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回答(1 / 3)

第十章 回答

多給自己一個答案

秦末,雄才並起,旌旗蔽日,戰火連天。垓下被困,一敗塗地,昔日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項羽,如今隻得仰天長嘯:“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最終西楚霸王空有一身雄才韜略,隻給自己留下唯一的答案,便投江自盡,讓千古才俊徒發幽古之思:“江東子弟兄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而今,蓋棺定論,項羽隻能成為劉邦的手下敗將。然而轉念一想,倘若項羽多給自己一個答案,隨船渡江,恐怕今天曆史就得改寫,項羽也不必空自嗟歎。

自然萬物本來就具有多樣性,同樣的二十個氨基酸,隻要稍微換一下個數、種類、位

置,便可產生截然不同的另一生物。自然界如此,人生又何嚐不是這樣。美國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在研究電燈的時候,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當人們問他對自己的失敗有何感想時,他並沒有絲毫的泄氣,隻是說:“我又證實了一種材料不能用來作燈絲。”在實驗了2700多種材料後,愛迪生終於成功地找到了理想的燈絲材料──鎢絲,從而使人類邁進了電氣的時代,走進了光明的新紀元。 試想,若愛迪生在失敗了幾次後便輕言放棄,電燈的發明不知將被向後推遲多少時間,人類文明又怎能得到如此飛速的發展?在工作學習上如此,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難道不也如此嗎?蒲鬆齡七次趕考均榜上無名,而他並沒有給自己唯一的答案,他選擇了人生的另一個答案,放下功名,鋪開筆墨,這樣才有了流芳百世的《聊齋誌異》。 我們年輕一代正處錦鏽年華,我們應該對待人生的態度也正是如此,“天涯可處無芳草”,隻有正確對待人生,隻有在人生中遇到挫折時作出正確選擇,不把自己死死地捆在一個答案上,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新的奮鬥方向,從而實現自我價值,走向成功。 同學們,莫要學項羽,隻給自己留下一個唯一的答案,讓我們放眼未來,都給自己多留一個答案吧!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條條道路通羅馬,成為一定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回答

一千個哈姆萊特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對他悲劇命運的哀傷,對他“宇宙的精靈,萬物的靈長”的讚歎,對他.. 四個不同的幾何圖形,有人看出了圓的光滑無棱,有人看出了三角形的直線組成,有人看出了半圓的方圓兼濟,有人看出了不對稱圖形獨到的美.. 不妨套用蘇軾的一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是的,生活是一個多棱鏡,總是以它變幻莫測的一麵,麵對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不必介意別人的觀點不同,不必擔心自己的思維偏差,堅信你自己的眼睛,因為你用敏銳的視角去注視這個世界,執著你的感悟,因為你用善感的心靈去體味這多彩的人生。 同是一個甜麥圈,悲觀者隻看見一個空洞,而樂觀者卻品味到它的味美。 同是交戰赤壁,蘇軾高歌“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杜牧卻低吟“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同是“誰解其中味”的《紅樓夢》,有人聽到了封建製的喪鍾,有人看到了寶黛的深情,有人悟到曹雪芹的良苦用心,也有人隻津津樂道於故事本身.. 是的,我的心執著於我見、我聞、我悟。 條條大道通羅馬

認識事物的角度、深度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就自不相同。所謂有什麼樣的世界觀,

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但我相信:條條道路通羅馬,曆經艱辛,殊途同歸。 小平同誌的“黑貓白貓論”,風趣而深蘊哲理。東部地區飛速發展源於西部的支持,而西部大開發的成功也必需東部的鼎力相助。設若以老觀念來解決問題,東西部齊頭並進,那中國的發展不知又要經曆多少艱辛。 測量一棟大樓的高度,有人利用太陽下的陰影,通過三角函數的關係簡單算出;有人用繩子與樓房比較,然後測繩子長度;有人用氣壓計,從樓底到樓頂,通過氣壓變化來計算;也有人詢問樓房管理員.. 問題的出現是一個起點,問題的解決則是終點,過程則不唯一。方法的選擇完全取決於當時的具體情況。世事易移,方法多變。 我的回答 我不是懷疑論者,卻想象北島一樣高呼;我不相信。是的,沒有唯一。 我喜歡從蘋果的橫截麵中發現一顆星星;我喜歡丟開參考答案讓秘書的思維縱橫馳騁;我喜歡博覽群書,看看群儒舌戰;我喜歡看秋樹婆娑,眼底卻沒有哀傷.. 就讓每一顆心去讀懂多姿多彩的世界,就讓每一雙手去開創各自絢爛的人生。 這,就是我的回答。

春夏秋冬

春是絢麗的,夏是熱情的,秋是浪漫的,冬是純潔的。有這樣四個女孩,一樣的冰雪聰明,一樣的蘭心蕙質。在她們當中,雨瀟喜悅春天,文夏偏愛夏天,淩風鍾情秋天,而曉雪卻迷戀冬天。她們是性格相似的親密夥伴,在很多觀點上她們不謀而合,惟獨在一年四季中,她們各有所愛,答案不一。 春之戀 雨瀟喜歡春天,她說,“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景象能不讓人心醉嗎?看那桃花笑著春風,看那“不知細葉誰裁出”的柳葉兒,看那“似曾相識燕歸來”,看那彩蝶兒戀著百花..這春天真是一個夢幻般的季節。它的色彩是任何高明的畫家無法描繪的。她又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孕育著生機,孕育著希望,萬物都在春天裏複蘇。要不,又怎麼會把人生中最美的青春年華比作春天呢? 夏之戀 文夏是夏天裏出生的,性冷不怕熱。她戀著夏的熱情與流火。她喜歡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她喜歡那“點水蜻蜓款款飛”的閑情逸致;也親自領略過“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愜意。她說,夏天是充滿熱情的。可雨瀟卻說,夏天的太陽太辣了,還是春天好。文夏反駁她幹嗎你喜歡春天就說夏天不好?對問題的答案可是豐富多彩的!於是,文夏在夏天裏放飛了很多夢想。 秋之韻

秋天在別人眼裏可能是蕭索的、肅殺的,可在淩風的眼中,秋天卻是浪漫而多情的。

在落英繽紛、紅葉飛舞的世界裏,她尋到了心的寄托。她總是喜歡獨自漫步在灑滿落葉的小徑上,默默吟誦著“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吟誦著“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她喜歡飄飛的黃葉,因為綠葉未曾黃過,而黃葉卻曾經綠過。她喜歡秋天金黃的稻田,喜歡成熟的喜悅,每當她向好友傾聽著對秋的愛時,文夏總說,秋天有什麼好?感傷罷了!而淩風這時總會不緊不慢地說,你不是告訴過雨瀟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嗎?文夏總會一時語塞。 冬之頌 曉雪不知是不是因為名字的緣故而對冬天情有獨鍾。她喜歡白雪皚皚的世界,天地間純得讓人心顫。她喜歡“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的梅花,喜歡在潔白的世界中生出一串希望。而聰明的她更會用“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去反駁雨瀟。 春夏秋冬 四個女孩聚在一起,都說咱們別爭了,一年四季各有各的迷人之處。世界是千奇百怪的,不僅在對待四季上,在對待生活、對待人生時,各人都有各人的出發點,因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是這個道理吧。正因為這樣,我們的世界才會如此美麗。

四幕劇

我是中文係學生,教授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業,看四幕短劇,寫篇論文,明天交。 打開投影儀,開始。 第一幕:情景對話 背景:一條泥濘的鄉間小路,一條小溪靜靜地流,幾塊零亂的石頭。 A:這有什麼風景好看?暴雨、小路、溪流、石頭! B:這有許多東西。小路邊長著青草,溪流裏藏著歌謠,石頭邊花朵在歡笑,暴雨後掛著彩虹.. 全幕終.. 我凝神思考,在筆記本上寫道:其實生活中的任何情景都是美麗的,能發現這一美麗的就是敏銳的眼睛,敏感的思維,更重要的是一顆充滿愛與希望的心。正如: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第二幕:半個甜麵圈 背景:一個小餐館中,一張桌子,麵對麵坐著兩個人,他們麵前的盤子裏各有半個甜麵圈。 A:唉!天那!隻剩下半個甜麵圈。(A一臉的無奈) B:上帝!真是太好了,還有半個甜麵圈。(B一臉快樂狀) 全幕終..

筆記本上留下了我清晰的字跡:樂觀和悲觀其實是兩種生活狀態。樂觀者看到的永遠

是希望,而悲觀者看到的永遠是失望。在人生旅程中,樂觀者永遠向前看,向前走,大步流星;悲觀者永遠向後看,原地停留甚至向後走,驚慌失措。正如:樂觀的人在被玫瑰刺傷後仍說多美的花,悲觀的人在看到刺時就會說多糟啊。我選擇玫瑰的美麗,因此我選擇前者。 第三幕:世界上什麼東西最亮 背景:上山下鄉剛回城的老三屆在聽一位哲學老師上課。黑板上一行字──世界上什麼東西最亮? 有人說太陽。有人說原子彈爆炸的光。有人說激光..教室裏充滿著七嘴八舌的議論。一位知青站起來,是在雨夜中漆黑的泥濘小路上走了許久,突然看見的遠方一點如豆的燈火。全場一片寂靜.. 全幕終.. 心中有一些東西在湧動。我想起了巴金的名篇《燈》,似乎當時不能體會的溫暖漸漸真實起來。世間最亮的其實是人性之光,一如那小小的燈,一如那如豆的燈火。溫暖是無處不在的,溫暖著自己,也溫暖了別人。正如: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可是,第四幕卻沒有看到。夠了,這三幕的感動讓我一夜無眠。清晨,我交上論文,提出自己的疑問。儒雅的教授笑了:看了三幕劇的感受是多種多樣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在你下筆的同時,第四幕已經上演,你的答案就是第四幕──真實的人生。

誰最美

藝術”是一個含義極其廣泛的詞語,我們每個人對藝術的感覺和理解都不相同。 你若問喜歡看外國名著的人,哪本書中哪位主人公最美,年輕的女孩會說《飄》中馬格麗筆下的郝思嘉最美,她擁有金發、碧眼、雪白的肌膚、纖細的身材..幾乎所有美女的優點都集於她一身,再加上豪華的禮服,郝思嘉是美女的代表。 但母親說郝思嘉並不美,高傲、任性、虛榮、迷戀金錢,使她的天生麗質黯然失色。母親說簡·愛最美,夏洛蒂·勃朗特雖沒賦予她美麗的外表,卻給了她堅強、勇敢、善良等天下所有高尚的情操。簡·愛是美麗的,她雖有不幸的家境,但她憑著自己堅忍不拔的意誌,在孤兒院裏自學成才,更養成了樂於助人的好品質。她似乎是一株出汙泥而不染的蓮花,清純、高潔,所以羅切斯特為了她甘願放棄年輕貌美的富家女。 有人說奧斯汀筆下的伊麗莎白最美,她的美來自自信、勇敢、執著,她敢於挑戰傲慢與偏見,決不向世俗低頭,為追求幸福和自由而生活。故事結尾她和達西終成眷屬。更令人佩服的是她的勇氣,為以後更多的女性爭取了幸福。

我最喜歡左拉筆下的寶琳,在《生的快樂》中,她似乎是一位聖女,她麵對困難挫折,總表現得那麼堅毅。她樂於助人,以給別人快樂為自己的最大快樂。她的胸襟像海洋一樣寬廣,當她的女友搶走自己的未婚夫時,她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但她依然成為他們共同的朋友。她為上帝賜予她的生命快樂,所以她總能笑對人生,急流勇進,這種美不是人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