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雪中的承諾(二)
愛蓮說
喜歡荷,喜歡她的淡淡清香,喜歡它的淡淡粉紅,喜歡她的亭亭玉立,喜歡它的濯清蓮而不妖,喜歡它的柔情似水.. 眼裏,除了憐愛還是憐愛。就像雨巷裏的那位帶著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夢裏,揮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還是它的身影,除了她的俏麗還是她的俏麗。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麵對這些後宮佳麗,我卻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藝術家,總覺得它們少了點什麼,不能給我完全喜悅的感覺。也許這
正是偏愛蓮的原因吧! 情人眼裏出西施。蓮,讓我覺得它就是花中之王,無人可比。朋友說我過於喜愛它,忽略了其它花的美麗,也許是吧!暮春三月,白花爭努,牡丹芍藥,妍麗嫵媚,使人為隻震驚;夏季炎炎,紫羅蘭、玉蘭散發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讓人心曠神怡;秋高氣爽,菊獨傲枝頭,正直傲潔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獨自爭妍,不畏嚴寒,吐放清香,讚美之詞不可勝數。但是,我仍固執地認為蓮才是完美。 對蓮的喜愛,使我成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生活中,對事物的是非曲直,我們仍是不公正的裁判嗎? 夜深了,我靜靜地躺在床上,被這個問題煩擾著。回憶的匣子被偷偷地打開,往事如水流過,重現眼前。 因對個別的崇拜,我成為他的守護者,旁人稍有異議,便拳腳相加,小夥伴們對之敬畏,便緘口不語,使我內心稍稍喜悅;因和親密夥伴要好,便不理事情對錯,不分青紅皂白,硬著臉皮要站在朋友一邊;因對個人稍有偏見,一出現可疑之處,聚焦點便投向他;因為自己的喜好盲目順從,人雲亦雲,都不知道在幹些什麼。 猛然發現,曾經,自己是如此沒有主見。成了失根的蘭花,追逐的浮萍,飛舞的秋蓮因風四散的蒲公英,我又當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世界甚大,要認清每一事物,更應拋開我的個人感情,透過現象看本質,讓我們的生活更有主見,更能感覺自己的存在。就像一棵巨鬆,紮根在山崖之間,不隨山水、颶風而改變自己的位置;就像一棵獨自開在山穀裏的野百合,不管有沒有人路過,仍開得那麼鮮豔那麼快樂。 愛蓮,卻不溺愛蓮。愛生活,應該是個公正的裁判。
水滸論雜
話說那一百單八將梁山聚義以來,宛子城很是太平,諸位大小頭領終日輪流宴請,好不快活。這一日正趕上宋公明擺酒,眾人都喝得盡興,尋思拿什麼來取樂,行酒令、比武藝早已失去了新鮮感。眾人正思著,忽見一人起身說話,不是別人,正是那才智過人的智多星。“宋公明哥哥,諸位頭領,小的不才願獻一計以資娛樂,諸位兄弟來自五湖四海又身兼各種本事,可謂雜也,今日何不以雜為題,論這雜是好是壞啊?論得好,就請哥哥行賞,如何?”話音剛落,眾頭領連連稱善,於是就演起了這出梁山論雜。 頭一個來論的是那風流後生浪子燕青,“各位哥哥,我說這雜好,各種本事都會一點,都學一些,才能從容應付各種場麵,和各路人馬打得來交道,小可雖不才,但各種門道,各路生活都略知一二,琴棋書畫也都粗通皮毛,往來客商、三教九流也交得不少朋友,閑來唱一曲小調,手癢撲一回摔跤為博取各位哥哥一笑。若非這種種本事,恐無法在這山頭之上坐得一把交椅。” 眾人正點頭稱讚燕青說得是,見一膀粗腰圓大漢站起發言,原來是金槍手徐寧。“燕小乙哥的確是風流無比,在下佩服,但依我之見雜還是敵不過精。我徐寧不會唱曲,也不懂相撲,但僅憑一套祖傳鉤鐮槍法卻也能敵過千軍,賺呼延灼哥哥上山。小乙哥本領確雜,但沙場之上恐難有作為吧。要做到雜,費時費力,同樣的努力用於專攻一術,必然能有所成就,鶴然立於雞群之上。” 徐寧話音未落,那急性子的沒羽箭張清早已急不可耐,“徐寧哥哥說得對,常言道:一招鮮,吃遍天,空有雜七雜八那麼多本事沒用,雖樣樣會卻不
能做到樣樣通,在同一個領域裏倒是遜那些專於一術的人一籌,我張清十八般武藝都比不上諸位哥哥,唯獨精於百步飛石,彈無虛發,普天之下也無人敢誇下海口能勝我張清。” “此言差矣”,眾人回頭,原來是那小旋風柴進正獨自唏噓,“精固然有精的好處,但雜也有雜的優點,有言雲:觸類旁通。各種本領有其相通之處,廣泛涉獵於各種行當,能了解各種本領的特點,舉一反三,將某種行當的辦法用於其它行當,其結果往往意想不到,令人鼓舞,雜能使人開拓眼界啊!” 話正說著,忽聞一人仰天大笑,正是呼保義宋江。“各位弟兄都說得好,雜有雜的好,但也有其弊,我認為這全因人而異,資性好的,不如雜學,資性淺的,不如精學,或是在發現雜時突出一精來,豈不好嗎?今天我們論雜且論到此處,來人,給頭領們行賞。”
珍惜所擁有的生命
生命是什麼? 生命無處不在。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來來往往那一顆顆跳動的心靈,那一張張微笑的臉龐,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散發著智慧氣息的森林裏,沐浴著陽光茁壯成長的小樹,偉岸而祥和的參天古樹,是一株株充滿生機的生命;在那浩瀚無垠的大海裏,無憂無慮暢遊的小魚,婀娜多姿的珊瑚,是無數靈動而美麗的生命。 當你看到一位母親懷胎十月,在經曆無數痛苦的煎熬和漫長等待的焦急後,隨著“哇”的一聲響亮的啼哭,宣告著一個新的小生命誕生時,你是否會感歎於生命的來之不易? 當你看到一位身患重病的病人,看到他在生死邊緣上痛苦地掙紮,無數次昏迷,無數次命懸一線..他對生命的渴望,又是否讓你歎惋生命的脆弱? 當你看到一株嫩綠的草芽在早春的寒冷中萌發,經曆無數次雷電風暴的嚴峻考驗後仍然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屹立,書寫著它生長的執著時,你是否會為生命的頑強而驚詫? 當你看到一隻慈祥的雞媽媽帶領著一群天真可愛的小雞在小院裏玩耍的其樂融融時,看到一隊美麗的天鵝情侶在夕陽下的湖裏靜靜漫遊的唯美寧靜的畫麵時,你是否會感動於生命的美麗? 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擁有美好的生命。我們能夠看到今天冉冉升起的太陽,我們還能在明媚的天空下自由地舞動,讓生的快樂和我們一起跳舞;我們還能夠把生的希望愜意地撒在每一個角落,讓每個角落都是陽光燦爛.. 然而卻總有一些人要肆意地揮霍這些美麗,到頭來一無所得悔恨終身。當你迫於生活的壓力而選擇輕易結束自己的生命時,當你整天庸庸碌碌無所事事時,當你貪婪地吮吸著那嫋嫋的白煙,享受著飄飄欲仙的快感時,你可曾想過這一切一切的後果?誰願意去體會這其中的痛不欲生呢? 我們太年輕,太懵懂,但我們不應該無視生命,因為我們的生命總是和很多人緊密聯係在一起,你的出生帶給了他們歡樂和希望,而你生命的終止,總有人會悲痛傷懷。
生命因為脆弱和來之不易才顯得彌足珍貴,也許今天你還能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但也許明天一場意外就會奪去你的生命..在生命的旅途中充滿著意外和起伏,誰能自信滿滿地保證你能平安地走到最後呢? 生命是由一天一天的生活累加成的,既然生活如此珍貴,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珍惜生命的縮影——生活呢? 生活之路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這其中充滿了無數的坎坷等著你去翻過,還有無數的困難和挫折等著你去戰勝;但生活之路又總是與無數幸福小徑相連,這其中有許多意外的驚喜等著你去發現,還有許多美好的事物等著你去創造.. 所以,生活在人生低穀的人們不要沮喪,也許這是生活給你出的一道小小難題呢!我們有理由勇敢地戰勝它,讓生命在陽光中飛翔,品味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品嚐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幸福。 因為生命,這世界上才會充滿愛與關懷;因為生命,世界上才會充滿希望和未來..珍惜所擁有的生活,珍惜所擁有的生命吧!
庸俗的色彩
風,呼嘯而來,襲卷故鄉;雨,綿綿落下,輕撫故鄉,而那久違的陽光卻遲遲不願再與我們相見。樹木枯黃落葉,大地麵露土色,而就在這死沉沉的冬季卻依然存在生機:鳥兒依然飛翔,動物依然歡暢,溪水潺潺流向遠方。自然的一切都那麼和諧、美好。 有的人總認為:灰白是淒涼的;金黃是土氣的;黑色是陰暗的,冬季的自然在他們眼中是庸俗的顏色,於是他們開始穿上豔麗的色彩,試圖改變周圍所謂“庸俗”的環境。大紅大綠,姹紫嫣紅的顏色紛紛出籠,人們互相攀比著自己的“新潮”時裝,然而事實卻截然相反。 秋的黃代表豐收的喜悅,落葉小道的浪漫與高雅之美;冬的白是“豐年”的瑞兆,是純潔的境地;春的綠代表新的希望,萬物複蘇,是生的喜悅;夏的藍是清涼的湖水,沁人心脾。大自然把各種色彩給予了四季,有時濃妝豔抹,卻又嫵媚動人;有時淡潔素雅,卻又不失高貴。無論什麼色彩都是那麼美麗,哪怕是最淒涼的風景,也有它別具匠心的設計。大自然我行我素,它不顧任何人的指點,依舊按它的意願揮灑手中那純淨的顏色,讓四季各有特點,百看不厭。 最神奇的,是大自然的豐富想象力:海南的終年皆夏,陽光沙灘;漠河的常年積雪,鬆柏挺立;昆明的四季如春,百花爭豔;北京的秋色瀟灑,遍山紅葉..組成一幕幕奇幻而美麗的圖畫。在這些天然無雕琢的圖畫麵前,人類隻能驚訝歎惋,卻遙不可及,而庸俗的人流卻把這最高層次的傑作付之東流,建設起古板呆滯的大樓,工廠也無情地撕毀一張張在它眼中“不值錢”的圖畫,滿身的銅臭已成為庸俗人流的代名詞。盡管自然在抗議著一切,他們卻仍不為所動。戴著麵具,穿上花枝招展的外衣,他們在城市中穿梭著,試圖模仿大自然中那最不起眼的蓓蕾,可是,卻永遠做不到,因為,他們已經失去了自然的本質..
我們這樣的讀書生活
“上學最早/的人是我/放學最晚/的人是我/作業最多的/睡覺最少的/是我是我/還是我” 這原本是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現在卻被演繹成了炙手可熱的校園民謠。 上了初中以後,相信我身邊的每一個同學,每天都隻有一個念頭——我想睡覺。我不明白為什麼上初中會這麼的辛苦?不明白為什麼這種不讓我們好好睡覺的製度究竟好在哪裏?也不明白為什麼都知道中國是在哪些地方落後,怎麼不向人家強大的西方國家學習一下?! 我曾聽一個來宜賓的美國外教說過:“我們美國的孩子,主要的任務不是學習,他們除了學習以外,還有很多事要做。比如他們放學以後會去滑板啊,會去參加一些Party之類的..”而我們中國呢?中國小孩的生活中,幾乎隻有學習,學習,學習..還是學習。可這種缺乏創造性的學習,對於中國的發展起到了什麼作用呢?每次的諾貝爾獎,美國是接二連三的得主。而中國呢?沒有。 翻開中國的地圖,雖說是看到一隻“昂首挺胸”的“大雄雞”屹立在東方,但為什麼連旁邊的一條小小的“毛毛蟲”——日本,都瞧不起我們呢?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日本有一個很火的綜藝節目叫做《超級變變變》吧。這個節目是對全日本開放的,隻要有好的構思和表演,都可以參加。這些都大大的開發了日本人,特別是日本青少年的思考,實踐和創新的能力。之所以日本的機器會那麼發達,就是因為他們每一個青少年都有一個開發思維的空間。而中國呢?隻知道讀書,讀書,學習,學習..這又能學到些什麼新的,對於國家發展有利的東西呢?可能每個中國人都會說“勿忘國恥”,都會說怎麼怎麼恨日本人,但為什麼恨他們就不能超過他們呢?起碼我認為,這些都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但說歸說,想歸想。還是要好好學習才是。因為,現階段,似乎分數依然是衡量我們是否優秀的唯一尺碼。
純純的親情
提到親情,印入眼簾的一定是爸爸、媽媽,一定是那老道不盡的千篇一律的叮嚀、囑托。 提到親情,想到的,不向師生間那樣嚴肅;不像朋友間那樣彼此敞開心扉。總有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滋味,澀而略甘,甘而有益。 是什麼呢? 舒服! 真的,在我眼裏,親情就隻是舒服那麼簡簡單單。 我們不會奉獻什麼,沒有師生間那樣謹慎;我們不會保留什麼,沒有朋友間那麼交心! 但就是——舒服!
有節政治課,老師問父母的生日,有誰知道? 我傻了。媽媽好像剛過過生日,爸爸的生日快到了!但是,具體到那一天,真的,我記不住了! 而我的生日呢? 那一次爸爸、媽媽不是提前一兩個月問我想怎樣過。開party準備點兒什麼,家裏還需添置點兒什麼,那麼得周到。 而你們的生日,做女兒的我卻.. 一次,爸爸和朋友酒後閑聊,他們互問,或者這麼累是為了什麼?然後,雙雙將頭扭到我這裏.. 那年寒假,我去海南玩,爸爸、媽媽流著這兒。一個清晨,打電話說快要降溫了,加點兒衣服,要不,讓隨行的朋友去幫我買幾件。我有點兒不耐煩,“海南氣溫多高啊!又不著!”。剛一出門,我就打了個顫,外加個打噴嚏。 回來後,哈爾濱的姥姥文降溫了,加衣服了沒有啊。媽媽一下子湧上一股熱淚。 常常,我們享受著父母那無孔不入的愛,卻從未想過,現在的舒服是誰創造的?當我們一口口貪婪的舒服得自在的大飽美食的時候,是誰給予我們這些? 我何曾考慮過?哪怕,就那麼一點點兒! 飲其流著懷其源,長其壯時年雙親。單元,這條路不會太長。 當我們以感恩之心感激老師的奉獻,朋友的忠貞的時候,是否份一點兒感恩之心去感激生我、育我的父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