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我的一個心願(二)(1 / 3)

第十一章 我的一個心願(二)

發現

序幕:在古老的原始社會,剛進化的人們,麵對繽紛的世界心中充滿了茫然:隻能吃野果,穿樹葉,過著最為原始的生活,可這畢竟是人類,他們不甘於此。於是,有了眾多的發現。 第一幕 (時間:原始社會;地點:森林;人物:進化人。) 一天,天陰得很沉,雷聲幾乎可以把人的耳朵震聾了。開始,剛剛進化的人十分害怕,忽然,雷把森林裏的一些幹枝點著了,從這時起人類便發現了火,可他們並不知道是什麼,他們隻是小心地接近火,感到裸露的身體很舒服,他們便在暴風雨來臨之前把火中留了下來,直到有一天,他們將打來的獵物分吃時,有一個人不小心將獵肉掉進火裏,當他把肉取出來時,肉已經被烤熟了,十分好吃,這時他們便發現了火的重要作用。 第二幕 (時間:唐朝;地點:煉丹房;人物:法師。) 一天,法師正在丹房煉丹,他把硫磺和一些藥材放在一起。忽然,一聲巨響,法師被炸傷了,這使他發現了火藥。後經他苦思冥想,覺得用在軍事上比較合適,並向當時的皇帝舉薦了火藥,皇帝十分高興,這便是火藥的發現過程。後來經人們充分研究,又發明創造出火炮、火槍等軍事武器。一個封建迷信的煉丹活動,居然塑造了一種重要的軍事武器,怪矣哉! 第三幕 (時間:近代;地點:烏雲下;人物:富蘭克林。) 1752年7月的一天,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在雷雨中把一個綢子做的大風箏放入雲中,風箏上有一根尖細的鐵絲,用來捕捉天空中的電,再用麻繩與鐵絲聯係起來,麻繩末端栓了一把銅鑰匙。一陣雷閃襲來,富蘭克林看到麻繩上鬆散的毛毛向四周豎起來,銅鑰匙與手之間發出電火花,全身感到一陣麻木。富蘭克林把從天空中捕捉到的電儲存在一個特製的瓶子裏,同樣可以用來做電的實驗,從而成功地證明了電閃雷鳴是天空中發出的大規模放電現象。 尾聲:發現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發現是人類文明的條件,發現是一劑走向明天必被的良藥!發現是從生活中飛出來的!

我的一個心願

你瞧,一車車的垃圾朝空地上運,馬路上,街道旁,房前屋後,到處是“白色的裝飾品。”

還不時地發出陣陣惡臭。 生命之源----水的身旁。哇,水的顏色都變了。有的是淡黑色,有的是黃色,還有的是濃綠色等等,各俱其態。水麵上還飄著塑料袋之類的東西,真顯得更加別致。河道兩旁插著一根根的管子,還不住地往外溢彩色的物質。 森林中,草地上,隻聽見一陣陣地樹倒聲和一聲聲的羊叫聲,山成了禿山,連一棵小樹苗都沒了,草地成了沙漠,不斷地吞食著大地上的一草一本。可人類還不醒悟,還在砍,還在放牧,還在汙染.. 我的一個心願就是要人類保護環境,讓大自然變得更加美好。 比如,藍天萬裏無雲,清澈透明,與大海彼此映襯,形成了一道藍色的雋秀的美景,真是上下天光,水天相接。 遠處,青山如黛,綠玉般的嫩芽在枝頭攢聚。樹葉上粒粒露水,在陽光的映射下,折射出人的光華。 一彎溪水向前緩緩流動,與它的夥伴們彙聚,形成了一條白練掛在山腰。金色的陽光灑在上麵,猶如大自然下起了一場金雨..大自然開始孕育著人類。 我的心願就是讓“綠色”圍繞在我們身邊,讓世界變得更美麗,我希望我的這個心願能夠實現。

毅力

百年環法自行車賽已經落下帷幕,每一位車手不管名次先後,都騎行了3000多公裏,在每一個賽段都有相當一段路程,最長的有260公裏,而在比賽中又有些運動員從自行車上摔了下來然後有重新投入到比賽中去。這些都是我們常人無法忍受的,又是什麼精神支撐著他們騎完全程呢?當然是靠每一個人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 毅力是成功的基石。居裏夫人曾經說過:“一個人沒有毅力,將一事無成。”而“說一套,做一套”,永遠都不可能取得成功,隻有言行一致,朝著目標堅持不懈的去奮鬥,去追求,才會有所收獲。 頑強的毅力無往而不勝。任何一個有著堅強毅力的人,都不會光想而不做,不會被困難和挫折嚇倒。自行車手們就是憑著頑強的毅力,跌交了而有淚不輕彈,在逆境下前進,才是勝者之能。 放眼看古今,每一個成功者身上都閃耀著“毅力”的光輝。範仲淹從小喪父。盡管這樣,他仍舊艱苦讀書,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最終成為中國有名的文學家。有人說過:“毅力可以攻克世界上任何一座山峰。”而張海迪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她身患高位截癱,而她在病床上,用鏡子反射來看書,最後張海迪以驚人的毅力學會了4國外語,並成功的翻譯了16本海外著作。和張海迪類似的還有貝多芬,他雙耳失聰後,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堅持他的音樂創作,耳朵聾了又聽不見,就用筷子插進鋼琴的發聲器,以震動來辨別音調,最終創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響曲》。

類似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我們應該叢中得到一些啟示,頑強的毅力來源於堅持不懈的努力。讓我們一起學習他們,努力吧!去贏得新的挑戰,奪得成功。

一封e-mail

在我生命的長河中,有無數道迸濺的水花,它們構成了我生命的交響曲。水花裏有我給予自已的勇氣,有朋友給予我的幫助,也有父母給予我的鼓舞和愛。 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正在寫作業,時不時發出一聲長歎:“啊,小考哇!”爸爸正在上網聽見,於是也接了一句:“啊!郭冰呀!”我也聽見了便笑了起來。“唉,郭冰快來,這是我昨天給家裏發的一封郵件。”爸爸興奮似地叫我,我急忙跑過去看,可是我一看便呆住了: “兒子,快要小考了,這是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抓住機遇,爸爸相信你能考上一所理想中學。兒子,加油吧!” 霎時間,整間屋子仿佛定了格,隻有風一個勁的往屋裏吹,那風是溫暖的,是愜意的。 爸爸,我知道現在的情況,我也知道你們的心情。畢業考試它牽動每一個學生、老師、家長的心,你們也一樣,一直在為我的成績擔心。不過,你們不必太擔心。從打上六年級來,我發現自已的成績一直上升。在數學課上,我專心聽講,遇到難題也從不輕易放棄,越是難我就越有征服它的欲望。外語課上,我表現十分活躍,老師對我的態度改變了。語文課上,我很努力,尤其是在作文上我進步了很多。爸、媽,你們不用太擔心,我會努力的,盡我的全力來迎接畢業考試! 我又望了望爸爸,他一直盯著顯視屏,眉頭稍皺,頭發稀疏了很多。我不想再持續這氣氛,便故意問:“源哥家有沒有‘信箱’?回來問問。”說著,便又“啃書”去了。而爸爸又在點擊著鼠標。 你們看,就是這無數迸濺的水花構成了我生命的交響曲,在我生命的長河中回響、回響..

欣賞自己

人們常常把“自信心”掛在嘴邊,家長說,人要有自信心,老師也說要有自信心,並且時時刻刻在給我們打氣。不過,要是給一個心理極其自卑的人去打氣,要使他重新投到學習和工作當中,恐怕沒那麼容易。這個問題就在於沒有發覺自己的潛能,沒能很好的欣賞自己。 放眼看世界,從古到今,有哪一個人一生是一帆風順的,不管名人,不管平常人,都有自己的高峰期和低穀期。那些自卑的人從頭到尾就知道抱怨,從來不知道低穀裏麵蘊藏著多少寶藏,是極其可悲的。而那些名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會有一個好的心態,或許外人給他們安慰,但最主要的是,他們可以在自己的低穀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潛能,從而自己欣賞自己,在低穀當中達到一個好的效果。這才是勝者之能。

美國著名作家海輪凱勒,一歲半就雙目失明,這就達到她人生的一個低穀,但是她對人

生沒有放棄,憑借著她的老師和她那自我欣賞的心態,艱難的跨進了中學校門,而後又走進了美國著名的學府----哈佛大學。開始了她的寫作生涯。如果沒有她自我欣賞的心態的話,如果她在半路上自暴自棄的話,恐怕海輪凱勒的名字就鮮為人知了吧! 古人雲:“朽木不可雕也。”當周處和蛟龍、白額虎並稱為“義興三害”時,他在人們眼裏肯定時朽木吧!但是周處使“三害唯餘其一”並找到陸雲,使他改邪歸正,恐怕,這時候,朽木就變成了良材。這裏麵也少不了周處自我欣賞的心態。 自我欣賞其實就是自信心的化身,隻要有了堅定的自信心,就能發覺自身的優點,達到了自我欣賞的效果。但是自我欣賞也要有度,過分的自我欣賞就是自傲自負,三國時的馬謖就因為太自負,終究因為街亭失守而身首異處。這樣的自我欣賞是極其有害的。所以過分的自我欣賞會毀了你的一生,巧妙的自我欣賞則會造就千千萬萬個人才。

這也是課堂

生活猶如萬花筒,五彩繽紛。課堂,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驛站,是授予我們知識與人生哲理的另一位老師,生活處處是“課堂”。而社會公德則是人生中的特殊“課堂”。 最近看到的兩則廣告,更讓人感到生活課堂的重要,因為這廣告賦予了我們人生的哲理。中央電視台播出的這則公益廣告,標題是:“拋棄陋習,崇尚文明。” 第一段是在地鐵裏,大家都圍著一個易拉罐在踢,生怕把它踢到自己麵前。這時,易拉罐踢到了一個青年人的腳底下。這個青年人不像其他人,繼續踢出去,而是撿起來扔到垃圾箱裏。 而第二段是在公共汽車上,年輕的人都坐著,車裏隻有一個老太太站著!而其他人則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這一回看到的,還是那位小青年,主動出來讓位,並且把老太太扶到他的座位上。 看了這則廣告,我覺得我們都應該為小青年的道德行為而讚美,相反,我們應該為那些旁觀者的行為而譴責。要使中華振興,就要從小建立這樣的課堂模式,讓孩子在社會公德的熏陶下健康的成長。當前社會競爭激烈,人不但有技術而且更要具有社會公德才能立足社會。 小學時,在上思想品德課上,老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充分的說明了這一點,一家日本公司在招聘的時候,前來麵試的幾個中國大學生,一走進人事部,掃帚,拖把,倒了一地。開始麵試了,幾個大學生不顧房內有多亂,而走向辦公桌,這時人事部經理馬上宣布麵試結束,同時這幾位大學生都被淘汰了。多慘的結局啊!如果他們多一點公德,多一份禮貌。恐怕這份工作就會屬於他們。 這也是課堂,是人們一生的課堂。要想對社會有所成就,必須有禮貌講文明,遵守社會公德,在這個課堂裏我們將會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