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病毒入侵(1 / 2)

首先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台高端光腦監控機,它由一部AAA級光腦處理器和三個觸感式映射屏所組成,造價為一千五百萬聯邦元。同樣的價錢,可以購買十五輛豪華磁懸浮跑車,或是二十枚射程可以從太陽係直達仙女星係的星際巡航導彈。

這樣的高端光腦監控機,被橫平豎直地緊密排放在眼前這個寬敞的大廳內,總數為一千二百四十二台。

每一台監控機的前麵都坐著一名身著純白工作服的監控人員,緊盯著眼前呈扇麵排列的三個觸感式映射屏幕,屏幕上顯示著密密麻麻的一道道綠色字符,不停地變幻,不停地上下快速浮動。這些字符雖然布滿了整個屏幕,但它的組成卻是十分地簡單,隻有四個數字,分別為:“0”、“1”、“零”、“壹”。

這四個數字在屏幕上所組成的一道道字符串看似毫無規律,混亂不堪,但在一千二百四十二名監控人員眼中看來卻並非如此。他們恰恰是通過這些快速變化和浮動的字符,來監測最終智能終端——“諾亞”的工作是否正常。

作為智能主腦的最終極顛峰之作,“諾亞”彙集了人類史上最為精尖的科技,承載著為全人類造福、徹底改變人類生活的夢想;前後曆經五十年,共一萬四千七百五十七名科學家參與設計研發,投入研究經費數十億兆聯邦元,終於在十七年前研製成功。

最初,科學家們本著小心謹慎的原則,對“諾亞”的應用十分保守,僅限於天氣預報和數字電視信號轉換等民用行業。“諾亞”不負眾望,在這些民用領域發揮得極為出色,不但大大減輕了相關從業人員的工作強度,並且經由諾亞處理後的數據更為精確,更為清晰,堪稱完美。

全人類都在看著“諾亞”的表現,並為此歡呼不已,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即將從繁鎖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擁有更多的休息時間可供自己任意支配。聯邦政府沒有讓民眾失望,他們很快對“諾亞監控中心”下發了命令,讓諾亞更為廣泛地應用到其它民用行業,減輕從業人員的工作負擔。

監控中心的眾多科學家對於聯邦政府的這項法令深表憂慮,但來自於政府和民間的雙重壓力讓他們別無選擇。於是,在接下來的僅僅十幾年時間裏,“諾亞”接管的行業中已經覆蓋了幾乎所有的民用行業、百分之六十五的軍事行業,和百分之九十的科研領域。

大量的智能機器人,智能操控係統,遙控設備,無人裝置……通過有線和無線網絡在“諾亞”的操控下活躍於人類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大到空間站的日常運作,小到一個化解血管內血栓組織的納米機器人,都離不開“諾亞”直接或間接的操控指令。

與此同時,人類進入了有史以來最為悠閑的時代,大量的智能機械代替了人類的工作,即使工作最為繁重的底層藍領工人,每周也僅需要上三天班,每班僅需要二個小時。

諾亞監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同樣如此。此時,已經到了二小時的換班時間,隨著一陣蜂鳴聲響起,整個監控大廳內的所有監控人員紛紛起身離座,走向大廳四周八個方向的感應式自控門。在自控門外,是同樣數量的等待接班的下一班監控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