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自信和傾聽(二)
忙兮忙兮奈若何
我背著行李蹣跚前行,在人生之路。有時候,抬眼看前方,那是與我一樣的背影:沉默而忙碌。然而,身前身後,又有何不同呢? 智者忙著思考,愚人忙著高談闊論,商人忙著盈利,醫生忙著救人。忙隻是過程,決不是結果。那結果又是什麼? 許多人已無暇思考,因為太忙了。忙到忘記兒時捉蟋蟀的青草地,忙到沒有機會靜心地聞茶香。恬然在他們心中溜走時義無反顧,隻剩浮華招搖。 甚至,來不及後悔。 我總想我生活的地方正在越來越缺少某種東西。 我看到熙熙攘攘的地鐵,麵無表情的人們下了又上;我聽到那些比我小許多的孩子談論著誰家更富有;我聞到城市裏的氣味,煙草、空調、汗水;我感覺到每個人的脈搏跳動-樣,忙碌、快速。 順應著忙碌,快餐應運而生。另一方麵,精神快餐也適時而起了。
我們永遠不能像看漫畫一樣去讀錢鍾書、去讀托爾斯泰,所以,在這忙碌的時代,他們隱到了舞台的背後。安妮寶貝、金庸、瓊瑤大行其道了,從精版書到投資巨大的電影、電視,這份快餐美味方便,自然大受歡迎。隻是像《巴黎聖母院》、《紅與黑》這樣的“慢”
餐隻能不得不蒙一層灰了。有多少人還會再讀施瑪姆,遙想那有銀色波光的茵夢湖呢? 現代人的特質便是忙,像書法這樣的薈萃是根本沒可能碰,連筆杆子都已被電腦鍵盤所代替,毫無美性的印刷字取代了流傳千年、靈動飛揚的手寫漢字。效率是大大提高了,然而這到底是種幸選還是悲哀呢? 忙使我們的社會飛速發展,忙也使我們的心靈無所依傍。曾經的質樸人情正在變得淡薄,曾經的經典正在被人遺忘,那種久久品味、欣賞名家之美的感覺已變成了一種奢侈,龍井在角落無意義地散發淡香,可樂披著閃亮的罐頭高高在上。 我也許久未臥在樹下的綠草上了,公園裏的綠地裏擺著禁止踐踏的標誌,但是我沒有時間到郊外去,感受真正的大自然啊。 忙兮忙兮奈若何。 很多人早已忙得隻知道忙了。事業、學業的成功成為唯一的追求,以至於沿途的美麗風光他們根本無暇欣賞。 我多想可以坐上人生的火車,捧著香茗,看窗外的山水,都自忙碌的血液仍不停流動,然而心卻能回到從前悠閑的時光。
花落無聲
記得有一位朋友說過,花落是無聲的,而我總固執地認為花落時總會發出聲音的,隻要你細心地聽。(運用對比手法,引出下文。) 但是,我發現還是我錯了。 .. 窗外,劈裏啪啦的一陣鞭炮聲。 過年了。 我無力地望著那扇黑油油的大門,紅紅的喜氣逃得無影無蹤,隻有空曠曠的一片。隻單單少了爺爺,就少了本該有的一切。("無力""空曠曠""單單"幾個詞語,形象地表達出爺爺去世後的寂寞和悲涼。) 媽媽在新年將至時說:"不用再費神包餃子了,買幾袋吧。"淡淡的一句話,把我的心澆得如同加了冰塊,一種渴望過年的熱情被摧得一無所有。("淡淡"一詞同樣是極具表現力的詞語。) 在除夕,我知道今年無須再像往年那樣守夜、放鞭炮、起五更、吃頭天自己包的餃子了。 一切,我都感覺是冰涼涼的。(注意"冰涼涼"。疊詞的使用可以使文章的表現力增強。) .. 而過去的年頭,過年就全然不同此時了。
那時,雖沒有現在寬裕,但過年時總是充滿著喜慶。每每麵對將至的新年都會歡呼雀躍,不為迷人的卡通套裝,不為可口的飯菜,隻是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興奮感覺。或許,
那是一家老小都能快快樂樂地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感受著家的溫暖,特別是能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忘不了爺爺當當剁餃子餡奶奶舞動著擀麵杖,爸爸媽媽都拿著一塊一塊的麵皮去裹住噴香的餃子餡,我和表妹則在一旁無忌地打鬧玩耍,全然不顧周圍的一切。媽媽會嗔怪幾句,而爺爺總會充滿愛意地望著我們。(文章通過兩種不同的過年方式,含蓄地表達出對爺爺的思念之情。注重細節、人物動作和心理的描寫。) .. 而今,這一切都已不複存在了,隻剩下往昔的美麗和虛幻。 我出神地凝視著爺爺的照片和照片前這束插在花瓶中的康乃馨。 幾片殘花不知何時落在寫字台上,悄然無聲。 我想,或許一切的一切在離開這個世界時,都不告訴任何一個人,甚至不讓人察覺,隻給人留下無限而永恒的遐思,讓人感到一種無名的失落和傷感。正如在失去爺爺的日子裏,我會覺得他在另一個世界裏生活得很幸福,因為我每天都在心底為他默默祈禱,來安慰我孤寂的心:失去的快樂不再來,得來的成熟揮不去。 人生真的就是這樣無奈而又有趣嗎?而不管怎樣,我驀然感到花落是無聲的。 哦!花落無聲。(具有意象特征的詞語在文中反複出現,表達出淡淡的哀愁,強化了感情的抒發。)
城裏孩子的故鄉
城裏孩子今後還能有故鄉麼 故鄉一般最好有一條小河 窗前倒是有一條寬敞明亮 來回流淌各種金屬色的波浪 河裏沒有魚 隻有五光十色的人群 順水而下或逆流而上 都甘願受燈紅酒綠的影響(用"小河"的意象寫家鄉的美麗和現在居住的城市河流的現代性,城市的小河已不是故鄉的小河,不再是精神的依附。) 故鄉通常有幾座山岡 這裏左邊是證券中心右邊是銀行 鄉親們忙於種植和收割 土特產自然就是悶頭不語的金錢 豐收或血本無歸都不跟節氣拍檔(用故鄉的"山岡"和城市的高樓對比,用鄉親們的收割與城市人的收獲作對比,寫城市已沒有了故鄉的特點。) 故鄉最好有些花花草草
過兩條街就是高聳的商業中心
那裏山花爛漫 霓虹開在晚上(用花草的特點寫城市的夜生活。) 故鄉自然就少不了動物 坐十塊錢出租車然後買門票進去 它們都在籠子裏恭候觀賞 惟獨沒有看家的大黃(城市的動物園沒有那條熟悉的童年時緊緊跟隨"我"的大黃狗。) 故鄉當然還應該有水井 可是用熱水器洗澡的城裏娃 怎麼能想像井中的月亮(故鄉的月亮總讓人想起親人。) 故鄉最不可少的自然是遍地的莊稼 孩子們自小穿梭於滿世界的店鋪 不論語文老師怎麼引導啟發 理解為菜花或麥浪實在牽強 故鄉最好再來一點兒青梅竹馬 孩子們彼此手機聯絡 網上聊天那眼神 早已見多識廣 故鄉還必須有獨一無二的小吃 這裏隻有漢堡包可口可樂 都是全球統一口味 誰還分得出是故鄉還是他鄉(用對比寫城市已不是記憶中的鄉村,已沒有了童年的景物和作為心靈安慰的景物。) 城裏的孩子今後有沒有故鄉(用變化的句式照應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