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開始懂得(二)(1 / 3)

第十三章 開始懂得(二)

高尚的靈魂

笛卡爾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同很多高尚的人談話。"俗語說:"書是不說話的老師。"古語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雖然此話多有商榷之處,但卻可看出書對於一個人的意義是何等重要。書是提高個人修養,使人邁向成功的階梯,它有著高尚的靈魂。 書是琴律的精魂,蝶舞的翅膀。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正是因為他遍讀萬卷書,才寫下一篇篇千古絕唱的詩篇。"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造化鍾神秀,一覽眾山小。"這廣闊的給人無盡聯想的詩句不正是讀了無數書積累起來的嗎? 有首詩說:"她不說話,卻有無盡光輝,/太陽在她麵前都顯得灰暗,/哦,/親愛的,你的靈魂為何永繞我心。/"我想,這首詩給人的感覺似乎隻是一首情詩,而作者真正要表達的卻是對書的執著熱愛。書洗滌了罪惡的靈魂,用高尚的閃著華光的魔杖引導著人們前進。 高爾基說:"隻要給我一本書,我便會活下去。"正是有著對書的尊敬,使高爾基寫出《海親》等一係列名著,使他名垂千古,也使我愛上了書。 然而,我們正是處在該讀書的年齡。中國發展迅速,卻仍是發展中國家。魯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國民劣根性仍然存在。政治上說:"有權利必有義務。"作為幸福生活的青年應當擔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書是成功的階梯,書有高尚的靈魂。我們應當趁這大好時光,飽讀詩書,方可一展抱負。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願坐著一片唐詩,手執一柄宋詞,在書的海洋中遨遊。 屈原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顧城說:"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我想書便是我的指路標,帶著我那赤誠的心跟隨它,不斷前進。 書曾讓康熙悟出治國之理,曾讓陸遊僵臥孤村不自哀,曾讓蘇軾舉杯邀明月,曾讓李白直掛雲帆濟滄海。 古人能夠從書中得到那麼多的益處,為何我不行呢?"一寸光陰一寸金。"就讓我抓緊時間,與書那高尚的靈魂暢言論世,充實我自己的靈魂,營造我的讀書世界。

書山有路

伏爾泰說:"上帝賜給人們兩樣東西--希望和夢--讓人們苦難的遭遇。"而我要說:"

書本給了我希望和夢,讓我跨越困難,打拚未來。"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的自信總讓我看到希望,每當我遇到挫折時,總是喜歡默默的看著這句詩,看著看著,似乎就充滿了力量,因為我不會絕望,因為我堅信我"必有用"。 書是曆史忠實的聽眾,它會毫不吝嗇的向我轉述著那不輕言放棄的感人事件,讓我學會守住那一線希望,堅持到底。 它靜靜地向我說著:"有一個小男孩被醫生診斷為小兒麻痹,在陣陣惋惜聲中,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堅持著各項他所愛的體育運動,他年複一年的努力著,對待生活與工作他始終懷揣希望,最終他成功了,他就是美國任期最長的總統-弗蘭克林·羅斯福。""還有一個小男孩,他一直失敗著,競選州長、議長..一切都是失敗,他卻一直沒有忘卻希望,不懈地努力著,最終成為人民的領袖--林肯".. 每當我遇到困難時,它總是靜靜的述說著,像是要告訴我,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隻要你擁有希望! 書不僅給了我希望,還給了我憧憬的夢。我總喜歡在夜深人靜之時捧著一本書,細細品讀,讓它引領我走進先人的夢中。 範仲淹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夢;孟子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夢;林則徐有"敬利國家生死以"的夢;莊子有"我身曳尾於塗中"的夢;陶淵明亦造出了世外桃源般的夢..他們為了自己的夢而拚搏著,他們用自的己的人生詮釋著他們絢麗而又永恒的夢想。 我沉浸於書中,沉浸在這傳承千年的夢想中,沉浸在他們為夢想拚搏的激情中。無需過多言語,隻是凝望著這字裏行間堅毅的身影,就足以令我擁有同樣的勇氣,去構建屬於我的夢想。 是書教會了我心存希望去跨越困難,是書教會了我構建夢想打拚未來。 於是我明白: 書山有路--希望和夢。

遠走高飛的星星

我看到一個故事,它擁有奇怪的想象力,說一個女人領養了一個星星,喂它吃東西,還給它蓋被子,它丈夫不高興了,說要星星幹什麼呢,它沒有眼睛。女人說:但它可以發光。丈夫說他不會走路,女人說,可它會滾來滾去。星星越長越大,先是再也沒有辦法睡在床上了,後來幹脆連屋子也睡不下了,有一天晚上,星星遠走高飛,再也沒有回來。

看完了,有一點迷迷糊糊的傷感。孩子在媽媽眼裏都是完美的哪怕有再多的缺陷再大的麻煩,媽媽都會付出無條件的愛,沒有回報的愛。可是孩子一天天不可抗拒的長大,一步步走象豐富的人群,一步步走象廣闊的世界,小小的屋子小小的家就再也裝不下‘他越來越寬大的眼界和心眼,長大總意味著和母體最終的脫離,我也是一顆遠走高飛的星星,到現在有時侯我都沒有信心去抵抗媽媽愛護的嘮叨,母愛裏有不可理喻的成分,它即瑣粹

又偉大,,父母是以衰老和孤單的代價來換取我的自由和獨立。每擱害字注定是遠走高飛的星星,會讓父母黯然傷神,哪怕你身不由己,因為長大大的另一麵就是掙脫和背棄。長大是一個會變化的字眼,有各種各樣的比喻:掉牙齒了,長羽毛了,褪殼了......再也找不到一樣事物象它那樣日新月異。

苦心

張老師在清晨的春風裏走入學校。這是個輕盈的季節,但張老師步伐沉重。他走在樓梯上甚至可以聽見自己重如千斤的腳步聲。皮鞋在空氣裏響著沉悶的呼吸,但是他仍走了走去。走的過程中他偶望窗外,看見太陽已經升起,陽光閃耀時張老師已佇立在校長室門口。 對張老師來說,這扇門是他記憶裏開啟的最不安的一扇。去年秋葉蕭蕭的時候,他就是懷著惴惴的心情通過這扇門,要求校長同意補助他200元,因為他妻子風癱了。校長在眉間上了把鎖,把最後終於應允。他看見校長眉間的抑鬱是因為這個月學校經費不夠,差點連獎金也發不出。他記得他退出去時窗外秋雨如注,點點打在他心上。他甚至在走出校門時看見校長憔悴的臉映在窗上被雨澆得漂浮不定。他暗暗對自己說這是最後一次。 然而在今年初沐春韻的時節,張老師又一次徘徊於校長室門口潔淨的走廊上。他正在開拓一個科研項目的新領域,無奈經費不足,無法收集試驗資料。外麵陽光燦爛,可是張老師卻聽見校長室內凝重的踱步聲。他分明知道這凝重裏的意思..張老師於歎息中搖頭,離開了這扇門,向自己的辦公室走去。學校的空氣中再次響起他皮鞋沉悶的呼吸。走過的學生都看見了他的背影已疲倦得很.. 龔老師仍坐在他的座位上批改學生的作業本。校園任何一個夜晚,辦公室的燈火都是他獨自點燃。花白的鬢角、瘦削的麵頰完整地記錄了龔老師嘔心瀝血的風采。龔老師是化學辦公室最緘默的人。當張老師進門,與教師們眉飛色舞地大談“花邊新聞”情形時,他看見龔老師仍埋首於作業本,而肘邊上置有一杯陳年龍井、一個麵包。 股市起落與本月獎金來源是今天老師們的話題。這也不過是下課10分鍾的興致所至而已。上課鈴一響,老師們一個個又匆匆離去,並將上課內容反複在心中咀嚼。沒課的張老師心潮起伏,窗外春光明媚,生氣勃勃,張老師唇邊也露出溶於春色的笑容。 張老師在當晚如水的月光下敲開了他的“大款”表弟的家門。表弟一邊喝“拿破侖XO”,一邊聽張老師有些羞怯地說明來意。然後他一下子站起來大聲地說:“借!借!1萬元小意思!你們當老師的也太苦了,搞個科研也沒錢。表哥這1萬元你盡管拿去炒股票,輸了算我的!”表弟把胸脯拍得響響的,一仰脖又是一口洋酒。 張老師鼻子有點酸。當他揣著1萬元人民幣走出表弟家門時,朦朧中看見人家陽台上一盆盆迎春花正開得爛漫。張老師走著走著,千種滋味湧上心頭,不禁落下兩行淚來。

張老師一麵在股海中沉浮,一麵廢寢忘食地在科研中突飛猛進。股市正處牛市如日中天,因此張老師很快賺了一筆,不僅還了表弟1萬元,而且富餘了不少。風癱的妻子在眾

多營養品、藥品的調理下麵色漸見紅潤。這天學校裏響起了張老師一如春之節奏般輕快的腳步,當他笑著進入辦公室時,看見老師們個個麵色沉重,而龔老師出乎意料地不在。張老師發了一會兒怔,然後他終於明白了這是怎麼回事,他隻覺得一陣天旋地轉,重重跌坐在椅子上。風吹起桌上的紙,一張張揚了起來,張老師感到今天的春風有些刺骨的寒。 死神其實早已光顧過龔老師,但是龔老師從來不說,旁人也無法知曉。追悼會上龔老師被追認為共產黨員。老師們去了龔老師家,僅僅十幾平方米的陋室堆滿了書,天花板殘破得隨時可能塌下。張老師走出來時,漫天的陽光照著他滿麵的淚流。 春夜已很深了,張老師的心情無法保持平靜。他重回學校,夜霧朦朧卻見辦公室的燈依然在亮著。張老師帶著驚奇進了門。校長正坐在龔老師的座位上,指間香煙的煙霧冉冉而升,眼眶有些潮紅。張老師默默地坐在校長對麵,兩人相對無言。校園一片寂靜,惟見一燈獨明。校長深深吸了一口氣,說:“學校..真的很對不起你們。老張,我知道你在炒股票,其實,”他苦澀地笑了笑,“我也在炒。”張老師抬起頭來,望見校長額前的皺紋深深嵌著,校長也望著他,兩人心中忽然同時升騰一種相知相契的暖流,張老師在激動中也燃起一支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