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遠古“雪人”探秘(二)(1 / 3)

第九章 遠古“雪人”探秘(二)

“雪人”住在何方?

“雪人”顧名思議是居於冰天雪地之中,現實確實如此嗎?

美國科學家伊·烏·克羅林論述巨猿在喜馬拉雅山如何適應這種冰天雪地的環境中說,“雪人”或巨猿並非在雪地居住,而是隱蔽在叢林密集的深穀中。之所以在雪地上遇到“雪人”是因同發現它們腳印的登山者一樣。它們不過是利用雪地作為途徑從一個山穀到另一個山穀去,喜馬拉雅山的地勢迫使任何動物從一個地區到另一個地區的轉移都必須利用有限的隘口和山脊作為途徑。

崎嶇不平的地勢使大型靈長類得以容易地躲藏起來,就像傳說故事中的妖怪一樣。“雪人”可以在無數的溪溝、峽穀、懸岩、洞穴和崎嶇的山坡上突然消失,在這世界上最高的山區裏,在平麵地圖上所看到的一小塊麵積,實際上在立體地形圖上卻包括了很大的地區,重疊起伏的峰巒隱藏著大麵積的土地。

由於“雪人”居住隱蔽,像其它許多哺乳動物一樣,為了避免受人侵犯,“雪人”可能已經習慣於白天躲藏和睡覺,而在晚上行動和覓食,這就使得我們發現和捕捉如此困難。

“雪人”傳奇

“雪人”作為野人的另類,因訛傳而神秘,因遭遇而恐怖。冰天雪地中,一個黑影將留給人們長遠的祈盼。

喜馬拉雅山麓的“雪人”傳說,古已有之。那裏的村民們把世代傳說的“雪人”故事和自己的親身體驗一代一代地傳下來。有關“雪人”的消息到了16世紀傳到了歐洲。1887年英國瓦丹爾上校到西藏旅行,他在西藏與泥泊爾的邊境處發現像人腳印似的,但從未見到那麼寬大的足跡。20世紀初麥克唐納德回憶了自己在一次登山的經曆。他說:“當我來到西藏的高山項時,突然聽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吼聲,嚇得自己連滾帶爬逃到了宿營地。到了宿營地後再一打聽,那似乎是‘雪人’的吼聲。”從此以後,幾乎每年都有關於“雪人”的報道。

不論是流傳還是報道的信息,對“雪人”形象的描述幾乎都是一樣:“雪人”身材魁梧,形體像黑熊但又不同於黑熊。身長1.65~1.80米,全身由紅褐色乃至黑色的短粗毛覆蓋著,頭頂尖的,頭發長長地披到肩上,臉上無毛,非常扁平,下顎結實,嘴咧得很寬,牙齒很大,但沒有犬齒;肩寬,肌肉發達,手臂長至膝蓋,沒有尾巴;常在山澗尋找螃蟹或青蛙吃,食性很雜。

“雪人”的傳說範圍也較為廣泛,包括尼泊爾、不丹、錫金、西藏,方圓達數百公裏。1941年冬天,蘇聯的卡拉佩強大校在高加索的布依那庫斯克也看到過被當地人抓獲的“雪人”。他描述“雪人”的形象說,模樣與人十分相似,胸、肩、脊背上長滿了亂蓬蓬的袍色的毛。臉部、手掌、腳底的毛稀疏,頭發也是深褐色,長長的披落在肩上。身1.80米以上,胸部寬厚,體格健壯。據看管的人說,“雪人”性格暴躁,身上的氣味很強烈,沒辦法把它放置在家中。

直到1951年由英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埃裏克·西普頓拍攝了第一張“雪人”的清晰雪印照片後,人們才確信“雪人”的存在。這腳印是在堅硬冰麵的薄薄的一層雪上留下的,長31.3厘米,寬18.8厘米,拇趾很大而向外張開。

1954年英國另一支探險隊,在泥泊爾也看到了西普頓所說的足跡。他們還在潘布契寺院發現了保存完好的“雪人”頭發,頭皮的頂尖像帽子,高18.5厘米,長25厘米,短17.5厘米,皮上覆蓋著紅褐色的短毛。

1959年日本也派出調查隊,詳細調查了稱之“雪人”頭皮的毛的結構,結果確認“雪人”是介於類人猿與人之間的動物。繼後英國生物學家切爾內斯基,著名的靈長類專家希爾也分別發表見解,認為所謂“雪人”應是像雙足步行的類人猿那樣的未知種類。此時,專家認為在喜馬拉雅山存在未知的大型靈長類幾乎是確鑿無疑的了。美國學者克洛尼恩經過考察研究,說“雪人”生息在穀地的原始森林中。

冰凍“雪人”

販毒者利用屍體走私毒品已為人所共知的秘密。可是,這次屍體竟然是雪人……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美國新澤西州的動物學家桑德爾桑和他的法國同行埃維利曼斯,獲知在某商品展覽會上曾展出一具被稱為“雪人”的屍體。出於職業的愛好,他們幾經周折終於找到這具神秘怪物的屍體的主人漢森。漢森曾是一個飛行員,到過越南,1965年退伍。據漢森介紹,這個陳列品是他從香港買來的。

在屍體陳列室裏,桑德爾森和埃維利曼斯懷著驚奇的心情,仔細地觀察了這具全身長毛的屍體。這是一具身高1.60米、肌肉發達的男性軀體。整個軀體被冰封在一塊大冰塊中。從外形來看,它極像大猩猩或黑猩猩,左手已斷,頭部周圍留有血跡,看來是被火槍擊斃的。雖然盛放這一冰塊裏一角已微微散出發出一些腐爛氣味,但整個軀體卻保存完好。

一連3天,兩位動物學家仔細研究了這具屍體,並拍攝了40張照片。埃維利曼斯經過仔細觀察和分析後,確認冰凍人屬於至今尚來被人發現的猿人種。接著他又根據這具“野人”的形態,作出了動物學上的初步鑒定:冰凍人很可能是民安德特人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