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成長需要悉心的嗬護(四)
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
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初一年級的學生,去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天空中,小雨飄飄灑灑,車廂內,充滿了我們的歡聲笑語。不一會兒,我們就到達了目的地——秦始皇陵兵馬俑。 下了汽車,我們首先走進了一號坑。這一刻,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威嚴征服了我的內心世界,使我震驚,我呆呆地望著坑內,隻見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齊地排列著上千個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因為它們在土裏埋藏了兩千多年,出土後被氧化,所以原來身上的彩釉都脫落了,取而代之的是渾厚的古銅色。它們高1.8至1.97米,一個個威武雄壯。兵馬俑的排列是3列麵向東的橫隊,每列有武士俑70個,共210個,似為軍陣的前鋒。後麵緊接著是步兵與戰車是的38路縱隊,每路長約180米,似為軍陣主體。左右兩側各有一列分雖為麵南和麵北的橫隊,每隊約有武士俑180個,似是軍陣的兩翼。西端有一列麵向西的武士俑,似為軍陣的後衛。真是氣象森嚴,令人望而生畏。 離開一號坑,我們來到了二號坑。這裏有如真馬大小的陶馬32匹。陶馬4匹一組,拖著木質戰車。兵俑們有的身穿戰袍,有的身披鎧甲,手裏拿的青銅兵器,都是實物。組織嚴密,隊伍整肅。幾十匹戰馬昂首嘶鳴,攢蹄欲行。整個軍隊處於整裝待發之勢。 不知不覺地,我們又進入了三號坑。這裏保存著出土最完整的兵俑以及青銅兵器。兵俑有長了胡子的久經沙場的老兵,也有初上戰場的青年。身高達1.96米的將軍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種堅毅威武的神情。那個武士俑,頭微微抬起,兩眼直視前方,顯得意氣昂揚。坑內出土的青銅兵器有劍、矛、彎刀以及大量的弩機,箭頭等。它們雖然埋在埋土裏兩千多年,依然刃鋒銳利,閃閃發光。 這批兵馬俑是雕塑藝術的寶庫,不但再現了秦始皇當年為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而展現出的軍功和軍威,而且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
沙灘,貝殼,腳丫
我第一次看到大海時,三歲的我對大海充滿了恐懼。惟有沙灘、貝殼和我那小小腳丫,至今還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火熱的夏天,我和家人來到北戴河海岸。走不穩路的我一下子就撲倒在地上,這時我才發現那細細密密的、濕潤的、柔軟的、金黃色的東西就是沙灘。我爬了起來,滿身
是沙,用手拍了拍,那沙子便發出奪目的光芒來。這使我一下子就愛上了沙灘,我喜歡它的光彩。 走向大海,看,大海多麼壯觀。那浪花一個接一個地撲向我。我有些害怕,急忙向後退。突然,一個大浪打來,好像還帶著什麼東西。看,一個小貝殼!這是大海送給我的見麵禮。我往靠近水的那邊看,哇!那裏的貝殼多得是!一個個貝殼像寶石一樣鑲嵌在金子般的沙灘裏,簡直比世界上最完美的王冠還要多幾分絢麗。我情不自禁地奔向貝殼們。頓時,我的笑聲、大浪打擊沙灘的唰唰聲、貝殼們互相擁擠發出的砰砰聲和我那小腳丫踩在沙子上的吱吱聲連成一片,組成了大海與人那充滿活力的樂章.. 貝殼不吱聲了,笑聲也無影無蹤了,隻有浪花衝來衝去的無聊的唰唰聲。此時已是傍晚。我也滿載而歸了—兜裏全是貝殼,身上一層厚沙,沙灘上也出現了我的小腳印。家人在喚我回去呢。我最後望了望大海,慢慢地轉過頭,緩緩地抬起腳..大海也像安慰我似的,讓海風輕輕地吹拂我—我就這樣離開了大海。 我愛沙灘,我愛貝殼,我愛我那小小腳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