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牛郎織女(二)
揚起鮮花,放飛希望
揚起鮮花,放飛希望 ——給凡卡的一封信
親愛的凡卡: 你好! 我偶然地了解了你的身世,頗為同情。也許我們身在不同年代,不同世紀,我難以理解你悲憤到以死解脫 的念頭。但是,我想告訴你的是:盡管你死了,那你身邊還有許許多多像你一樣,甚至比你更可憐的孩子。你不能輕生,你要知道,沒有管束,那些喪盡天良的老板們還是會為非作歹的。你要堅強、勇敢,長大了才能為窮人翻身! 荊棘鳥有著不屈的意誌,它將自己的身軀放如荊棘之中,在最艱難的環境中磨礪最美麗的歌喉。你要在困境中重出,而把別人對你的折磨,化悲痛為力量。古希臘的一位詩人說:“我身上有無數個裂縫,到處在漏水。”這就是關於 悲劇最有力的詮釋。悲劇就是撕開傷口給人看,這些徑流生命,又從生命中滲漏出去的水,可以釀酒,可以醉人,可以醒世,可以洗心。而給痛苦一個流淌的出口,你的人魂也將得到升華。 假使你的痛苦難以抹滅,那何不妨把它看成“淡”。這“淡”是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陸遊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是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是禪宗的“空山無人,水流花開”。品味淡的人生,我們自然會神情自若,腳步從容! 人生,都是一樣的。所有的傷痛、挫折、失意、失敗,都隻是“黑暗隧道”的一部分,咬緊牙關,忍,忍忍,忍忍忍,忍著忍著,然後,你便會發現:一切苦難,就會像流進泥土裏的與一樣不流痕跡。抬頭望天,啊,一片蔚藍。 希望 用你那哭紅的眼睛微笑吧!
理想的風箏
我讀過許多文章,這些書就像一片蔚藍的天,它帶給我無窮無盡地歡樂。其中,藍天裏最閃亮地一顆星星就是《理想的風箏》了。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位左腿殘疾的老師經常在校園裏放風箏,而又一次他卻故意撒手,讓風箏飛上天去,再一蹦一跳的去追,嘴裏還喊著:“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從文章中我體會出他對生活的純樸、強烈的愛與追求的品格。
讀了這篇課文,我深深的認識到一個人應該怎樣去享受、去熱愛生活。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每個人都有不順的時候。那麼,你有正視困難的能力嗎?我們是應該像劉老師一樣呢?還是要放棄征服困難的機會?這篇文章還讓我想到了著名演說家海倫.凱勒,在出生十九個月的時候,因為生病,失去了寶貴的聽力、視力與發聲器官。父母為她找來了蘇利文小姐這位優秀老師。從此,蘇利文改變了海倫的一生,順利從美國哈佛大學分校畢業。後來,
海倫. 凱勒竟成為出色的演說家,而且出版了許多著作。 以前的我經常遇到各種困難,有時甚至壓得我透不過氣來。我總以為命運之神偏心,每次失敗後就隻會把自己關進“小屋”,整天地埋怨,卻從未想過要收拾殘局,重整旗鼓,然後用失落把自己裝飾起來——我是一個失敗者,總以為爸爸、媽媽和朋友不理解自己,自己卻從未想過接受別人的關懷和鼓勵,隻會把自己關在“悲傷的小屋”,再加上一把“大鎖”。 那天,我走在繁華的街道上,細心觀察匆匆地擦身而過的人群,我發現每一個人臉上多少帶著焦慮或眉毛間總藏著那麼一絲憂傷。是不是他們也像我那樣麵對著各種壓力呢?我不禁聯想到報紙上報道有關學童自殺的案件。我忽然覺得,在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承受著不同的困擾和壓力,就某種意義來說,不都是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病友嗎?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一直擁有一種許多人都沒有的精神。 我讀了《理想的風箏》後,我發現課文的主人公——劉老師令我更深地學會勇敢地麵對人生,使我明白:一個人不管他年齡大小,身體好壞,隻要熱愛生活,對生命有著執著的追求,總是會給他身邊的人帶來一種積極的意識和鼓舞的力量,而生活也總是因為這些人而顯得美好。 從此我對自己有了信心,不再把自己關在“悲傷的小屋”裏。我懂得了:你可以無所謂,甚至可以置之不理,但那種消極的方式隻會給你的人生增添敗筆?就像抖落塵土一般?你應該走出來!用信心激活你的全力,去驅走嚴寒。學學那不肯向命運低頭的劉老師,拿出你所有的能力來勇敢地麵對生活,熱愛生活!
讀三國演義有感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周末七國分爭,並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並入於漢..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係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著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周末七國分爭,並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並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曆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
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裏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裏萬裏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麵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醜,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麵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後人很深的印象。 現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隻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隻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幹家,曾經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晶瑩雪.寂寞林
曾不止一次為黛玉含恨而死淚雨滿麵,又曾不止一次因為寶釵不得幸福而感慨不公,不知道雪芹先生為什麼要讓這兩個同為日月之精華的奇女子,在大觀園中悲慘地結束一生。 記得曾看過很多關於釵黛二人孰是孰非的評論,覺得頗為憤慨。無論是寶釵還是黛玉 ,她們同是世間最美麗的女子。我憐黛玉,也惜寶釵,因為她們讓我看到了女性特有的美麗與氣質。 一、大家閨秀篇
或許這個標題是百年來人們對這位商販小姐統一的評價吧。不錯,寶釵是一位恪守封建禮教、嚴格遵守道德規範的小姐,可正是她的沉穩與規範才讓她令人刮目相看。小小年紀就能夠處理好上下關係。老夫人喜歡,丫頭們樂意,這樣的好小姐上哪兒去找啊。 寶釵處事能力強卻從不外露,僅是在鳳姐兒生病的時候,她推辭不過,隻好幫忙處理一些家事。可是從這對事情的處理中,便能看出她的睿智與過人之處。 其次,在大觀園中要比的便是美貌與才能,這兩樣她都具備,此乃天下奇女子。 其實寶釵是規矩的,寬容的,她不介意一得一失。她有寬廣的心胸,她敢於承擔生活所有的不幸。寶釵啊,你就像是一個圓,毫無棱角可言,從不刺痛別人,又善於幫助別人,你的心胸是那麼寬,你為人是那麼好。 你讓我看到了一個女人特有的溫和。 二、淚水長流篇 也許黛玉最顯著的標誌就是那雙哭腫得像桃核一樣的眼睛了,不知道這玉兒的眼淚為什麼如此的多,哭得讓人斷腸。 在大觀園中,這位恐怕就是最引人注目的了吧。由於家庭變故,從小寄居外祖母家的她變得小心翼翼,生怕被人恥笑了去,正是這樣,才使得她多疑、猜忌。然而在骨子裏,黛玉有的是水一樣的柔情。 對待自己的愛情,黛玉敢於追求,她願意表露出來,希望寶玉能了解。在這一點上,她突破了封建禮教對女子的束縛,打破了這些規矩。盡管她最後含恨而死,但仍然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敢愛敢恨,敢突破,敢創新的奇女子。 雖然黛玉有時會有一些小性子,小心眼,但這始終無法抹去遮住和她獨有的光輝。黛玉啊,你就像是一顆星,雖鋒芒畢露,難免刺痛他人,可你是那麼特別,與眾不同。 你讓我看到了一個女人特有的氣質。 三、合篇 無論寶釵,還是黛玉,無論是圓,還是星,她們各有各的光輝,各有各的美麗。寶釵的規矩——像圓;黛玉的新穎——像星。 我們看寶釵,也看黛玉;我們愛寶釵,也愛黛玉。我們要學做圓,也要學做星,閃耀獨特的美麗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