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路是月的痕(一)(1 / 3)

第一章 路是月的痕(一)

引言:依稀想來,已有幾年未踏上這一條灑滿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親親手用鵝卵石鋪成,在月下泛著朦朧柔和的光。路的那頭,連著那河邊的小屋,連著我的父親。父親嗬,你是否依然執著地坐在岸邊,哀怨地吹著笛子,等著兒子的歸來?

心中的天使

一塊石頭,風水師會認為它是聚集了萬物精華的靈石,建築師會認為它是一塊毫不起眼的材料,設計師認為它是一種裝飾,而雕刻家卻使它成為了一座天使.

天使代表著愛.小孩子的愛是最純真的,他們愛天地萬物,愛忠直的大樹,起舞的蝴蝶,溫柔的小草,小孩子的愛遍及任何地方,所以任何地方都存在著天使.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愛神丘比特是小孩模樣的原因. 天使又代表著美好.人在一帆風順的時候,總會想到天使在他的身邊;看見一個心儀的女孩,你又會把她比喻成你的天使,看見在你受困時伸出援手的人,你也會把她看作是人間的天使,美好的事物無處不在,所以天使也無處不在. 天使還代表著什麼? ----你的人生目標.人為什麼會喜歡天使?皆因天使代表著各自心中的完人,也就是綜合個人所有目標的人.正因如此,每個人的目標不同,心中的天使也自然不同,雕刻家雕刻出來的天使,是他的天使,而我們也是一個雕刻家,我們在心中雕刻著屬於自己的天使. 我的天使要聰明.聰明的人更容易獲得知識,聰明的人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也更容易容入新的群體.愛因斯坦.華羅庚.牛頓等數不勝數的名人,不是因為他們的聰明而名揚天下嗎?我的天使也很聰明. 我的天使要美麗.除了埃及妖後以迷倒男人的美麗而著稱,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不也是以傾國傾城的美貌而名揚千史嗎?美麗是女人的本錢,我的天使是最美麗的. 我的天使還要有什麼? 金錢.朋友.愛情.名聲......數之不盡.然而人無完人,天使也一樣.把目標定得越高,天使也越完美,但也越虛渺不可及;定得太低,天使也就不是天使了.所以,人隻有正確的認識到自己,才能雕刻出心中真正的天使. 找出心中的天使,再與之比較.調整,再作為目標不屑努力,終有一天,你就是他人心目中的天使,拙石變成的天使

寬恕

當一隻腳踏在紫羅蘭的花瓣上時,它卻將香味留在了那隻腳上。這就是寬恕。 一個精神病人闖進了一位醫生家裏,開槍射殺了他三個花樣年華的女兒;他卻仍為那精神病人治好了病。這也是寬恕。 寬恕別人對我們來說並不困難,卻也不容易。關鍵的是,心靈是如何的選擇。當一個 人選擇了仇恨,那麼他將在黑暗中度過餘生;而一個人選擇了寬恕的話,那麼他能將陽光灑向大地。古語常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既然如此,麵對一個人在無意中犯下的錯誤,我們為何不能寬恕呢?

當我們的心靈為自己選擇了寬恕的時候,我們便獲得了應有的自由。因為我們已經放下了仇恨的包袱,無論是麵對朋友還是仇人,我們都能夠贈以甜美的微笑。佛道中常講究緣分,在眾生當中,兩個人能夠相遇、相識,那便是緣分。當你們如果因為仇恨而相識,不可否認的是,在你們的心裏已經牢記住了對方的名字,如果你因為整天想著如何去報複對方而心事重重,內心極端壓抑,那麼倒不如放下仇恨,寬恕對方。或許,因此你可以多

一個可以談心的好朋友。每一個人都需要朋友,多一份寬恕,便能令我們多一位朋友。 美國前總統林肯幼年曾在一家雜貨店打工。一次因為顧客的錢被前一位顧客拿走,顧客與林肯發生爭執。雜貨店的老板為此開除了林肯,老板說:“我必須開除你,因為你令顧客對我們店的服務不滿意,那麼我們將失去許多生意,我們應該學會寬恕顧客的錯誤,顧客就是我們的上帝。”在許多年後,林肯當上了總統。做了總統後的林肯說,“我應該感謝雜貨店的老板,是他讓我明白了寬恕是多麼的重要。” 學會寬恕別人,就是學會善待自己。仇恨隻能永遠讓我們的心靈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寬恕,卻能讓我們的心靈獲得自由,獲得解放。寬恕別人,可以讓生活更輕鬆愉快。寬恕別人,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朋友。 寬恕別人,就是解放自己,還心靈一份純靜。

堅持的勝利

勝利貴在堅持,要取得勝利就要堅持不懈地努力,飽嚐了許多次的失敗之後才能成功,即所謂的失敗乃成功之母,成功也就是勝利的標誌,也可以這樣說,堅持就是勝利。 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名人不都是依靠堅持而取得勝利的嗎?《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在遭受了腐刑之後,發憤繼續撰寫《史記》,並且終於完成了這部光輝著作。他靠的是什麼?還不是靠堅持而已,要是他在遭受了腐刑以後就對自己失去信心,不堅持寫《史記》,那麼我們現在就再也看不到這本巨著,吸收不了他的思想精華,所以他的成功,他的勝利,最主要的還是靠堅持。 外國名人傑克·倫敦,他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堅持之上的。他堅持把好的字句抄在紙片上,有的插在鏡子縫裏,有的別在曬衣繩上,有的放在衣袋裏,以便隨時記誦。終於他成功了,他勝利地成為了一代名人,然而他所付出的代價也比其他人多好幾倍,甚至幾十倍,同樣,堅持也是他成功的保障。 荀子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這也正充分地說明了堅持的重要性,駿馬雖然比較強壯,腿力比較強健,然而它隻跳一下,最多也不能超過十步,這就是不堅持所造成的後果;相反,一匹劣馬雖然不如駿馬強壯,然而若它能堅持不懈地拉車走十天,照樣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在於走個不停,也就是堅持不懈,這也就像似龜兔賽跑:兔子腿長跑起來比烏龜快得多,照理說,也應該是兔子贏得這場比賽,然而結果恰恰相反,烏龜卻贏了這場比賽,這是什麼緣故呢?這正是因為兔子不堅持到底,它恃自己腿長,跑得快,跑了一會兒就在路邊睡大覺,似乎是穩操勝券,然而烏龜則不同了,他沒有因為自己的腿短,爬得慢而氣餒,反而,它卻更加鍥而不舍地堅持爬到底。堅持就是勝利,它勝利了,最終贏得了比賽。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這個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懂得,然而為什麼對石頭來說微不足道的水能把石頭滴穿?柔軟的繩子能把硬梆梆的木頭鋸斷?說透了,這還是堅持。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許多滴的水堅持不斷地衝擊石頭,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最

終把石頭衝穿。同樣道理,繩子才能把木鋸斷。 功到自然成,成功之前難免有失敗,然而隻要能克服困難,堅持不懈地努力,那麼,成功就在眼前。 在我們現在的學習中,一定要學會堅持,隻有堅持才能取得成功,所以說,堅持就是勝利。

蛹蝶

藍色——流動的憂鬱我想我是迷路了。 城市裏的道路迷迷轉轉,我卻總也找不到出口;高高聳立的密密的樓群將天空割離成一張破碎的臉。(此處標點原為“,”)除了年輕,我什麼也沒有。 母親臨死前冰涼的手指,父親的歎息,後母的麵孔..在我眼前飛轉,織成一張網,我想逃,無奈跑不出去。 我站在堤岸上看海,那些藍色的波濤向我湧來。我深深理解堤岸的悲哀:(此處標點原為“,”)想遠遠退開,卻又動彈不得。藍色的憂鬱從我的眼睛裏流出,流過我的臉龐。 蛹——自縛的悲哀 我拒絕那個女人介入我的生命。我無法將她當作我的母親。 我拒絕了這個世界,我當作整個世界都是不愛我的。 我看過一幅畫:一個孩子站在廣闊的蘆葦叢中,沒有雲,沒有風,沒有走出去的方向,(此處標點原為“。”)隻有寂寞來來回回穿行的聲音。 我也知道,我疏遠了愛,疏遠了世界。 夢中,一隻小小的藍色蛹在輕輕哭泣。 金色——我愛上了世界 今天,她帶我去看日出。 我看看金燦燦的陽光一點點將海水憂鬱的藍色吞沒。她送給我一張CD——《new baby boom》,我不知道如何翻譯,她告訴我是:“新生的孩子”。 她在晨光中對我微笑,握住我的手,對我說這個世界其實很美,有很多人在愛我:我的父親,在天堂的母親,還有她。 我轉過身去,悄悄擦掉眼淚。 蝴蝶——破繭後的美麗 我感到背後隱隱的痛,轉過頭,驚奇地看到了一雙金色的翅膀。 原來,我正在一步一步接近愛。(此處標點原為“,”)親近美好,才會認識美好。 當我冷眼旁觀時,生命是一隻藍色的蛹;當我熱情相擁時,生命是一隻金色的蝴蝶。破繭而出的過程,也是感情變化的過程,親近世界的過程。 用愛的眼睛看世界,我也如此美麗! 點評:一首優美的散文詩

西北師大副教授、省文科“語文”評卷組副組長 石義堂 這篇作文與其說是一篇散文,毋寧說是一首優美的散文詩。文中時時表露著真情,又處處流淌著詩意,在真情與詩意的交融中,體現出小作者感情上由憂鬱轉向明朗,認識上由偏執趨於理智的雙重軌跡,同時也表現出作者對生活、生命的獨特感悟、理解和深厚的語文素養。 文章在內容上選取了家庭生活中的變故在自己心靈上投射的影像來加以表現,但在選材上卻又別出心裁:他(她)並未給讀者完整地敘述一個在自己家裏發生的故事,而是精心挑選了家庭發生種種變故過程中的兩三個片斷,並以這些片段為支撐點和聯結點,重點表現了自己內心的感受以及自己情感和認識發生變化的過程,使文章表現出濃濃的人情味與親和力。 在結構上,本文也頗具匠心。文中精心設計了四個小標題,四個小標題連綴起來,又恰好是文章的總標題。四個小標題下,貫穿著一明一暗兩條線索。 暗線是“我”的家庭生活發生變化的過程:喪母——父親再娶——“我”與後母的隔膜——後母帶“我”去看日出——“我”重新發現並找回家庭的愛;明線是“我”的感情和認識變化的過程:情感上由迷茫、憂鬱轉為清新、明朗,認識上由偏執轉向理智。兩條線索交織在一起,卻又並不顯得繁蕪,而是輕重有別,主次分明,與四個小標題相得益彰,使整篇文章猶如一首優美的小夜曲。 最值得稱道的還是文章的語言:細膩、幹淨而富有詩意,同時又表現出很強的張力。如“藍色”所象征的孤獨、封閉,“蝴蝶”所象征的自由、熱愛,都通過作者的語言得到了詩意化的表現。此外,諸如“我深深理解堤岸的悲哀:想遠遠退開,卻又動彈不得”,“一個孩子站在廣闊的蘆葦叢中,沒有雲,沒有風,沒有走出去的方向,隻有寂寞來來回回穿行的聲音”,“我感到背後隱隱的痛,轉過頭,驚奇地看到了一雙金色的翅膀”,還有文末點題的兩段,都顯得自然、細膩而傳神,能給讀者帶來欣賞的美感。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準確把握題意的能力。與許多考生單方麵談論客觀理智地看待問題、認識事物的重要性不同,本文中雖然沒有一處明確提到感情親疏與認識事物的關係,但卻通過展現自己的心路曆程,含蓄蘊藉地表現出了這種關係的豐富性和複雜性,也更為符合生活的邏輯。 當然,作為考場上的“急就章”,文章的一些細微之處還有商榷的餘地,例如:第一節第二自然段裏的“我卻總也找不到出口”中的“卻”字多餘,刪去可使文意更順暢;第一節第二自然段裏的“割離”改為“割裂”,第二節第二自然段裏的“當作”改為“以為”,可能表達效果更佳,但這畢竟是白璧微瑕,並不影響本文的優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