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入宗(1 / 2)

天剛朦朦亮,通往宗陽城的驛道上,不疾不徐的駛來了一輛普通的馬車。

車夫是一位三十多歲的漢子,臉上已有了風霜之色,整個人卻是粗獷中蘊含著詩書氣息。他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愛與責任。

此時,漢子回首掀開馬車簾布,看了一眼又放下,搖了搖頭,說道“仙兒,不要著涼了。”言語中盡是慈愛。

“嗯。爹,我沒事。”半響才從馬車裏傳出來。

馬車裏放了一個碩大、鼓鼓囊囊的粗布包裹,幾乎占去了大半的空間。

裏頭一個十來歲的少年,趴在馬車後窗沿上,出神的望著來時的路。似乎他還能看到站在村頭含淚送別的媽媽、二妹、三弟和四弟。

少年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吐出,似乎要把離別失落的情緒,隱藏於深深的呼吸中。

他叫李半仙,今年十歲,家在宗陽城百裏外的鄉村。

生來身體虛寒,是在藥桶中熬煉大的。這其中的痛苦絕望除了自己默默忍受,不足與外人道也。

瘦弱的身體,比同齡孩子小了一號,皮膚透出病態的蒼白。隻是,那清俊蒼白的小臉上,兩隻眸子,清亮裏透出靈慧和堅毅,給人一種特別的心靈衝擊感---隱隱的心痛。

這對父子是去赴仙緣的。

仙緣,就是身具靈根,能夠修煉仙道法術,成為神秘仙人的機緣。

這個世界的凡人稱修道者為仙人、仙道;而仙人則自稱為修士、修道,稱凡人的一切為凡塵。這其中的區別,隻有明了的人才知道。

仙道與凡塵,除了“仙出於凡”這點關聯外,仙道與凡塵並沒有什麼交集。

今天是這方圓萬裏唯一的宗門---清風涯,接引新弟子入宗的日子。

一個月前,清風涯的仙人來凡塵中進行了靈根測試,使得有仙緣的孩子,有一個月的時間,與家人作最後的團聚。

接下來,這些孩子們將走上一條與凡塵漸行漸遠的道路,沒有人能預料到結果。

不知是名字的緣故,還是老天的刻意補償,李半仙有幸生得仙緣。雖然隻是一品靈根,那也是萬中無一的那一人,有緣得見大道。

接近午時,馬車到達宗陽城外,按照約定,仙緣者要在城中心廣場集合。

宗陽城是大唐王朝東南區域,紫陽郡內的一座普通城池,下轄方圓百裏地域。

此時,城中心廣場周圍,聚集著不下千人,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廣場正中心的三五人群看其衣著舉止,必定是宗陽城中有頭有臉的幾方人物。

此時,他們隱隱的圍著一位衣著華貴的少年,這位少年是宗陽城方圓百裏的另一位仙緣者。

李半仙和父親將馬車寄存在一家客棧後,拿著大包小包,好不容易從人海中擠到了廣場中心。

父子二人找個邊緣位置站定。普通穿著的二人,根本沒有引起人們過多的關注。

響午時分,突然間空氣中多了一些什麼,喧鬧的人海頓時靜了下來。

突然,不知是誰大叫“仙人!仙人!”,人們紛紛抬頭向上空看去。

果然,不知什麼時候,廣場中心上空數十丈高處,懸停著一件百丈大小似船非船的物事,無聲無息間發出不可名狀的光輝。

仙家手段不可度量啊!人海頓時炸開了鍋,人們來此,就是為了目睹仙家風采。

這是清風涯接引新弟子飛行法器---飛舟。舟頭站著一位灰袍老者,鶴發童顏,一派仙風道骨。正是一月前進行靈根測試的仙人。

“既得仙緣,心了凡塵。曹秀中,李半仙二子速速上前。”老者淡然的聲音並不大,但在所有人的耳邊響起,人群早已是寂靜無聲。

李半仙從父親手中接過大包與小包,紅著眼圈走到船頭下。一月來,父母已千叮嚀萬囑咐。

此時,父親隻是用鼓勵的目光看著李半仙,微笑而不語。細心感受才能發現,隱藏在微笑中濃濃的父愛。

包袱並不重,大包中裝的是藥草,小包中是些媽媽親手製作的用品及幹糧。

人群這才發現,原來這角落裏不起眼的鄉下小子,竟然是另一位仙緣之人,頓時嗡嗡聲四起。

不過,李半仙父子二人不愛與人交際,在城中又沒什麼熟人。也就不關心人群的反應,隻是默默的做著自己要做的事。

這時,廣場中心的少年也走了出來,豐神俊朗,也算一翩翩公子。隻是,掛在嘴臉上的高傲弧度,讓人難生好感。看來,他就是曹秀中了。

突然,從飛舟上射下一道光束,籠罩二人,刷的一下二人不見了。李半仙隻覺得精神一個恍惚,人已然站在飛舟上了。

飛舟上已有不下百人,一個個壓抑著興奮,小聲說道著什麼,其表情比凡間高中狀元還要興奮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