會兒,我不肯。小娟罵我小氣,不是男人。而我懶得理會,拿著玩具悠然自得地走開。身後留下哭鬧的一方,和訓斥一方的小娟,我很得意,還好,她們的哭鬧聲並沒擾亂我的心。

第一次領教了一方的哭聲。接下來的日子裏,一方的哭聲隔一階段就會響在我家的屋子

裏,院子裏。我喜歡這樣的哭聲,我奇怪——這哭聲並不讓人煩,相反,聽久了,若很長時間聽不到,心裏就會覺得少了點什麼。 並不是一方每次來我都會讓她哭,也會有讓她開心的時候。 我家後院的小山丘是我、小娟、一方經常玩耍的地方。捉迷藏,抓蛐蛐..一方會玩得很開心,不到天黑是不回來的。玩累了,我就背她回家。她老實地趴在我的背上一聲不吭,她那麼輕!我感覺身上像背了隻小燕子。 天好的時候,我和小娟會帶她到小河裏抓魚,當然,我是“漁夫”。每次抓到魚,她都會興高采烈,在河岸邊又蹦又跳,此時,我感覺她像蝴蝶在翩飛。當我不小心弄了一身水和一臉泥巴時,一方就會指著我咯咯地笑,她清脆如銀鈴般的笑聲會穿透了我的靈魂,我不清楚她的哭和笑為什麼會是兩重天。轉自:無憂生活網(www.5ylive.com) 我挺討厭小娟的,她像我姨,人們都叫她母夜叉。自從認識了一方我就很少和她玩。隻有一方來,我才願意和她在一起。利用一方合夥對付小娟是我習慣使的伎倆,我誘惑還不太懂“好”與“壞”的一方和我一夥,小娟雖然“厲害”,但也經常被我們弄哭鼻子。不“諳世故”的一方會拽著她表姐的衣角天真地問為什麼,結果遭到一通訓斥。我看到一方的眼淚在眼裏轉。有時候我會在內心偷笑——一是報複了小娟;二是看著一方幸災樂禍;有時候我也會傷感,哎!兩個會哭的女人。 慢慢的,一方的哭聲變成了笑聲,我也學會了審美。一方出落成一個純真俊美的小姑娘! “三哥,你的書真多”。我習慣一方來時擺弄我的那幾本書,喜歡看一方羨慕的表情。 “少在我妹妹麵前顯弄,幾本破書都擺弄臭了”。“她是來看書,不是看你”,“窮酸相”!小娟說話越來越尖酸,我真擔心她大了會嫁不出去。 我喜歡一方在我四壁紙糊的小屋裏看書。她靜靜的坐在一邊,手捧著書,低著頭看,不發出一聲聲響。我喜歡她文靜的樣子,喜歡陪她在屋裏看書,隻要她在的時候我的心就會格外安靜。 小娟多次警告我少打她表妹的主意,否則不會讓我有好日子過。她的警告對我來說是多餘的,誰讓她不是一方呢? 看書看累了,在屋呆久了,我們便出去玩。有時踢踢毽子,有時跳跳繩。跳繩的時候,我心懷主意,隻要一方跳的時候,我搖繩的節奏就很穩,我喜歡看一方快樂地在繩裏穿梭蹦跳。而輪到小娟跳時我都會打亂節奏或加快節奏,小娟跳不幾下就會壞。小娟說我心懷鬼胎,氣急了,就會打上我幾拳,踢上我幾腳,也僅此而已。直到一方跳累了,我才會讓小娟盡情地跳一回。 我家前院的幾棵杏樹,我很小時它們就很大。我知道它們一起開花時很好看。不知道是哪一年,一方迷上了它們,每到杏樹開花的季節,一方隔三岔五就會跑來。花開得滿枝頭,粉嫩嬌豔,在我家窗前形成一道屏障,在這初春萬物剛蘇的季節裏形成一道俊美的風景。一方穿著粉色的衣服就在樹下,仰著頭,看那一簇簇杏花 ,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偶爾揪下幾片花瓣在鼻子下嗅嗅,那純真怡然的神情和那嬌羞的杏花一樣使人陶醉。我沉醉與眼前的美景,不知哪個是一方,哪片是杏花。 一方喜歡杏花,我自然不會吝惜,折了一大枝給她,她拿著杏花會帶動一春的風景跑掉。 小娟會為此氣急敗壞,大罵我勢力,狗眼看人..也難怪,她已經商量我好幾天了,我都沒舍得給她。 小的時候,一方看杏花是因為新鮮,養眼;大了,一方看杏花卻少有快樂。 她時常向我提起趙佶的“宴山亭”: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這是對杏花最美的描寫,可那份凋零有誰受訓了! 她再不讓我輕易折斷花枝。杏花開的時候她更多的是凝望;而杏花滿地的時候,她也跌落了一地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