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戰蘭德(一)(1 / 3)

第一章 大戰蘭德(一)

1952年大選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艾森豪威爾和史蒂文森互不相讓,幾乎所有的民意測驗顯示,兩位候選人的支持率不相上下,最終鹿死誰手隻有到最後時刻方能揭曉。

但是令UNIVAC工程師們頭疼的是,UNIVAC根據提供的數據預測,艾森豪威爾會以懸殊的票數大獲全勝。

為了同大多數保持一致,UNIVAC的專家們甚至砍掉了一部分內存。

但是大選結果顯示,UNTVAC的預測是正確的。當公眾得知這一消息後,UNIVAC立刻聲名大噪,在全國引起了轟動。

而小沃森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消息了。他的一位華盛頓的地區經理早就向他彙報過,“統計局已經購買了一台UNIVAC,而且他們還準備再買一台。”而統計局,是IBM多年的老客戶。

研究製造了UNIVAC的莫齊利和埃克特自己獨立開了一家公司,但因資金問題後來投靠了雷明頓·蘭德公司。他們也曾求助於IBM,但是由於IBM內部的原因沒能成功,當時的理由是有違反托拉斯法。

由於UNIVAC的加入,蘭德公司成了IBM最大的競爭對手。

現在,UNIVAC成了最有名的計算機,它比其他同行業的計算機要領先好幾年。

小沃森立即召集經理們開了一個會議,主要討論關於IBM新產品的問題。

“我們必須認識到技術的領先在商業運作中占有的巨大優勢,因此IBM必須研究出一台更為先進的計算機,來同UNIVAC爭奪市場。”小沃森一開始,就為會議定下了基調。

“我們的商用計算機怎麼樣了?進展到什麼程度了?國防計算機什麼時候能投放市場?”一連串的提問搞得經理們手忙腳亂。

會議一直持續到深夜,最後決定,兩個項目同時進行:一項是以磁帶應用為特征的商用計算機,一項是國防計算機。

研究人員分三組,全天24小時輪班工作,人歇,研究工作不停。

小沃森每周一早晨都要連續幾個小時同項目經理討論開發的項目,因為這關係到IBM的命運。

終於,在這一年年底,國防計算機問世了,它也被稱為IBM—701。

IBM為此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典禮。很多全國知名的科學家和商界巨子都參加了這次活動。

IBM把IBM—701的樣機放在總部底樓大廳臨街的位置,來替換原來的程序控製式電子計算機,那架科技恐龍僅僅過了5年就被淘汰了,小沃森不禁慨歎於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

IBM的工程師們向來賓們介紹著IBM—701的種種優點,“它不僅計算速度快,而且便於運輸和安裝。您看,它可以被分離成多個部件,而每個部件僅有電冰箱般大小,普通電梯就可運送。另外,當機器送達後,我們隻需用三天的時間就可以安裝完畢,而其他的計算機則至少需要一周的時間。”

新機器贏得了與會者的普遍讚譽,媒體也對此進行了連篇累牘的報道。IBM再次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

那位給小沃森下了最後通牒的《時代》雜誌的總裁拉森對小沃森說:“既然你們已經推出了科技用的電子計算機,也一定能製造出令人滿意的商用計算機。快點拿出來吧,我好比較一下,到底應該用你的新機器,還是用UNIVAC。我都已經等不及了。”

“我們正在研究,不久就會推出以磁帶存儲信息的新機器IBM—702,希望您會喜歡。”

這一消息立即傳遍了IBM機器所在的每一個角落,客戶們大為振奮,他們都急切地盼望著用IBM的新機器來替換現有的打孔機。

不久,IBM公開宣布了製造IBM—702的計劃,在僅僅8個月的時間裏,他們就收到了50台的訂單。

兩款新機器的問世,使IBM重新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也使IBM傳統的守舊形象得到改觀。現在的IBM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公司,他們有著最先進的電子計算機。

小沃森也由此登上了《時代》周刊的封麵,這對於企業家來說,無疑是一種殊榮。

現在,IBM同蘭德公司相比,在實際安裝數量上要略遜一籌,但是手中的訂單卻遠遠超出蘭德。

可是,新的麻煩又來了。702型計算機開始顯現出記憶功能不完備的問題,它總是“遺忘”數據。這令小沃森十分頭疼。

“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拿什麼同UNIVAC鬥呢?”小沃森憂心忡忡地對經理們說。

“也許我們可以試著改變它。”說話的是小沃森新提拔的執行副總裁利爾森。

“你有辦法?”小沃森眼睛一亮。

“試試吧,也許行。我聽說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半自動地麵防空警備係統的專家們在研究記憶技術方麵有一套。”

“那是什麼?”

“他們把資料儲存在一個螺帽狀的‘磁芯’上麵,我們把這個‘磁芯’裝在電腦上可能會解決這個問題。”

“是的,可是我們本來打算用在下一代機器上,而那需要三年的時間。”一位負責技術的經理說。

“不,我們等不了三年的時間,我們現在就用。”利爾森斬釘截鐵地說。

於是工程師們又開始加班加點地幹上了,終於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把所有的電腦生產線都裝配上了“磁芯”。

一年以後,新的裝有“磁芯”的電腦上市了,它使UNIVAC望塵莫及,很快,IBM就遙遙領先了。

同時占領市場的,還有IBM的650型小型計算機。這種計算機體積小,價格便宜,並且能同打孔機配合使用,而它的計算功能又遠勝於打孔機。因此受到了很多客戶的歡迎,甚至還掀了一股“650型”電腦熱。

無疑地,IBM在這場競爭中占盡了上風,他們的新機器成為電子計算機的新代表,占據了電子計算機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

創新、創新、永遠創新,這是小沃森從小時候起就一直追求的目標。正是因為如此,IBM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IBM的新形象

一天,秘書把一個大包裹放在小沃森的桌子上。

這是一個遠方的朋友寄給小沃森的,他對IBM也十分關心。

包裹硬邦邦的,好像是什麼書。

小沃森打開一看,不是書,是兩捆印刷品。

其中的一捆小沃森很熟悉,那是IBM的宣傳單。

他把另一捆拆開一看,原來也是宣傳單,但那不是IBM的。

那份宣傳單的顏色花花綠綠的,宣傳畫和宣傳語也都非常新穎,小沃森不由地被吸引住了。

“這份宣傳單做得真是太棒了!”他想,“為什麼IBM的宣傳單不能做成這樣呢?”

他把兩份宣傳單做了一下對比,相形之下,IBM的宣傳單顏色單一,內容老套,絲毫也引不起觀看者的興趣。

“這是哪家公司做的廣告呢?如果這是我們的對手的話,那就太可怕了。”

小沃森仔細地看了一下公司的名字——奧利韋蒂。

“這個公司的名字怎麼這麼熟悉?好像在哪裏見過。”

小沃森一下想起來了,那還是在幾年前,有一天他在街頭匆匆而過時,忽然被一家商店門前的景象吸引住了。

那家商店把他們待銷的打字機擺在了路邊,那些打字機顏色鮮豔,款式新穎,吸引了很多路人駐足觀看。當時就給小沃森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那家公司的名字就叫“奧利韋蒂”。

那個寄包裹的朋友建議他把兩份宣傳品進行一下對比,不言而喻,IBM的形象太過時了。

在一次董事會的間歇中,小沃森把這些宣傳品拿到了父親的房間,把它們鋪在桌子上。

老沃森仔細地看了半天,然後問兒子:“你打算怎麼做?”

“我要聘請一個新的工業設計師。”

沒多久,小沃森就把新設計師帶到了公司。

他們來到底樓的大廳裏,這裏是IBM展示自己的產品、宣傳自己的形象的窗口。

這裏的一切是按老沃森的審美觀念布置的,鋥亮的金色金屬管、深色的窗簾、古老的東方地毯,同老沃森本人傳統、守舊的風格非常吻合。

“我要把這裏來個大變樣,”小沃森對設計師說,“我要它新潮、明亮、大方,充滿現代感,這才是IBM應有的形象。”

設計師開始工作了,他把大廳與接待處用纖維板隔開,並把所有的窗戶都遮住,在裏麵忙個不停。

老沃森對此十分好奇,每次他經過大廳的時候,都忍不住伸長了脖子,可是他什麼也看不到。

“他們到底在搞什麼鬼?”他老在心裏嘀咕著。

有時候,他也孩子氣地想進去看個究竟,可都被小沃森攔住了。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不過現在,天機不可泄露。”小沃森頑皮地擠了擠眼睛。

終於到了揭開謎底的時候。

那是新型702機器的展示會。

一進展廳,老沃森就呆住了。整個展廳變得陽光燦爛,白色的地板,鮮紅的牆壁,牆壁上還有幾個白色的大字“IBM702”,連傳統灰色的機器也被鍍上了鉻。

老沃森不斷地看著牆壁,又看看電腦,又看看電腦,反反複複,看了好幾遍,也沒有說話,臉上始終帶著那種奇怪的表情。

“爸爸,您覺得怎麼樣?”小沃森忍不住問。

“好!好!我喜歡,我喜歡。尤其是這牆壁,是油漆的,以後你們可以想塗什麼顏色就塗什麼顏色。”

小沃森心裏終於一塊石頭落了地。

新展廳還吸引了大批的新聞記者和公司老板,展示會非常成功。

小沃森為這次成功歡欣鼓舞。他再次力邀這位設計師來設計他們的新工廠。

“我要新工廠的建築與眾不同,要有IBM自己獨特的風格,我要人家一看就知道,‘噢,這是IBM的建築’。”