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哥哥(1 / 3)

第一章 哥哥

引言: 你們從遙遠的蒹葭中飛奔而來,你們從曠遠的曆史長河中呼嘯而來,滿身的古墨書香氣味彌漫著縹緲無奈的塵世。哦!你們一個叫忘記,一個叫銘記。 帶著未知的探索徘徊於人類的精神邊緣,一次次的忘記,又一次次銘記。風煙一過,萬物又是那麼和諧,那些所謂“四大皆空”的禪學,近得那麼的觸手可及,似乎每一片離人淚般的落葉都因帶著來世的期望而那麼從容不迫,也許,今世的忘記注定來世的銘記。 我道你們本是一體。記憶是為了那一時的疏忽忘記。曆史教育我們要學會記憶,但我們也學會了一笑而過。那些戰火紛紛的年代,那些淒慘的社會景象讓我們有了一道記憶的口子,就讓痛苦隨著任性的思想而逐一褪去吧!

自己把握

隨著一天天地成長,人生的旅途越來越艱難,前麵的路充滿了荊棘和坎坷。雖然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但我們是像但丁那樣“走自己的路”,還是做波蘭的“常問路的人”,或者學習達.芬奇的“認真考慮”別人的話,還是聽從塞納克的警句?看來,隻有靠我們自己把握了。 俗話說:自信能給予人無窮的力量。難道不是嗎?我們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必須充滿自信。無論問題是容易的還是困難的,我們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是最棒的。這是最基本的條件之一。海倫.凱勒就充滿了自信,雖然她聽不見,說不出,看不到,但她堅信自己可以創造奇跡。她做了一個雖眼盲心不盲,雖耳聾思想不模糊,雖口啞卻精神不亞於常人的偉人,被世人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人物”。這是多麼崇高的榮譽啊!她靠的是什麼?就是她那堅定的信念,那份偉大的自信。早年跛腳的鄭豐喜,別人說他不能上學,但他滿懷自信,不僅上了學,還年年拿第一;別人說他騎不了自行車,但他滿懷自信,硬是在體無完膚之後讓自行車成了他的腳;別人說他一輩子都要跛腳,但他滿懷自信,從小就對家人和自己說:我一定要站起來,我還要穿皮鞋。最終他做到了。他依靠自己驚人的自信,使他這艘汪洋中的小船在大風大浪等災害的攻擊下依然不翻。我們感歎這些名人真出色,出色在哪裏呢?就在於他們比常人多出的那份自信——他們相信自己。

當然,我們要走好人生的路,還需要聽取別人的意見,但並不是每個人的意見我們都要吸納,而要做到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這樣才能使自己找到前進的捷徑,不致於浪費青春。但無論怎樣,向我們提出意見的大都是出於好心。我們應當虛心接受,然後再經過自己的大腦,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明智的選擇。正所謂一個好的君主,他一定能做到虛心聽取諍言,不怕丟麵子,明白“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的道理。這樣才能治理好

國家,才能做一代明君,流芳百世。不隻是君主,人人都應如此,才不枉自己活了這麼多年,才不會覺得人生了無生趣,才對得起上天賦予自己的生命。 朋友,人生旅途上,別忘了帶上一張精致的,而且能幫助你走得更好的名片——相信自己但也聽取別人的意見。

一半是銘記

你們從遙遠的蒹葭中飛奔而來,你們從曠遠的曆史長河中呼嘯而來,滿身的古墨書香氣味彌漫著縹緲無奈的塵世。哦!你們一個叫忘記,一個叫銘記。 帶著未知的探索徘徊於人類的精神邊緣,一次次的忘記,又一次次銘記。風煙一過,萬物又是那麼和諧,那些所謂“四大皆空”的禪學,近得那麼的觸手可及,似乎每一片離人淚般的落葉都因帶著來世的期望而那麼從容不迫,也許,今世的忘記注定來世的銘記。 我道你們本是一體。記憶是為了那一時的疏忽忘記。曆史教育我們要學會記憶,但我們也學會了一笑而過。那些戰火紛紛的年代,那些淒慘的社會景象讓我們有了一道記憶的口子,就讓痛苦隨著任性的思想而逐一褪去吧! 習慣了在孤寂中生存,但卻無法釋懷,也許就像一部電影中所說得那樣:“你這種遏製生命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我這種遏製自由的生命不是真正的生命。”萬物的起源皆有因。誰又能從中找出一項定律來製約我們的思想,讓該忘記的瞬間消失,該銘記的永駐史冊。 忘記的前世或許是銘記,而銘記的目的也許是為今世的忘記。萬物皆矛盾,如果我們能將善惡對錯絕對區分,那麼記憶已毫無價值,忘記也許也不複存在。朦朧的世態教我們用平常的心去對待複雜的事。 水可衝刷掉沙灘上的印記,而石頭會記憶永世的誓言。方式不同,存在的時間就不同,廣博的大地學會了忘記也學會了記憶;潺潺的流水學會了忘記,也學會了記憶。忘記了前世的紛擾,記憶著今世的喧囂。也許我們也該釋懷,學會如何在痛苦中忘記與銘記。 銘記、忘記本屬於人們的本能,但我們一時疏忽大意就會將它們顛倒錯置。在理性之光的照耀下,我們或許能夠學會如何把握。你們承載著悠久的曆史,深深的足跡也縱橫幾千年,邈遠的歲月帶著轉動的水車將源源不斷的片斷之水灌入又帶出,那些揮灑自如的水珠在陽光下顯得那麼耀眼奪目。 你看到了嗎?那水珠的一半寫著忘記,另一半刻著銘記。

新的一天

讀到這個題目也許你會覺得有點眼熟,這就是《飄》在改版後的名字,也是書中主人翁思嘉麗在遇到種種困難時對自己說的話,也是簡·愛在磨難前對自己鼓勵的話。而現在,我想把這句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送給每一個人。

人生在世,難免會有諸多不能承受之重。無論生活在哪個時代都不容易,大蕭條時期也好,鼎盛時期也罷。這句話都適用於每一個人麵對困難,永不低頭、永不退縮,以積極的態度去迎接挑戰。在世界改變的時候也要適時地改變自己去適應這個世界,隻有持有這樣生活態度的人,才有資格站在困難麵前,被稱為強者。 思嘉麗就是一個強者,在麵對失去情人的時候她沒有委靡不振,在麵對戰爭、硝煙,失去家園,失去親人的困境時,她沒有退縮,而是接受了這一切,勇敢地挑起這一重擔積極地生活,她不會像其他人那樣整天沉迷於過去悠閑生活而不願接受殘酷現實的人。她接受世界的改變並相信自己可以改變現狀。其實,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對自己負責任的行為,思嘉麗沒有陶醉於過去美好生活而不可自拔。戰爭是殘酷的,但有很多人都不能適應這一改變而無法重新振作起來,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遇到困難就自暴自棄,一蹶不振,生活是要靠自己去爭取的。苦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戰勝它的勇氣。思嘉麗在麵對北方佬兒奪走家園沒有自怨自艾,甚至在麵對失去最愛的一個孩子,最好的一個朋友,失去最愛的人時她也總會對自己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所以,她是生活的強者。 強者和弱者的區分就在於對生活持什麼態度,一種是積極向上的,一種是消極不振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會有不同的結果,積極地活著能點亮我們對生活的熱情,能促使我們奮發向上,能使我們勇敢地迎接挑戰,能使我們充實快樂的生活,而消極地活著隻能讓我們迷茫,找不到生活的坐標,讓我們痛苦並將這種痛苦感染到別人身上,最終失去生活的本質。 所以,當我們在承受苦難的時候何不對自己大聲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個充滿希望、充滿挑戰、充滿機遇和無限魅力的一天啊!

蝸牛

有一天,一隻蝸牛媽媽生了兩隻小蝸牛,母親叫它們一個是大牛,一個是小牛。大牛天性活潑好動,而弟弟小牛卻好吃懶做,但媽媽都很愛它們。一天,蝸牛媽媽告訴了一個蝸牛族流傳的話:“能到達金字塔頂端的隻有兩種動物:一種是鷹,另一種是蝸牛,可現在也沒有哪隻蝸牛到達塔頂”。大牛聽了這句話心被觸動了,它決心要去征服金字塔,要證實這個傳言。 它偷偷地跑了出去, 但它很盲目,因為它並不知道金字塔在哪裏,是什麼樣,它拖著沉重的殼,四處遊走,它看到了小鳥,就問小鳥:“小鳥,請問你知道金字塔在哪裏嗎?”小鳥告訴它“我不知道,但我可以帶你去找西風,它到過許多地方,它一定知道。”於是小鳥帶著大牛找到了西風,西風說:“我到過那裏,那裏很熱,也沒有水,你不怕嗎?”大牛說它不怕,於是西風就使自己的身體脹得驚人,然後再把蝸牛送到那裏,一路上,大牛驚喜異常,它看到了許多以往沒有見過的東西。

終於到了金字塔下,西風再也沒了力氣,大牛被緩緩地放到地麵,看著高聳入雲的塔

頂,它並沒有氣餒,大牛拖著沉重的殼開始了它的征程,它本想將殼取下,希望能早一點到達塔,可它發現自己若到殼裏便不會太熱,於是把殼留了下來,它爬了一會兒,又躲在殼裏休息一會兒又繼續爬,就這樣不知過了多久,它終於到達了塔頂,它發現其實爬到這裏除了自己的堅持不懈外,還因為自己留下了這個重重的殼,如果不是這個殼,自己恐怕早被烤化了。又過了一段時間,大牛曆經艱難回到了它母親身邊,母親告訴它,小牛因為出去沒有帶上殼而被別的動物吃掉了,大牛十分傷心,更加認識到殼的重要。 後來,大牛由於它成功征服了金字塔,所以它當上了蝸牛族的族長,當上族長時,他立下了族訓:雖然殼對我們非常沉重,行動也不便,但誰也不能將其取下,否則按族規逐出蝸牛族。它的族訓最終流傳了下來,並被每一隻蝸牛牢記於心,所以,現在我們再也不會看見沒有殼的蝸牛了。

流淌的出口

生命負重,結果是極端的,不是輝煌,就是墮落,而兩者之間有一扇門,門是虛掩著的。開啟這扇門,需要的,則是對負重的痛苦的選擇。 《神曲》中,但丁寫道:“哈比鳥以葉為食,給他以痛苦,又給痛苦一個出口。”負重無疑是痛苦的,那我們是因痛苦選擇痛苦,還是因痛苦而看到機遇。如果想要成功,我們隻能放棄痛苦,讓痛苦不再是痛苦,而是生命的動力。 此刻痛苦已流淌,生命則不再負重,輕鬆的我們也能歡欣雀躍,以更輕盈的步子同時間競跑。睜著雙眼,伏在長凳桌上,丘吉爾感覺到那揮起又落下的藤條鞭打在他心裏。他沒有哭,他明白自己不能為這樣的痛苦而哭泣。他站起來,瞪著手持藤條的校長,然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無法想象一個十歲的孩子竟如此堅定,他無言地裝載著痛苦,承受著生命之重。十年後,他步入政壇,沒有絲毫畏懼。生命負重的他,在政壇,這個本使人壓抑的地方,他釋放了痛苦,以巨大的動力,帶領著大不列顛人民戰勝了法西斯。麵對著痛苦,他仍能說出:政治是一場不錯的遊戲。儲蓄痛苦,再釋放痛苦,當然在合理的時候,於是便成就了一名偉人。 負重是危險的,卻又蘊藏著巨大的潛能。當你能掌握這負重所招致的痛苦,一個智者就將誕生。智者從痛苦中看到機遇,而庸者則從機遇中看到痛苦。 帶著負重,感覺著痛苦,獨自漫步在崎嶇山路,微笑著接受敵人的祝福。當你看到一扇似乎緊閉的門時,勿需放棄,打開你的心吧,讓酸澀的痛苦順著那凹陷的裂罅,流淌出去吧。門會開的,隻為你開著。智者說過:偉大的人之所以看起來偉大,隻是因為我們跪著,站起來吧!門會敞開,因為所有所謂不可能的事,不過是我們認為它不可能。 負擔就如同鹽,負擔之所以痛苦,不是因為鹽是苦的,而是因為你將鹽放入的是杯水之中,而非江河之中。

湧動

水的靈動在於有了重物的襯托,土的結實在於有了生命的踩踏,生命的存在要有重物的依托.也許會歆羨那些索繞在山間淡白得如煙無聲無息的晨霧,可那些觸手可及的不都是些霧珠,它的存在是由於有了水的重量,可這並不使它顯得沉重而死氣。我戀山、戀水,戀那些有所思有所載的萬物。山有生命才有生氣。 我每一次艱難的皺眉,讓我有一種被覆蓋的倉促感,可就是這樣才有了有生命、有活力的衝動。那些偶爾飛過的一群嬉鬧的燕子正用每一次次用心敲打出來的節拍告訴我,它們正在有目標地衝刺著。是的,那種無以名狀的東西一次次衝擊著嬌嫩的心坎,提醒我用整個身體來承載。 千年的老樹依載著沉甸甸的果實透出生命的馨香,那種沁人心脾的千古之香並不使人感到蒼老,在享樂與負載中它選擇了後者,也就體現著生命的體重。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我不知道那些禪偈中是否有關生命的示語。隻是那些無名的重量壓抑著我。那些所謂空靈的東西都因生命而染上濃重的色彩。花因爭而多彩,風因隨而舞動,稻因果而成熟。似乎這萬物的榮枯隻為體現自己的存在而尋找色彩來表達。 無知的我仍不知道,為何風一定要舞動,為何水一定要流淌,為何人一定要奔赴,難道就要追求那種終結,那種誰也道不明說不清如煙的境界?要是證明生命存在而背上一世的包袱。也許我們都要為這一世一次的生命而運動著。 水一樣奔赴,為了這生命的重量,鳥依然飛翔,為了這天際的廣博,花兒一樣開放,為了這世界的紛芳,人同樣匆忙,為了這世界的熱鬧。萬物的重量歸結為靈動的符號,每一個符號都有它的使命,為驅動這個世界而永遠存在。也許我們無法看到,但你是否感到,有一種東西正在靈魂中上升,占據著整個身體。但那並不致於壓垮我們,而正以無窮的力量鞭策著我們竭盡全力地奔赴。 我依然迷茫,迷茫在有生氣的世界中,可我正用心在忖度這生命的力度,忖度它掀動世界前進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