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個夜晚(二)(1 / 3)

第九章 一個夜晚(二)

電話那頭的世界

在我的書桌上,放著一台既像電腦又像電視的大家夥,不知道的人還會以為這是一台最新款的電腦呢。其實這是我的好朋友從未來的2043年給我郵遞來的多功能可視電話。 “叮咚咚.”隨著這美妙音樂的香氣,我打開了多功能可視電話。原來是博比姐姐從2043年打來的時間長途電話。生活在2043年的博比姐姐隻要看到那個世界發生了變化,她就打電話告訴我。有時她告訴我她的生活又怎樣更加幸福了;有時她告訴我那裏的世界又變成了什麼樣子了。通過可視鏡頭我可以一邊聽著她詳細的介紹,一邊還可以能像看電視一樣,看到電話那頭的世界。 這時從電話裏發出了那熟悉、親切的聲音:“你好阿雅!咱們好久都沒見麵了,這個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剛剛搬到了一個新家。你快看!這就是我的新房子,不錯吧!”說著,一個巨大的蛋糕占滿了這個屏幕。我逛看見這個十分漂亮的大蛋糕了,可博比的新家呢?我便上下左右地找。忽然,這個蛋糕的底層一個門打開了,從裏麵奇跡般的走出了一個人,我再仔細一看,這個人原來是博比姐姐。我這沒想到這漂亮的蛋糕竟然是博比姐姐的新家。她家外邊一看就這麼奇特,裏麵又會是什麼樣子呢?我又產生了一個疑問。

博比姐姐打斷了我的想象,她又說:“你知道昨天一大早,美妙的電子音樂把我這個‘懶蟲’從睡夢中喚醒時,你猜我看見了什麼?我看見一個仙女般機器人已經用全自動洗衣機把我的髒衣服洗得幹幹淨淨了,那些衣服還自動地輕輕飛到了我的床頭;經計算機仔

細調配,含有人體所需營養的可口早餐也飛到了餐桌上。這些事兒都是那個仙女幹的,她不僅把事做得好,而且十分迅速,更不得肆意的是她還十個機器人,並肩負著管家的責任。” 聽了博比姐姐的介紹我半信半疑,一個機器人怎麼會做這麼多事呢?可在不信也不行了,那個仙女管家已經大大方方地站在我麵前了。她長著長長的睫毛,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和一頭黑亮的秀發。經過我一番的打量後,她竟然還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做起了自我介紹。這個能說能幹的仙女管家是我驚呆了。我聽著博比的介紹,心也不知不覺地飛了起來,飛向了 2043年。 “這個房子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四季如春的功能,”她說,“它會像向日葵一樣追著太陽緩緩的轉動,不管天氣怎樣不好,屋裏總是到處溫暖如春。”我一邊聽一邊想,好像自己就住在這先進的房子裏。 她更加驕傲、更加自豪的音調說:“我們這裏,所有的人再也看不到像唐山那樣驚天動地的大地震了。我們聰明的科學家在深深的海底建立了許多的地震能發電廠,這些發電廠吸收集聚在地下的可以產生地震的巨大能量,利用這些能量通過發電廠可以轉化成電能,然後在輸送到地麵上,這樣不僅取代了許多能源,同時還消除了地震對人類帶來的危害。當然,你們那個世界在大街兩邊矗立著的水泥電線杆、高壓電線和那些密如蛛網的電線,在這個世界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巧玲瓏的遙控定向裝置,這些裝置分散在千家萬戶。你看,就是這個。” 我一看著裝置就安裝在房簷下,十分小巧,遠看有點像鈴鐺,製作得還挺精致。 “未來的世界可真好,不僅有豪華的房屋,漂亮的管家,而且連地震都被征服了。”我情不自禁地說。 “你那裏變樣了嗎?”她問道。 “沒有,”我說,“還是老樣子,哪裏比得上你那呀!幾日不見就變成天堂了。我聽你這麼一介紹心裏癢癢得很,真想乘著時間機器飛到你那頭去!”我帶著嫉妒的心情說。 我們的通話結束了。我雖然特別想去2043年,可是我既然生活在這裏,就要做這個世界的主人,就有盡力把這個世界建設得更加完美,讓人們的生活更加幸福!

豈以親疏辨好惡?

芝蘭玉樹,其皆出於庭乎?蓬蒿雜草,其皆植於外乎?不盡然也。親之,則菽麥難辨,蓑草蓬花,皆以之為傾國之色;疏之,則沙金不分,芙蓉玉露,皆以之為凡塵泥淖,非獨花草也,賢者亦如斯。昔楚王親鄭繡、靳尚而疏屈原,為其近於心而諂於行也。由是則燕雀烏鵲,巢於朝堂之上,露申辛夷,死於林薄之中,鮑臭日近而香蘭日遠,致國之殤,無怪也。蜀之劉禪,親小人而遠賢臣,朝專權於宦官,而君耽溺於酒色,是以孔明六出岐山而不利,薑維九伐中原而無功。

朝臣自危,皆欲遠避,忠言日去而佞語日進。後鄧艾以匹夫之力,而摧蜀二世之功業,

無乃出於此乎?由是觀之,則所親之物,非盡力為香蘭也;所疏之物,非盡力為臭鮑也。君子貴明辨好惡而決親疏,知親而近乎諛者,鮮為君子賢士,疏而近乎絕者,鮮為奸佞小人,故為之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信其真也。明其好,親之。辨其惡,疏之。是以曹孟德不徇漢法之以人舉士,而行唯才是舉之為,乃致帳幕之下,賢者如雲,俊采星馳,北破袁紹,東禽呂布,西伏馬騰,南收劉綜,三分天下,奄有其一,不可不謂明賢辨佞之功也。齊桓之治於天下,外有管仲、鮑叔修於朝政,內有易牙之輩獻媚於前,然其明辨之,不以易牙之親而疏管鮑之賢,其重管鮑而輕易牙,專心國事而疏於酒色,是以有飲馬黃河,傲睨天下之霸業,而其亦不失為一代雄奇之主也。孔明有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盛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之所以傾頹也。親疏不同,而有國之興衰之異,足以為後世之訓也,然非獨國事如此,君子欲修身立德,亦必先擇善而從,此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親善近賢,則如蓬生麻中,不扶且直,若親佞近諛,則如白沙在涅,其欲求不與之俱黑,則難矣。親者之言,為己而謀者有之,構陷他人者亦有之,非皆為善言,而疏者之言,其辭多厲,其語多直,若欲求順耳之言,難矣,然則苦口之良藥,方有利於病,逆耳之忠言,方有利於行,此所以君子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好惡之別,不應以親疏辨之,賢愚之勘,不應以近遠而區之,君子貴明辨好惡而決親疏,納逆耳之忠言,後修身立德,則可矣。 評點:標題即緊扣話題要求,簡明地揭示出文章主旨。首段用比喻起筆後,馬上以親與疏的對比貫通全篇:主要選用人所熟知且又頗具典型意義的曆史掌故作為論據,圍繞主題,反複申論;然後提出富有見地的警示(“為己而謀”或“構陷他人”的那種“親者之言”,“非皆為善言”),最後自然地回到題目上作結。應該說,是一篇緊貼題意,主旨鮮明,論證充分,結構完整的議論文。文章擷取史實,三言兩語,概括甚簡,除個別地方不甚精確(如鄧艾是以鎮西將軍身份率兵拒蜀將薑給的,並非“匹夫”)以外,多有信度;引錄經典(如《荀子》),熟練自如;又用淺近文言行文,筆致堪稱老到(個別文句尚有毛病);這些,反映出這位考生平日閱讀重視積累,寫作用過功力。不過,要表達當今時代我們的思想感情,文言畢竟遠遠不及白話,且不易學到手;因此,現今中學生作文,尤其是參加高考,是不宜提倡文言寫作的。(湖南師大文學院教授顏 雄點評)

米粒-穀粒-血汗

這是他第一次到女同學家吃飯,走進她家的大門,他才知道什麼叫奢華,這是怎樣的一個家呀:乳白色的天花板,古銅色的牆壁,青藍色的地毯..“嘖嘖,北京故宮也不過如此吧!”他在心裏暗自讚歎。

上飯時,熱情的主人給他盛來了滿滿一碗雪白的米飯,顆顆雪白的米粒散發著誘人的香氣直往他的鼻孔裏鑽,他咽咽口水告誡自己,“千萬別吃得太快,要文雅一點。”他幾乎是數著米粒進口的。吃到還剩淺底的時候,他犯難了:“是吃得一粒不剩,還是故意留點底兒?”父親送他上車時的叮嚀又在耳邊回響了:“娃兒,城裏人一輩子也沒碰過泥土,

他們不知道種田的辛苦,不知道米粒的珍貴,你以後吃飯要故意留點底兒,別讓人家把咱看扁了,以後吃完之後千萬別再舔碗了。”其實,他早就養成舔碗的習慣了,每次吃飯時,父親總要看著他把米粒吃得幹幹淨淨才讓他離開。可現在究竟是吃得幹幹淨淨還是留點底兒呢?他偷偷抬眼想從主人的碗裏得到一點啟示,卻發現主人早已吃完,正坐在對麵的沙發上看著他,碗筷也不知什麼時候撤走了。他現在感到自己仿佛是一個正在舞台上表演吃飯的小醜———以前父親盯著他吃飯,心裏是一懷的親切,可是現在?他也說不出那種奇怪的感覺。 無助的他用筷子無助地在碗裏搗騰著,突然那雪白的米飯迸出了一點黃色,那是一粒穀,和父親那古銅的臉有著一樣的顏色。他的心顫抖起來,小時候給父親送飯的一幕又浮現在眼前,那是一個炎夏的正午,父親坐在田壟上吃著他送的飯,也是吃到淺底的時候,幾粒黃色的穀露了出來,“扔掉吧,阿爸。”“胡扯!”父親像豹子一樣吼了一聲,他一輩子也沒見父親如此憤怒過,接下的情形更讓他終生難忘:父親將筷子插在田壟上,用那滿是泥巴的手將穀粒一粒一粒地拈起來放進嘴裏,鎖著眉頭,然後是艱難的一咽..“孩子,那是咱農家的血汗呀!”父親對滿腹委屈的他說。 “是的,這是咱農家的血汗。”他夾起一塊豆腐,想將那米粒連同那顆黃色的血汗一同咽下,“也不知怎麼搞的,現在米價怎麼這麼低。”主人有意無意地說了一句。 “農家的血汗不容褻瀆。”他心裏說著,將碗裏的東西暢快地吞了下去。

創新---個性的凸現

一個圓,有人看來是一輪紅日,有人看來是一輪滿月,有人看來是一個封閉不與外界溝通的思想,有人看來是一個永遠走不出的迷宮。多樣的人,多樣的思維,多樣的答案,無限的多樣性構成了一個如此豐富多姿的世界。 秦磚漢瓦,唐風宋雨,古人們在詩詞的浩浩海洋中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全新的藝術境界。同是送別,王維“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太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王子安“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高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知君?”同是惜時,李太白“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曹孟德“人生幾何?去日苦多。”同是詠梅,陸遊知“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王安石“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而毛澤東則“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同是黃昏日落,李商隱“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而毛澤東則“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同是戰爭殘酷,曹孟德慨歎“千裏無雞鳴”;而毛澤東“戰地黃花分外香”。你能說誰人更佳,誰人更絕?不不不,不同的人,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思維,誰都不可以對之妄加否定!

前日偶讀一文《我們究竟在考什麼》,文中闡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物理係的高材生麵對用一個氣壓計如何測樓高的簡單物理問題,堅持用十多種不同的答案予以解決,最

妙的一種是輕敲守門人的房間,問:“請問這座樓高多少?”啞然失笑之餘,給了我們無盡的思考;在麵對一個實際問題時,究竟是一個標準答案好呢?還是鼓勵多種多樣的思維方式好呢? 近日偶看一畫展,畫的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眼中的太陽,有的是紅色的太陽,名曰《光明》;有的是藍色的太陽,名曰《地球的顏色》;有的是黑色的太陽,名曰《灰塵滿天的可憐的太陽》。驚奇之餘,我愕然,看著這些稚氣未脫的畫稿,我驚歎於那無限的想象力。 無限的多樣性歸根於個性的多樣性,在這個崇尚創造的世界裏,它是最不可忽視的。很難想象,沒有創造,我們很可能還生活在茹毛飲血、混沌未開的原始社會,我們很可能還在黑暗中掙紮,我們很可能還在大自然的淫威下不知所措。 崇尚創造,接納並鼓勵這種無限的多樣性吧!記住,“第一個形容女子是花的是天才,第二個這樣形容的是庸才,第三個這樣形容的是大大的蠢才!” 教師點評: 該考生全麵準確地把握了作文題目的要求,大膽地拋開四個圖形的糾纏,從題目提供的材料中,悟出話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的本質,確定本文的中心。通過古今同題材詩句意境因人而異優劣難分、高材生測高樓的一題多解、幼兒園小朋友畫太陽的多種感受等三個材料,分別在個性與思維的關係、多種思維方式的並存、想象在思維中的作用等三個層麵上,逐層深入地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在結束部分,又從反麵強化個性在多種答案的創新思維中的重要作用。作為考試作文,重點寫最熟悉、感受最深的材料,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學功底,給評卷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