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要胡亂許願(一)
有的人為了使別人對自己有個好印象,或為了保全自己的麵子,或為給對方一個台階,往往對對方提出的一些要求,不加分析地加以接受。但不少事情並不是你想辦就能辦到的,有時受各種條件、能力的限製,一些事是很可能完不成的。因此,當朋友提出托你辦事的要求時,你首先得考慮,這事你是否有能力辦成,如果辦不成,你就得老老實實地說,我不行。隨便誇下海口或礙於情麵都是於事無補的。
言而有信是做朋友的信條,也是友誼的基礎。明明辦不成的事卻承諾下來,到時不僅讓人失望,還可能耽誤朋友的事情,因為如果你辦不成,他可能找別人辦或想其它的法子,但你答應了卻沒有辦,這樣做,就會傷了情義。
有些人喜歡拖,或要人跑幾次來聽我的最後答複,這都不是好的應酬之道,我們不是常常聽見這樣的怨言:“他不答應,早該對我說呀!”
這樣一來,你在別人眼裏就成了一個言而無信的偽君子。
有時,出於難為情,對於別人提出的請求沒法一口回絕。在這種情況下,許願就要掌握分寸,應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許願方式和方法。這裏有四種方法可資借鑒:
1.對有把握的事可采取定性的許願。如果你對情況很了解,估計許下的願有把握實現,那麼就幹脆把話說“死”。這種許願能給人不容置疑的印象,給對方先吃一顆“定心丸”。
2.對把握性不大的事可采取彈性的許願。如果你對情況把握不很大,就應把話說靈活一點,使之有伸縮的餘地。例如,使用“盡力而為”、“盡最大努力”、“盡可能”等有較大靈活性的字眼。這種許願能給自己留下一定的回旋餘地,但一般會給對方留下疑慮,取得對方的信任的效果要差一些。
3.對時間跨度較大的事情,可采取延緩性的許願。有些事情,當時的情況認準了,可是由於時間長了,情況會發生變化。這時,你在許願中可采用延緩時間的辦法,即把實現許願結果的。時間說長一點,給自己留下為實現許願創造條件的餘地。比如有人要求老板給自己加薪,老板就可以這樣說: “要是年終結算, 廠裏經濟效益好,我可以給你晉升一級工資。”用“年終結算” 一語表示實現許願時間的延緩,顯得既留有餘地,又人情人理。
4.對非自己所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應采取隱含前提條件的許願。這即是說,如果你所作的承諾,不能自己單獨完成,還要 謀求別人的幫助,那麼你在許願中可帶一定的限製詞語。
比如,你許諾幫助朋友辦理家屬落戶的問題,這涉及到公安部門和國家有關政策,你不妨這樣說更恰當一點:“如果以後公 安部門辦理農轉非戶口,而且你的條件又符合有關政策,我一定 幫忙。”這裏就用“公安部門辦理”和“符合有關政策”對你許願的內容作了必要的限製,既見自己的誠意,又話語靈活,具有 分寸,還向對方暗示了自己的難處(也要求人)。真是一石三鳥!
該拒絕朋友的時候,就不必勉強自己
答應幫別人辦事兒,首先看自己能不能辦到,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可就有那麼一些人不自量力,對別人請求幫助的事情一概承擔下來,事情辦好了什麼事也沒有,如果辦不好或隻說不做,那就是不守信用,朋友就會埋怨你。
一個有點權力而又很有限的人更應該注意,因為你有權,別人包括親戚朋友托你辦事兒的人肯定多。這時你應該講點策略,不能輕易答應別人。有的朋友托你辦的事兒可能不符合政策,這樣的事最好不要許諾,而是當麵跟朋友解釋清楚,不要給朋友留下什麼念頭,不然,朋友會認為你不給辦事兒;有的朋友找你辦的事兒可能不違反政策,但確有難度,就跟朋友說明,這事難度很大,我隻能試試,辦成辦不成很難說,你也不要抱太大希望,這樣做是給自己留有餘地,萬一辦不成,也會有個交待。
當然,對於那些舉手之勞的事情,還是答應朋友去辦,但答應了後,無論如何也要去辦好,不可今天答應了,明天就忘了,待朋友找你時,你會很不好看。
我們在這裏強調不要輕率地對朋友做出許諾,並不是一概不許諾,而是要三思而後行。盡量不說“這事沒問題,包在我身上了”之類的話,給自己留一點餘地。順口的承諾,隻是一條會勒緊自己脖子的繩索。
對待朋友的要求,要注意分析,不能一概滿足。因為不分青紅皂白一概滿足,有可能引火燒身。因此,必須搞清楚朋友的要求是正當的,還是不正當的,是不是符合原則或規範。千萬不能礙於情麵,有求必應,有求必辦。
對待朋友的要求,是否要拒絕,如何拒絕呢?下麵幾點可供你借鑒:
1.問清目的。朋友要求你幫助或希望與你合作完成某事時,你必須首先問清楚是什麼事、動機是什麼,目的何在?如果是正當的,在你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可盡量提供幫助,以盡朋友之誼。假如朋友的要求,你認為超越了正常範圍,就應毫不猶豫地拒絕他。
2.態度堅決。無論對方的要求多麼強烈,隻要你認為不能接受,便要態度明確、堅決地予以拒絕,不能留有餘地。“實在抱歉,我無能為力”,“對不起,我沒有辦法答應。”也不要給他出主意,否則,你仍難脫幹係,說不定他還會來找你,讓你想辦法。
3.接受指責。遭到了你的拒絕,使對方的要求不能達到,他必然會對你加以指責。對此,你可以表示接受。這裏,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中了對方的激將法。比如他說:“我就知道你可能做不到,看來果然如此。”對此,你不妨報之一笑,承認自己能力有限,“做不到”他要求的事。
4.消除愧疚。拒絕朋友的要求,朋友可能會愁眉苦臉,唉聲歎氣。這時候,你沒必要自責,沒必要感覺愧疚。既然拒絕,你自然有拒絕的理由。最好的做法是,用你的理由來消除內心的愧疚,達到心理的平衡。
5.電話拒絕。有時候礙於麵子,當麵不好意思拒絕朋友。這種情況下,你可以讓朋友先回去,告訴朋友等你考慮後再給他答複。然後,打個電話把你的意見告訴他。這樣,雙方不見麵可以避免不好啟齒或避免造成尷尬。
防人之心不可無
你交朋友是不是有一定的選擇性?你是不是認為所有你喜歡的人都能作為你的朋友?你是希望自己的朋友多多益善,還是希望自己的朋友隻有那麼幾個,真情顯於患難,知交篤於貧困之中?
比如一個朋友向你借一筆錢應急,你傾囊而出,因為相信友情的真摯,你沒有讓對方給你打欠條。不久以後,你因為某種原因,需要一部分資金,因而前去索要對方的欠款,而你也相信對方已經有了償還能力,。但令你氣憤和吃驚的是,對方矢口否認曾經借過你的錢,甚至說自己從來就沒有借過錢。事實上,對方正是靠你的那筆錢才財大氣粗起來的,麵對這種情況,你還相信友情嗎?
或者是這樣的一番情景:你和一個朋友都是跑同一產品的銷售業務的,不同的是,你為甲廠服務,而你的朋友卻為乙廠服務。某一天,你和朋友同時獲悉某大企業急需大量你們所推銷的這種產品,於是你們同時前往該企業進行洽談,為了友情,你們相約對方的訂貨量每人分一半,也好向自己的企業有個交待,反正一半的數量也非常大。通過洽談,該企業覺得你們所推銷的產品都符合要求,而且同意了你們一人分一半訂貨量的建議,三方協商於某日簽訂正式供貨合同。屆時,你如約而至,但該企業卻說早已與人簽訂了合同,而供貨方正是你的朋友所代表的企業。
我們希望友情能夠永久,能夠愈經患難愈顯真誠,但是友情還是經常遭到無情的踐踏和破壞。是我們的友情不值得珍視嗎?不!是實際利益讓那些人喪失了良知!社會中的人越來越複雜,而我們也要努力使自己能夠適應複雜。我們會無比懷念困厄之中朋友伸過來的堅實的手臂,也同樣不會忘記自己付出的真摯友情被某些人無情地遺棄甚至加以利用。我們珍視真正的友情,同時也要有效地防止某些人對友誼的不良企圖、利用或者欺騙。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不要忘了我們的忠告和提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既然你借錢給你的朋友,那你為什麼不讓對方打個借條?你不讓對方打借條並不能證明你更珍視你們的友情,而你讓對方打借條也絲毫不能說你漠視你們之間的友情。至於合約,朋友是朋友,而合約利益則是合約利益,日久生變,你應該立即就和對方簽訂那合約,或者你也應該注意朋友的舉動。現在,南方等地和國外許多地區連朋友出去吃飯都要實行AA製,大家均攤飯錢,除非有人先聲明請客。這不能證明他們的友情觀念淡漠,相反,他們都能在朋友需要的時候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親兄弟還得明算賬,這句俗話應該為我們所牢記。
想欺騙你的感情、做你的朋友的人,會對你不停地訴說自己的一切,對你的真誠感情,對你的親近之心,甚至會聲淚俱下,相對來說,他們更關心你的成功,而盡量不去過問你的失敗和你的困境。對於這些人,如果你已經看透他們的用意,那麼你不可能會讓他們成為自己的朋友,但也絕不能讓他們成為你的敵人。小人得勢的破壞力量往往會超出你的想象,而他們也往往會窮凶極惡,不惜一切地瘋狂報複得罪過他們的人。鑒於此,你要心存戒備地周旋,你要裝做很樂於接受他們,很被他們的交往之意感動的樣子,最重要的原則是,你千萬不能傷害他們的表演欲望和對你的親近之心。畢竟人家也是費了很大力氣的嘛!
記住,如果你一時無法確定一個人是敵還是友,而對方又一直將自己的感情掩藏得非常隱蔽,那麼給對方一個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表演自己。時間是判斷一個人對你的感情真假的最好憑證。不管對方多麼擅長於表演,多麼擅長於掩飾自己的感情,他(或她)也會偶有失誤的時候。對方的失誤,是你最好的契機,抓住了,對方便會漸露端倪,並最終露出狐狸的尾巴來;如果你無法抓住,或者你一直在尋求與對方共同表演的機會,那麼你不但無法看到對方的感情,反而會變成對方眼中的透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